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首程控股以國企改革為動力,淨利潤創十年新高,經營效率持續提升

香港2023年4月21日 /美通社/ — 繼2022年業績公告後,首程控股(697.HK)今日發佈2022年年報,年報立足未來10年C-REITS的巨大歷史性市場機遇,詳細闡述了公司深化落實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行動方針,堅持「精准投資+精益經營」的經營策略指導及戰略轉型以來深耕運營基礎設施資產業務的積累優勢下,表現亮麗的業績情況。 全年實現營業收入港幣16億元,同比增長34%;股東應占溢利港幣9.22億元,創近十年新高,經調整EBITDA為14.66億港元,相較去年同期9.47億港元同比上漲55%,亮麗的業績數據顯示出首程控股以國有企業改革為動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也表明公司有足夠實力在C-REITS的萬億市場中奪得頭籌,成為中國基礎設施資產持續改進者/服務商及C-REITs 的引領者。 據年報透露,預計未來十年中國公募REITs市場將憑藉相對大的基礎設施品質和體量,發展為超人民幣5萬億元的巨大市場,成為全球最大、最活躍的市場之一。首程控股在過去5年不斷提升企業活力與效率,深耕基礎設施資產管理業務,確立了適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資產融通和資產營運雙輪業務,兩者相輔相成,極大地優化了公司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於商業模式及業務經營上的優勢地位,首程控股財務數據表現持續向好,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經調整EBITDA增幅高於營收34%的增幅。導致EBITDA率從2021年的79%提升至2022年92%。相較於毛利與經營溢利,EBITDA剔除了折舊攤銷等非現金因素的影響,更能真實反映出公司經營效率的提升以及資產管理業務良好的現金流屬性。 經過多年在一線市場的實踐,目前,首程控股已經成功搭建出適應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產業結構的全生態鏈閉環,即前端通過自有資金和發展基金進行項目開發與培育,中端以平台運營管理助力資產提質增效,再經由公募 REITs 平台退出回籠資金,最後由 REITs 戰配投資形成再投資,提升資產的運營效率,並實現資產價值的全面提升,在中國基礎設施資產的改進與提升方面快速形成更加強韌的戰略優勢,夯實中國 REITs 領先者的行業地位。

