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大灣區ESG投資論壇成功舉辦 中國太保攜各界共創灣區發展新局

香港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2月25日,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公司」或「集團」;股份代號:02601.HK,601601.SH,CPIC.LSE)欣然宣佈,中國太保大灣區ESG投資論壇在廣州太平洋金融大廈隆重舉行並取得圓滿成功。 本次論壇以「責任投資 綠動未來」為主題,邀請了地方政府、監管部門、行業協會、ESG專家學者及中國太保戰略合作夥伴齊聚一堂,共同探討ESG投資的核心理念和實踐經驗,謀劃「雙碳」背景下的發展前景,並見證了中國太保大灣區總部大樓啟用、大灣區綠碳科技基金合作意向簽約等系列活動。 論壇活動上,中國太保總裁傅帆發表了題為《走綠色發展之路,做負責任投資者》的主旨演講,全面介紹了集團ESG投資的成果,並提出將繼續轉化發展模式,推動ESG因素納入資產端投資價值鏈的全流程,探索走出一條具有太保特色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論壇現場,所有嘉賓共同見證了中國太保大灣區總部大樓正式啟用。大灣區總部大樓是位於廣州天河CBD的優質辦公樓宇,地理位置優越,集團擇址於此,旨在積極響應國家戰略,更好地服務灣區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依託大灣區總部大樓,集團將加強資產負債協同,推動跨子公司、跨機構資源共用,積極引入外部品牌企業和優質機構入駐,著力打造金融主體共生發展示範樓宇。 紧接着,中國太保與中金公司代表簽署了大灣區綠碳科技基金合作意向協議。基金目標規模高達100億人民幣,首期30億,主要聚焦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城市、綠色製造等方向,預期將為大灣區的綠色轉型注入源頭活水。意向協議的成功簽訂,也是集團作為險資「入粵」的重要力量,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引入ESG管理理念,持續加大綠色金融產品供給力度的深切實踐。 針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一涉及價值觀念、產業結構、能源體系、消費模式等諸多層面的經濟社會變革,本次論壇還舉行了一場精彩的圓桌對話,彙聚實體企業、金融機構兩大重要角色。圍繞「綠色 機遇 合作 創新」等主題,與會嘉賓分享了ESG投資理念和實踐經驗,就如何強化ESG治理,助力大灣區綠色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等展開了精彩對話,並引發了熱烈討論。 值論壇舉辦之際,集中展現中國太保在氣候風險管理領域積累成果的《中國太保2022年應對氣候變化報告》亦公開發佈。後續,集團將運用高科技風險服務工具,通過災害防範、風險減量、產品創新等方式,為建設共同的美好家園而努力。 此外,由中國太保和上海實業、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匯添富基金聯合發起成立的上海國資企業大灣區黨建及金融服務聯盟正式啟動。該聯盟是集團對上海市國資委滬外企業黨建「同步聚合」號召的響應,順應了金融業發展趨勢,走出了融入大灣區的堅實步伐,能夠充分發揮上海金融企業在大灣區機構數量多、業態多樣、實力較強的優勢,聚合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服務資源,以區域黨建為聯繫紐帶,協同服務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 通過本次論壇的順利舉辦,中國太保與社會各界傾情暢談ESG投資趨勢,譜寫了共創灣區發展新局的宏偉藍圖。一方面,共享灣區發展機遇,共話綠色發展之路,賦予了論壇以深刻的時代精神;另一方面,有助於集團加快灣區戰略佈局,豐富ESG發展內涵,同时把握綠色發展機遇,深化合作協同創新,對「雙碳」背景下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將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表示,大灣區是中國太保區域發展的主戰場,三大戰略先後落地灣區市場,為集團在灣區的發展開創了新的面貌。未來,集團將繼續發揮保險專業優勢,在支持產業升級、跨境金融服務、促進互聯互通方面發揮專業支撐作用,讓「太保服務」深入紮根南粵大地,為建設美好灣區貢獻力量。 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或「集團」;股份代號:02601.HK,601601.SH,CPIC.LSE)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並是首家A+H+G(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 作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集團通過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為全國超過一億名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財富規劃和資產管理服務。集團堅守價值、堅信長期,不斷做精做深保險主業,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持續深化轉型改革,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約2/3大灣區消費者願為危疾保障花功夫

