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連連數字2025年中期收入增長26.8%創新高 淨利潤飆升至15.1億元

香港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中國數字支付解決方案市場以及全球貿易數字化的領導者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連數字」或「公司」,港交所股份代號:2598)公佈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之中期業績: 數字支付業務總支付額(「TPV」)達2.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2.0%;其中公司全球支付業務TPV達1,985億元,同比增長94.0% 總收入達7.8億元,同比增長26.8%,創下歷史新高 毛利為4.1億元,整體毛利率為51.9%,盈利能力亮眼 含包括Web3的各項戰略投入在內的整體費用佔收入比例(扣除股份薪酬開支、上市開支)同比依然下降6.5個百分點 淨利潤達15.1億元,得益於公司經營性利潤同比大增85%至6,300萬元以及連通公司近16億元的股權處置收益 連連數字首席執行官辛潔表示:「2025年上半年連連數字延續了穩健的增長勢頭,全球支付、境內支付、增值業務三個板塊的收入均獲得逾20%的高增長,境內外支付業務的協同效應顯著,推動了整體交易規模的穩步擴大。這得益於我們擁有全球65項支付牌照和資質、堅實的監管合規框架,以及二十多年的豐富業務經驗。展望未來,連連數字將繼續發揮全球合規優勢,鞏固『內外聯動』的戰略發展格局,進一步提升跨境支付與增值服務的核心競爭力。」 連連數字首席財務官魏萍表示:「過去半年,我們通過精細化管理和持續創新,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我們系統性地優化了成本結構,並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在持續投入重要戰略項目的同時,依然成功降低了主要費用的收入佔比,使得公司經營持續盈利,也確保了我們能夠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全球化佈局,並通過技術驅動的創新,持續提升運營效能,為股東創造更可持續的長期價值。」 期內,連連數字持續深化全球化戰略佈局,幫助跨境電商平台商家及多元化行業客戶實現多幣種實時結算與全球資金分發,優化資金管理並降低運營成本。公司全球支付業務TPV達1,985億元,同比增長94.0%;全球支付業務總收入4.7億元,同比增長27.0%。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計服務客戶數量已超過790萬家。 在境內支付領域,公司持續深化產業支付全鏈路佈局,賦能產業鏈上下游全週期數字化轉型。在增值業務方面,權益數字化產品圍繞流量服務、跨境通訊等場景不斷擴展權益生態版圖,為業務增長儲備新動能。 期內,公司境內支付業務TPV達1.87萬億元,同比增長27.6%;境內支付業務總收入共計2.1億元,同比增長24.6%。增值服務亦穩步發展,公司期內增值服務總收入8,959萬元,同比增長34.2%。 公司持續提升經營效率,費用優化初見成效,在Non-IFRS口徑下公司實際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和一般及行政開支同比增長為18.2%、2.9%,均低於同期收入增速。研發費用增長29.5%,這主要是由於公司對區塊鏈、AI等創新技術的持續投入。 未來,公司將繼續投入前沿科技研發,深度融合AI技術應用,積極探索區塊鏈、數字資產交易等創新模式在跨境支付的應用,提升多幣種資金處理的核心競爭力。截止6月底,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5.6億元,滿足公司持續投入科技創新的發展需求。 如需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連連數字的中期業績公告:  https://ir-upload.realxen.net/iis/2598/uploads/iis/2025/11809430-0.PDF 關於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連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連數字」)成立於2009年,是中國領先的數字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具備服務世界各地客戶的全球支付能力。依託廣泛的全球牌照佈局、完善的專有技術平台及廣泛的合作方網絡,本公司建立了全球支付網絡,向中國及全球客戶提供豐富的數字支付服務及增值服務。本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商戶(其主要通過電商平台與終端買家進行零售業務)及企業(其主要向終端買家(包括公司及機構)銷售貨品或提供服務)。在所有中國的數字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本公司擁有廣泛的全球業務佈局及牌照覆蓋範圍,且是唯一一家在美國所有州均持有貨幣轉移牌照的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建立了由65項支付牌照及相關資質組成的全球支付牌照佈局,並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頒發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牌照。連連數字提供服務範圍覆蓋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並支持使用超過130種貨幣進行交易。

