最新文章

香港人均保障缺口達$190萬 善用定期人壽對沖身故風險

香港2023年4月19日 /美通社/ — 凡事往往都要做最壞的設想,最好的準備。不少人在進行人生規劃的時候,都會想到身為家庭支柱的自己意外早逝的可能性,擔心不幸一旦發生,家人將承受巨大的財政壓力,生活質素急轉直下。根據保監局《保障缺口「身故風險」研究》調查,2019 年香港每名勞動人口的保障缺口高達 HK$190 萬元,即平均年薪的 5.7 倍,而其中一個解決方法就是購買人壽保險以取得保障。 港人普遍存在龐大保障缺口 購人壽保可保障家人 如要計算身故風險並未雨綢繆,就需要認識「保障缺口」的概念。保障缺口的計算方法,是將家屬保障需要(能夠維持家人生活水平的金額)扣除可用資產,其中家屬保障需要包括將來受養人的醫療開支、子女教育開支、家庭開支及家庭負債等;可用資產就包括儲蓄、投資及與退休計劃相關的資產等。 保障缺口 = 家屬保障需要 – 可用資產 保險業監管局《 2021 年香港保障缺口「身故風險」研究》指出,2019 年香港整體身故風險保障缺口約為 HK$6.9 萬億元,以每名勞動人口計算,則為 HK$190 萬元或平均年薪的 5.7 倍。從中可見,普遍港人都有龐大的保障缺口,而其中一個能夠迅速填補保障缺口的方法,就是購買人壽保險,讓家人即使失去經濟來源,仍然可以用身故賠償暫時應付生活開支,讓生計不至於大受影響。 有見及此,想要好好保障自己和家人,就應該根據自己的保障需要及經濟能力,定時審視保單組合,並取得合適的人壽保障。 投保人更可以考慮定期人壽保險,享有更高的保障效益,將省下的保費用於投資,做到「Buy Term,Invest the Rest」的精明選擇。 定期人壽保費全數用於提供保障 保障效益最大化 選擇人壽保險時,首先需要知道人壽保險可以分成儲蓄型及定期型。儲蓄型顧名思義就是有儲蓄成份,亦是保守型的理財工具,能夠同時累積財富及提供人壽保障,保險公司會將所收保費在扣除佣金及行政費用等開支後,投資於不同資產以賺取回報;另一方面,定期人壽保險沒有儲蓄成份,保險公司收到的所有保費都會用於提供人壽保障,為受保人提高更高槓桿的保障。 相較儲蓄人壽保險,定期人壽保費不但實惠得多,保費亦可專注用於提供保障,將人壽保障效益最大化。而投保人更可以自行投資省下的保費,其累積的回報隨時與儲蓄人壽保相約,甚至更高。舉例來說,儲蓄人壽保險的保證回報率介乎 0.55% 至 3.2%[1],單以相對保守的投資選項定期儲蓄作比較,其利率就已經達到 2.4% 至 3.5%[2]。 Bowtie主打純保障 助你「Buy Term,Invest the Rest」 Bowtie 的初衷,就是要填補現時香港嚴重的保障缺口,期望可為香港人提供設計簡單、而且大部份人都能夠負擔的純保障保險產品,盡量將受保人所支付的保費都用在保障上。 以 Bowtie 定期人壽保險為例,30 歲的不吸煙男性只需要每月支付 HK$38 元就可以享有高達 HK$100 萬元的人壽保額,享有的保額比同樣價錢的一般儲蓄人壽保險高 40 倍[3],可見 Bowtie 定期人壽保險可以提供更多人壽保障及保障效益。 2022年5月,成立不過3年的Bowtie便創出累計自願醫保客戶超過1萬的佳績,總保額更突破400億港元,合共為超過6萬名港人提供保障,線上銷售市場的佔比率亦呈倍數增長,未見絲毫放緩或倒退的跡象。 除了定期人壽保,Bowtie 現時還提供自願醫保、危疾保、意外保、癌症保及團體醫保,全部都屬於等「零佣金‍」定期保險計劃,務求將投保人大部份的支付的保費都用於其保障上,讓真正的保障從此觸手可及。 關於Bowtie Bowtie(「保泰人壽」)是持牌人壽保險公司及香港首間虛擬保險公司,致力於填補健康的保障缺口及改變港人獲得醫療保障的方式。 Bowtie透過創新科技及醫療專業,提供零中介、免佣金,更方便的網上平台,讓客戶隨時隨地獲得醫務衞生局認可的「自願醫保計劃」產品報價、核保及索償服務。除此之外,Bowtie更走進日常生活,創立一站式健康中心  Bowtie & JP Health 和亞洲健康資訊平台 Gobowtie。Bowtie獲得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三井物産及多間國際投資公司共同支持。 1 取自消委會於 2016 年出版的第 476 期《選擇》月刊資料,只計算提供保證期滿回報、保證年度回報或保證回報率的保險計劃。 2 取自〈Money Hero〉截至 2023 年 4 月 9 日的資料,以存款 HK$10 萬港元的定期儲蓄利率計算。 ³ 以 35 歲非吸煙女性投保 HK$100萬保額的標準保費計算 ; 定期人壽保: 數據為. 2020 年 7 月 1 日市場上定期壽險 (20 年保障期) 標準保費 的平均值 (包括可於網上投保的定期壽險以及另外 8 個定期壽險) ; 儲蓄型人壽保: 數據為 2020 年 7 月 1 日市場上 8 個儲蓄人壽保險 (20 年保費供款期) 保費的平均值。  

