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上實控股維持高派息,派息率達43.8%

綠色健康業務持續突破 因粵豐環保私有化成功回收約40億港元的現金 香港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上實控股」或「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集團」;香港聯交所編號363)公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未經審核之中期業績。營業額為94.76億港元,同比下跌8.6%;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錄得10.42億港元,同比下跌13.2%。收入和盈利下跌主要由於房地產業務交樓結轉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以及房地產存貨跌價計提大額撥備和投資物業公允值減少。董事會宣派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派息率達43.8%,回饋股東長期支持。 二零二五年中期業績摘要: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未經審核)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變幅  營業額(百萬港元) 9,476 10,369 -8.6 % 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百萬港元) 1,042 1,201 -13.2 % 每股盈利 – 基本(港元) 0.958 1.105 -13.3 % 中期每股股息(港仙) 42 42 派息率 43.8 % 38 % 於六月三十日 (未經審核)  於十二月三十一日 (經審核)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變幅 資產總額(百萬港元) 165,569 168,513 -1.7 % 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百萬港元) 49,155 47,571 3.3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百萬港元) 28,534 28,514 0.1 %  業務分部收入及利潤摘要: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 (未經審核) 各分部收入(百萬港元)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變幅  基建環保 4,433 4,571 -3.0 % 房地產 3,143 4,092 -23.2 % 消費品 1,901 1,706 11.4 % 總計 9,476 10,369 -8.6 % 各分部淨溢利(百萬港元) 二零二五年 二零二四年  變幅 基建環保 933 1,056 -11.6 % 大健康 141 65 118.4 % 房地產 -465 -131 不適用 消費品 403 320 26.0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堅持改革創新,加快主營業務升級轉型,進一步優化資產和業務佈局,同時著力強化內部管理,加強風險管控,全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未經審核營業額為94.76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8.6%;股東應佔溢利錄得10.42億港元,同比下跌13.2%,收入和盈利下跌主要由於房地產業務交樓結轉銷售較去年同期減少以及房地產存貨跌價計提大額撥備和投資物業公允值減少所致。 本期間基建環保業務盈利同比下跌11.6%至9.33億港元,佔集團業務淨利潤約92.2%。收費公路業務繼續為本集團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期內本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導向,聚焦水處理與水資源利用主業,致力擴展市場份額,鞏固本集團於中國水務及環保產業的領先地位。 由於粵豐環保期內成功私有化,本公司間接持有的全部4.75億股粵豐環保股份以每股4.90港元的價格註銷,並提前贖回可交換債券,本金、利息及提前贖回補償金額合共約17億港元,合共回收約40億港元的現金。 上半年來自大健康業務的盈利貢獻為1.41億港元,同比大幅增加118.4%,佔本集團業務淨利潤約14.0%。 房地產業務本期間錄得虧損4.65億港元,較去年同期虧損增加約2.56倍,佔集團業務淨利潤為負46.0%。 消費品業務表現穩健,上半年盈利貢獻為4.03億港元,同比上升26.0%,佔集團業務淨利潤39.8%。南洋煙草通過動態調整經營策略、優化產品結構和深化渠道建設,推動業績持續向好發展。永發印務期內充分發揮煙包、藥包、模塑三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推動整體業績穩步提升。 業務摘要: 基建環保 本集團旗下三條收費公路,本期間總體車流量及通行費收入平穩增長,主要由於在春運、清明和五一期間,公眾出行車流量增加。上半年總體車流量同比增長2.1%,通行費收入同比增加5.1%至10.19億港元,集團所佔净利潤同比增加0.5%至5.48億港元,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旗下上實環境(BHK SGX,807 HKSE)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營業額錄得人民幣31.77億元,同比減少4.4%,股東應佔溢利為人民幣3.44億元,同比增加7.1%。