XTransfer 舉行外貿界年度盛事「2025未來外貿大會」

同時公佈全國出口PMI報告 2025年7月中小微企業(B2B)貨物出口形勢依然向好 香港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XTransfer,全球領先及中國第一的B2B跨境貿易支付平台,主辦的中國外貿界年度盛事「XTransfer未來外貿大會2025」(XTransfer TradeVision Summit 2025)於廣州順利舉行。活動由廣東省商務廳指導,XTransfer主辦,廣東進出口商會、大灣區進出口商會協辦;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華僑銀行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現場支持。現場超過3,000位來自全國外貿企業、工廠、貿易商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貿易趨勢與新興市場機遇。 本屆大會以「本地賬戶鏈全球、共拓外貿新藍海」為主題,XTransfer創辦人兼CEO鄧國標、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行業領袖及國際銀行高管等重量級嘉賓深度分享全球外貿新格局下的挑戰與應對之道,聚焦B2B外貿數智化、金融賦能、品牌出海、AI獲客,以及新興市場開拓等熱點話題,助力中小微企業在不確定中尋求確定性增長。 XTransfer創辦人兼CEO鄧國標在「XTransfer未來外貿大會2025」進行分享。 活動上,XTransfer創辦人兼CEO鄧國標在大會表示:「中美貿易紛爭演變至全球貿易紛爭,中國中小微外貿企業展現出強大韌性與創新力,積極開拓非歐美市場。非洲等新興市場已成為出口新藍海,憑藉人口紅利和基建需求帶來巨大商機。XTransfer同樣積極開拓新興國家市場,為中國以及當地外貿企業提供快捷、安全、便宜的跨境支付服務。XTransfer目前全球客戶數超過70萬,我們正在跨境B2B市場,進行移動支付革命。未來五年,我們將再增長十倍,届時基本完成移動支付革命。」 XTransfer發佈2025年7月全國中小微企業(B2B)貨物出口貿易PMI指數 會上,XTransfer發佈2025年7月全國中小微企業(B2B)貨物出口貿易「採購經理人指數」(XTransfer PMI),指數是中國首個由民間發起、專注B2B貨物出口的PMI指標。數據顯示,2025年7月XTransfer PMI錄得52.4%,高於50%榮枯綫,反映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形勢依然向好,展現出强勁韌性與穩定增長動力。調查顯示非洲國家出口PMI錄得最高,成為中小微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新藍海,出口品類中「新三樣」出口表現亮眼。 XTransfer PMI是基於XTransfer平台超過70萬家中小微外貿企業,採用抽樣調查的形式,樣本範圍為全國2500多家中小微外貿企業,分佈於中國的28個主要出口省份,遍布148個城市,為全行業提供權威參考。分析維度包括企業採購、銷售、物流、人員、資金等涉及外貿出口的完整流程,旨在為廣大中小微外貿企業提供預測、以及優化經營策略的依據。 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形勢基本向好,持續展現韌性 從XTransfer PMI的細分指數來看,最直接反應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綜合表現的3大指數,出口訂單指數、出口貨物價格指數、資金周轉指數,都明顯高於50%臨界點,反映出口形勢基本向好,持續展現韌性。 非洲國家出口PMI錄得最高、亞非拉新興市場整體表現較好 在不同出口目的地國家/地區的XTransfer PMI情况中,非洲國家出口PMI錄得最高(53.7%),尤其是在出口訂單指數中,非洲國家表現遠超其他區域,其主要出口國家中以加納、尼日利亞PMI指數表現最為突出。面對美國市場下降的缺口,非洲市場憑藉人口紅利、大規模基建需求和消費升級機遇,成為中小微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新藍海。另外,從分類指數來看,中小微外貿企業對東盟、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的出口訂單指數、出口價格指數等綜合表現較好,中小微企業在新興市場持續發力。 