僅18%的澳門受訪者擁有危疾保險計劃 澳門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宏利首個「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顯示,區内消費者憂慮不斷上升的危疾醫療開支與負擔能力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方面的顧慮令不少人重新審視他們對健康管理的計劃和準備,大約三分之二的大灣區受訪者表示希望可多為危疾保障下點功夫,但卻不知道應從何著手。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策略總監兼澳門分公司主管湯嘉麗引述首個「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指,僅18%澳門受訪者擁有危疾保險計劃,比例遠低於香港和內地大灣區城市。 宏利作為香港持續經營歷史最悠久的人壽保險公司,期望透過調查了解大灣區居民在健康及財富保障方面的需求,以令其所服務的社群更健康長壽。 據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顯示,癌症是大灣區居民最關注的危疾。然而,大灣區不同地方對於治療危疾所需的預計開支分野甚大。以癌症治療為例,澳門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的相關開支[1]只需約46.8萬澳門元,相當於受訪者15個月的人均月入。這與區内其他地方形成強烈對比:内地大灣區城市的預期癌症治療開支可高達受訪者51個月的人均月入(約人民幣69.8萬元)。香港方面,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開支相當於其大約35個月的人均月入 (約107萬港元)。 儘管當中存在差別,龐大的預計治療開支卻突顯了大灣區11個城市消費者所面對的保障缺口,這些城市包括香港、澳門及内地九個城市。澳門(47%)及內地大灣區城市(45%)的受訪者較有信心負擔治療開支,而香港受訪者中只有八分之一(12%)表示有信心支付相關費用。澳門居民對個人財務狀況有信心的主要原因包括:擁有個人保險(38%)、穩定工作(37%)、足夠積蓄和身心健康(兩者均為32%)。 不過是次調查亦發現,只有18%的澳門受訪者擁有危疾保險計劃,比例遠低於香港(53%)和內地大灣區城市(52%)。有70%的澳門受訪者表示,一旦患上重病,將會依賴家庭成員以應對所需醫療開支,而香港和內地大灣區城市的這方面比率分別為28%及44%。 保險有助彌補保障缺口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策略總監兼澳門分公司主管湯嘉麗表示:「醫療費用不斷增加令人擔憂,加上財務規劃方面做得不足,令大灣區面對保障缺口的挑戰。儘管大部分澳門受訪者表示家庭成員是應付危疾治療開支的主要財政來源,但實際上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訪者有信心負擔得起醫療開支。治療危疾的相關開支可以很高昂,尤其在治療及復康期間無法工作時負擔更是百上加斤,這種情況實在令人關注。雖然危疾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話題,但區内居民必須做好準備應對任何變故,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安然渡過財務方面突如其來的難關。」 澳門受訪者較為擔心患上高血壓(29%)多於癌症(27%),而對肝病(23%)的關注亦高於心臟病和中風(兩者均為19%)。香港受訪者則認為癌症(65%)、中風(41%)和心臟病(35%)是其最關注的健康問題;而内地大灣區城市的受訪者則最關注癌症(42%)、心臟病(27%)和高血壓(25%)。 倘遇上醫療需要,大灣區内約有一半居民會動用應急儲蓄以支付所需(澳門:52%;香港:47%;内地大灣區城市:52%)。若不幸患上危疾,有97%的澳門受訪者預期家庭成員可為其提供長遠照顧,而內地大灣區城市和香港這方面的比率分別為79%和60%。 對保險方案的需求日趨殷切 大灣區居民對危疾保障均有需求,受訪者都希望進一步加強保障,但卻不知道從何著手。在受訪者當中,澳門受訪者對此最為認同(71%),其次是內地大灣區城市(69%)和香港(62%)。不少受訪者亦表示,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他們有興趣購買新的或額外的醫療保險,當中以內地大灣區城市的受訪者(85%)最感興趣,其次為澳門(80%)和香港(65%)。 大灣區受訪者平均擁有三至四項保險方案。儘管大部分(84%)澳門受訪者表示已購買醫療保險,但仍有80%的受訪者表示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有興趣購買新的或額外的醫療保險。 大灣區内大部分消費者正積極透過運動以保持身心健康,期望藉此收窄保障缺口。