收入下降主要由於期內新增建設項目尚未開工,致建設收入同比大幅降低。股東應佔溢利上升主要是由於融資結構獲得持續優化,財務費用同比大幅下降12.5%。 上實環境上半年還積極拓展新項目,在污水處理領域實現多項業務進展。期內取得廣西北流市城區污水處理廠(三期)項目,設計處理規模達每日60,000噸;上海市建成投運一個污水處理項目,設計處理規模每日25,000噸;上海市一個委托運營項目投入運營,設計處理規模每日100,000噸。 中環水務期內實現營業收入9.80億港元,同比增加2.5%。淨利潤1.2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0%。期內新增/新簽項目共3個,涉及水處理規模每日114,000噸,涉及委托運營合同額人民幣2,910,000元。 由旗下50%合資企業持有28.34%股權的康恆環境,期間垃圾焚燒運營項目累計總規模達43,725噸/日,上半年合計完成垃圾入場量861.75萬噸,同比增長4.3%,完成上網電量30.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1%。 新邊疆業務方面,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底,星河數碼及其控股的星河能源持有光伏電站資產規模達740兆瓦,期內15個光伏發電項目完成上網電量約4.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9%,主要原因為限電加劇。 大健康 大健康業務上半年盈利為1.41億港元,同比增加118.4%,佔本集團業務淨利潤約14.0%。集團持股20%的上藥集團本期間錄得收入為人民幣1,419.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1%;淨利潤同比大幅上升39.5%至人民幣8.34億元。 房地產 旗下上實發展(600748 SSE)期內錄得營業額人民幣12.32億元,同比上升19.7%,淨虧損人民幣7.54億元,主因是內地房地產行業仍處於止跌回穩階段,部分項目存貨存在大額減值跡象,以及本期房地產銷售結轉收入和利潤較低。期間簽約金額為人民幣2.90億元。半年租金收入约1.97億港元。 旗下上實城開(563 HKSE)期內錄得營業額18.28億港元,同比下跌38.7%,主要由於多個項目交付之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來自租金、物業管理,以及酒店業務的收入持續為公司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本期間股東應佔虧損為4.92億港元,主要由於期內物業銷售收入之毛利減少所導致。期內實現簽約金額為人民幣6.9億元,在建项目6個。半年租金收入约3.6億港元。 消費品 南洋煙草上半年錄得營業收入為12.73億港元,同比增長16.4%,淨利潤3.37億港元,同比增長20.0%,銷量逾74.6萬箱,同比大幅增長約31.1%,南洋煙草期內深耕主業、強化產品創新,實現經營業績的穩健提升。 面對香港市場連續兩年大幅上調煙草稅的影響,南煙積極應對,對外開展終端銷售推廣活動,對內進行精細化營銷管理,使銷量跌幅持續收窄。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南煙按時完成中專二維碼項目,保障了計劃內產品的準時出貨。此外,面對海關限購政策、網點大幅縮減對中港澳免稅市場銷量整體下滑的不利影響,公司積極整合產品結構、推出新品,鞏固了香港免稅市場渠道並開拓海外免稅市場。 南洋煙草海外市場銷售表現良好,公司通過嚴格渠道管控和科學投放策略,確保了主要品規的產品狀態,成功打破復甦瓶頸。 永發印務期內收入7.59億港元,同比增長1.1%,主要受益於期內煙藥包和模塑業務穩中有升。期內實現淨利潤6,994萬港元,同比急升46.7%,主要受益於業務結構優化及核心工廠降本提效,顯著提升了綜合盈利水平。 上實控股董事長冷偉青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呈現復甦,機會與挑戰並存。下半年,本集團將秉持穩健經營理念的同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方面加快各主營業務的轉型升級步伐,深化融產結合;另一方面強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提升盈利能力。基建環保業務方面,上實環境將持續優化業務佈局,拓展市場份額,鞏固在中國水務及環保產業的領先地位。收費公路繼續提升經營效益,保持業務穩定發展。通過大健康和新邊疆業務的投入,在醫藥健康和環保綠色能源板塊的投資,將為本集團作出新的貢獻。房地產業務方面,將密切關注行業政策動態,盤活存量資產、推進存量去化。隨著中央穩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預期房地產行業將迎來邊際改善,在確保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把握市場回暖機遇,提升經營業績。南洋煙草將貫徹高質量發展戰略,加速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確保公司實現穩健、可持續的長遠發展。永發印務將繼續貫徹「向外協同拓市場,向內降本提效」的工作主線,長期穩健發展。總體來說,集團將加快各項主營業務的升級,擇機增持優質項目,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關於上實控股 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實控股,香港聯交所編號363)是上實集團在海外最大的綜合性企業,作為上實集團的旗艦企業,我們得以把握在國內投資機會,體現立足香港,依託上海的優勢。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上實控股已成爲一家以基建環保(包括收費公路、污水處理及固廢處理等環保相關業務)、大健康、房地産和消費品(包括南洋煙草和永發印務)四大核心業務爲主的綜合性企業。上實控股將不斷提升企業管治水平,致力爲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如需進一步瞭解上實控股,請瀏覽公司網站www.sihl.com.hk。

