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On-us推出嶄新電子禮券碳足跡計算方案及減碳認證

幫助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香港2023年5月22日 /美通社/ — 亞洲首家「績效為先」B2B電子現金券獎勵方案供應商On-us Company Limited(「On-us」或「公司」)今天公佈推出嶄新電子禮券碳足跡計算方案(「方案」)及減碳認證,旨在透過數據分析幫助企業追蹤其碳足跡並量化電子禮券的減碳量,推動他們進一步採用電子禮券以促進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On-us推出嶄新電子禮券碳足跡計算方案及減碳認證(由左至右:On-us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佘啟彥、地球之友副主席及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創會會長連舜香、恒生銀行環球支付方案部主管黃德明、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Carbonbase行政總裁宋鴻楷、On-us聯合創辦人及首席策略官張可玲) 上述方案由On-us在碳抵銷平台Carbonbase的協助下,根據國際標準 ISO 14067:2018制定,從原料、運輸、使用(印刷)及處置四個方面,分別計算同一段期間內發行相同數量的紙券和電子禮券所產生的總二氧化碳當量,並透過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得出這段期間內使用電子禮券所減少的碳排放總量。 結果顯示,On-us於2020至2022年間所發行的電子禮券共減少了13,468千克二氧化碳當量,這等同345棵樹在十年間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On-us與各大銀行、保險公司及其他行業企業合作發行之電子禮券所減少的二氧化碳當量分別為5,291千克、3,443千克及4,734千克。 作為一家金融科技初創公司,On-us利用嶄新虛擬卡支付方案,讓企業及商家能即時於其系統內完成現金券兌換及結算程序,而每張禮券更為客戶提供了於多個商家兌換的選項,幫助企業提升客戶體驗和互動率。同時,On-us的系統亦能實時監測獎賞換領情況並採集數據,讓企業及商家能更精準了解客戶習慣,提升獎賞計劃的投資回報率,並減低所需的行政成本及資源浪費。 On-us Company Limited聯合創辦人及首席策略官張可玲表示:「透過我們的電子禮券方案,公司已將ESG(環境、社會及管治)價值觀充分融入旗下業務及營銷方案中。是次推出碳足跡計算方案及減碳認證,符合我們一直以來所秉持的零浪費理念。未來,On-us將藉此方案及認證表彰合作企業在減碳方面所作的貢獻,並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進一步推動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藉著推出上述方案,On-us亦與一眾行業專家舉行了以「疫後香港中小企綠色營商」為主題的研討會。這些專家包括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恒生銀行環球支付方案部主管黃德明,以及地球之友副主席及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創會會長連舜香。會議期間,各位專家分別就中小企可如何利用以金融科技驅動的ESG策略推動疫後業務增長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和建議。 投資推廣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資料顯示,未來三年本港綠色科技的投資額料將增加121%,為增長最快的金融科技領域。我們將繼續透過全球加速計劃,積極促進綠色科技等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 香港社會創投基金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魏華星則表示:「後疫情時代許多企業開始思考創新的商業模式,希望在提升營利的同時,亦能為社會創造價值。金融科技初創企業在香港正值蓬勃發展,應積極與社企和社福界別合作,共同推動香港整體社會創新。On-us作為一間金融科技初創企業,牽頭推動環保理念,實有助社會走向可持續發展。」 恒生銀行環球支付方案部主管黃德明分享道:「我們很高興能藉著On-us的電子禮券方案,減少營銷活動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為環保出一分力。On-us的碳足跡計算方案有助我們更清晰了解其電子禮券的減碳量,使我們堅定未來在推廣活動中進一步採用電子禮券的決心,這亦與我們致力推動ESG發展的理念不謀而合。」 地球之友副主席及中小企可持續發展學會創會會長連舜香指出:「作為金融初創公司的On-us,在短時間內達到如此可觀的減碳量,值得我們關注。這成為中小企業學習的榜樣,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實踐創新的社會企業責任。我們應該鼓勵和推廣這樣的實踐方式,以建立更有利於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張可玲續說:「未來,On-us將繼續利用其碳足跡計算方案,為更多合作企業提供減碳認證,鼓勵他們節能減排,實踐環保營商。這亦與On-us致力創造社會價值的目標不謀而合。今年5月,我們透過引入Green Common、Redress、國際培育會及香港癌症基金會等多家社企和非牟利組織,發行了一類新穎的電子禮券,讓包括合作企業及消費者在內的持份者均可藉著使用此禮券,為上述機構提供資金支援,幫助他們擴大社會影響,同時提高大眾的慈善意識,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On-us為恒生銀行頒發減碳認證(由左至右:Carbonbase行政總裁宋鴻楷、恒生銀行環球支付方案部主管黃德明、On-us聯合創辦人及首席策略官張可玲) 圖片:請按此下載更多相關圖片。 