XTransfer通過提供深度本地化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助力外貿企業高效拓展亞非拉新興市場。與尼日利亞、加納、巴西、南非等國家的本地銀行及金融機構合作,陸續推出本地收款賬戶,支持客戶使用尼日利亞奈拉(Naira)、加納塞地(Cedi)、巴西雷亞爾(Real)、南非蘭特(Rand)等30+貨幣結算,幫助買家通過本地支付系統直接付款,减少中間環節和匯兌損失。 「新三樣」品類領跑增長 出口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賤金屬、紡織產品仍為外貿基本盤。以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出口表現亮眼,出口價格指數明顯高於大盤,尤其鋰電池、新能源汽車量價齊升,出口目的地呈現多元化趨勢。東南亞已成為「新三樣」重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出口的電動汽車和電池增長明顯;歐洲對减少碳排放、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導向,也持續激發「新三樣」相關市場需求;拉美和非洲的基建需求大,為「新三樣」產品出口提供了較大市場潛力。 從客戶的調研訪談中,中小微外貿企業在全球環境不確定、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依然展現出强大韌性,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升級和多元化市場布局應對挑戰,積極拓展歐美傳統市場以外的新興國家。 – 完 – 關於XTransfer XTransfer,全球領先及中國第一的B2B跨境貿易支付平台,致力於為中小企業提供安全合規、快速、便利、低成本的全球貿易收付款金融解决方案,大幅降低其拓展業務的門檻及成本,提升全球競爭力。成立於2017年,公司總部設立於上海,並在中國香港、英國、荷蘭、美國、加拿大、澳洲、新加坡、越南、泰國、馬來西亞、菲律宾、阿聯酋、尼日利亞等地設有分支機構。目前,XTransfer已在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荷蘭、美國、加拿大、澳洲獲得當地支付牌照。目前為止,XTransfer 在全球累積超過 700,000 家企業客戶。 通過與知名跨國銀行及金融機構合作,XTransfer建設跨國大集團級全球多幣種統一結算平台,並打造了以中小企業為中心的,資料化、自動化、互聯網化和智慧化的反洗錢風控基礎設施。XTransfer以科技為橋梁,連結全球大型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讓中小微企業享受到和大型跨國集團企業同等水準的跨境金融服務。 XTransfer於2021年9月完成D輪融資,目前已晉身獨角獸陣營。公司由招商局創投領投,其他全球領先的戰略投資者包括,eWTP Capital、雲啟資本、高榕資本、零一創投、Telstra Ventures、概念資本、Lavender Hill Capital Partners、以及D1 Capital Partners LP。 詳情請瀏覽:https://www.xtransfer.com/   

新加坡 MetaComp 完成全球首筆碳穩定幣跨境支付 — 歐元→人民幣當日到賬,驗證 MetaComp StableX 為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提供跨境支付和外匯使用場景之能力

交易融合跨境結算與可驗證碳減排,開創可持續支付新範式 新加坡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新加坡阿爾法梯集團(Alpha Ladder Group Pte. Ltd.)旗下子公司,持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數字支付通證(Digital Payment Token)牌照的大型支付機構MetaComp Pte. Ltd.(以下簡稱”MetaComp”)今日自豪宣佈,已成功完成全球首筆基於CNT®碳穩定幣框架的真實跨境支付。 MetaComp StableX – Cross-Border Payments Powered by CNT® Carbon Stablecoin. EUR to CNH – Same Day Settlement. 該筆交易實現了數萬歐元(EUR)從歐洲銀行賬號,通過入金到CNT®碳穩定幣, 然後出金到新加坡離岸人民幣(CNH)賬號的當日結算,不僅提升了跨境支付速度與效率,還將可驗證的碳減排價值直接嵌入貨幣之中。 CNT®碳穩定幣框架由阿爾法梯集團子公司MVGX Tech 取得專利,可將經核證的減碳活動轉化為可編程的以碳信用(比如本次的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為錨定的穩定幣。每一枚穩定幣均以認證減排量為發行依據,並通過非同質化數字孿生(NFDT®)技術全程記錄和追蹤,確保完全可審計。 該開創性交易引入一個新型穩定幣,通過MetaComp自主開發的可編程外匯跨境支付平台StableXTM快速實現了跨境支付和外匯兌換。