SM集團拓展J.O.B.S.計劃,助力菲勞動力提升技能,擴大就業機會

菲律賓帕賽市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為響應菲律賓解決技能缺口、提升勞動力就業能力的號召,SM集團在其全國性招聘會中增設技能培訓環節,進一步拓展其J.O.B.S.(就業機會培養技能)計劃。 該計劃由SM集團與菲律賓技術教育與技能發展署(TESDA)聯合推出,不僅提供崗位匹配服務,還為求職者開設TESDA認證培訓課程。這種雙重策略旨在幫助求職者獲得就業機會的同時,掌握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所必備的相關技能。 SM投資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rederic C. DyBuncio表示:「正如SM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專業素養,我們也希望助力國家,讓更多菲律賓人獲得有價值的就業機會。通過與TESDA的合作,我們旨在拓寬就業與技能發展並行的路徑,推動所服務社區實現包容性增長。」 TESDA副署長Nelly Dillera著重指出,該計劃對促進可持續生計意義重大。「此次與SM合作,是我們將就業和技能發展直接惠及菲律賓民眾的重要裡程碑。把就業機會和針對性培訓相結合,我們正開辟一條更具適應性、包容性的可持續生計之路,讓服務直達社區居民生活、購物和聚集的場所。」 SM持續拓展合作伙伴網絡,以擴大招聘會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集團已針對供應鏈、物流和零售行業啟動了專項計劃,並攜手衛生部(DOH)助力醫療健康領域招聘。SM還參與了由菲律賓人事管理協會(PMAP)舉辦的職業招聘會,以觸達更廣泛的人才庫。 自2024年推行以來,J.O.B.S.計劃已在菲律賓全國舉辦超300場招聘會,服務逾18萬名求職者。其中超2.4萬人獲現場錄用,充分體現了該計劃在促進就業、推動勞動力發展方面成效顯著。 關於SM投資公司 SM投資公司作為菲律賓的領軍企業之一,其業務橫跨零售、銀行、地產等多個領域,且均為各行業佼佼者。同時,公司還積極投資能把握菲律賓新興經濟高增長機遇的企業。 更多信息,請訪問:www.sminvestments.com

百融雲發佈2025年中期業績

收入快速增長且淨利潤率同比提升 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北京時間,2025年8月28日,百融雲(HK.6608),一站式服務的AI科技領航者,今天公佈了其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公告。 我們的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張韶峰先生說:「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長22%,並保持了持續的盈利能力。其中,MaaS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BaaS業務也實現了高速增長,特別是由生成式AI帶動的BaaS金融行業雲收入,同比增長了45%。我們的毛利潤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高位,上半年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了2.54億,調整後淨利潤率為16%,這說明我們在AI業務上的投入不僅帶來了先發優勢,還形成了規模效應。在技術和產品方面,我們依托智能語音產品 VoiceGPT、企業級智能體平台百工(CybotStar),將泛行業 AI 能力縱深嵌入運營商、醫療、大零售等高潛賽道,其中企業級智能體平台百工已經實現商業化。」 財務摘要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變動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 (人民幣千元,百分比除外) 收入 1,611,797 1,321,348 22  模型即服務(「MaaS」) 501,941 421,352 19  業務即服務(「Baas」) 1,109,856 899,996 23   BaaS-金融行業雲 856,957 589,473 45   BaaS-保險行業雲 252,899 310,523 -19 毛利 1,182,428 967,155 22 經營利潤 200,894 156,832 28 期內溢利 201,224 142,833 41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溢利 254,449 197,479 29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EBITDA 282,539 243,481 16 收入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憑借在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和商業化落地方面的雄厚基礎,延續並強化了增長動能,且保持了持續的盈利能力。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我們的收入達人民幣 1,611.80 百萬元,較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 1,321.35 百萬元同比增長 22%。