關於On-us Company Limited On-us Company Limited (On-us)乃以消費者為中心之B2B電子現金券獎勵方案供應商。On-us作為一個獎勵生態系統,設有支持多渠道發送現金券的應用程式介面(API),透過定制化訊息服務及消費者行為數據分析,著力創造價值及加強客戶關係。其客戶包括國際金融服務供應商的營銷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團隊、藍籌股地產發展商、非牟利機構、活動策劃人員及中小企等。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on-us.com。 關於Carbonbase Carbonbase矢志成為一個氣候及金融科技平台,幫助推動企業可持續轉型及個人氣候行動。目前,平台致力建構新一代減碳基建,冀於2030年前吸引一百萬人參與減碳項目。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www.carbonbase.co/。

快手科技發佈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

香港2023年5月22日 /美通社/ — 領先的內容社區及社交平台,快手科技(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1024)(簡稱「本公司」或「快手」),今日發佈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未經審核第一季度合併業績。 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摘要 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為3.743億,較去年同期3.455億增長8.3%。 快手應用平均月活躍用戶為6.544億,較去年同期5.979億增長9.4%。 電商商品交易總額(1)為人民幣2,24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751億元增長28.4%。 本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25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11億元增長19.7%。從對總收入貢獻比例來看,線上營銷服務佔比51.8%,直播業務佔比37.0%,其他服務佔比11.2%。 本季度毛利為人民幣11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88億元增長33.4%。毛利率較去年同期的41.7%增長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46.4%。 本季度經調整利潤淨額(2)為人民幣42百萬元,去年同期錄得經調整虧損淨額(2)人民幣37億元。 本季度國內分部經營利潤(3)為人民幣963百萬元,去年同期錄得經營虧損(3)人民幣15億元。 快手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先生表示:「我們在2023年第一季度取得了強勁的業績,集團層面調整後淨利潤自上市後首次轉正,在盈利能力上取得重大突破。這主要得益於我們用戶指標新高、收入增長和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的合力與推動。2023年第一季度總收入同比增長19.7%至252億元人民幣,這一增長主要來源於我們用戶、流量生態和商業生態系統的不斷拓展和加深。快手應用的平均日活躍和月活躍用戶數持續增長,分別達到3.74億和6.54億的歷史新高。在2023年,我們將繼續利用科技為用戶帶來優質體驗和服務,並賦能內容創作者、廣告主和商家,同時為我們龐大而又充滿活力的生態系統釋放變現潛力,為我們的股東和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創造長期價值。」 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回顧 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14億元增加15.1%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131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進一步提升數據基礎設施、優化產品能力及精細化行業管理策略,推動廣告主數量及廣告主投放增加,尤其來自我們電商商家的投放。 直播業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78億元增加18.8%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93億元,由於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6.4%,並得益於內容供給的豐富,與公會合作策略不斷發展以及直播生態和算法持續迭代。 其他服務收入由2022年同期的人民幣19億元增加51.3%至2023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幣28億元,主要是由於我們電商業務的增長,得益於電商商品交易總額的增加及我們電商業務策略的持續改善。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增加主要是由於電商月活躍付費用戶數量、客單價及月訂單頻率增加。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主要財務資料 經營虧損為人民幣698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56億元大幅收窄。 經調整EBITDA(4)為人民幣20億元,去年同期經調整EBITDA為人民幣負16億元。 可利用資金總額(5)於2023年3月31日為人民幣448億元。 附註: (1)於我們平台交易或通過我們平台跳轉到合作夥伴平台交易。 (2)我們將「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定義為期內虧損經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淨額調整。 (3)不包含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虧損)淨額的未分攤項目。 (4)我們將「經調整EBITDA」定義為期內經調整利潤/(虧損)淨額經所得稅開支、物業及設備折舊、使用權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及財務(收入)/費用淨額調整。 (5)可利用資金包括但不限於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金融資產和受限制現金。金融資產主要包括理財產品及其他。   業務回顧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首次錄得自2021年於聯交所上市以來集團層面的經調整利潤淨額,彰顯我們盈利能力的重大突破。這一里程碑的實現乃基於第一季度的強勁業績,而這得益於用戶指標新高、收入增長及運營效率提升等方面的推動。 除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健康增長外,我們平台上的內容創作者、廣告主和商家數量持續增長,同時我們亦推進了商業化及流量生態系統的一體化。我們亦通過推動廣告和電商業務的全鏈路銷售渠道轉化,使全店ROI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得益於此,再疊加宏觀經濟回暖,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三個業務分部(線上營銷服務、電商和直播)的收入均加速增長,跑贏各自所處行業。 我們在保持業務增長的同時,在提高變現和運營效率方面也取得成功,這對我們的盈利能力轉變發揮了關鍵作用。我們的國內業務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營業利潤,同時海外分部的經營虧損亦環比收窄45.1%,從而帶來2023年第一季度集團層面的經調整利潤淨額轉正。 用戶與內容生態系統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把握包括春節在內的季節性節日的增長機會,創下用戶規模新紀錄。快手應用平均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分別同比增長8.3%及9.4%至3.743億及6.544億。快手應用的每位日活躍用戶日均使用時長達126.8分鐘,而短視頻及直播內容的總觀看次數同比增長超10%,總觀看次數增長率高於用戶總時長增長。 我們注重用戶增長效率及質量,2023年第一季度用戶獲取及留存成本環比和同比下降。這是我們精細化管理及技術手段,並優化原生優質短視頻及直播內容投放策略的結果。同時,我們通過提高具有更高生命週期價值的用戶比例進一步提升用戶獲取ROI。 我們針對不同用戶群體進行算法強化學習以優化內容供給,從而加強內容供給與消費的良性循環。我們亦繼續增強平台的社交屬性及社區活力,這是我們區別於競爭對手的關鍵因素。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快手應用的互關用戶對數累計達到296億對,同比增長57.6%。 春節歷來是用戶增長及品牌推廣的重要窗口。今年,我們通過「內容+互動」雙主場相結合的方式,讓用戶在快手上慶祝春節。內容方面,我們提供豐富的消費選擇,包括央視春晚、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鉄聯歡晚會、雲上廟會、短劇等。其中,快手自製的節目快手一千零一夜老鉄聯歡晚會首播即吸引超2.7億觀眾,收到超5.2億次點讚。互動方面,我們提供各類有趣的互動玩法和社交遊戲。 除互動性活動內容外,我們亦繼續豐富各垂類的內容供給。在短劇領域,我們在豐富短劇題材的同時,保持了短劇爆款內容破圈的領先位置。我們於2023年寒假期間共推出55部星芒計劃製作的短劇。其中,東欄雪在上線40小時內累計觀看量達1億次,突破紀錄。我們的優質短劇內容及於該領域不斷增長的品牌知名度亦獲得廣告主的認可。2023年第一季度,星芒計劃短劇的品牌招商收入同比增長超300%。在泛知識內容領域,我們繼續豐富教育普惠項目新知如師說,我們與清華大學及北京大學等頂尖機構合作,提供涵蓋歷史、科技、經濟及美術等廣泛領域的課程,吸引約千萬觀眾。 我們進一步完善平台上的搜索功能,從而增強用戶搜索習慣,促進內容發現。2023年第一季度,快手搜索的月均用戶超過4.2億,我們平台上的單日搜索次數峰值也突破6.5億次。同時,我們也看到搜索功能在商業化方面取得持續進展,2023年第一季度搜索產生的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翻倍,搜索廣告收入同比增長超50%。 線上營銷服務 2023年第一季度,儘管相當數量的廣告主仍對2023年宏觀經濟的復甦及消費趨勢持謹慎樂觀態度,我們的線上營銷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5.1%至約人民幣131億元,佔總收入的51.8%,主要受我們進一步提升數據基礎設施,優化產品能力及精細化行業管理策略所推動。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平台上的廣告主數量亦繼續同比及環比快速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受平台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強增長推動,我們的內循環廣告服務增長勢頭強勁。此外,我們率先使用全店ROI作為關鍵績效指標,並在情人節及三八婦女節購物盛典期間完成了若干廣告主的測試,驗證了我們的新系統從品牌推廣到效果廣告到最終交易的有效性。此外,我們啟動中小型電商商家客戶群增長計劃,以承接他們的廣告需求並優化我們的商家生態系統。具體而言,我們加強客戶獲取及營銷能力,以及磁力金牛的移動端產品升級。 外循環效果廣告方面,為推動廣告主捕捉這一復甦趨勢及實現其長期目標,我們憑藉全面綜合行業屬性的產品及算法來促成高價值用戶群體的發現、積累及用戶品牌匹配,從而讓廣告主實現目標用戶的深度轉化。同時,我們積極監控平台上外部廣告的健康程度,通過優化後的流量分發機制確保其對高價值用戶的滲透。