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eCloudvalley與AW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全球擴張和業務增長

多年期協議支援eCloudvalley建立新創新實驗室,用於開發基於雲端服務的產業解決方案,並建立一個新的卓越雲中心,為1000多名員工提供AWS專業培訓 新加坡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今天,伊雲谷數位科技 (eCloudvalley Digital Technology,簡稱”ECV”),宣布與Amazon Web Service (AWS) 簽署一項多年期戰略合作協議, ECV作為AWS核心級雲端原生合作夥伴之一,能全面採用 AWS 技術,是全球領先的雲端服務解決方案代理商。ECV在東盟地區擁有強大影響力,並現計劃利用全球最全面和廣泛采用的雲端技術,將業務擴展至澳大利亞和阿聯酋,幫助各地客戶加快數碼轉型。 ECV與AW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全球擴張和業務增長。ECV首席執行官蔡佳宏(左),AWS亞太和日本合作夥伴銷售主管Corrie Briscoe(右) 根據協議,AWS提供全球培訓資源,而ECV則提供本地雲端專業知識,雙方致力於加快為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公司提供雲端解決方案。為了滿足客戶的數碼化需求,ECV計劃進一步擴大其遷移和現代化業務(Migration and Modernization Practice),及提供差異化服務,以構建、遷移、管理、運營和優化客戶的AWS基礎架構和應用。協議支持ECV在金融服務、制造業和零售方面的垂直專業化,並進一步擴大其全球足跡。ECV目前在全球擁有10個辦事處,包括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 該合作旨在使ECV能夠與AWS建立一個新的創新實驗室,專注於推出有關環境、社會和治理、數據分析和雲端安全等的新服務,以滿足行業需求。該實驗室旨在大規模開發新以行業為中心的雲端解決方案,幫助ECV的客戶成功實現數碼轉型。2021年8月,ECV成為第一個獲得AWS機器學習能力認證的東盟合作夥伴,認可其在AWS上提供機器學習解決方案的專業知識。ECV和AWS計劃合作來拓展ECV的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能力,以達致最佳成果。此外,ECV還可以透過建立客戶現有和未來的數據需求和能力來提高服務效率和業務規模。 隨著世界各地企業和政府機構數碼轉型的加速,未來幾年對先進數碼工作者的需求將持續增長。Gallup和AWS最新研究顯示,76%的亞太地區受訪雇主表示,他們正在尋求填補需要數碼技能的職位空缺,但72%的受訪者表示很難找到相關人才。SCA支持ECV建立一個雲卓越中心(CCoE),用於加強團隊AWS的知識和能力。CCoE計劃提升1000多名ECV員工的技能,同時增強其技術和銷售團隊的AWS雲端技能。提高數碼技能水平有助於ECV集中知識,擴大專業諮詢服務的規模,更輕鬆快捷地為不同地區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ECV自2014年開始與AWS合作,並於2017年成為AWS Premier Tier服務合作夥伴,如今,ECV已發展成一家綜合性數碼技術代理商,為全球多達5000多家企業提供強大的雲端解決方案。這些措施不僅提升服務客戶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將新加坡線上支付平台Red Dot Payment的交易數據的轉換時間縮短75%;減低菲律賓UnionBank等主要銀行SAP的運作成本30%;為菲律賓最大的快餐連鎖Jollibee全國4000多家門店實現了多個雲端解決方案的部署;協助馬來西亞移動數碼內容平台Puretech Global把AI模型的開發時間從6個月縮短至6周;並降低了Honda Vietnam的IT基礎設施的總成本20%。 ECV作為AWS的忠實合作夥伴,展示了其在各地區的強大雲端能力和提供客戶高質的服務。今年,ECV在AWS ASEAN Partner Awards中斬獲三個獎項,包括「東盟年度最佳服務合作夥伴獎」、「馬來西亞年度最佳AWS合作夥伴獎」和「菲律賓年度最佳AWS合作夥伴獎」。今年亦是ECV連續三年獲得「年度最佳東盟服務合作夥伴獎」和「菲律賓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獎」,並連續兩年獲得「馬來西亞年度最佳合作夥伴獎」。 ECV CEO蔡佳宏(MP Tsai)表示:「今年是ECV正式成立10周年。我們非常高興能夠與AWS一起進入下一個成長階段,這建立在我們作為AWS Premier Tier 服務合作夥伴多年來的信任和合作基礎上。與AWS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可以幫助我們的客戶包括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和大型企業,更快地接觸和有效地採用雲端技術來應對行業挑戰、擴大企業規模和推動業務增長,同時培養必要雲端技術人才來滿足行業需要。」 AWS亞太及日本合作夥伴銷售負責人Corrie Briscoe表示:「我很高興看到AWS加深與ECV的合作關系,推動企業創新、提升各方雲端能力,並幫助全球更多企業實現數碼轉型。這項戰略合作協議肯定了AWS對像ECV這樣的合作夥伴和我們共客戶的長期承諾,我們期待將ECV在行業和市場豐富的經驗與AWS相結合,使客戶能夠利用更創新解決方案實現業務轉型。」 關於ECV ECV是全球領先的雲端解決方案代理商。作為一個於AWS有多年經驗的雲端原生合作夥伴,ECV提供包括雲端咨詢、雲端遷移、大數據與分析、雲端原生應用開發、雲端管理服務、DevOps和自動化等一站式的雲端專家。我們擁有超過650名員工,業務遍布全球,包括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台灣、中國大陸、香港和美國。我們會致力於為您提供最優質的雲端相關服務,憑藉我們的專業知識和卓越服務,協助你解決你的業務問題。 了解更多關於ECV: https://www.ecloudvalley.com/en/p/about-ecloudvalley

