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引正基因與ToolGen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交叉許可協議 加速研發創新基因組編輯療法

結合 ToolGen 頂尖的基因組編輯器(CRISPR-Cas9) 平台與引正基因行業領先的脂質納米粒(LNP)遞送技術 推動「一次完成」治療方案以填補臨床醫治未能滿足的需求 首爾和香港2025年11月24日 /美通社/ — 一直致力於開發基因組編輯治療方案的臨床階段初創公司引正基因(GenEditBio),今日宣布與韓國ToolGen Inc.達成戰略交叉許可協議,雙方將共同研發新一代體內基因組編輯療法。 此項合作結合了雙方關鍵且高度互補的生物技術,即ToolGen頂尖的基因組編輯器(CRISPR-Cas9)平台與引正基因行業領先的脂質納米粒(LNP)遞送系統,旨在共同研發創新的基因組編輯療法,為臨床醫治未能滿足的疾病提供單次治療即完成(「一次完成」)的治療方案。 體內基因組編輯的成功不僅依賴於高精準度的基因組編輯器,也需使用安全和高效的遞送系統把基因組編輯藥物準確送到目標組織和細胞。此次合作充分發揮雙方的技術優勢,在研發中產生強大的協同效益。 引正基因開發中的研究性藥物GEB-200是一款針對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基因組編輯療法。體內脂蛋白a (Lp(a))水準偏高是對ASCVD已知的遺傳性風險因素,影響全球近兩成人口。引正基因專有並經優化的脂質納米粒及其他關鍵遞送技術能把基因組編輯器安全和高效地送到體內,為相關基因進行編輯,從而降低Lp(a)的水平。此項目因具有潛力為現有需要長期服藥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一次完成」的替代治療方案而備受關注。 ToolGen與引正基因自GEB-200開發早期已緊密合作,結合各自技術優勢推動項目。兩家公司近期完成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NHP)的臨床前研究,成功驗證編輯目標基因的安全性,標誌著邁向提交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的重要里程碑。展望未來,將加速GEB-200的研發與監管申請進程,並根據雙方協議探索全球授權機遇。 引正基因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鄭宗立教授表示:「引正基因與ToolGen共同秉持 『攜手同心,力量倍增』的理念,也彼此因為擁有為病患者帶來安全和有效的基因組編輯療法此一共同目標而走在一起。我們對與ToolGen簽署這份交叉許可協議將GEB-200的研發加速進入臨床階段充滿期待。此次合作體現了我們公司高通量LNP標記系統在臨床轉化中高預測性的技術優勢,同時凸顯ToolGen在CRISPR-Cas9基因組編輯器方面的頂尖技術。」 ToolGen 首席執行官柳宗相博士表示: 「投資者日益重視針對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組編輯療法。跨國藥企禮來公司最近就以10億美元首期費用和最多3億美元條件價值權益收購Verve Therapeutics,當中在研管綫包括靶向Lp(a)的基因編輯療法。ToolGen今次透過與引正基因的戰略合作,目標是把我們在基因組編輯器的頂尖優勢結合她們的高端遞送技術,力求在基因組編輯治療領域實現突破,將創新的『一次完成』治療方案帶給全球患者。」 關於ToolGen 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的ToolGen是一家領先的生物科技企業,擁有基因組編輯器(CRISPR-Cas9)的基礎專利,專門應用於專利收益、醫學治療和農業科學三個核心領域,以推動研發與商業發展。CRISPR-Cas9作為關鍵基因組編輯技術,可精準修改細胞內遺傳變異,現已廣泛應用於生命科學領域。其核心專利已在10個主要國家和地區獲得受權,包括美國、歐洲、中國、澳洲和日本。此外,該技術已授權給行業跨國企業如孟山都(Monsanto)和賽默飛世爾(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展現全球競爭優勢。 關於引正基因 GenEditBio 引正基因成立於 2021 年,總部位於中國香港,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基因治療初創公司,致力於提供安全、精準、可編程和可根治的體內基因組編輯治療解決方案(簡稱「DNA 手術」),以填補臨床醫治未能滿足的需求。公司的核心研發領域包括新型 Cas 核酸酶基因組編輯器的開發,以及利用脂質納米顆粒(LNP)與工程化蛋白遞送載體(PDV)實現安全和高效的體內遞送。公司在香港、北京和波士頓設有研究實驗室和辦公室。引正基因由頂級生命科學投資者資助,包括啟明創投、方圓資本、晟德、順天醫藥、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等。如要更多資訊,請到訪公司網頁www.geneditbio.com。 ToolGen 聯繫我們(投資者)Ig.lee@toolgen.com 引正基因 聯繫我們(媒體)geb.media@geneditbio.com 聯繫我們(投資者)bd@geneditbio.com