儘管超過四分之一(28%)的澳門受訪者認為自己超重,但有44%表示自己身體健康,而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這一比率為46%,而香港則只有9%。39%的澳門受訪者表示其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改善飲食,例如少吃鹽和糖。此外,內地大灣區城市的消費者也表示,保持良好的心理或精神健康(40%)是其主要的健康目標,這方面的比率較澳門(31%)為高。 [1] 相關開支包括治療、復康及不能工作時的所需日常開支 湯女士續說:「近來有明確跡象顯示,大灣區居民在購買醫療保險方面的意識正在提升。區内居民正著手提前做好規劃,多加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並將自己的身心和財務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宏利作為康健保障專家,將繼續致力滿足大灣區居民的不同保障需要,助其更好地守護健康和財富。」 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調查 宏利委託NielsenIQ於2022年12月16日至30日期間,在大灣區所有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進行實地調查。是次調查的香港受訪人數為1,000人,澳門為300人(僅限當地居民),中國內地9個城市各分別為225至300人。 宏利澳門概覽 宏利澳門自26年前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險及退休金產品和服務,以助客戶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截至2022年底,宏利澳門旗下有超過1,000位代理人,全面照顧澳門居民的保障和退休需要。 宏利澳門是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環球總部設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和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本公司透過全球財富與資產管理部「宏利投資管理」,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服務。截至2022年底,本公司旗下有超過40,000位員工、逾116,000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400萬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均在所有司法管轄區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Yahoo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

業界精英共同成就非凡創舉 金融科技公司SoFi Hong Kong奪冠 榮獲香港區至尊傑出大獎 宏利香港囊括至尊優異獎、最佳程序化廣告獎 IKEA 香港橫掃最佳品牌内容、最佳綜合廣告方案等殊榮 「Yahoo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2022」評審團由26名業界組織成員組成。 下載高清圖片請瀏覽: http://bit.ly/3XxQiWx 香港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廣告界年度盛事「Yahoo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2022」(大獎)早前於香港瑞吉酒店進行頒獎禮。回看過去三年,各品牌在疫情下的新常態中砥礪前行,在應對疫情的變數下仍能突破重重難關,充分發揮無限創意和破格想像力,帶來一個個精彩絕倫的廣告作品。 「Yahoo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2022」評審團由26名業界組織成員組成。 作為享譽業界的區域性盛事,大獎連續14年嘉許在市場營銷及廣告界展示卓越非凡實力的翹楚,共同成就非凡創舉。 大獎評審團由26名業界組織成員組成,他們分別來自互動廣告協會(IAB)、香港廣告商會(HK4As)、香港廣告客戶協會、香港互動市務商會(AIM)、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數碼營銷會(HKMA DMC) 、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台灣廣告主協會(TAA),當中亦包括台灣及新加坡的業界精英。 Yahoo香港及中國廣告業務高級總監陳偉祥先生表示:「隨著世界漸漸復常,回歸至前疫症時期的狀態,各品牌使出渾身解數,重新激發消費者的購物欲望,鞏固品牌在大眾心中不敗的地位。新的一年,我們預期品牌將以更緊縮的預算營運,應對經濟的不穩定性。他們需要積極尋求新機遇,透過破舊立新、創新思維,實現業務增長,聚焦業績表現和投資報酬率(ROI)之同時,亦要保持消費者至上的態度。在未來一年,我們翹首以待新興技術的發展,例如元宇宙、人工智能和雲端運算。此外,Yahoo將繼續著力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為客戶提供綠色媒體產品,我們希望讓世界各地的品牌相信,購買行為的改變能帶來一個更生態友善的明天。」 