太思科技發布web3世界通用身分憑證

為數十億手機用戶打開元宇宙入口 香港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隨著AI科技的快速推進,web3的世界已觸手可及。太思科技憑藉著20多年在資安領域的經驗,以專利的薄膜卡技術,發布SIM卡證明協議,為web3的啟動,打開了一個全球化的入口,實現人類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可以信賴的身分憑證。 PoSIM靈魂綁定NFT的發行條件:透過SIM卡演算法及移動網路的鑒權機制,執行SIM卡證明協議,確認是真實的mobile設備使用者,智慧合約才會啟動發行給用戶。 Soul Bound NFT是一項支持人類在web3去中心化世界裡,確保互動真實性的創新技術。太思科技基於20多年的SIM卡產業經驗,結合Soul Bound NFT技術,發布SIM卡證明協議(Proof of SIM protocol, PoSIM),將行動網絡識別系統,導入web3基礎建設,讓每個活躍的行動用戶用自己的手機與SIM卡,透過PoSIM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及零知識證明(zero knowledge proof),在乙太坊等區塊鏈上做鑑證,產生唯一的PoSIM靈魂綁定NFT(Soul Bond NFT),作為web3世界的原生身份。  太思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 何俊炘表示:「web3的入口需要一個去中心化的原生身份系統,我們相信這個系統應該從行動網絡誕生,因為行動網路建構了人類以真實身份溝通的生態系統,此機制的延伸應用,解決了目前web3技術無法處理的社交與政治難題。web3去中心化的社會裡,需要一個成員之間毋須溝通,就能夠默認選擇的聚焦點,PoSIM靈魂綁定NFT具備最大潛力,能夠最大規模化擴展共同靈魂的web3社群,打造全球通用的去中心化服務與應用發展平台。」 藉由SIM卡和行動設備底層的全球識別碼,SIM卡證明協議(PoSIM)在SIM卡芯片內生成哈希證明(Merkle Proof),阻絕外部監聽或攔截,保障個人資料隱私。哈希證明通過受認證的行動網路,點對點加密傳輸到以太坊網絡上的PoSIM智能合約進行見證,公開透明的發行PoSIM靈魂綁定NFT。 PoSIM提供用戶安全順暢的體驗旅程,並同時保障了用戶隱私與信息主控權,結合廣大的行動用戶,共同創建一個抗女巫假帳號攻擊的去中心化社會。  太思科技同時宣布推出MetaDuet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計畫,使用薄膜SIM卡技術,在電信運營商無須介入的環境下,啟動SIM卡證明協議(PoSIM)生態系統導入早期用戶。太思科技薄膜SIM卡,是一種 OTT(Over the Top)技術,將 web3 密碼技術疊加在SIM卡上,使SIM卡成為默認的硬件錢包與基底,在不需要提供電話號碼的情況下,創建web3去中心化社交身份。薄膜SIM卡硬件技術,在過去20年中,被廣泛用於金融科技和金融普惠,獲得了印度儲備銀行 (RBI) 與NPCI的認證,作為傳統功能手機進行UPI離線支付的標準技術;同時也通過日本金融廳的沙盒驗證,作為智能手機的金融科技發展平台(FPoS, Fintech Platform over SIM)。  太思科技首席策略長 陳儀雪表示:「我們同時計畫與電信運營商/虛擬電信運營商合作,將SIM卡、eSIM與【SIM卡證明協議】整合,使SIM卡成為主流硬件錢包與web3身分證明,不只為行動網絡用戶提供網路連線、身份認證和資安保護,同時在web3生態系統中,實現個人在線交易隱私保護與信息自主權,讓個人用戶直接融入互聯網經濟體系,與電信運營商共同分享web3網路的龐大商機。」  關於太思科技 太思科技成立於2005年,是提供薄膜式SIM卡(Thin SIM)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太思科技薄膜式SIM卡擁有全球專利,是電信中立與手機中立並且對服務提供商友好的解決方案,從而使電信、金融機構和政府組織能夠以安全便捷的方式擴展創新的行動服務。目前超過100個銀行、(虛擬)電信業者、政府組織、服務提供商合作夥伴已部署太思科技所支持的高安全性行動服務,該服務已被全球超過4000萬用戶所使用。了解更多信息,請瀏覽taisys.io SIM卡證明協議白皮書,請參考posim.io  早期用戶推廣計畫,請參考 metaduet.io  聯絡信箱:metaduet@taisys.io 

創勝集團將於2023 ASCO年會公布兩項臨床試驗的最新進展