首程控股年報:堅定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歸母淨利潤創十年新高

香港2023年4月21日 /美通社/ —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之年,也是首程控股(697.HK)實施轉型的第六年。 在面向新發展階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指導下,到2022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了「三個明顯成效」預期目標: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和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成效,在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顯成效。 在此大背景下,首程控股從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找方法、找鑰匙、找答案,以敢為人先的精神上下求索、破而後立,從資不抵債、深陷困局到經營業績一片向好、穩中有進,探索出了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 「破」——打破傳統業務桎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國企改革三年重點任務之一就是著力推進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不具備競爭優勢、缺乏發展潛力的非主業、非優勢業務剝離。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國資國企有力有序清退低效無效資產。全國範圍納入名單的「僵屍企業」處置率超過95%,大力推進「壓減」。 在傳統的業務結構之下,首程控股的經營受到產業週期的影響出現嚴重困難, 2014-2016年公司處於持續虧損狀態。從2017年開始,基於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判斷,首程控股抓住行業週期與技術變革的時代機遇,堅定決心進行大刀闊斧的戰略轉型,致力於「破」。 轉型戰略與國企改革三年重點任務不謀而合,首程控股陸續出售了首長寶佳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逐步停止鐵礦石貿易業務。傳統業務的剝離讓首程控股開始擺脫產業週期的影響,利於公司進一步踐行轉型戰略,聚焦主營業務的發展。 轉型一年後,首程控股就於2017年實現了超5千萬港幣的盈利,持續多年的虧損之局自此宣告結束。這六年來,首程控股以新業態代替舊業態,新模式代替舊模式,成功實現了企業發展新舊動能的轉換。 「立」——聚焦發展核心業務,增強企業競爭力國企改革的一個明確目標就是促使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應急能力建設、公益性的行業領域集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如果將國企改革比作一場大考,那麼「考生」超8萬戶企業,資產總額300多萬億元,其中的中央企業涉及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領域營業收入占比超70%。 2018年之後,首程控股開始走「立」的道路,主要致力於發展於停車資產經營管理和基礎設施不動產基金(REITs)管理業務,以此切入基礎設施管理業務: 停車資產經營管理是首程控股轉型初始時的主賽道之一。它以智慧停車為切入點,以解決停車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作為自己的社會責任與使命,率先開啟行業的整合,以「精益運營」以及「精准投資」奠定停車場行業的龍頭地位。 基礎設施不動產基金管理是當時首程控股的另一核心業務。早在公司成立之初,首程控股就預見基礎設施不動產盤活的巨大市場和社會意義,於是率先佈局REITs領域,解決中國基礎設施存在融資管道狹窄、資本退出困難等問題。 2021年,隨著中國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發行,首程控股迎來了等待和準備多年的時代機遇,奪得先機參與首批公募REITs戰略配售。憑藉前期資產運營和基金管理的豐富經驗,首程控股明確了「融通資產、提升效能、打造新基建,提供領先的基礎設施不動產管理服務」的公司使命,積極拓展資產類型及規模,圍繞停車、產業園區和綠色環保等基礎設施領域提供以公募REITs業務為基石的「資產融通」和「資產營運」兩大主營業務,構建了適應中國經濟環境的基礎設施管理業務生態鏈閉環:搭建發展基金進行開發培育——資產運營管理助力資產提質增效——公募REITs諮詢——REITs戰略配售投資,實現資產價值全面提升。據悉,截至2022年底,首程控股已搭建7支園區發展基金,與中國人壽搭建首期規模45億元的綠色基礎設施發展基金,協助超過20個客戶籌備REITs的發行,對應的標的資產盤活規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同時,公司與眾多原始權益人進行了深度綁定,實現多方共贏。 「加速深化」——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健全經營機制國企改革三年重點任務提到要「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北京市國資委出臺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分層分類推進混改。三年行動以來,北京市國資委引入非公資本超860億元,同步引導市管企業對混改子企業探索實施差異化管控方式。 在此背景下,首程控股在集中資源投入主營業務的同時,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和資本運作手段,推動公司成功轉型。自2017年起,歐力士集團、新創建集團等戰略股東被陸續引入,停車和基金業務收購也被吸納入上市公司中。這是首程控股引入資本推動轉型本質上就是一次「混改」,利用「混改」的制度優勢,首程控股的基本面得到持續改善。 在轉型加速深化的2020年,首程控股繼續得到戰略投資人的大力支持,除了在財務上提供了充裕的業務拓展資金,同時也為首程控股帶來了豐富而獨特的產業資源,為公司轉型之後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1年後,首程控股剝離首鋼福山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股權。至此,首程控股主業的戰略性「破而後立」達成,公司業務結構從典型的週期性行業全面轉型為跨越經濟週期、現金流良好、運營穩定健康的雙核心主業,經營業績顯著提升,步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六年來,首程控股持續投入,匠心運營。公司主營業務開展過程中,基礎設施公募REITs為基礎設施資產提供發展管道和退出通路,首程控股在停車及園區等基礎設施領域所積累的運營經驗也為基礎設施不動產基金(REITs)的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資產融通與資產營運業務協同發展,以雙輪驅動創造更大的價值,六年年轉型改革之路在2022年取得業績碩果,全年業績多項數據表現亮眼:營業收入16億元(港元,下同),同比增長34%;歸母淨利潤為9.22億元,淨資產收益率達到9.2%,創下了近10年曆史新高。 道雖彌,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首程控股的轉型只是國有企業改革中的一個縮影。展望未來,以首程控股為代表的企業以卓有成效的戰略與行動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積極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蓄勢待發的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夯下堅實的行動基礎。在這一批國企改革先鋒模範的帶領下,企業將會進一步敢於、能於、善於進行轉型戰略改革,破而後立,破舊立新。首程控股將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發揮戰略支撐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未來資產宣布人事任命,歡迎紀冰先生出任 ETF 總監、邴彤彤女士擔任ETF中國區銷售主管