此外,我們建立原生廣告素材審核標準及體系,以提高創意素材的質量,減輕其對用戶體驗及我們生態系統的負面影響,協同增強廣告主轉化效率及ROI的「原生+商業」流量分發機制,推動了外循環廣告服務的增長。2023年第一季度,信息服務、醫療、金融及教育等行業逐漸形成喜人的復甦趨勢。 品牌廣告方面,我們專注提高產品能力。我們建立豐富的廣告產品組合,包括開屏廣告、自製IP招商以及達人主頁和搜索等,進一步擴展品牌廣告場景及資源。此外,我們亦為各個行業不同階段的品牌廣告主設計和定製解決方案。我們系統性地為品牌廣告主建立用戶資產,創建集品牌推廣、效果廣告及交易於一體的端到端轉化路徑,從而讓越來越多的品牌廣告主更加認可我們平台的價值。這些舉措推動我們生態系統對品牌廣告主的潛力的釋放,同時受益於2023年第一季度春節及三八婦女節等主要促銷活動,我們品牌廣告收入保持增長勢頭,同比增長超20%。 電商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繼續增強信任電商生態系統,並執行全域經營策略。我們通過豐富商品供給,提高買賣雙方的匹配精準度,利用優質的主播資源和電商內容,進一步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進而推動電商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28.4%,達人民幣2,248億元。 商品方面,我們繼續增強商品力建設,透過基於更廣泛指標的商品評估和分級,擴大更多優質好貨的曝光和推薦。同時,我們指導商家繼續提高產品信息的質量和數量,並提升他們的服務能力。 商家方面,我們升級商家、達人協作機制。我們深入研究用戶需求,並利用達人製作的優質推薦內容在用戶和商家之間建立聯繫。我們還通過更精細化的達人分級運營策略,為有帶貨需求的達人提供更準確的產品匹配,本季度通過達人分銷渠道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超50%。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我們開始從達人分銷中獲得佣金收入。我們亦預計此舉將有助於未來電商收入的增長。此外,通過我們的「川流計劃」在商家和達人之間建立起一座橋樑,我們已創造商品和流量的飛輪,推動平台上兩者流量的增加。 商家的入駐和發展也是電商業務的重要驅動力。我們與更多的各行業品牌商家建立合作,迎合用戶對品牌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及消費。憑藉我們對用戶消費行為的深入了解,我們開展有針對性的商家入駐計劃,使得2023年第一季度月均入駐品牌數量同比增長約30%。在「超級品牌日」等促銷活動的支持下,包括「快品牌」在內的品牌商品交易總額增速遠超整個平台。我們亦透過新聞發佈會、產品發佈會及老板專場直播等創新性的內容形式,促進品牌的自播,以更好地滿足用戶對品牌商品的購買需求。2023年第一季度,品牌自播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約70%。展望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幫助更多的品牌擴大用戶群,同時實現商品交易總額提升及可持續營運。 此外,我們與服務供應商合作,吸引產業帶的商家並改善商家賦能系統。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推出斗金計劃,提供獨家政策和流量扶持,幫助中小商戶成長。2023年3月,月均新入駐商家及月均新動銷企業商家數量同比增長超50%。對於在快手上穩定經營的商家,我們利用年貨節、三八婦女節促銷等活動,完善補貼策略,優化流量分配,提升轉化效率,因而促進中小商家的商品交易總額規模化。 用戶方面,我們繼續完善電子商務付費用戶的分級運營。我們通過種草內容培養用戶心智,通過智能補貼、促銷及流量分配調整,增強新付費用戶及潛在客戶的轉化。2023年第一季度,新的電商付費用戶月度購買頻次同比與環比持續上升,留存率逐月提升。對於活躍度較低的付費用戶,我們加強對體驗不佳的用戶的識別及召回。對於活躍付費用戶,我們在2023年第一季度推出預警及有針對性的反流失策略,為高價值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2023年第一季度,電商月活躍買家數及客單價同比持續增長,月度下單頻次同比上升。算法方面,我們通過對電商內容相關的用戶互動行為與消費時長之間的關係進行建模,降低電商內容對用戶使用時長的影響。這優化了用戶的電商內容消費體驗,從而帶來更有效的內容種草及轉化。 貨架電商是快手全域電商業務戰略的另一個主要領域。在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在快手小店買家首頁測試了新商城入口,以更好地滿足高活躍付費用戶確定性購物需求。同時,隨著進一步優化搜索功能以更好地識別用戶意圖,我們提高搜尋結果的產品相關性,使2023年第一季度搜索產生的商品交易總額同比翻一番。 直播 2023年第一季度,直播收入同比增長18.8%至人民幣93億元,這得益於平均月付費用戶和月度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的同比增長。具體而言,平均月付費用戶同比增長6.4%至6,010萬,而月度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呈兩位數同比增長。這些成績是我們不斷提高直播內容質量,並通過算法迭代優化用戶與內容匹配效率的結果。 在供給端,我們著力推動直播職業化發展,不斷推進與頂尖公會及主播的多元化合作。2023年第一季度,公會的活躍主播數量同比增長超140%。我們亦為高品質的中腰部主播提供流量扶持,以優化直播供給結構。同時,我們繼續探索不同的直播垂類,包括知識類直播及虛擬人直播,為用戶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型直播內容。 我們創新的「直播+」服務在2023年第一季度穩步發展,快聘的日均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長超300%,日簡歷投遞量峰值超500,000份。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末,理想家業務覆蓋全國70多個城市,2023年第一季度累計交易總值超過人民幣80億元。 