報告期間,我們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溢利為人民幣 254.45百萬元,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利潤率維持健康水平,達16%,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我們的MaaS業務錄得收入同比增長19%至為人民幣501.94百萬元,主要由於應用領域擴大以及結合 AI 算法優化產品性能的產品競爭力增強所致。於報告期間,核心客戶達到167家,核心客戶平均收入為人民幣2.28百萬元。我們的核心客戶留存率為98%。 MaaS業務核心指標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變動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 (人民幣千元,百分比除外) MaaS收入 501,941 421,352 19  核心客戶收入(注) 380,534 329,398 16   核心客戶數 167 165 1   核心客戶平均收入 2,279 1,996 14 核心客戶留存率 98 % 96 % 2 pp 附註:「核心客戶」定義為年初至今各自為本公司貢獻總收入人民幣300,000元以上的付費客戶。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BaaS金融行業雲收入為人民幣856.96百萬元,較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589.47百萬元同比增長45%。2025 年上半年,繼百工 CybotStar 企業級智能體平台通過算法備案後,我們自主研發的大語言模型 BR-LLM 正式通過大模型備案。基於 BR-LLM,我們推出了百工 CybotStar 企業級智能體平台、數智人、VoiceGPT 智能語音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形成了完整的 AI 產品矩陣,實現了從底層模型定制化到中層智能體建設再到上層結果交付的商業閉環。隨著 AI 技術與場景融合深化,BaaS 金融雲持續發揮其場景融合與 AI 技術優勢,在多個金融外行業領域實現突破。 BaaS業務核心指標——金融行業雲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變動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 (人民幣千元,百分比除外) BaaS – 金融行業雲收入 856,957 589,473 45 2025上半年,BaaS保險行業雲收入同比下降19%至人民幣252.90百萬元。成交的保費同比增長9%至人民幣3,118.79百萬元。首年保費成交額同比增長5%至人民幣2,006.15百萬元,續期保費成交額同比增長15%至人民幣1,112.64百萬元。壽險保費繼續率繼續超90%,居於行業前列。 BaaS業務核心指標——保險行業雲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2025 2024 變動 (未經審計) (未經審計) ( %) (人民幣千元,百分比除外) BaaS – 保險行業雲收入 252,899 310,523 (19)  首年保費收入 203,963 254,658 (20)      首年保費 2,006,151 1,904,544 5   續期保費收入 48,936 55,865 (12)       續期保費 1,112,639 968,119 15 銷售成本 銷售成本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354.19百萬元增加2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429.37百萬元,與業務規模的增長相符。 毛利及毛利率 由於上文所述,本集團的毛利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967.16百萬元增加22%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1,182.43百萬元。本集團的毛利率穩定在73%。 研發開支 本集團的研發開支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225.88百萬元增加33%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301.54百萬元,主要由於公司層面對 AI 的投入增加。研發開支占收入比重提升 2 個百分點至 19%。 一般及行政開支 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的一般及行政開支分別為人民幣 140.21 百萬元及人民幣 139.94 百萬元,同比保持穩定。 銷售及營銷開支 我們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506.54百萬元增加2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606.28百萬元,主要由於信息科技服務、宣傳、廣告及其他相關開支增加人民幣116.07百萬元,此乃主要歸因於持續高效獲取增量用戶以提高轉化效率以及增加品牌及業務宣傳以提升我們的品牌知名度。 其他收入 我們的其他淨收入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73.03百萬元增加15%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83.75百萬元。此乃要由於出售附屬公司的淨收益增加人民幣 22.86 百萬元,部分被美元兌人民幣貶值產生的匯兌虧損增加所抵消。 