該公司的高級人事任命旨在加強其ETF業務在亞洲和大中華區的發展。 紀冰資歷深厚,擁有超過25 年的基金行業經驗。 香港2023年4月21日 /美通社/ —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公司」或 「未來資產」) 宣布任命紀冰先生為未來資產的ETF總監,並任命邴彤彤女士為ETF中國區銷售主管。於2023年4月11日起正式生效。 紀冰先生常駐香港,向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行政總監趙玩衍先生匯報,帶領公司的ETF銷售和ETF投資組合管理部門。邴彤彤女士主要負責內地及在港的中資機構及渠道客戶的ETF業務拓展。這次任命反映了公司致力於擴大其在該地區的業務,並提供創新的投資解決方案,以滿足機構和中介投資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紀冰先生資歷深厚,在基金行業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在加入未來資產之前,他在貝萊德擔任多項領導職務,包括搭建和推動財富管理業務,以及主導貝萊德中國客戶業務的發展策略。邴彤彤女士在加入未來資產擔任ETF中國區銷售主管前,曾於貝萊德安碩及南方東英擔任重要職務,負責ETF產品的大中華區銷售業務。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趙玩衍先生表示: 「我們很高興歡迎紀冰先生和邴彤彤女士加入我們ETF團隊。他們在金融服務行業的豐富經驗和對中國大陸市場的深厚了解將幫助我們為投資者提供創新的投資方案和卓越的客戶服務。ETF對投資者來說是越來越重要的投資工具,提供了一系列的優勢,如多元化投資、透明度和流動性。我們相信,他們的領導將為未來資產在該地區的持續增長和成功作出重大貢獻。」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ETF總監紀冰先生表示: 「我很高興加入未來資產擔任ETF總監一職,帶領公司在大中華、東南亞以及全球其他地區進一步拓展ETF業務。未來資產在提供創新ETF投資方案方面享有盛譽,我很高興能與我的同事合作,制定策略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我期待在這個充滿活力和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為未來資產的成功和發展作出貢獻。」 [1]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3年3月31日。 [2]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3年3月31日。 [3] 同上。  [4] 資料來源:Global X,截至2023年4月11日。 [5]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3年1月27日。 關於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本集團」)是一間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23年3月底,資產管理規模逾2090億美元[1]。本集團提供多種投資產品,包括互惠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另類投資產品。本集團在全球設有20個辦事處,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其中包括200名投資專業人士。 本集團的全球ETF平台在擁有超過502隻ETF,產品陣容龐大,可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成本效益的投資產品,捕捉全球市場的新興投資主題及顛覆性科技。[2] 本集團管理的ETF資產總額達900億美元,並在澳洲、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香港、印度、日本、韓國、越南、英國和美國上市。[3]  關於Global X ETFs Global X ETFs 於2008年成立。十多年以來,我們的使命是為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及明智的投資方案。 我們的產品陣容超過100隻ETF投資策略,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80億美元[4]。我們以主題式增長、收益及投資於國際市場的ETF見稱。同時,我們更提供核心、商品及Alpha等的基金,以滿足更廣泛的投資目標。Global X 為未來資產金融集團的成員之一,未來資產作為環球金融服務的領先企業,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800億美元[5]。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網站(英文版): https://www.am.miraeasset.com.hk/ Global X ETFs 香港網站: https://www.globalxetfs.com.hk/zh-hant/  免責聲明 本文件僅供香港投資者使用。本文件僅供參考和說明之用,僅供您使用。這不是購買或出售任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招攬、要約或建議。該文件僅作為一般市場評論提供,不構成任何形式的受監管財務建議、法律、稅務或其他受監管服務。 本文件中討論或提及的觀點和信息截至發布之日。 本文件中的某些陳述是我們的預期和前瞻性陳述。此類期望、觀點和意見可能會更改,恕不另行通知,並且基於可能會或可能不會最終或證明準確的許多假設。投資涉及風險。 過去的表現並不代表未來的表現。投資者於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閱讀基金銷售文件以獲取有關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建議投資者在進行任何投資前尋求獨立的專業意見。對於因使用本文檔而造成的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未經發行人事先同意,不得複制、分發、出版或複製本文件的全部或部分內容。本文件所載資料取自公開來源,未經發行人獨立核實。信息可能不是最新的,發行人沒有義務提供任何更新或更改。 我們不對從本文檔超鏈接的第三方網站的內容或準確性負責。 您同意,對於因使用或依賴任何此類內容、產品或服務而造成或據稱造成或與之相關的任何損害或損失,我們或我們的任何關聯公司均不直接或間接承擔責任。 此類外部網站。 因此,我們不對鏈接網站承擔任何責任。 發行者: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得第1、4和9類受規管活動的許可),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或轄區內的適用監管機構審閱。未經未來資產明確的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中引用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版權2023。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金融中心新使命 金融開放新動能 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開幕

