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Finastra 延攬業界重量級人物領導貸款業務

Andrew Bateman 將推動客戶與 Finastra 共同成長 倫敦2024年9月26日 /美通社/ — Finastra 今日宣布任命 Andrew Bateman 擔任貸款業務行政副總裁。Andrew 將負責領導並拓展 Finastra 的貸款業務部門。 Andrew Bateman, EVP, Lending at Finastra. Andrew 表示:「加入 Finastra 讓我感到非常興奮,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與團隊、客戶和合作夥伴見面,協助他們實現技術現代化的目標。Finastra 的開放金融策略以及其在生成式 AI、雲端和 API 技術上的布局深深吸引了我,我對公司所提供的產品充滿信心。」 Andrew 將向 Finastra 行政總裁 Simon Paris 匯報,他在金融服務領域擁有近 30 年的豐富經驗。他擅長透過技術敏捷性帶領全球團隊進行技術現代化,並支持客戶的業務成長。此外,他致力於推動行業內的包容性、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積極倡導職場福祉和開放溝通。 Simon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 Andrew 能加入 Finastra。他深入了解行業,我們相信他的專業能力將協助我們的貸款客戶在開放金融環境中蓬勃發展。Andrew 對於科技和溝通各種層面上的『開放』承諾與我們的願景完美契合,我們期待看到公司在這個領域持續茁壯。」 在加入 Finastra 之前,Andrew 曾在 FIS 擔任企業和國際銀行業務銷售主管。他目前常駐英國倫敦。 關於 FinastraFinastra 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務軟體應用程式供應商,業務涵蓋貸款、支付、財資和資本市場,以及通用(零售和數碼)銀行業務。Finastra 致力於釋放各地民眾、企業和社區的潛力,其願景是透過技術和合作加速開放金融的未來。憑藉著開創性的方法,Finastra 已贏得約 8,100 家金融機構的信任,其中包括全球前 50 大銀行中的 45 家。欲知詳情,請瀏覽 finastra.com。