這也進一步證實,MetaComp StableXTM 在專注服務中國和亞非拉的跨境支付和外匯過程中,不僅可以採用當前已通用的USDC, USDT, RLUSD, FDUSD等美元錨定的穩定幣,也可以高效絲滑的引入新發行的穩定幣,包括即將推出的港幣穩定幣和潛在可能被推出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 除了碳穩定幣以外,MetaComp並不自行發行法幣錨定型穩定幣。其定位是建設穩定幣支付與財富管理基礎設施的持牌技術與金融服務商。如今,MetaComp已成為亞洲最主要的穩定幣發行機構服務夥伴之一。近期合作包括:與 Tether 就 USDT0 達成戰略合作、加入 Circle Payment Network 成為成員、與 Ripple 就 RLUSD 建立戰略合作、與 First Digital 就 FDUSD 展開合作,以及為 WUSD、澳大利亞穩定幣和南非穩定幣的發行方提供支持服務。 MetaComp及其持有新加坡證券、信託、期貨和託管牌照的母公司阿爾法梯金融(Alpha Ladder Finance)一起,為穩定幣發行商提供全棧式技術和金融服務,包括: 穩定幣發行智能合約,多雲MPC錢包,集合多個數據庫的鏈上反洗錢KYT工具,31個國家法幣對穩定幣的出入金,以及為穩定幣發行者持有相應錨定法幣的國債以支撐其Proof of Reserve (POR)。 更重要的是,通過MetaComp的StableXTM 專注服務中國和亞非拉之間通過穩定幣實現更快更便宜的合規跨境支付和外匯,MetaComp在使用各種美元穩定幣實現年度超過百億級美金交易的同時,正在為其他後續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創建一個高效合規接入的使用場景,為穩定幣的多元化和後續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外匯市場打造了堅實的基礎。 為何重要 為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創造使用場景 —— 該碳穩定幣的高效絲滑接入跨境支付,未來服務中國和亞非拉跨境貿易,展示MetaComp StableX 為新興穩定幣發行機構創造大金額使用場景的潛質。 結算更快、更低成本 —— 繞過多重中介機構及營業時間限制,實現傳統需數天才能完成的跨境付款在同日到賬。 可持續價值內建 —— 每一枚CNT®碳穩定幣均源自經核證的碳減排項目,將可量化的綠色價值融入貨幣。 新加坡金管局CISNET登記的RWA通證 —— 由MetaComp母公司Alpha Ladder Finance(ALFin)發行,並在MAS的CISNET註冊為《證券與期貨法》(SFA)下的集合投資計劃(CIS)單位通證。 機構級合規路徑 —— 依託MetaComp受監管的支付基礎設施與ALFin的證券及CIS牌照,為機構跨境採用鋪平道路。 交易如何完成 該筆支付通過MetaComp的可編程外匯平台StableX處理,在新加坡監管框架下使用CNT®碳穩定幣進行路由。當日完成結算,相關數據同步上鏈。 該早期發行的CNT®碳穩定幣由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碳信用背書,來源於張家口市一座風電項目 —— 該市為2022年冬奧會聯合主辦地。該項目已通過核證並在中國國家碳排放權註冊登記系統備案。 樹立新標準 「這筆真實交易證明了可持續跨境支付已從概念走向現實。」 MetaComp聯席總裁陳佩玲表示,「通過將Alpha Ladder的CNT®專利框架整合進我們的受監管支付基礎設施,我們讓機構能夠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兼具金融效率與可驗證氣候效益的資金流動。」 作為新加坡數字綠色領域的引領者,Alpha Ladder Group將持續推進 「以科技驅動數字綠色轉型」 的使命,打造更高效、更環保、更包容的全球金融基礎設施。 關於阿爾法梯集團(Alpha Ladder Group) 阿爾法梯集團 (Alpha Ladder Group Pte. Ltd.)是總部位於新加坡的領先數字綠色集團,秉持「科技驅動數字綠色轉型」願景,依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氣候技術等尖端科技,在穩定幣賦能支付與財富基礎設施,AI + ESG 和能源轉型,和綠色影響力投資等領域提供全方位科技和金融服務。 阿爾法梯集團旗下子公司阿爾法梯金融(Alpha Ladder Finance,簡稱ALFin)是新加坡最早獲得實體資產代幣(RWA Token)交易所牌照和相關資本市場服務商牌照,並獲得服務RWA Token的非同質化數字孿生(Non-Fungible Digital Twin, NFDT)技術專利的的金融科技平台。公司於2021年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RWA Token交易所牌照(Recognized Market Operator), 2022年獲MAS頒發證券,集合投資計劃,衍生品的交易和託管服務牌照,在受監管的資本市場創新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協同集團旗下穩定幣支付子公司和基金管理子公司,共同致力於成為傳統金融和數字資產金融之間的橋樑。