200位來自市場營銷、廣告、媒體等領域的尊貴嘉賓今天聚首一堂,慶賀過去一年努力得來的成果。 今屆的最高殊榮「香港區至尊傑出大獎」由金融科技公司SoFi Hong Kong的「SoFi x Yahoo財經青年計劃——美股投資大賽」奪得。活動除了同時奪得「最佳綜合廣告方案獎」傑出大獎外,更在「最佳開拓客源廣告獎」、「最佳合作夥伴策略獎」、「亞洲 – 最佳創新體驗獎」三個項目囊括優異獎。SoFi Hong Kong 國際市場營銷主管Niki Leung表示:「為了強化產品定位並且展示我們簡易而多功能的投資手機應用程式,SoFi Hong Kong與Yahoo財經合作,首次為年輕投資者推出了為期3個月的投資大賽。美股投資大賽成功招募286支年輕投資者團隊,他們透過實體和網上會面,充分利用自己的投資知識與SoFi產品相互結合,探討及制定更佳的投資策略。計劃實行後,我們看到新會員的數目大幅增加,同時在網絡論壇提及關於SoFi的內容亦在這年齡群組裡有明顯增長。」 宏利香港憑藉其「守護無間危疾保」企劃奪得「香港區至尊大獎」優異獎,同時亦獲得香港及亞洲區「最佳程序化廣告獎」傑出大獎。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客戶總監崔玄周表示:「為推廣最近面世的兩款危疾產品所提供的靈活保障,我們製作了一系列充滿電影感兼備娛樂性的廣告短片,由著名香港演員林家棟及王丹妮飾演特務夫婦,帶出減輕醫療財務負擔和及早籌劃的訊息。是次推廣活動針對25至54歲的客戶群,透過不同內容的影片及後續推廣活動,配以行動呼籲(call-to-action)訊息,涵蓋不同層面的消費者,例如關注健康的年青人或父母。藉助『Yahoo新一代廣告解決方案Next-Gen Audience』,是次活動得以在cookieless的數碼世界中接觸到高價值的客戶群。我們活動的績效指標(KPI)亦因此提升了310%,而點擊率(CTR)亦比Yahoo行業基準高出400%!」 另一值得注目的得獎者是IKEA香港,它獲得「香港區至尊大獎」優異獎。其大獲好評的「激發『家』的新想像」活動在「最佳品牌内容獎」及「最佳合作夥伴策略獎」兩個項目贏得傑出大獎,在「最佳綜合廣告方案獎」則奪得優異獎。IKEA香港對外傳播經理許佳琳表示:「為應對漸趨普遍的在家工作,或因防疫考慮而足不出戶的情況,IKEA香港推出許多極為引人入勝的相關廣告、長篇內容、原生廣告以及行動呼籲。訊息受眾主要是學生、上班族及有睡眠問題的消費者。在Yahoo支持下,我們的內容商貿生態系統為活動帶來了令人鼓舞的成果,即每次行動成本(CPA)下降66%,資產收益率(ROA)比所有植入式品牌認知好上5倍。」 源自Yahoo的「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是全球行銷業界的一項盛事,在世界各地舉行,而香港則於2009年舉辦首屆頒獎禮,以表揚過去一年在亞洲Yahoo平台上的傑出廣告及宣傳企劃。 請參閱附錄了解獎項結果,如欲了解更多有關獎項資料,請瀏覽官方網頁: https://yahoo.digitaladvertising.com.hk/bicawards/2022/ 關於Yahoo Yahoo 致力透過品牌旗下一系列值得信賴的產品、內容與技術,讓全球近九億用戶更緊貼有關財經、運動、新聞、購物和遊戲的事物,驅動用戶每天的生活。除了服務廣大網民,Yahoo也提供合作夥伴全方位解決方案,助其成長及拓展業務,並串接跨屏廣告、搜尋及媒體等具有價值的連結。更多訊息歡迎瀏覽 yahooinc.com。 附錄—Yahoo「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2022」得獎名單 香港區大獎 獎項名稱 類別 品牌 1.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香港區至尊大獎 傑出 SoFi Hong Kong 2. 優異 IKEA香港 3. 優異 宏利香港 4. 最佳開拓客源廣告獎 傑出 UA亞洲聯合財務 5. 優異 SoFi Hong Kong 6. 優異 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7. 最佳品牌内容獎 傑出 IKEA香港 8. 優異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9. 優異 富達香港 10. 優異 晉達資產管理 11. 最佳數據策略獎 傑出 富衛保險 12. 優異 ITeSHOP 13. 優異 WeLend 14. 最佳創新體驗獎 傑出  csl 15. 優異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16. 優異 卡地亞 17. 最佳綜合廣告方案獎 傑出 SoFi Hong Kong 18. 優異 IKEA香港 19. 優異 拜耳香港 20. 優異 ITeSHOP 21. 最佳全通路程序廣告獎 傑出 拜耳香港 22. 優異 卡地亞 23. 優異 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24. 最佳原生廣告獎 傑出 莎莎網有限公司 25. 優異 at.home 26. 優異 香港海洋公園 27. 最佳合作夥伴策略獎 傑出 IKEA香港 28. 優異 SoFi Hong Kong 29. 優異 美國運通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30. 優異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 31. 