海外 2023年第一季度,我們進一步深化重點國家聚焦戰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變現能力。因此,我們的海外業務收入在2023年第一季度加速增長,達人民幣3.38億元,同比增長超6倍,這得益於直播及線上營銷服務的強勁擴張。在巴西及印尼等核心區域市場,由於持續的內容提升和有效的用戶獲取,日活躍用戶及用戶使用時長繼續同比及環比增長。同時,由於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並以ROI為導向投入,繼續降低成本,2023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場的整體營運虧損繼續環比收窄45.1%。 直播方面,我們通過大量引入公會進行合作優化了內容供給,並激勵現有公會合作夥伴製作更多更好的直播內容。同時,我們加大對直播收入產品的探索和運營方案迭代,使得直播付費率及付費用戶平均收入穩步提升。此外,我們通過一系列改善公會效率的措施,成功提升直播業務的毛利率。廣告方面,我們實現優於預期的收入增長,通過加強本地運營能力,將廣告客戶覆蓋範圍擴大到更多行業,並優化產品組合及服務能力。此外,我們於2023年第一季度在巴西上線電子商務服務,以試水並跑通我們的流程。 企業社會責任 由於中國經濟數字化進程的加快,數字技術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及學習方式。隨著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快手已成長為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重要學習平台。2022年,快手推出逾2,600萬場涉農直播,幫助農民銷售農產品,並通過培訓提高知識與技能。2022年,圍繞招聘就業,快手全年進行超過500萬場直播,促進了招聘線上化。由於在提升勞動者數字化能力及競爭力方面的卓越實踐,以及通過數字技術及工具為就業與創業賦能,快手於2023年3月入選「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優秀案例」。 關於快手 快手作為領先的內容社區及社交平台,其使命是成為全球最癡迷於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公司。快手堅持不懈,專注為客戶提供服務,並通過持續創新和優化其產品與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在快手,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短視頻和直播來記錄和分享他們的生活,呈現和發揮所長。透過與內容創作者和企業緊密合作,快手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可滿足用戶自然產生的各種需求,包括娛樂、線上營銷服務、電商、網絡遊戲、在線知識共享等。 前瞻性聲明 除過往事實的陳述外,本新聞稿載有若干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一般可透過所使用前瞻性詞彙識別,例如「或會」、「可能」、「可」、「可以」、「將」、「將會」、「預期」、「認為」、「繼續」、「估計」、「預計」、「預測」、「打算」、「計劃」、「尋求」或「時間表」。該等前瞻性陳述受風險、不確定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可能包括業務展望、財務表現預測、業務計劃預測、發展策略及對我們行業預期趨勢的預測。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集團現有的資料,亦按本新聞稿刊發之時的展望為基準,在本新聞稿內載列。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作出,當中許多涉及主觀因素或不受我們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或會證明為不正確及可能不會在將來實現。該等前瞻性陳述涉及大量風險及不明朗因素。鑒於上述風險及不明朗因素,本新聞稿內所載列的前瞻性陳述不應視為董事會或本公司聲明該等計劃及目標將會實現,故投資者不應過於依賴該等陳述。除法律要求的情形外,我們並無責任公開發佈可能反映本新聞稿日期後發生的事件或情況或可能反映意料之外事件的該等前瞻性陳述的任何修訂。 投資者及媒體問詢 快手科技投資者關係郵箱:ir@kuaishou.com        簡明合併損益表 未經審核 截至以下日期止三個月 2023年3月31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2年3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收入 25,217 28,293 21,067 銷售成本 (13,505) (15,417) (12,285) 毛利 11,712 12,876 8,782 銷售及營銷開支 (8,723) (9,740) (9,488) 行政開支 (919) (1,034) (871) 研發開支 (2,920) (3,446) (3,523) 其他收入 52 450 263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100 (349) (806) 經營虧損 (698) (1,243) (5,643) 財務收入/(費用)淨額 111 107 (11) 分佔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的虧損 (14) (27) (37) 除所得稅前虧損 (601) (1,163) (5,691) 所得稅開支 (275) (384) (563) 期內虧損 (876) (1,547) (6,254) 以下人士應佔: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 (873) (1,547) (6,254) — 非控股權益 (3) – – (876) (1,547) (6,254)       