DIPX成功地通過Beosin安全團隊的審計

香港2023年4月19日 /美通社/ — 近日,DIPX(去中心化指數永續交易所)順利通過了Beosin 安全團隊的審計。Beosin將智能合約的安全問題分為三類: 編碼規範、一般漏洞、業務安全。截至本文發稿時,DIPX審計中發現的所有漏洞都已修復或已妥善處理並已通過Beosin的復核。 DIPX審計時間周期為2023年2月27日至2023年3月22日。審計過程中采用了形式化驗證技術、靜態分析和典型案例測試以及人工審計。 形式驗證技術是一種IC設計的驗證方法,它的主要思想是通過使用數學證明的方式來驗證一個設計的功能是否正確。每個可能的系統狀態和操作都被自動檢測到,以計算出可滿足的解決方案,並根據解決方案結果的比較,最終檢測出每個路徑下可能的安全問題,看是否違反了安全屬性。 Beosin擁有自主開發的智能合約安全檢測工具Beosin VaaS 就使用到了形式化驗證技術來提高審計效率和準確率。通過公司內部積累的安全屬性庫中的通用安全屬性和安全人員根據合約特定的業務邏輯編寫的針對性安全屬性,工具能夠對合約進行自動的安全驗證,從而保證合約沒有所描述的安全問題。 關於DIPX DIPX主網於2023年4月12日在ARBITRUM正式上線。DIPX是一種基於預言機的去中心化指數永續交易協議,允許使用任何加密資產交易任何指數,沒有流動性或交易量限製,無需信任或人為幹預,並且是自適應和純算法的。 關於Beosin Beosin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區塊鏈安全公司,在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部,業務涵蓋項目上線前的代碼安全審計、項目運行時的安全風險監控、預警與阻斷、虛擬貨幣被盜資產追回、安全合規KYT/AML等「一站式」區塊鏈安全產品+服務,目前已為全球3000多個區塊鏈企業提供安全技術服務,審計智能合約超過3000份,保護客戶資產高達5000多億美元。 官網:www.beosin.com郵箱:contact@beosin.com官網推特:twitter.com/Beosin_com

新華絲路:精品咖啡產品為中國咖啡之都普洱市注入強勁動力

北京2023年4月19日 /美通社/ — 雲南省普洱市地處北迴歸線附近的「世界咖啡種植黃金帶」,熱區面積廣闊,有充足的降水和良好的生態,是「中國咖啡之都」。 圖片:在雲南省普洱市野鴨塘河谷咖啡莊園,農民整理收穫的咖啡果。 統計顯示,目前普洱市咖啡種植面積達67.9萬畝,已成為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質量最優的咖啡主產區和咖啡貿易的主要集散地。 在普洱市思茅區南島河村,廖秀桂和他的家人一起經營一個咖啡莊園。廖秀桂說,「咖啡規模化種植承載了咖農對發展和致富的期待,通過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人工精細化管理,咖啡產量逐步提高。在一代代咖農的耕耘中,普洱咖啡逐漸走上『精緻路線』」。 雲南思茅北歸咖啡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鄧家錄正在探索將咖啡與普洱市旅遊深度結合起來的創新模式。 鄧家錄說:「通過建設咖啡莊園,遊客在莊園裡既能到田間地頭近距離瞭解咖啡種植的相關知識,也能親自動手沖泡一杯屬於自己的醇香咖啡,生動瞭解雲南咖啡的成長故事。」 通過市場消費驅動、國際標準引領、交易中心帶動、政策保險兜底等多種措施激勵,近年來,普洱市培育出11家規模以上咖啡企業。孟連縣天宇咖啡莊園的「天佐之合」綜合咖啡豆還成功入選星巴克臻選,收穫較好市場反響。 2020年9月,「普洱咖啡」入選中歐100個地理標誌協定首批保護名錄,實現中歐地理標誌產品互認,推動了普洱咖啡走向歐盟市場。 2023年1月,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宣佈,普洱咖啡國家標準及其英文版獲得立項,這將全面提升咖啡品質,推動咖啡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隨著中老鐵路通車,位於普洱市的雲南精品咖啡加工園區建設完成後,普洱有機會成為中國面向東南亞國家咖啡進口落地加工「第一站」。 請參閱初始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3661.html