ALFin通過提供涵蓋證券、集合投資計劃以及交易所交易與場外衍生品的綜合性資本市場解決方案,憑藉堅實的安全合規基礎,採用機構級基礎設施,以精準、可靠和值得信賴的的託管服務保障客戶資產安全,滿足機構投資者和專業投資者在傳統及數字資產領域日益變化的需求,將監管嚴謹性與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助力塑造資本市場的未來。 在阿爾法梯集團,我們的名稱不僅是象徵——更是推動世界逐級攀登無限阿爾法的行動宣言。我們正在構建更智能、更具韌性且負責任的金融生態系統——一個映射宇宙從簡樸元素到輝煌結構演進歷程的金融新紀元。 欲了解更多關於Alpha Ladder Group及Alpha Ladder Finance的資訊,請訪問官網:www.alphaladder.com | https://www.alphaladder.com/subsidiaries/alpha-ladder-finance/   @AlphaLadderHQ, 或關注Twitter官方帳號@AlphaLadderHQ。 關於MetaComp MetaComp是新加坡領先的持牌跨境外匯與數字資產基礎設施服務商,總部位於新加坡,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依據《2019 年支付服務法》頒發牌照。公司採用P2B2C(平台-商業夥伴-客戶)模式運營,致力於為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商、金融科技企業及跨國集團提供安全可靠的跨境支付與數字資產管理解決方案。 秉持合規運營、安全保障和機構級基礎設施的核心發展理念,MetaComp提供一站式數字金融解決方案,涵蓋場外交易交易所交易、法幣支付通道、合規數字資產託管及主經紀商服務。作為獲得MAS資本市場服務(CMS)牌照及認可市場運營商(RMO)資質的Alpha Ladder Finance集團旗下成員,MetaComp通過其創新的客戶資產管理平台(CAMP),構建了連接傳統金融服務與數字資產的橋樑。 公司最新研發的StableX,是下一代跨境外匯與流動性路由基礎設施,通過穩定幣與美元的雙軌機制,智能優化多幣種轉換與結算流程。該平台兼具數字資產的靈活性與機構級基礎設施的可靠性,以卓越的執行速度、成本優勢和穩定性,重新定義了全球資金流動的標準。作為CAMP平台的外匯基礎設施核心組件,StableX進一步強化了這一面向全球金融未來設計的無縫合規生態系統。 欲了解更多關於MetaComp及其合規基礎設施與解決方案的資訊,請訪問官網www.mce.sg 或關注Twitter官方帳號@MetaCompHQ。

瑞聲科技:預計2025年集團收入增長超18%,毛利率高於去年

新加坡2025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瑞聲科技(2018.HK)在新加坡發布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集團上半年收入為人民幣133.2億元,同比增長18.4%,再創新高。淨利潤同比大幅提升63.1%至8.76億元。 瑞聲科技CFO郭丹表示,下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將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速水平,預計不低於上半年的18.4%,全年毛利率水平將不低於去年的22.1%。在AI升級趨勢下,散熱、MEMS麥克風等多個業務將翻倍增長,車載收入和毛利將實現穩定提升。 此外,全球獨家的WLG鏡頭今年出貨量將超過1000萬個,預計明年繼續增長50%。隨着未來量產規模的提升,毛利率有望超過塑膠鏡頭,實現里程碑式的突破。 全年聲學毛利率不低於去年30.2%水平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瑞聲科技聲學業務毛利率為27.2%,同比下降了2.7個百分點。實現收入35.2億元,同比增長1.8%。 郭丹表示,作為公司的傳統主營業務之一,聲學毛利率的小幅波動,主要是因為上半年有較多新品項目導入。而隨着下半年運營效率逐步提升,產品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聲學毛利率將穩健提升,公司全年聲學毛利率將保持不低於去年全年30.2%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瑞聲科技推出了一系列創新型聲學產品,其中SLS大師級和同軸揚聲器繼續引領中高端市場,上半年出貨超過1700萬隻,同比增長近40%。推出了行業首個大師級同軸對稱雙揚聲器,以及行業最薄揚聲器,其單體厚度僅1.4MM。 WLG迎來里程碑式的突破 2025上半年,瑞聲科技光學業務保持了迅猛增長的態勢,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19.7%。塑膠鏡頭毛利率改善幅度超過10個百分點,今年全年毛利率有望超過30%。