德賽電池三度入選BNEF全球一級儲能廠商名單,樹立行業新標桿

中國惠州2025年11月23日 /美通社/ — 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公布了2025年第四季度全球一級儲能廠商名單,德賽電池再度成功上榜。這已是德賽電池第三次獲此殊榮,充分彰顯了其雄厚的技術實力、卓越的產品品質、可靠的項目執行能力以及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BNEF一級廠商名單被公認為儲能行業最具權威性的評估體系之一。該名單綜合考量企業整體實力、技術創新能力、項目交付能力及財務穩健性,深受國際金融機構和頂尖投資者的重視,是可再生能源投資決策以及全球客戶挑選戰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參考。 作為全球領先的儲能系統提供商,德賽電池能屢獲認可,得益於其全棧研發能力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這使該公司在快速迭代產品線的同時,還能嚴守質量關。德賽儲能系統采用高度集成的模塊化設計,能靈活適配多種應用場景。這些系統已在多個細分市場投入應用,彰顯出多功能性與高可靠性。 2025年,德賽電池推出新一代主動安全電芯與系統技術,將電芯從單純的能量單元轉變為具備自我感知、診斷和預警功能的智能組件。這項創新構建了「電芯-模組-系統-雲端」四維防護體系,將儲能安全從傳統被動防護提升至主動風險預防,為大規模、長時儲能應用提供了更高級別的安全保障。 除工程技術外,德賽電池還打造了覆蓋系統設計、生產制造、項目建設及長期運維的全鏈條服務模式。其解決方案已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儲能」項目、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以及工商業儲能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 展望未來,德賽電池將繼續深化創新驅動戰略,加大研發投入,拓展全球業務版圖。該公司致力於提供安全、高性能的儲能解決方案,助力全球低碳轉型,攜手共建下一代清潔能源基礎設施。 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www.desayest.com/。  

全球鈀金創新應用大賽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表彰最具創新性的鈀基技術

香港2025年11月22日 /美通社/ — 首屆全球鈀金創新應用大賽頒獎典禮在香港舉行,旨在表彰工業鈀應用領域最具突破性的創新成果。這項國際性科學競賽創立於2025年,致力於激發並推動新型鈀基技術領域的開創性研究。來自加拿大、日本、印度、美國及沙特阿拉伯的五位科學家榮獲殊榮,共享總額35萬美元的獎金。 本屆頒獎典禮匯聚了全球頂尖科學家、企業代表、政府官員和國際合作夥伴。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獲獎者名單的揭曉,並對這些引領鈀應用未來發展方向的高水平創新成果給予高度評價。活動充分彰顯了這項競賽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影響力及其在推進鈀技術前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屆競賽共徵集到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近100份參賽作品,涵蓋傳統能源與替代能源、冶金、化學、納米技術、醫藥、電子及環境技術等多個領域。大賽國際評審委員會從科學創新性、技術可行性及工業適用性三個維度,對每份參賽作品進行評估。 大賽通過三項提名對獲獎者予以表彰: 鈀金應用新領域:科學發展卓越成就獎 鈀金應用新領域:科學論文獎 鈀金應用新領域:科學實踐創新獎 在科學發展卓越成就獎提名類別中,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傑出教授Chao-Jun Li研發的鈀催化劑成功實現將甲烷和二氧化碳轉化為重要化學原料——甲醇,憑借此項創新成果拔得頭籌。該技術不僅能有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更能提升原材料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產生,構建出更具可持續性和環保效益的生產流程。日本東京大學和分子科學研究所傑出教授Makoto Fujita憑借開創性的鈀納米結構構建方法榮獲該提名類別二等獎。這一研究成果為開發具有特殊性能的電子、醫療及先進工業技術材料開闢了新紀元。 在科學論文獎類別中,印度德裡大學資深教授Natesan Thirupathi憑借在有機鈀化學領域的重要研究獲得一等獎,其研究成果加速了新藥研發進程,推動醫藥生產向綠色化轉型。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Michael Joseph Krische以一項創新性方法獲得該類別二等獎,該方法通過鈀金屬同步實現氫化與耦合反應,大幅提升了重要醫藥化合物的合成效率。 沙特阿拉伯薩塔姆•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王子大學副教授Safa Faris Kayed憑借鈀基廢水處理系統PalladClear榮獲科學實踐創新獎。該裝置能高效淨化水體,回收金屬資源實現循環利用,並降低環境影響,對建設更清潔、更安全的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全球鈀金創新應用大賽國際評審委員會主席Francis Verpoort表示:「我們評估的不僅是原創構想,更是其現實影響力——即深邃的科學洞見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從首批參賽作品可以看出,鈀的應用正在超越其傳統用途。我們見證了將其從原材料轉變為戰略性功能資源的創新——從新型抗菌分子到製藥與清潔能源領域的精密工具。這些發展不僅僅改進了現有工藝,更開闢了過去看似不可能的新市場。通過表彰兼具科學深度與可規模化應用潛力的研究成果,我們正在制定一個新標準,進一步引導全球研發重點,並塑造未來數十年利用鈀應對各項挑戰的新範式。」 本次競賽由總合作夥伴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貴金屬工作委員會(CPMIC)以及上海有色網、南非西北大學、日本元素戰略MDX研究中心共同支持舉辦。 第二屆全球鈀金創新應用大賽將於2026年春季啟動。誠邀全球科學家與工程師提交能夠推動技術變革、提升環境可持續性、強化鈀在未來工業中作用的新項目。