期內溢利 本集團的期內溢利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142.83百萬元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人民幣201.22百萬元。 現金、現金等價物以及定期存款 於 2025 年 6 月 30 日,本集團分別錄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人民幣 833.52 百萬元及現金儲備人民幣 2,895.78 百萬元,而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餘額分別為人民幣 739.23 百萬元及人民幣 2,917.94 百萬元。現金儲備包括受限制現金、定期存款及財務投資。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六個月,本公司在聯交所購回合共 3,274,500股 B 類股份「購回股份」,總代價(包括交易成本)約為 25.78 百萬港元(包括開支),以提升本公司股東的長遠價值。 電話會 管理層將於北京時間2025年8月29日上午9點召開業績發佈會及回答投資人和分析師的問題。 希望參加電話會議的投資者,請通過以下鏈接提前完成註冊。 線上註冊參會:https://webcast.roadshowchina.cn/kxb22E/meet 電話撥入參會:國際: +86-23-62737100中國大陸: …

了解詳情

復星財富控股旗下FinChain星鏈正式發布,並達成數百萬美元融資

香港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由復星財富控股自主孵化的Web3品牌FinChain星鏈正式發布,並宣布已與投資人完成簽署首輪外部融資的相關協議,融資金額達數百萬美元。同日,復星財富控股及FinChain星鏈亦聯手七家Web3權威機構打造加密金融新生態。這不僅象征著FinChain星鏈積極參與構建亞太Web3.0的基礎設施建設,亦代表著復星財富控股在現實世界資產(RWA)領域的戰略版圖進一步擴張。 當日,由FinChain星鏈、全球知名Web3公鏈Vaulta(前EOS網絡)以及區塊鏈領域知名評級機構非小號聯合舉辦的「RWA&穩定幣高峰論壇」在香港隆重舉辦。來自復星財富控股、Solana、OSL、CipherBC、Matrixport、Animoca Brands、圓幣科技、渣打銀行、Circle、交銀國際、紐約梅隆銀行、中銀香港、軟銀亞洲、工銀亞洲、BITFUFU以及多個Crypto基礎設施大型機構的逾200位金融高管、學者和企業家共襄盛舉。 構建區塊鏈合規層,推動合規資產流動性 FinChain星鏈定位為合規賦能現實資產鏈上流轉金融基礎設施平台,致力於通過構建區塊鏈合規層和鏈上信任機制來提升鏈上鏈下投融資效率和資產透明度。同時,FinChain星鏈將構建全球合規數字資產流動性,為合規穩定幣等合規資產提供「獲客第一站」,合規用戶可以實現「一次KYC,Accessibility」的便捷服務。FinChain星鏈將合規要求前置於技術層面,為用戶提供高效、安全的服務。 復星財富控股行政總裁、FinChain星鏈董事長程康表示:「復星財富控股正全力構建AI驅動的全球一站式Web5(「Web2+Web3」)財富管理平台,打造真正一站式、無縫銜接的數字資產與實體價值融合的新生態。作為這一願景的創新先鋒,FinChain星鏈是為全球用戶打造的實物金融區塊鏈生態,致力於構建鏈上合規的金融底層設施。我們旨在打通鏈上鏈下資產與資本的流動通道,推動投融資模式的范式轉移,與全球社區共同建設開放、互聯、可信的Web5生態。」 FinChain星鏈CEO趙晨亦強調:「FinChain星鏈的使命,是通過構建區塊鏈全球合規層,打造區塊鏈合規生態,將現實世界資產引入DeFi,從而釋放其巨大的價值潛力。 」 同日,FinChain星鏈宣布已與投資人完成簽署首輪外部融資的相關協議,融資金額達數百萬美元,戰略投資人包括Solana基金會、Vaulta基金會、Sonic Labs、Animoca Brands、Unified Ventures以及騰雲資本等多家Web3頭部企業及風投領域知名機構。通過本輪融資,FinChain星鏈將通過技術協同和生態合作,助力其全球戰略布局和業務拓展。 聯手七家權威機構,打造加密金融新生態 峰會中,復星財富控股及FinChain星鏈亦與非小號、Animoca Brands、Matrixport、CipherBC、FomoGroup、MetaComp、Vaulta完成戰略合作簽約。其中,非小號是亞洲重要媒體;Animoca Brands是產業頂級投資機構;Matrixport是頭部加密資管集團;CipherBC是技術領先的加密安全機構;FomoGroup是亞太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團之一;MetaComp是新加坡持牌合規交易所;Vaulta(前EOS網絡)是首家全鏈條服務鏈上銀行。FinChain星鏈與七家機構的戰略合作,將從品牌建設、資管、技術底層、亞洲支付通道等多個領域全面融合促進,從而在合規體系中為加密金融產業打造支持實物資產的全新生態。 作為本次峰會主辦方之一的Vaulta亦在會上宣布,與FinChain星鏈在RWA及穩定幣領域的深度合作,標志著Vaulta將傳統金融工具引入區塊鏈基礎設施的裡程碑。Vaulta的CBO Sistine在論壇中提出,Vaulta將一站式解決統一賬戶下的理財、交易、支付等多場景服務,實現真正的Web3銀行願景。峰會主辦方之一的知名區塊鏈評級機構非小號亦重磅發布《亞洲RWA排行》並宣布全球合規戰略。 關於FinChain星鏈 FinChain星鏈為復星財富控股自主孵化的Web3品牌,致力於為用戶打造全球實物金融區塊鏈網絡。FinChain星鏈通過構建一個區塊鏈合規層,為用戶提供鏈上通用一體化身份系統,並為開發者提供友好的資源分發樞紐,助力其在去中心化金融市場和傳統金融領域中快速啟動和擴展業務。

Metalpha 與瑞士 AMINA Bank 強強聯手—-深化香港數字資產財富管理新佈局