蘇州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創勝集團(06628.HK),一家具備生物藥品發現、研發、工藝開發和生產全流程整合能力的臨床階段的生物制藥公司,宣布將於2023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其具有增強ADCC活性的抗CLDN18.2單抗Osemitamab (TST001)聯合化療或聯合化療與納武單抗一線治療胃癌或胃食管連接部癌的臨床試驗的兩張壁報。 第一張壁報將公布Osemitamab (TST001)與CAPOX聯合治療在中心實驗室用14G11 LDT免疫組化方法篩選的CLDN18.2表達(≥10%的腫瘤細胞的膜染色強度≥1+)的一線胃癌或胃食管連接部癌患者的最新臨床結果(TranStar102),並公布無進展生存期(PFS)和反應持續時間(DOR)等長期終點。第二張壁報將公布一項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TranStar101),包括Osemitamab (TST001)和納武單抗的無化療聯用,以及Osemitamab (TST001)、納武單抗和mFOLFOX6在胃癌或胃食管連接部癌中的三藥聯用。本屆ASCO年會將於2023年6月2日至6日(美國當地時間)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同時以在線及線下的方式舉行。 ASCO年會展示最前沿的臨床腫瘤學科研成果和最先進的腫瘤治療技術,是全球腫瘤領域最重要的、最為權威的學術交流盛會。 公布摘要信息如下: 摘要編號:4046海報編號:367標題:Osemitamab (TST001)聯合卡培他濱和奧沙利鉑(CAPOX)作為晚期胃或胃食管連接部癌的一線治療:來自I/IIa期多中心研究(TranStar102/TST001-1002)的C隊列最新數據分會場標題:胃腸道癌症-胃食管、胰腺和肝膽癌會議日期及時間:2023年6月5日(星期一),上午8:00-11:00(美國東部夏令時)第一作者:沈琳教授,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摘要編號#:TPS4176海報編號#:494b標題:一項多隊列,旨在評估Osemitamab (TST001)作為單藥,及與納武利尤單抗或標准治療聯用於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的I/IIa期臨床試驗(TransStar101/TST001-1001)分會場標題:胃腸道癌症-胃食管、胰腺和肝膽癌會議日期及時間:2023年6月5日(星期一),上午9:00-12:00(美國東部夏令時)第一作者:Yelena Janjigian博士,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 關於Osemitamab (TST001) Osemitamab (TST001) 是一種高親和力的靶向Claudin18.2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具有增強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和補體依賴性細胞毒性(CDC)活性,在異種移植試驗中顯示出強大的抗腫瘤活性。Osemitamab (TST001) 是全球范圍內開發的第二個最先進的Claudin18.2靶向抗體藥物,由本公司通過其免疫耐受突破(IMTB)技術平台開發。Osemitamab (TST001) 通過ADCC和CDC機制殺死表達Claudin18.2的腫瘤細胞。利用先進的生物加工技術,Osemitamab (TST001) 的巖藻糖含量在生產過程中大大降低,進一步增強了Osemitamab (TST001) 的NK細胞介導的ADCC活性。中國和美國正在開展多項Osemitamab (TST001) 的臨床試驗(NCT05190575、NCT04396821、NCT04495296、NCT05608785 / CTR20201281)。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授予Osemitamab (TST001) 用於治療胃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GC/GEJ)和胰腺癌患者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關於創勝集團 創勝集團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在生物藥發現、研發、工藝開發和生產方面具有全面綜合能力的生物制藥公司。 創勝集團總部位於蘇州,已成功搭建了全球的業務布局:在蘇州設有藥物發現、臨床和轉化研究中心,創勝集團總部及以連續灌流生產工藝為核心技術的生產基地也正在建設中。在杭州擁有工藝與產品開發中心以及藥物生產基地,在美國普林斯頓、北京、上海、廣州分別設有臨床開發中心,並在美國波士頓、洛杉磯設立了業務拓展中心。創勝集團的開發管線已有十三個治療用抗體新藥分子,涵蓋腫瘤、骨科和腎病等領域。 如需了解關於創勝集團的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transcenta.com 或領英賬號:Transcenta。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Urban Partners:新型投資平台呼籲行業徹底改變投資方式

新型平台的建立旨在整合房地產、風險資本、私募股權和信貸等投資領域,以應對城市地區面臨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房地產投資公司 NREP、風險投資公司 2150、知名信貸平台 Velo Capital 以及新私募股權投資者 Luma Equity 共同組建以影響力為導向的全新 Urban Partners 集團,管理達 200 億歐元的資產。 整合的合作優先方法幫助 Urban Partners 解決城市地區面臨的複雜挑戰。 現已有專門的建設資本可用於投資資產、公司、加速碳中和的技術,並在與城市地區合作的基礎上改造城市社區。 丹麥哥本哈根2023年5月8日 /美通社/ — 今日正式成立的投資領域集團 Urban Partners 呼籲房地產和城市投資行業徹底改變投資方式,以及重新衡量回報標準,以認識到城市生態系統的複雜性。 The Railway District in Copenhagen Urban Partners 行政總裁 Claus Mathisen 在新平台發佈會上表示:「Urban Partners 的成立代表全新的投資理念和全新的目標層次。