BCMGlobal 獲委任管理沙地 NFSC,致力打造當地頂尖獨立貸款服務機構

倫敦2025年11月22日 /美通社/ — 歐洲領先的獨立貸款及按揭服務機構、LCM Partners 聯營公司 BCMGlobal 宣佈,已獲委任管理「國家融資支援服務公司」(NFSC),並將協助該公司發展成為沙地阿拉伯王國(下稱「沙地」)一流的獨立貸款服務機構。 NFSC 由沙地房地產發展基金 (REDF) 及沙地房地產再融資公司 (SRC) 共同成立,在鞏固沙地按揭及消費金融市場方面擔當核心角色。其職責旨在配合沙地「2030 願景」,推動國家金融體系邁向多元化及深化發展。 憑藉在歐洲累積逾 25 年的經驗,BCMGlobal 將派遣資深團隊進駐沙地,並即將任命一名「服務主管」帶領 NFSC 下一階段的發展。公司將擴展服務範疇及當地業務版圖,並計劃在沙地招聘人手以建立營運能力。BCMGlobal 的職責包括將 NFSC 的服務能力由住宅按揭擴展至涵蓋消費及商業貸款,同時引入「後備貸款服務」及「融資代理服務」,以支援區內不斷演變的金融生態系統。 此舉將為有意涉足沙地高增長金融市場的本地機構及國際貸款人,提供關鍵的金融基建。BCMGlobal 已收到來自全球主要銀行及投資機構的強烈初步意向,反映國際市場對沙地金融領域的參與度正不斷提升。 「BCMGlobal 擁有超過 25 年管理績優、重整及不良貸款的經驗,將為沙地帶來深厚的營運及數據專長。」BCMGlobal 行政總裁 Simon Fitness 表示,「我們致力植根當地市場,無論在營運實體抑或僱主身份上,均會於沙地建立團隊及技術,提供配合『2030 願景』目標的世界級服務。」 LCM Partners 行政總裁 Paul Burdell 補充:「沙地阿拉伯在發展金融市場方面,持續展現世界級的宏大抱負及領導力。我們很榮幸能與 REDF 及 SRC 等夥伴並肩合作,其願景及對卓越的追求正協助塑造一個現代化且充滿活力的金融服務業。BCMGlobal 的服務專長、數據能力及技術將與之相輔相成,協助將 NFSC 打造成一間實力與能力兼備的機構。」 BCMGlobal 目前管理資產約 450 億歐元,業務遍及歐洲五個司法管轄區,為超過 125 家金融機構提供端對端貸款服務、投資組合管理及數據分析方案。本次獲委任與 NFSC 合作,標誌著 BCMGlobal 國際擴張的重要里程碑,並突顯其作為沙地金融服務基建演變中策略夥伴的角色。 BCMGlobal 簡介 BCMGlobal 是歐洲領先的獨立貸款及按揭服務機構之一,專注於端對端資產管理、貸款行政管理及數據驅動服務技術。BCMGlobal 業務遍及英國、愛爾蘭、荷蘭、意大利及西班牙,管理資產逾 450 億歐元,為超過 125 家銀行及金融機構提供解決方案。BCMGlobal 隸屬於 LC Financial Holdings 集團,並為 LCM Partners 的關聯公司。 媒體聯絡:Alison Swonnell 客戶解決方案董事總經理電郵:ASwonnell@LCMPartners.eu 網站:www.bcmglobal.com 