全球最大教育獎項一丹獎揭曉 2024 年得獎名單

表彰得獎者以人口統計學及危境教育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 香港2024年9月26日 /美通社/ — 在港設立的國際慈善基金會一丹獎基金會公佈第八屆「一丹獎」得獎名單。今年的「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是來自奧地利的人口統計學家 Wolfgang Lutz 教授;而「一丹教育發展獎」的得獎者是「戰火中的兒童聯盟」(War Child Alliance)的 Mark Jordans 教授、Marwa Zahr 和 Luke Stannard,他們分別來自荷蘭、黎巴嫩及英國。Wolfgang 的研究以人口統計學有力論證了投資教育的長期效益;而「戰火中的兒童聯盟」團隊則透過「學不容緩」(Can’t Wait to Learn)教育科技項目為受衝突影響及資源匱乏的邊緣化兒童提供優質學習機會。 自頒發以來,一丹獎已將累計 4.8 億港元用以表彰和擴大得獎者的卓越成就,其中一半(2.4 億港元)為項目資金,不設限制用途。得獎者可根據當地教育需求,靈活運用資金。一丹獎至今已支持超過 50 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項目。 一丹獎創辦人和慈善家陳一丹博士表示:「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教育也必須與時俱進。一丹獎旨在表彰教育創變者及其教育創新,推動教育研究和發展。2024 年一丹獎得獎者的工作為培育下一代應對多變的未來作出重要的貢獻。」 一丹獎一直支持在教育領域具遠見、創新精神、變革能力和可持續性的研究與發展項目。得獎者將獲頒 3,000 萬港元獎金。獎金一半為協助他們擴大工作規模的項目資金,另一半為現金獎。 一丹獎基金會全球事務總監 Lucy Lake 表示:「世界正面臨複雜多變的挑戰,教育在推動全球發展所發揮的核心作用不容忽視。透過聚焦優秀的教育理念、融匯研究與實踐以應對教育需求,我們能進一步邁向『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4』,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能惠及所有人。」 聚焦全球教育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對話 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榮譽學者 Wolfgang Lutz 教授榮獲2024年「一丹教育研究獎」。他同時是維根斯坦人口及全球人力資源中心的創辦總監。Wolfgang 的統計分析有力論證了提供免費中小學教育所帶來的長期效益。作為一名人口統計學家,他率先研究提高教育水平對達至各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包括人口健康、經濟增長、性別平等及氣候變化適應力等,突顯優質教育為未來發展帶來的倍增效應。透過一丹獎項目資金,Wolfgang 計劃建立兩個研究中心,與南非開普敦大學合作,培訓更多非洲人口統計研究員,分析教育與人力資本等數據,促進有效的政策制定;並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合作,研究如何通過教育提升沿海地區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一丹教育研究獎評審小組主席、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總監 Andreas Schleicher 表示:「Wolfgang Lutz 教授的工作以科學為本,清晰地闡釋人們的技能、工作與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他所建立的數據庫惠及全民,引導公共政策的制定,促進了稀缺公共資源的有效分配,為我們的未來帶來改變。」 