Principal Fund I幣股基金乘勢而上,精准佈局上市公司加密浪潮 香港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亞洲領先的數字資產財富管理公司 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ATH)宣布與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監管的全球性加密銀行 AMINA Bank AG (以下簡稱「AMINA Bank」)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開發創新數字資產解決方案,首期合作將以Principal Fund I加密股票基金為起點。通過此次合作,AMINA銀行旗下香港子公司AMINA (Hong Kong) Limited將成為香港市場首批向合資格專業投資者提供全方位加密資產股票產品的持牌加密服務提供者。 Metalpha 旗下持牌資產管理公司 LSQ Capital Ltd. 行政總裁Monique Chan 表示:「我們很榮幸與 AMINA Bank 攜手合作,我们正以更安全、合规且受监管的方式,助力全球超高净值客户把握数字资产机遇。」 加密資產正吸引前所未有的機構投資熱潮。自 2024 年初以來,美國比特幣 ETF 資產管理規模暴增至逾 1,500 億美元,市場對受監管、高效能的數字資產產品呈現空前需求。Principal Fund I 應運而生,通過配置一籃子上市公司股票提供對全球加密生態系統的全面投資敞口,包括美國市場中的 Coinbase、Circle 和 MicroStrategy 等行業領導者,以及在香港上市的數字資產相關股票。該基金自2024年8月以來跑贏基準指數超20%,其核心策略是通過现货及衍生品对冲策略來增強收益與控制回撤,從而實現較比特幣更優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該基金由持有香港證監會第 9 類(資產管理)牌照的 LSQ Capital Limited管理,最低投資額為 100 萬美元,僅向合資格專業投資者開放。 AMINA Bank 亞太區主管 Michael Benz 表示:「香港在早期已策略性地建立機構級加密金融基礎建設,如今我們見證著專業投資者擴大參與度的下一階段。通過與 Metalpha 的合作,AMINA將架設通往這一變革的橋樑,為市場提供所需的精密投資策略。我們正在為數字資產與財富管理的新階段創造獨特價值主張,本次合作產品僅是我們聯合推出的系列方案的首發之作。」 此次合作旨在提升香港數字資產財富管理能力,結合AMINA的受監管基礎設施與Metalpha在自營投資策略方面的專業與實績。雙方在集團層級合作建立長期框架,持續開發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的創新解決方案,滿足家族辦公室、高淨值人士及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配置的需求。 監管與風險披露 本新聞稿僅供資訊參考,且僅面向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所定義的「專業投資者」。文中所涉產品與服務不向香港公眾或零售投資者提供。本文件提及的Principal Fund I未獲香港證監會授權,僅面向合資格專業投資者。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數字資產及衍生品投資存在重大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投資者應確保完全瞭解相關風險並具備足夠風險承受能力後方行投資。請參閱相關發售檔(包括風險因素)獲取進一步資訊。本檔不構成亦不應被解釋為向香港公眾發出的任何證券或投資產品收購、處置或交易要約、邀請或招攬。 關於 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 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納斯達克代碼:MATH)為亞洲領先的數位資產財富管理公司,透過其子公司,致力於提供專注於數字資產的財富管理服務,打造完整、機構級的一站式服務平台。憑借專業的金融及區塊鏈知識,公司旨在成為數字資產財富管理服務領域的領導者,為其服務的客戶和企業帶來強大的創新和透明度。 關於 AMINA Bank AG — Crypto. Banking. Simplified. AMINA Bank AG 成立於 2018 年 4 月,總部位於瑞士楚格,是加密銀行業的先驅。2019 年 8 月,AMINA Bank AG 獲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頒發銀行及證券交易商牌照。2022 年 2 月,AMINA Bank AG 阿布達比全球市場(ADGM)分行獲 ADGM 的金融服務監管局(FSRA)發出金融服務許可,准許向專業客戶提供投資或信貸建議、安排投資交易、安排信貸及安排託管等服務。2023 年 11 月,AMINA(香港)有限公司獲香港證監會發出第 1 類(證券交易)、第 4 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 9 類(資產管理)牌照。 AMINA 曾被 CVVC Global Report 及 CB Insights 評選為區塊鏈生態系統內的全球前 50 強公司之一。於 2023 年,AMINA 榮獲歐洲 WealthBriefing Awards 數字資產解決方案 – 基金經理類別獎項。最近更於 2025 年榮獲 Hedgeweek® 全球數位資產大獎「年度機構數位資產創新」殊榮。 了解更多,請造訪 www.aminagroup.com Betty Zhangbetty.zhang@metalph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