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表揚業界科技創新和應用

香港2025年11月21日 /美通社/ — 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頒奬典禮今晚(十一月二十一日)舉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向思謀集團有限公司頒發全年大獎。勝出隊伍憑「SMore ViMo – AI視覺模型開發與部署平台」繼獲得商業方案獎大獎後,亦勇奪今年比賽的最高殊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十一月二十一日)出席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頒獎典禮暨晚宴。圖示陳茂波(左二)、2025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終評審委員會主席、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右二)與得獎者合照。 在頒獎典禮上,陳茂波表示:「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為卓越表現樹立了新標準,激勵資深專業人士和新一代人才發揮想像力,突破科技界限,提出創新方案以應對社會的痛點和挑戰。」 陳茂波指出,今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八個獎項類別中均再次設有最佳人工智能應用獎,反映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日益重要的地位。他表示,政府已將人工智能列為創新科技策略發展的重點,致力發展其為核心產業,以賦能傳統產業升級轉型。 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旨在表揚及推廣優秀的本地資訊及通訊科技創新和應用,自二○○六年首辦以來,一直是本地業界的年度旗艦盛事,除給予得獎者鼓勵和肯定外,亦是得獎者再創新階、走進內地和海外市場的跳板。 這項年度盛事由數字政策辦公室舉辦,並獲八個籌辦機構、督導委員會、標準保證小組委員會、最終評審委員會、市場推廣小組委員會、各評審和支持機構及業界組織的協力支持,今屆賽事得以圓滿結束。最終評審委員會主席,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祝賀所有得獎者,並讚揚他們的創新作品和意念非常優秀,致力改善人們生活,為社會帶來福址。 林群聲教授說:「本屆的得獎者憑藉嶄新意念和先進技術,結合行業專業知識,以創新思維針對多項社會及商業議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應用方案。我期待見證這些創新意念成功落地實踐,深信它們必將為企業與社區帶來深遠裨益,造福社群。」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在頒獎典禮上頒發獎座予八個獎項類別的大獎得主,嘉許他們的傑出表現。各大獎得主為:  獎項類別(籌辦機構) 大獎得主(作品名稱) 數碼娛樂大獎(香港數碼娛樂協會) Morph Workshop (鳶緣如風) 金融科技大獎(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             星路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All-IN-ONE虛擬資產交易及RWA解決方案的平臺) 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香港無線科技商會) Entoptica Limited (SLOPE device) 商業方案大獎 (香港電腦學會) 思謀集團有限公司(Smore ViMo – AI視覺模型開發與部署平台) 智慧生活大獎(香港資訊科技商會) 萬家智控有限公司 (智能住宿及管理服務系統) 智慧出行大獎(香港貨品編碼協會) 香港機場管理局(香港空運進口取貨數碼通) 智慧市民大獎(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秀群松柏社區服務中心 / 永泰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 香港藥學服務基金 / 北區醫院(健康小屋: 鄉郊遙距照顧服務) 學生創新大獎(香港教育城) 香港中文大學(鍾濠駿)/ 香港科技大學(李柏年 / 朱泳詩)(世藝創科)  得獎者及比賽的詳細資料已上載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網站(www.hkictawards.hk)。 相片下載連結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LAZko7dkENqjgcpE-S9BKbR4hejpwdjE?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