寓遊戲於學習,以科技促進教育平等 「戰火中的兒童聯盟」團隊因其「學不容緩」項目榮獲 2024 年「一丹教育發展獎」,並由研究與發展總監 Mark Jordans 教授、項目執行主管 Marwa Zahr 和項目總監 Luke Stannard 代表得獎。此獎項表彰「戰火中的兒童聯盟」研究與開發團隊和「學不容緩」項目團隊的合作成果,為逾 205,000 名邊緣化兒童提供符合國家課程指引的學習遊戲。通過數碼技術與適用於當地的內容,項目已在烏克蘭、黎巴嫩、烏干達、蘇丹和南蘇丹等八個受衝突影響和資源匱乏的地區開展,提供優質教育,讓兒童在線上、線下均可寓遊戲於學習。項目由團隊與合作夥伴、教育工作者及兒童共同設計,貼合當地文化,遊戲易於兒童理解,並根據科研和實地評估不斷改良。兒童可按個人進度使用平板電腦、手提電腦和手機學習閲讀和數學,有效提升基礎讀寫和算術能力。透過一丹獎項目資金,「戰火中兒童聯盟」團隊計劃繼續基於研究和實施項目的經驗,對「學不容緩」項目作進行測試和調整,以提升項目成效、擴大規模。 一丹教育發展獎評審小組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研究院理事 Dorothy K. Gordon表示:「『學不容緩』項目富創新、協作精神,團隊不斷改善其學習平台,展現教育科技的潛力。通過悉心設計和周詳計劃,科技可以為邊緣化地區的兒童帶來優質、公平的教育機會。此項目不僅與國家課程指引相輔相成,更幫助弱勢群體應對他們所面臨的挑戰。」 2024 年一丹獎得獎者將於 12 月 8 日舉辦的頒獎典禮正式獲頒一丹獎。隨著世界各地來自教育、公共政策及慈善領域的專家齊聚香港,頒獎典禮翌日(即 12 月 9 日)將舉行一丹獎峰會,積極探討如何提升學生、教師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構建富有韌性、面向未來的教育體系。 為全球教育帶來正面改變 自成立以來,一丹獎已頒發給予 19 位得獎者,支持遍及全球的教育項目。 如 2020 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 Carl Wieman 教授創辦的 PhET 互動模擬平台,通過遊戲和探索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 STEM 課程。每年,PhET 網上模擬的使用次數達 2.5 億次,當中亞洲用戶使用次數達 2,200 萬次,中國內地(逾70 萬次)和香港(逾 47 萬次)是使用率較高的地區,可見 PhET 和 STEM 教育的發展日漸蓬勃。 2022 年榮獲「一丹教育發展獎」的朱永新教授於 2000 年成立新教育實驗(NEI),以促進公平教育,以及改變國內的應試文化。發展至今,NEI 已成為一個由 8,300 多間學校、50 萬餘名教師組成的教育網絡,惠及逾 800 萬名學生,其中許多位於偏遠農村地區。 一丹獎評審委員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前總幹事松浦晃一郎博士表示:「一丹獎的提名體現了全球教育進步。今年,我們很高興看到團隊提名的數量有所增加,反映共融合作對於推動持久教育變革的重要意義。」 2025 年一丹獎提名將於 2024 年 10 月25日開始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截止。 2024年「一丹教育研究獎」得獎者 Wolfgang Lutz 教授   2024「一丹教育發展獎」得獎者Mark Jordans 教授、Luke Stannard和Marwa Zahr(左至右) 關於一丹獎 一丹獎由陳一丹博士創辦,其願景為「以教育提升人類福祉」。一丹獎基金會是一家國際慈善基金會,透過一丹獎及其教育家網絡,支持教育理念發展及實踐,尤其是能夠正面影響生命及社會的項目。 一丹獎是全球最大的教育獎項,並歡迎多樣化的提名。它由兩個相輔相成的獎項組成,包括「一丹教育研究獎」和「一丹教育發展獎」,授予對教育研究和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個人或不超過三位的團隊代表。 一丹獎授予每位得獎者一枚純金獎牌,得獎者或團隊亦會獲頒3,000萬港元獎金,其中一半為支持教育研究或項目發展的資金,旨在幫助得獎者進一步擴大其工作的規模,讓世界各地更多人受惠。 https://yidanprize.org/zh-hk 