簡明合併資產負債表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截至2023年 3月31日 截至2022年 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資產 非流動資產 物業及設備 12,407 13,215 使用權資產 10,130 10,806 無形資產 1,145 1,123 按權益法入賬之投資 264 268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 4,094 3,626 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 697 670 遞延稅項資產 5,223 5,095 長期定期存款 7,776 7,870 其他非流動資產 415 776 42,151 43,449 流動資產 貿易應收款項 5,117 6,288 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流動資產 3,071 4,106 按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 10,885 13,087 按攤餘成本計量之其他金融資產 556 726 短期定期存款 11,031 8,318 受限制現金 319 59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12,473 13,274 43,452 45,858 資產總額 85,603 89,307     未經審核 經審核 截至2023年3月31日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權益及負債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權益 股本 – – 股本溢價 274,521 274,473 其他儲備 29,965 29,239 累計虧損 (264,755) (263,882) 39,731 39,830 非控股權益 5 8 權益總額 39,736 39,838 負債 …

了解詳情

AXA安盛與Klook擴展策略性合作 推出「Klook租車保障」

市場領先租車自負額保障   高達4萬2千港元 香港2023年5月22日 /美通社/ — AXA安盛與領先旅遊休閒電子商務平台之一的Klook今天宣佈擴展其策略合作,推出全新的「 Klook租車保障」,提供高達4萬2千港元的租車自負額保障以及12萬港元的人身意外保障,為客戶提供更全面且貼心的全球租車保障,緊貼旅遊需求反彈所衍生的保障需求。 「Klook租車保障」是AXA安盛專門為Klook客戶而設的外遊租車保障,當客戶透過Klook手機應用程式或網上平台租車時,選購「尊貴方案」或「超級方案Plus」海外租車計劃,保障部分即時升級並由AXA安盛承保。除了租車自負額及人身意外保障外,保單還額外覆蓋於租車內遺失的旅行證件補領費用、因遺失旅行證件及/或國際駕駛執照而導致的租車租金損失、因交通事故而產生的停車費和租車替換費用、因航班延誤或取消而產生的不可退還的租車費用,以及自動延長租車保障期。 AXA安盛首席一般保險業務總監黎柱基表示:「我們很高興進一步加強與Klook的合作,為客戶推出一個全新且領先市場的租車保障計劃。繼去年推出深受客戶觀迎的『Klook客路旅遊保』後,今年我們再接再厲,為Klook客戶提供額外租車保障,讓他們安心享受旅程。展望未來,我們將會繼續與Klook合作,透過進一步豐富平台上提供的產品類型,為我們的客戶提供更多元化及完善的保障,以滿足更多客戶需要。」  Klook企業發展副總裁孫傳勝表示:「我們看到自疫情期間起更多顧客選用租車服務,因此洞悉相關保障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我們很高興能進一步擴展與AXA安盛的合作,率先於市場推出全新的租車保障計劃,為客人的旅途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務。我們期待未來與AXA安盛更緊密的合作,進一步拓展平台上的保險產品及服務,為顧客帶來更完善貼心的保障。」 此外,Klook客戶可以通過AXA安盛的一站式保險及健康生活數碼平台Emma by AXA 手機應用程式查看保單並輕鬆提交索償,流程簡單方便,客戶毋須受地域限制都能夠即時獲得支援。 如欲了解更多關於「Klook租車保障」及Klook租車服務的資訊,按此瀏覽。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有關產品特點、內容、條款及不保事項的詳情,請參閱產品說明書。 AXA安盛簡介  AXA安盛為AXA安盛集團之成員。AXA安盛集團是全球領先的保險公司,業務遍佈51個市場,以「致力守護,推動未來」的宗旨,服務全球9,300萬名客戶。 作為業務多元化的保險公司,我們提供人壽、健康及一般保險的全面保障及服務,目標是成為個人、企業及社區的全方位保險和健康生活夥伴。我們的核心服務承諾是透過積極聆聽客戶意見及利用科技和數碼轉型,不斷創新產品和豐富客戶體驗。 Klook簡介   Klook作為領先的旅遊及休閒電子商務平台,隨時隨地提供各種體驗及服務。我們期望締造最快樂的體驗,滿足用戶不論在家或外地探索及體驗的好奇心。透過我們的網站和應用程式,用戶可以探索景點、旅行團、當地交通及酒店住宿的玩樂世界。創立於2014年,我們將持續透過490,000多項活動及逾1,000個目的地,創造更多歡樂時刻。 此新聞稿亦上載至AXA安盛的網頁:AXA.COM.HK  有關前瞻性陳述的重要法律訊息及警示聲明 此新聞稿中可能包含若干前瞻性的陳述,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對未來事件、趨勢、計劃、預期或目標的假設或預測。由於前瞻性陳述的本質受制於已知及未知的風險及不確定因素,與及其他因素可能令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內明示或暗示的描述出現重大差異,閣下不應過分依賴上列陳述。請參閱AXA於2020年12月31日登記文件第四部份中的「風險因素及風險管理」,有關可能影響AXA業務及/或營運業績的若干重要因素、風險及不確定性的重要描述。AXA並不承擔任何義務為此新聞稿中的任何前瞻性陳述作出任何公開更新或修改,不論是反映未來的資料、事件、情況或任何其他方面,除非適用法律和法規要求。