隨着手機高端化升級帶來的量價齊升,明年將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瑞聲科技獨有的WLG技術發揮出色,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饋。上半年拿到了多個國內頭部客戶的旗艦機型1G6P鏡頭訂單,並獨家供應WLG超光稜鏡解決方案。 瑞聲科技今年全年WLG鏡頭出貨量將超過1000萬個,預計明年有50%以上增長。郭丹表示,「WLG技術的獨特性能優勢,將對客戶和用戶體驗,都將帶來深刻改變,50%以上的增長是確定的。」 目前,WLG技術良率達到了80%以上,已實現WLG單鏡片盈利,未來隨着量產規模的進一步提升,G+P玻塑混合鏡頭的毛利,有望達到甚至超過塑膠鏡頭的水平。 AI將驅動多個業務翻倍增長 瑞聲科技將顯著受益於AI行業的發展,多個業務分部將實現快速增長。郭丹表示,由於AI手機對語音交互功能提出了更高需求,MEMS麥克風業務將率先受益,預計2025年收入相比2024年增幅超過50%。 此外,由於AI手機的算力更高,功耗更大,對散熱性能需求也越來越高,將直接推動瑞聲科技散熱業務的高速增長。瑞聲科技已拿到海外高端客戶訂單,預計下半年順利量產。2025年散熱產品線的整體收入規模,將超過12億元,相比2024年至少翻3倍。 此外,摺疊機的超薄化發展趨勢,將為瑞聲科技的高性能、高密度產品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有望推動其創新產品、核心器件和模組的ASP持續提升。預計2025年全年聲學業務營收將持續增長,馬達產品業務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 針對iPhone側鍵模組的相關運用情況,郭丹表示不方便就具體客戶進行評價。僅就自身產品情況而言,瑞聲科技的按鍵模組產品自去年底已經開始出貨,且該產品的功能在未來會有進一步迭代和演進,公司有能力為海內外客戶提供支持。 車載收入和毛利將實現穩定提升 近年來,瑞聲科技一直積極發展第二增長曲線,公司在2021年開始進軍車載領域,通過PSS、初光汽車的收購,不斷完善車載業務布局,已經具備了揚聲器、算法、功放等系統級的解決方案能力。 瑞聲科技通過併購的方式,已經快速導入到歐美及中國新勢力頭部主機廠,成為TIER1(一級供應商)。PSS獲得了海外客戶尤其是歐洲主流客戶比較好的定點項目,收入和毛利都將實現穩定的增長。車載聲學業務營收,已經占到全集團營收的13%以上。未來車載業務將從器件向品牌系統產品拓展,並有望成為聲光電一體的多元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財報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瑞聲科技車載業務營收17.4億元,同比增長14.2%,毛利率達到了23.9%。定點了國內某新能源品牌的旗艦SUV項目,其中包括32個揚聲器、40通道功放、算法及調音服務。 就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郭丹表示,從目前情況看,瑞聲科技下半年的增長速度,將不低於上半年,全年收入規模將同比保持雙位數的增長,且毛利率會穩步提升。此外,公司在業務實現增長的同時,研發、銷售、管理費用等,控制在了良好的水平,這是公司近年來轉型所帶來的成效。公司將積極把握市場機遇,拓展市場份額,實現穩健的業績增長,持續為股東帶來更好回報,共享公司發展成果。

中國石油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202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保持高位

香港2025年8月26日 /美通社/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公司」,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1857,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00857)宣佈,公司上半年積極主動應對市場形勢變化,統籌推進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市場營銷、提質增效等工作,油氣當量產量穩中有增,煉化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國內成品油、天然氣、化工產品銷量保持增長,新能源新材料新業務快速發展,經營業績好於預期。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40.1億元。為積極回報股東,董事會決定派發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22元,派息額402.6億元,繼續保持歷史同期高位。 業績回顧 油氣產量持續增長,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公司大力實施高效勘探,突出重點盆地、重點區帶,取得多項重要突破和重要發現;持續堅持效益開發,優化產能建設部署,多措並舉提高採收率,加快吉木薩爾、古龍頁岩油示範區和鄂東大寧—吉縣煤岩氣示範項目建設;積極拓展海外油氣業務,優化資產佈局結構,強化項目運行管理,不斷提高投資回報率。