信達生物在2023年AACR年會公佈IBI351(KRAS 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實體瘤的I期臨床研究數據

美國羅克維爾和中國蘇州2023年4月19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免、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在2023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年會(AACR 2023)以口頭報告形式公佈IBI351(KRASG12C抑制劑)單藥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 I期臨床研究 (NCT05005234) 的結果。 報告標題:IBI351單藥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的 I 期研究結果更新 主要研究者: 全國Leading PI:吳一龍 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 Leading Site PI:周清 教授(廣東省人民醫院) 匯報人:徐崇銳 博士(廣東省人民醫院) 摘要編號:CT030 展示時間:2023年4月17日星期一,美東時間下午2:30 – 4:30 IBI351(GFH925)是一種特異性共價不可逆的KRASG12C 抑制劑,這項 I 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IBI351單藥在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且具有KRASG12C突變的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療效。截至2022年11月30日,本研究共入組74例既往經過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晚期惡性腫瘤受試者,其中67例非小細胞肺癌,6例腸癌,1例胰腺癌。本次大會更新了非小細胞肺癌受試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其中近38.8%的受試者基線存在腦轉移。 研究結果顯示: 截至2023年2月10日,在67例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可評估人群中,客觀緩解率(ORR)為61.2%,疾病控制率(DCR)為92.5%。絕大部分緩解患者仍在持續治療中。 600mg BID劑量組 (RP2D推薦劑量) 呈現更優的療效,在30例可評估受試者中, ORR為66.7%(20/30),其中確認的客觀緩解率(cORR)為53.3%(16/30)。DCR為96.7%。mDOR尚未達到,6個月DOR率為74.5%(95% CI, 39.8-91.7)。mPFS為8.2個月,PFS事件數為46.7%(14/30),6個月和9個月無進展生存率分別為58.9%(95% CI, 39.0-74.3)和47.3%(95% CI, 26.1-65.8),中位隨訪時間8.1個月,數據尚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截至2022年11月30日,總體耐受性良好, 各劑量組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事件,最大耐受量(MTD)未達到。共有94.0%(63/67)的受試者發生藥物相關不良事件(TRAEs),大部分為1-2級,最常見的TRAE為貧血、瘙癢、轉氨酶升高、乏力、蛋白尿和膽紅素升高。31.3%的受試者發生3級以上TRAEs,無導致治療終止或死亡的TRAEs發生。 IBI351單藥在既往標準治療失敗或不耐受的攜帶KRASG12C 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中展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令人鼓舞的療效信號。目前,IBI351單藥針對攜帶KRASG12C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單臂註冊研究正在進行中。 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表示:「KRAS作為曾經的『不可成藥』靶點已成為目前研發的熱門方向。IBI351 (GFH925) 作為一種特異性共價不可逆的KRASG12C抑制劑,在去年的ASCO及CSCO年會上公佈了初步的療效及安全性數據。本次AACR大會上更新的結果進一步顯示IBI351 (GFH925) 單藥在KRASG12C 突變的晚期NSCLC中展示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令人鼓舞的療效。目前中位緩解持續時間尚未達到,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數據尚不成熟,我們期待該研究有更多的積極持續的結果更新。」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高級副總裁周輝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在今年AACR年會上分享IBI351臨床開發項目的更新結果,IBI351單藥在臨床I期展現出了令人鼓舞的療效和安全性信號,針對攜KRASG12C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單臂註冊研究也正在進行中,我們期待推進該高潛力分子的單藥和組合療法在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高發癌種領域的進一步開發。隨著腫瘤免疫治療邁入下一個台階,我們將一如既往秉持’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的使命,造福更多患者。」 關於IBI351/GFH925(KRASG12C抑制劑) 作為一款高效口服新分子實體化合物,IBI351通過共價不可逆修飾KRASG12C蛋白突變體半胱氨酸殘基,有效抑制該蛋白介導的GTP/GDP交換從而下調KRAS蛋白活化水平;臨床前半胱氨酸選擇性測試,也顯示了IBI351對於該突變位點的高選擇性抑制效力。此外,IBI351抑制KRAS蛋白後可進而抑制下游信號傳導通路,有效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及細胞週期阻滯,達到抗腫瘤效果。 2021年9月信達生物與勁方醫藥宣佈達成全球獨家授權協議,信達生物作為獨家合作夥伴獲得GFH925(信達研發代號:IBI351)在中國(包括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台灣)的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並擁有全球開發和商業化權益的選擇權。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理想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開發、生產和銷售腫瘤、代謝、自身免疫、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2018年10月31日,信達生物製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碼:01801。 自成立以來,公司憑借創新成果和國際化的運營模式在眾多生物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建立起了一條包括35個新藥品種的產品鏈,覆蓋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多個疾病領域,其中7個品種入選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公司已有8個產品(信迪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達伯舒®,英文商標:TYVYT®;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攸同®,英文商標:BYVASDA ®;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蘇立信®,英文商標:SULINNO ®;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商品名:達伯華®,英文商標:HALPRYZA®;佩米替尼片,商品名:達伯坦®,英文商標:PEMAZYRE®;奧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雷莫西尤單抗,商品名:希冉擇®,英文商標:CYRAMZA®;塞普替尼,商品名:睿妥®,英文商標:Retsevmo®)獲得批准上市,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5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9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信達生物已組建了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生物藥開發、產業化人才團隊,包括眾多海歸專家,並與美國禮來製藥、賽諾菲、Adimab、Incyte、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Innovent Biologics。 聲明:信達不推薦任何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使用。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均屬於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是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是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本公司、本公司董事及僱員代理概不承擔 (a) 更正或更新本網站所載前瞻性表述的任何義務;及 (b) 若因任何前瞻性表述不能實現或變成不正確而引致的任何責任。