任仕達 (Randstad):42%香港人考慮辭職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

任仕達 (Randstad)香港公司第11版《僱主品牌研究》報告突顯員工整體體驗的重要性。 31%的受訪者打算2023年換工作,千禧一代最有可能跳槽。 受訪者認為過去幾年來僱主加大了對員工生活工作平衡的支持。 69%的香港人在尋找新僱主時看重非經濟報酬。 香港2023年5月22日 /美通社/ –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任仕達(Randstad)今天發布《2023年僱主品牌研究》報告。第11版《僱主品牌研究》報告收集了香港本地職場人士的想法,揭示出員工的期望如何隨經濟和勞動力市場而變。 五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為了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他們已經辭職或考慮辭職。而28%的受訪者表示,隨著生活成本越來越高,他們會為了獲得更高的薪水而選擇辭職。 Randstad香港地區公司董事總經理Benjamin Elms表示:「經過疫情這三年,如今的經濟和勞動力市場都發生了變化,員工在生活工作上的重心和期望也增加了新的維度。雖然就業和工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們也開始主動尋找能夠提供積極體驗並讓他們有幸福感的公司。」 「《僱主品牌研究》為企業帶來了有關人才的最新洞見,有助於他們加強人才吸引和保留戰略的執行效果。作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我們致力於幫助企業提高僱主品牌的認知度,從而吸引香港最優秀的人才。」 員工考慮辭職的五大原因 1. 改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42 % 2. 薪酬低,生活成本上升 28 % 3. 缺少職業發展機會 28 % 4. 收到令人無法拒絕的新工作機會 24 % 5. 對現在的工作不感興趣 23 %   31%的受訪者打算在2023年換工作 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31%)表示今年有換工作的打算。在所有受訪者中,25歲至34歲的千禧一代最有可能跳槽,而18歲至24歲的Z世代員工的跳槽意願最低。 不同世代員工的跳槽意願 Z世代 28 % 千禧一代 40 % X世代 30 %   調查還顯示,22%的香港人在2022年7月至12月期間換了工作,這一比例趨於穩定並恢復到接近疫情前的水平(2019年:25%)。 香港受訪者稱,僱主加大了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支持 《僱主品牌研究》報告顯示,由於員工渴望在工作與生活上達到更好的平衡,企業正在不斷做出改進。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員工的期望與僱主所能提供的支持之間的同比差距已從8個百分點縮小到5個百分點。 Elms指出:「讓員工能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適當的平衡對於渴望吸引頂尖人才並取得長期成功的公司而言至關重要。過大的壓力和工作量會對員工的身心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導致工作效率和員工滿意度下降。無效管理、糟糕的溝通和社會孤立會加劇這些問題,讓企業在獲得人才上遇到更大挑戰。」 「看到香港的企業能夠採取積極措施,培養更健康、工作效率更高的員工隊伍,這一點著實令人鼓舞。這也激勵我們繼續與客戶保持密切合作,進一步增強他們作為僱主的吸引力,並最大程度地發揮他們在獲取人才上的潛力。」 混合辦公模式和彈性工作安排一直是工作與生活取得平衡的關鍵。 調查顯示,香港的混合辦公模式正成為一個穩定的趨勢,3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可以完全或部分非經濟報酬。而85%的受訪者認為「彈性工作安排」是一項重要的非經濟報酬。 Elms在評論彈性工作與工作生活平衡之間的關聯時表示:「據我們預計,在後疫情時代,僱主雇主將希望員工重返工作場所,通過面對面互動的方式來培養員工文化並推動商業銷售。然而,完全取消彈性工作安排將對公司的僱主品牌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員工可能會認為公司過於刻板,對員工的福祉漠不關心。企業應積極調整彈性工作安排,並更新其人力資源政策,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吸引到頂尖人才。」 薪水不是工作的全部:69%的受訪者看重非經濟報酬 69%的受訪者在調查中表示,在尋找新僱主時,非經濟報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衡量標准。 非經濟報酬指的是經濟性報酬之外的福利。這種福利是無形的,但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受訪者強調,在非經濟報酬非貨幣性福利中,職場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因素。 五大非經濟報酬 1. 與同事關系良好 87 % 2. 與管理人員關系良好 87 % 3. 位置便利 85 % 4. 彈性工作安排 85 % 5. 在工作中有更多的自主權 84 %   Elms說:「僱主和員工之間已經建立了新的社會契約,僱主不能只考慮工資,而是要為員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高薪並不是工作的全部意義,要真正吸引人才就必須創造一個愉快的工作環境,讓有意義的關系進一步發展。營造出一個提供全方位支持的工作環境,可以幫助企業吸引到渴望歸屬感的人才。」 香港人希望有更多的技能提升和再培訓機會,為自己未來的就業提供保障 香港人高度重視職業成長和發展,然而,僱主在提供必要的培訓和支持以滿足這些需求方面還做得不夠。 調查數據顯示,77%的受訪者認為提升技能和再培訓很重要,但只有48%的人獲得了職業發展的機會。此外,Z世代非常看重技能提升,75%的Z世代希望能得到職業發展的空間。 