只有透過整合方法匯集房地產、私人資本和信貸的專業知識,我們才能解決城市地區面臨的碳減排、人均負擔、健康、生物多樣性、城市效率和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複雜挑戰。沒有人可以獨自解決這些挑戰。我們敦請所有同行一同跟隨我們的腳步。」 城市地區消耗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資源,產生了全球大部分的碳排放,並居住了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但投資者的利益往往未能與他們投資的城市的領導者和居民保持一致。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資金繼續錯配,佔全球排放量超過一半的建築和工業部門僅吸引了 13% 的投資。Urban Partners 旨在透過開創性的問題解決合作夥伴關係,彌合資本與城市利益之間的差距來改變這一現狀。 Urban Partners 的創立原則是合作夥伴關係。匯集不同類型的專業知識和資本可讓 Urban Partners 解決城市面臨的複雜挑戰,透過綜合考慮碳中和以及城市環境再生所需的每個因素,而非僅關注房地產或氣候科技。 Urban Partners 將歐洲最大的房地產投資者之一 NREP、專注於可持續技術的風險投資公司 2150、支持擴大可持續解決方案的私募股權投資者 Luma Equity 以及協助客戶加速可持續過渡的融資提供者 Velo Capital 整合在一起。 Urban Partners 的成立使首個專門的建設資本池(並行衡量回報與影響力)擁有 50 億歐元的投資額度。 NREP 已開始努力在 2028 年前實現淨零排放,IPCC 最近強調到 2030 年排放量需要減少近一半。Urban Partners 現在呼籲其他城市投資者認識到加快發展城市可持續發展過渡新方法的迫切需求。 Urban Partners 行政總裁 Claus Mathisen 表示:「要實現淨零排放,我們需要大量的資本重新分配到建築和工業領域,這些領域佔全球排放的一半以上,但只吸引了 13% 的投資。Urban Partners 聯合起來使我們有更大的機會擴大業務和解決方案,對我們最迫切的可持續發展挑戰產生重大的影響。」 Urban Partners 董事長 Mikkel Bülow-Lehnsby 表示:「我們成立 Urban Partners 是為了彌合人、城市和資本利益之間的差距。這些利益不一致將導致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不足,甚至還會有害,例如都市蔓延、隔離和不斷上升的碳排放。我們希望引領一個新時代,藉著共同願景帶來共同利益。我們將財務實力和城市專業知識投入到解決最主要的問題中:使城市地區更為適合長期居住。」 關於 Urban Partners:Urban Partners 是一個以解決都市問題為核心的投資整合平台。Urban Partners 的目標是透過整合洞察力、利益相關者和資本,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帶來長期積極影響。其宗旨是推動城市的進步,重點是協助碳中和的建築環境和重建城市社區。該平台包括四個注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投資領域:歐洲房地產投資公司 NREP、風險投資公司 2150、私募股權投資公司 Luma和特定領域信貸服務 VeloCapital。Urban Partners 管理著 2000 億歐元的資產,投資於資產、公司、技術和解決方案。該平台成立於 2005 年,目前在超過 15 個國家管理投資,擁有 700 名員工。了解更多資訊: www.urban.partners 關於 NREP:NREP 是一家全面關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房地產創新投資者。藉著以往成功的投資經驗,NREP 以重新構建建築環境方面的能力而聞名,包括管理幾個大型社區開發項目。NREP 管理著歐洲最大的房地產基金之一,並在八個國家擁有超過 800 萬平方米的房地產綜合平台。該公司的碳目標是業內最具前瞻性的,目標是在 2028 年前實現淨零排放。 關於 2150:2150 是一家投資於可持續改造廣泛都市環境的風險投資公司。2150 支援在氣候轉型前沿工作的企業家,並協助擴大在整個「城市堆棧」範圍內有著長期公平影響力的公司和技術,包括城市建設、設計、建造和供能方式,以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關注方式。 關於 Velo Capital:Velo Capital為客戶提供靈活的房地產信貸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專注發展可持續資產。Velo 擁有 10 年的房地產替代信貸經驗,管理著約 100 億歐元的資產,專注於德國一線城市的房地產資產。Velo Capital 目前正在北歐推出新的信貸策略,重點關注綠色融資。 關於 Luma Equity:Luma Equity 是一家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專門支援具有創新材料和技術的公司,協助城市降低城市環境碳排放,已準備好為這些公司擴大經營規模。   

百濟神州(BeiGene)宣佈百悅澤®(澤布替尼)多項新註冊申請在中國獲批