达势股份-達美樂中國發布2024年中期報告

香港2024年9月26日 /美通社/ — 达势股份有限公司(「達美樂中國」或「达势股份」或「公司」)(1405.HK) 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公司今日發布2024年中期報告。 2024年上半年,達美樂中國繼續推進實施4D戰略,即高質量的門店開發、高質價比的美味比薩、高效的外送體驗和數字化能力。得益於達美樂中國在現有城市的深入滲透和新城市的成功擴展,公司在所有市場均實現了顯著增長。2024上半年營收穫雙位數增長,淨利潤和經調整淨利潤首次雙雙轉正。此外,公司在產品方面不斷推陳出新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並通過數字化措施推動消費者參與。配送仍是公司戰略的核心,同時堂食和外帶服務的需求顯著提升。 達美樂中國首席執行官(CEO)王怡女士在2024上半年業績報告電話會上表示,「我們的4D戰略不斷推動著公司在中國比薩市場中繼續佔據領先地位。這一點從我們2024年上半年的出色財務業績中可見一斑。2024年上半年,公司總收入達到了2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8.3%。我們現管理團隊自2017年第三季度上任以來,公司已實現了連續28個季度的同店銷售增長。這七年來的經營表現,充分證明了公司戰略的前瞻性和團隊優越的執行力。」 首席財務官(CFO)吳婷女士在電話會上表示,「新增長市場在收入方面的貢獻實際上超過了50%。前景十分廣闊,我們將繼續把高質價比的美味比薩推廣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目前,公司收到大量來自各地消費者的開店請求。 王怡女士補充說,未來將繼續在上海和北京尋找機會,同時在已進入的33個城市之外繼續挖掘市場潛力。目前公司正穩步向著240家新店的全年開店目標邁進,預計未來兩年將每年新開300至350家門店。 由此下載完整版达势股份2024年中期報告:https://ir-upload.realxen.net/iis/1405/uploads/iis/2024/11381502-0.PDF 前瞻性陈述 本文件及/或公告包含與前瞻性陳述,具有重大風險及不確定性。任何表達或涉及關於預期、相信、計劃、目標、假設、未來事件或績效的討論的陳述(通常但不總是通過使用諸如「將」、「預期」、「預計」,「估計」,「相信」,「此后」,「應當」,「可能」,「尋求」,「應該」,「打算」,「計劃」,「預測」,「可以」,「視野」、「目標」、「目的」、「渴望」、「旨在」、「目標鎖定」、「時間表」和「展望」)不代表歷史事實,具有前瞻性,可能涉及估計和假設,並且受風險(包括但不限於本文件及/或公告詳述的風險因素)、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的影響,其中一些因素超出了公司的控制範圍。因此,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實際結果或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表達的結果或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公司的前瞻性陳述是基於有關未來事件的假設和因素,這些假設和因素可能不準確。這些假設和因素是基於公司目前可獲得的有關其經營業務的信息得出。可能影響實際結果的風險、不確定性和其他因素中,存在大量公司無法控制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公司的運營和業務前景;其業務和運營戰略以及實施此類戰略的能力;其發展和管理其運營和業務的能力;其控制成本和費用的能力;其識別和滿足客戶需求和偏好的能力;其競爭對手的行動和發展;及及其經營所在市場的總體經濟、政治和商業狀況其經營所在行業和地域市場的監管和經營條件發生變化。 任何前瞻性陳述僅在作出此類陳述之日有效,除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或在適用法例所規定外,本公司無責任更新任何前瞻性陳述以反映作出該陳述之日后的事件或情況或反映意外事件。 由於實際結果可能與任何前瞻性陳述中表達的結果存在重大差異,公司強烈警告投資者不要過分依賴任何此類前瞻性陳述。本公司的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務請不應過份依賴前瞻性陳述,並請於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審慎行事。 關於达势股份 达势股份是達美樂比薩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獨家總特許經營商。達美樂比薩是全球人氣比薩品牌,據達美樂比薩2024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達美樂比薩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0,900多家餐廳。在經驗豐富、高瞻遠矚的管理層的領導下,达势股份通過持續開發本土化特色的比薩為主的菜單,加之專業、領先的外送服務,以及科技賦能、可拓展、可複製的門店經濟模式,形成市場領先的差異化優勢。截至2024年6月30日,达势股份已在中國33個城市經營超900家門店。 更多資訊請訪問:www.dpcdash.com 公司官方公告,請訪問:www.hkexnews.hk 聯絡資訊 投資者聯絡:达势股份投資者關係團隊:达势股份IR@dominos.com.cn ICR, LLCdpcdashIR@icrinc.com  媒體聯絡:达势股份媒體關係團隊:ICR, LLCdpcdashPR@icrinc.com