28%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沒有職業發展機會,他們會想要辭職。 「為了留住頂尖人才並激勵現有員工,企業必須優先考慮提供公平的職業發展機會,並開展技能提升和再培訓計劃。公司幫助員工持續提升技能,受益的不僅是員工,這也有助於提高公司自身的價值。培養滿足未來發展需求的技能有助於員工成長,並吸引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才,幫助他們在職業道路上不斷前進。」 今年1月,Randstad展開2023年僱主品牌研究,對32個市場的163,000多名受訪者進行調查,其中2750人來自香港。這項獨立調查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僱主品牌研究,讓僱主能通過這次難得的機會發現新的人才見解,並衡量他們的品牌認知度,完善自身的人力資源戰略。 欲下載完整報告,請點擊https://bit.ly/3MiFUhM。 關於任仕達 任仕達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人力資源服務公司,也是客戶的首選合作伙伴。我們致力於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公平的機會,並幫助他們緊跟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我們對勞動力市場有著深刻的了解,能夠幫助客戶建立取得成功所需的高質量、多樣化且敏捷的員工隊伍。我們在世界各地擁有46,000名員工,通過幫助人才在整個職業生涯中發揮出自己真正的潛力,對社會產生了積極影響。 任仕達成立於1960年,總部位於荷蘭迪門。2022年,我們幫助39個市場上的200多萬人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並向230,000多位客戶提供了人才方面的建議。我們的年收入達到276億歐元。Randstad N.V.在阿姆斯特丹泛歐交易所掛牌交易。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randstad.com.hk。

富衛集團與青年成就亞太區部攜手 擴展理財素養項目至亞洲7個市場

「JA小財智.大夢想」項目擴展旨在教育和培養約25,000名亞洲區中小學生 項目整合了金融、社會和生活技能教育,以幫助提升該地區的理財素養 香港2023年5月22日 /美通社/ — 作為集團10 週年社區關懷計劃的一部分,富衛集團有限公司(「富衛集團」或「富衛」)宣布擴展其理財素養項目「JA小財智.大夢想」至亞洲7個市場。該項目由青年成就亞太區部 (「JA Asia Pacific」) 與富衛共同開發,將金融、社會和生活技能教育整合,以提升該地區學生的的理財素養。 總括而言,「JA小財智.大夢想」的目標是於2024年前惠及約25,000名亞洲區學生。該項目去年在香港和新加坡成功啟動,並於今年早前在印尼和越南推出,稍後將擴展至日本、菲律賓和泰國。提升理財素養和教育下一代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是富衛集團環境、社會及管治的重要部分。 富衛集團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黃清風表示:「富衛致力幫助大眾活出『敢至係人生』的態度,能通過有趣的理財教育課程來培育下一代,令我們感到振奮。『JA 小財智.大夢想』以互動的方式教授基本生活技能,例如指出儲蓄、支出和收入之間的分別。富衛一直關懷社區,我們很高興在集團10 週年之際擴展這項目。」 這項為期多年的計劃由富衛同事帶領,把義工和學生聚集在一起。於 2022 年,逾100名富衛義工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學校為2,500名學生授課。透過課堂和數碼平台的趣味遊戲和互動測驗,學生可學習如何管理預算、做出明智的財務決定,並以創新方式解決不同的社區需要。 JA Asia Pacific 總裁兼行政總裁Maziar Sabet表示:「這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讓富衛和JA Asia Pacific來教育、裝備和增强亞洲區青年的能力,可使他們具備理財能力、擁有社會意識和為社區帶來改變。這亦賦予我們啟發年輕學生成為改變社會的動力。我們感謝富衛的支持,讓這項目得以惠及更多亞洲的年輕人。」 「JA 小財智.大夢想」也讓學生透過社會創新展覽,與富衛義工、家長、教師和其他人識別和解決本地問題,當中包括幫助低收入家庭和就業選配。於2022年底,香港和新加坡的學生在網上分享了他們的想法,引發家庭和學校圍繞財務規劃和普惠金融的對話。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https://jasparkthedream.org/ 關於富衛集團富衛集團為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業務遍及亞洲十個市場,當中包括部分全球發展最迅速的保險市場,為超過一千萬名客戶提供服務。富衛於2023年踏入十週年,利用數碼科技,以創新定位及簡單易明的產品,專注為客戶帶來更簡單、快捷及順暢的保險體驗。我們秉持以客為先的方針,矢志為大眾創造保險新體驗。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fwd.com/tc 關於青年成就亞太區部(JA Asia Pacific)青年成就亞太區部是JA Worldwide的成員,JA Worldwide是全球最大專為青年服務的非政組織之一,致力培養青年的就業能力和創業家精神。亞太地區的青年數量佔全球60%,JA Asia Pacific的目標是使青年能夠從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獲益並作出貢獻,以及對他們的生活和社區產生正面影響。 過百年來,JA為青年在投身職場的準備、金融知識和培養創業家精神方面提供了實踐和體驗式學習。我們致力為提升青年就業能力、創造就業機會和協助他們在財務管理方面取得成功。 如欲了解更多資訊,請瀏覽 www.jaasiapaci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