雲頂新耀宣佈與上藥科園信海醫藥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以加速依嘉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進程

上海2023年4月19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開發、製造、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宣佈與上海醫藥直屬企業上藥科園信海醫藥有限公司(上藥科園)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在未來的三年內就依嘉® (依拉環素) 在中國大陸的進口、分銷等領域進行深度戰略合作,充分利用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結合上藥科園在全國醫藥進口貿易的領先地位、全國性的分銷網絡和卓越的現代化物流,共同加速依嘉®的上市進程,惠及中國患者。 依嘉®於今年三月獲得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的新藥上市許可申請批准,用於治療成人複雜性腹腔內感染(cIAI),預計將於今年三季度成為雲頂新耀在中國實現商業化上市的第一款產品。作為全球首款新型、全合成、含氟四環素類抗菌藥物,依嘉®已被美國傳染病學會(IDSA)和歐洲臨床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會(ESCMID)發佈的多個全球治療指南推薦為包括碳青霉烯類耐藥在內的多重耐藥性革蘭陰性菌感染的治療方案。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上藥科園達成合作夥伴關係,雲頂新耀領先的抗感染藥物管線與上藥科園豐富的藥品進口經驗和完善、成熟的渠道分銷相結合,將加速依嘉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盡快將其帶給急需的患者,以滿足他們對強效抗菌藥物的迫切需求。與上藥科園的戰略合作將是強強聯手、發現價值、創造價值的過程,也將進一步推動公司向綜合性生物製藥的轉型。我們預期未來兩年內還會有至少三款重磅候選產品在國內獲得新藥上市批准,共同助力雲頂新耀成為一家完全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 上藥科園總經理於銳女士表示:「雲頂新耀在抗感染性疾病和腎科疾病等領域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此次通過依嘉®產品的合作,將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實現良好的協同效應,我們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並期待有更深入的合作並共同發展,讓更多患者用到他們需要的產品。上藥科園將始終致力於醫藥供應鏈的整合和服務創新,努力精耕細作,通過更加合理、高效的網絡佈局,以模式創新形成生態圈合作,突破傳統分銷模式,深度挖掘藥品國內商業化的全鏈條,積極開拓業內領先的創新合作案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感染科科室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上海市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王暉主任表示: 「目前我國和全球耐藥感染形勢嚴峻,耐藥菌感染已帶來沉重的健康和經濟負擔,碳青霉烯耐藥革蘭陰性菌(CRO)更是全球關注焦點。由於CRO耐藥機制複雜,給臨床治療和新藥開發帶來極大挑戰。國內現有藥物仍不能滿足臨床需求,急需依拉環素這樣新型抗菌譜廣、活性強的藥物應對耐藥挑戰。新型抗菌藥物的開發難度大,臨床要珍惜併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應對耐藥!」 在抗感染領域,公司還佈局了其他同類領先的重磅候選產品以滿足國內對創新型抗菌藥物的迫切需求。公司計劃於今年遞交頭孢吡肟/他尼硼巴坦治療複雜性尿路感染的新藥上市申請;另一款候選產品EVER206是一款更加安全的新一代多黏菌素,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啟III期臨床試驗。 雲頂新耀通過與Tetraphase 製藥公司( 現為Innoviva, Inc.的全資子公司)簽訂的授權協議,享有在大中華區、韓國和部分東南亞市場開發、商業化依嘉 ®的獨家權益。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開發、製造及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製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製造與控制(CMC )、業務發展和商業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有潛力成為全球同類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疫苗組合,公司的核心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 「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佈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