展會實況 | 艾羅能源榮獲國內儲能行業首批ISO/IEC 27001:2022認證

上海2024年9月26日 /美通社/ — 2024年9月25日下午,在SNEC ES+第九屆(2024)上海國際儲能展上,艾羅能源獲頒國內儲能行業首批ISO/IEC 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出席此次頒證儀式的有艾羅能源國內營銷總監高志勇先生與TÜV萊茵全球電力電子產品服務副總裁兼大中華區太陽能與商業產品服務總經理李衛春先生。李衛春先生代表TÜV萊茵為艾羅能源頒發了這一重要認證,標誌著公司在國內儲能行業中率先實施高標準的信息安全管理規範,開啟了信息安全的新篇章。 樹立信息安全新標桿 SO/IEC 27001:2022認證是國際認可的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強調系統化的信息安全管理,確保企業在數據保護、風險評估、信息洩露防範及持續改進等方面具備健全的機制。該認證要求企業建立信息安全政策,識別和管理信息安全風險,確保敏感數據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在當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安全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挑戰,更是企業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光伏儲能等高科技密集型行業,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和網絡安全逐漸成為衡量企業實力的關鍵因素。 針對不同應用場景,客戶對信息安全的需求愈加顯著。在大型地面電站中,確保設備間數據流動的安全性對於降低網絡攻擊和數據篡改的風險至關重要。在工商業光伏儲能系統中,客戶需應對系統安全和數據保密的雙重考驗;而在家庭儲能解決方案中,用戶對個人數據的安全性尤為關注,期待能夠有效保護用電與儲能信息。ISO/IEC 27001:2022認證是對艾羅能源在客戶數據和系統安全保護方面的肯定,展示了公司為客戶提供安全保障的能力。 艾羅能源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努力,不僅體現在技術創新上,還包括嚴格的內部審核與培訓,確保每位員工都具備必要的信息安全意識和應對能力。這些措施增強了市場對艾羅能源產品和服務的信任,為公司在行業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創新與安全並駕齊驅 除了信息安全領域的亮眼榮譽外,本屆展會上艾羅能源也展示了其豐富多樣的解決方案矩陣,覆蓋零碳工業園區、光伏並網、智慧能源、虛擬電廠、公共事業儲能、戶用低壓儲能及光儲充一體化等多元應用場景。 高壓光伏逆變器C3-GRAND HV(功率範圍300-330kW)和智能液冷一體化工商業儲能機櫃TRENE-P125B261LC(容量261kWh)在此次展會上首次亮相,展現了艾羅能源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最新進展,同時也體現了公司對未來能源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和戰略佈局。 艾羅能源的技術創新與信息安全管理體系相得益彰,體現了兩者的和諧統一。 艾羅能源 | SOLAX POWER 艾羅能源深知信息安全與客戶信任在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性。此次榮獲ISO/IEC 27001:2022認證,標誌著艾羅能源在推動行業信息安全標準提升方面的重要一步,充分展現了公司在信息安全領域的努力與承諾,確保客戶數據和系統安全,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未來,艾羅能源將繼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期待與更多關注信息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合作夥伴,共同開創綠色未來。

香港寬頻獲SBTi認證 承諾以科技實踐減碳目標

香港2024年9月26日 /美通社/ — 香港寬頻有限公司(「香港寬頻」;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1310)欣然宣布獲得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認證。香港寬頻訂立短期減碳目標,承諾於2030財年前,按2022財年基準大幅減少50.65%範圍一及範圍二排放,及減少25.00%與購買的商品和服務、銷售產品的使用相關的範圍三排放,致力以科技驅動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發展,達致SBTi 的1.5°C減碳目標。 香港寬頻獲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認證,進一步加強氣候行動。 為推動實現減碳目標的進程,香港寬頻集團銳意透過技術升級及業務重整增強能源效益。集團來年的主要減碳措施包括:升級網絡技術、加強優化網絡效能、整合數據中心並推動可持續採購,期望整合資源、避免浪費,從而減少碳足跡,建立可持續未來。 香港寬頻持股管理人、執行副主席及集團行政總裁楊主光表示﹕「秉持著『成就更美好家園』的核心價值,我們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ESG發展。是次獲得SBTi認證,印證了香港寬頻作為業界ESG驅動者的領導地位。我們將繼續推動技術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綠色低碳的未來出一分力。」 香港寬頻過去已在ESG的發展歷程中獲得多項重要認可。集團於2022年獲國際權威評級機構MSCI(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上調環境、社會及管治(ESG)評級至AAA最高殊榮並維持至今,儕身全球頂尖14%電訊公司之列。集團自2016年起成為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分股的一員,於2020年至2022年連續三年獲取AA評級,並於2023年起獲提升至AA+評級。 關於香港寬頻有限公司 香港寬頻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1310,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香港寬頻」或「集團」)為投資控股公司。集團總部設於香港,業務遍及香港、澳門、中國內地,是具領導地位的綜合電訊及科技服務供應商。集團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優質資訊及通訊科技(ICT)方案及無限合一服務組合。香港寬頻的三重光纖網絡覆蓋香港超過257萬住戶及8,100幢商業樓宇及設施。香港寬頻以「成就更美好家園」為核心目標,致力為其業務所至地區帶來長遠效益,於2024年獲MSCI ESG 最高AAA評級,表現力壓同儕。集團由數百位自資購入香港寬頻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股份代號:1310)股票的持股管理人(主任及管理級別人才)管理。有關香港寬頻有限公司的詳情,請瀏覽 www.hkb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