百悅澤®已在中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及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 並在全球超過65個市場獲批多項適應症 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2023年5月6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公司今日宣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其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抑制劑(BTKi)百悅澤®(澤布替尼)相關的四項註冊申請,包括兩項新增適應症的上市許可申請,具體為新診斷的成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患者和新診斷的成人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以及兩項附條件批准轉為常規批准的補充申請。 百濟神州高級副總裁、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博士表示:「這一系列的重磅獲批將進一步支持澤布替尼,特別是在CLL/SLL以及WM領域,在中國成為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的首選BTK抑制劑。我們也期待該一線治療新選擇將惠及更多中國患者,並與各界共同助力實現『健康中國行動』和『人人享有健康』的全球願景。」 此前,澤布替尼已於2020年6月獲NMPA附條件批准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和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CLL/SLL患者,並于2021年6月獲NMPA附條件批准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WM患者。2023年4月底,NMPA將澤布替尼附條件批准的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成人CLL/SLL和WM患者適應症轉為常規批准。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監事會監事長、哈爾濱血液病腫瘤研究所所長馬軍教授表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臨床醫生對治療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尤為重視。目前,澤布替尼已躍居國內外淋巴瘤指南中多個淋巴瘤亞型治療的首選推薦[i],[ii],[iii],[iv],[v]。隨著本次在中國的多個重磅獲批,其已成為中國唯一獲批用於CLL/SLL和WM一線治療的新一代BTK抑制劑,將為中國臨床醫生提供新的標準治療方案,惠及更多患者。」 本次澤布替尼獲批用於治療CLL/SLL適應症是基於在既往未經治療的CLL/SLL患者中開展的SEQUOIA(NCT03336333)研究中所取得的數據,獲批用於治療WM適應症是基於ASPEN(NCT03053440)研究。ASPEN研究是目前WM領域中BTK抑制劑開展的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全球3期頭對頭臨床試驗。  關於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細胞淋巴瘤(SLL) CLL是一種進展緩慢、危及生命且無法治癒的成人癌症。CLL是一種成熟B細胞惡性腫瘤,其中異常白血病B淋巴細胞(白細胞的一種)來源於骨髓,富集于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組織[vi],[vii] ,[viii]。CLL是最常見的白血病類型之一,約占白血病新發病例的四分之一[ix]。CLL和SLL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現。中國CLL/SLL的發病率約為0.18/10萬,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比為1%~3%[x]。  關於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M) WM是一種罕見的、進展緩慢的淋巴瘤,發生在不到2%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中[xi]。該疾病通常影響老年人,主要累及骨髓,但也可能影響淋巴結和脾臟[xii]。在中國,每年估計有88,200例患者被診斷為淋巴瘤,其中約91%的病例被歸為NHL,中國每年約有1000例新發WM確診患者[xiii],  [viii]。 關於百悅澤®(澤布替尼) 澤布替尼是一款由百濟神州科學家自主研發的布魯頓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劑,目前正在全球進行廣泛的臨床試驗項目,作為單藥和與其他療法進行聯合用藥治療多種B細胞惡性腫瘤。由於新的BTK會在人體內不斷合成,澤布替尼的設計通過優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選擇性,實現對BTK蛋白完全、持續的抑制。憑藉與其他獲批BTK抑制劑存在差異化的藥代動力學特徵,澤布替尼已被證明能在多個疾病相關組織中抑制惡性B細胞增殖。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為全球癌症患者發現和開發創新抗腫瘤藥物,提高藥物可及性和可負擔性。通過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和外部戰略合作,我們不斷加速開發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我們致力於為全球更多患者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9,400人的團隊,並在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設立了主要辦事處。