上半年,公司油氣當量產量9.24億桶,同比增長2.0%,其中原油產量4.76億桶,同比增長0.3%;可銷售天然氣產量2.68萬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3.8%,天然氣產量和油氣當量產量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公司不斷完善新能源業務佈局,加快推進塔里木上庫光伏、青海格爾木風電、吉林昂格風電等重點項目建設,風光發電量同比增長70.0%;全產業鏈協同推進CCUS業務,注入二氧化碳130.5萬噸。油氣新能源業務實現經營利潤856.9億元。 煉化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新材料業務加快推進。公司堅持高端、綠色、智能方向,持續推動煉化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吉林石化、廣西石化轉型升級項目實現中交,藍海新材料高端聚烯烴項目、獨山子石化塔里木乙烷制乙烯二期項目積極推進。優化原油資源配置,動態調整產品結構,加大新產品新材料研發力度,增產增銷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煉油化工產品,乙烯產量、化工品銷量等指標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保稅船用燃料油、石蠟等產品市場份額保持領先。上半年,公司加工原油6.9億桶,生產成品油5,957.2萬噸,化工產品商品量1,997.1萬噸、同比增長4.9%,生產新材料166.5萬噸、同比增長54.9%,連續三年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長。煉化新材料業務實現經營利潤110.6億元。 銷售業務拓新增效,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公司加強市場量化分析,分品種、分區域、分客戶開展差異化營銷,國內成品油銷量增長0.3%,市場份額提升1.5個百分點;優化佈局LNG終端加注和充換電業務,LNG加注量、充換電量大幅提升;積極拓展非油業務,實現效益穩定增長。公司不斷完善全球貿易網路體系,統籌運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產業鏈降本增效。上半年,公司銷售成品油7,783.1萬噸,車用LNG銷量同比增長58.9%,充換電量同比增長213%,非油業務利潤同比增長5.5%。銷售業務實現經營利潤75.6億元。 天然氣銷售業務統籌資源和市場,實現量效雙升。公司持續優化資源池結構和綜合採購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堅持批發、零售一體化營銷,積極拓展直銷客戶和工業客戶,努力提升高效市場、高端客戶銷量占比。上半年,公司銷售天然氣1,51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9%;國內銷售天然氣1,197.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2%,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市場份額提高2.1個百分點。天然氣銷售業務實現經營利潤186.3億元。 科技創新賦能發展,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公司強化創新引領,把創新作為第一發展戰略,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賦能公司高質量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油氣主營業務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打造「第二增長曲線」;超前佈局未來產業,構建「第三增長曲線」。聚焦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加快關鍵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大力實施「數智石油」戰略舉措,推進數智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產業數智化與數智產業化協同發展,實現全產業鏈效率效能持續提升。 未來展望 下半年,公司將密切跟蹤國際國內市場變化,加強形勢分析研判,堅持創新驅動引領,推動各項業務高質量發展,全面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高質量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以優異的業績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有關中國石油之其他資料,請參閱本公司網頁:http://www.petroch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