袁家軍宣佈開幕 胡衡華楊莉明黃強致辭 重慶2023年4月21日  /美通社/ — 4月20日,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開幕。本屆峰會以「金融中心新使命‧金融開放新動能」為主題,在重慶和新加坡同步舉行。 4月20日,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在重慶開幕。(圖/董冠男)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出席並宣佈峰會開幕。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在開幕式上致辭,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視頻致辭,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致辭。 胡衡華代表重慶市委、重慶市政府,向出席本屆峰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歡迎。近年來,重慶深入貫徹黨中央的重要指示要求,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推動跨境投融資、跨境結算、金融機構互設等方面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新金融合作的帶動力度、輻射廣度、影響深度不斷提升。中新金融峰會已走過5個年頭,日益成為中國與東盟金融行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國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重慶金融開放發展的重要標識。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將以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為載體,以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攜手推動更高效率的互聯互通,促進更高層次的產融結合,推進更高水平的政策創新,打造更高質量的金融環境。擁抱新時代、奮進新徵程,現代化新重慶建設展現出美好前景。期待各位嘉賓在本屆峰會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深化中新金融合作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歡迎各國朋友聚焦重慶、投資重慶、扎根重慶,與我們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創未來。 楊莉明感謝重慶為舉辦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作出的努力。她說,自2018年首屆中新金融峰會舉辦以來,我們取得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合作成果,比如,中國西部地區的企業利用中新金融峰會提供的跨國融資平台,成功拓寬了在新加坡離岸融資的渠道。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新加坡與重慶在金融服務方面合作不斷擴大,合作領域從傳統跨境融資擴大到綠色金融等方面。我們將繼續加強與重慶的金融合作,積極探索跨境融資創新試點,助力陸海新通道建設。隨著去年RCEP生效實施,東盟與中國開啟升級東盟—中國自貿區談判,投資貿易將更加便利,管理制度將更加透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新加坡將一如既往支持重慶及中國與東盟國家金融合作和互聯互通,構建區域金融生態,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促進融資便利化,增加跨境投資,擴大貿易往來,激發區域經濟增長潛力。期待各位嘉賓在本屆峰會上分享真知灼見,加深務實合作。 商務部副部長李飛、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長孟文能、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陸磊先後在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後舉行了主題會議和重點項目簽約活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李波、文萊中央銀行副行長穆麗雅、交通銀行董事長任德奇、老撾中央銀行副行長瓦塔納‧達洛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行長湛東昇、泰國中央銀行副行長馬西·蘇帕蓬塞、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傅帆、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恆分別作主題演講。 本屆峰會共簽約項目90個、合同金額1110億元,項目聚焦服務陸海新通道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等重大戰略,涵蓋中外資金融機構落地和綠色金融、金融科技、通道金融、跨境金融等領域合作,將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釋放金融開放信號、提升金融中心開放能級。 重慶市委副書記李明清,市領導陳鳴波、羅藺、莫恭明、商奎、譚家玲,市政府秘書長羅清泉;新加坡及其他東盟國家有關嘉賓,有關國際金融組織負責人,RCEP成員國駐蓉、駐渝總領事等;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兄弟省區市有關負責人,有關金融機構、企業、行業協會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參加。

閃耀香港國際科創展 杭州「數字經濟天團」時隔三年再出海

香港2023年4月21日 /美通社/ — 中國杭州,正在提出要高水平重塑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 2019年,杭州「城市大腦」在香港首秀;時隔3年,杭州帶著20余家數字經濟領域優秀企業組成的「天團」再次赴港,參加於4月12日-15日舉行的2023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閃耀香江。 杭州展區270平方米,展現城市大腦2.0、湖濱智慧商圈應用平台、亞運園區駕駛艙等應用場景和平台,20多家企業各自展示亮點,8家企業舉行首發首秀。 20+ Leaders of Hangzhou’s Digital Tech Economy Exhibit at InnoEX 杭州城市大腦2.0場景以社區為切入點,推進住房、交通、未來社區中「一老一少」等重大項目建設。「中國視谷」圍繞視覺智能全產業鏈全面發力,以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之姿邁向世界科技之林。 「全球數貿通」利用頂級展會平台整合優質商貿資源,依托數字化平台進行全球推廣,為企業提供精準專業化貿易服務,展期內收穫多國、地區客商合作意向。 在「數智杭州 預見未來」杭州專題推介會現場,杭港連簽《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合作備忘錄》、《杭港科技協同創新平台合作備忘錄》和《杭州會展集團與香港筆克集團的戰略合作備忘錄》三份備忘錄,開啟合作的新空間、新可能。 在「數字+服務+製造 耦合共生」杭州-香港高端服務業推介大會上,吸引了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黑石、恆生銀行、高盛、新鴻基、恆隆集團、九龍倉、戴德梁行、仲量聯行等60餘家香港企業機構參加,圍繞雙向投資發展,深化高端服務業領域務實合作展開交流。 展期內,杭州市代表團在港密集舉行一系列活動,組織企業進一步對接、交流與洽談,幫助企業「走出去」,在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有一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