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www.beigene.com.cn;www.beigene.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律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百悅澤®成為CLL/SLL或WM患者的BTK抑制劑選擇的潛力,以及給患者帶來臨床獲益的潛力;關於百濟神州致力於將百悅澤®惠及更多中國患者並縮小全球健康公平差距的聲明;百悅澤®在其他市場的未來開發和監管備案和批准計畫;以及百濟神州在「關於百濟神州」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畫、承諾、抱負和目標。由於各種重要因素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了以下事項的風險: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實現並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參考文獻 [i] NCCN Guidelines.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 V2.2023. [ii] NCCN Guidelines. B-Cell Lymphomas.V2.2023. [iii] NCCN Guidelines.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 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V1.2023. [iv] CSCO 淋巴瘤诊疗指南 2023. [v]  CSCO 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 2023 [vi]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Program. Cancer Stat Facts: Leukemia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Accessed October 4,2021. https://seer.cancer.gov/statfacts/html/clyl.html [vii] Aster JC, Freedman A. Non-Hodgkin lymphomas an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 In: Aster JC, Bunn HF (eds.). Pathophysiology of Blood Disorders. 2nd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2017:chap 22. [viii]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What is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Updated May 10, 2018. Accessed December 6, 2020.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about/what-is-cll.html [ix] Yao Y, Lin X, Li F, Jin J, Wang H. The global burden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from 1990 to 2019: analysis based on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Biomed Eng Online. 2022 Jan 11;21(1):4. doi: 10.1186/s12938-021-00973-6. PMID: 35016695; PMCID: PMC8753864.  [x]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QxMjgzNw==&mid=2654028680&idx=1&sn=af420ac7e860be0b26463c2e71c6e3f4&chksm=8bef6442bc98ed5477c5b17bb4973baa552611206f55c8c4b11ba9e7d7f032389914c3dcb45a&scene=27 [xi] Tam, et al. A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 of zanubrutinib vs ibrutinib in symptomatic Waldenström macroglobulinemia: the ASPEN study. Blood. October 2020. 136(18): 2038-2050. [xii] Lymphoma Research Foundation. Available at https://lymphoma.org/aboutlymphoma/nhl/wm/. Accessed December 2020. [xiii] Chen,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J].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6, 66(2):11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