最佳程序化廣告獎 傑出 宏利香港 32. 優異 卡地亞 33. 優異 LG香港 34. 最佳搜尋推廣廣告獎 傑出 菲仕蘭香港有限公司 35. 優異 WeLend 36. 優異 畫斯室內設計 37. 最佳影音策略獎 傑出 安盛金融有限公司 38. 優異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39. 優異 香港政府知識產權署 40. 優異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代理大獎 41. 最佳創意廣告公司 Dentsu Creative 42. 最佳廣告媒體代理 Starcom Hong Kong 43. 最佳程序化廣告公司 OMG Asia Award 亞洲區大獎 類別 品牌 1. 「Asia Big Idea Chair亞洲網上創意廣告大獎」亞洲區至尊大獎 傑出 Mercedes-Benz 2. 優異 福斯商旅車 3. 優異 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4. 亞洲—最佳品牌内容獎 傑出 福斯商旅車 5. 優異 睿能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6. 優異 台灣福斯汽車 7. 優異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了解詳情

Vodafone Germany 與 Tech Mahindra、Comviva 深化合作夥伴關係,打造無縫客戶體驗

擴大合作夥伴關係以提供更全面的客戶旅程視圖,增強在輔助和數碼渠道之間的全渠道體驗 Comviva BlueMarble 為 Vodafone Germany 的流動電話、固網電話、有線電視和傳統電視服務提供統一的銷售體驗 透過集中/融合的統一平台提供捆綁式的建議,帶來嶄新收入機會 倫敦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首屈一指的數碼化轉型、諮詢和業務再造服務和解決方案供應商 Tech Mahindra 今天宣佈,該公司已擴大與 Vodafone Germany 的合作夥伴關係,以實現其銷售轉型和客戶體驗流程。 作為這項多年合作的一部分,Tech Mahindra 旗下公司 Comviva 將在 Vodafone Germany 的流動電話、固網電話、有線電視和傳統電視服務業務方面提供統一的銷售解決方案。這項合作始於 2019 年,合作的夥伴關係重點是改變輔助銷售的體驗。擴大的合作夥伴關係將旨在轉型非輔助數碼銷售渠道,並提升整個綜合購買體驗。 Tech Mahindra 通訊、媒體和娛樂業務主席兼網絡服務行政總裁 Manish Vyas 表示: 「Tech Mahindra 堅信創新和投資知識產權開發的力量。我們的產品和平台策略引證了我們在電訊行業深厚的專業知識。我們非常感謝 Vodafone Group 的支持和指導,讓我們開啟了數碼化旅程的新篇章,為 BlueMarble 基礎上的下一代技術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Comviva 已部署其 BlueMarble 平台 ,該平台具有廣泛的用例,包括數碼商務、目錄、訂單管理和客戶服務。合作的第一階段側重於建立一個統一平台,該平台可橫跨電話銷售和零售業務,提供 360 度融合的客戶概覽視圖。第二階段將進一步融合數碼渠道,並使 Vodafone Germany 能夠在客戶選擇的渠道之間將隨需和個人化的解決方案無縫地捆綁在一起提供給客戶。 Vodafone Germany 資訊總監 Ulrich Irnich 說道: 「我們是一個客戶至上的企業。 我們擴大合作夥伴關係並選擇符合 ODA 標準的Comviva原生雲平台,這將使我們能夠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大規模推動個人化,並進一步優化網上和店內體驗。這個全新的解決方案將幫助我們各個團隊具有一個單一的客戶視圖,提供內在洞察力和啟動功能,增加無縫、銜接和關聯的體驗。」 Comviva 行政總裁 Manoranjan (Mao) Mohapatra 說道:「如今,客戶使用各種數碼和線下的觸點,有一個統一集成跨所有渠道的客戶體驗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合作夥伴關係將提供更全面的客戶旅程視圖和增強的全渠道體驗。我們對這種夥伴關係感到非常興奮,它將成為個人化工作的重要基礎,同時亦可提高企業的效率。」 Comviva 的 BlueMarble 是一個模塊化的商務、訂單管理、客戶服務和合作夥伴管理數碼平台。它是一個 5G 就緒、雲端原生、基於微服務的開放式數碼解決方案,透過塑造個人化的客戶體驗和旅程,提供業務靈活性。 Vodafone Germany 簡介  Tech Mahindra 簡介  Comviva Technologies Ltd. 簡介 聯絡方式: Sundeep Mehta Sundeep.mehta@comviva.com 電話號碼:+91-9910030732 

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顯示,約三分之二的大灣區消費者願為危疾保障多花功夫

僅八分之一的香港受訪者表示有信心可負擔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相關醫療開支 香港2023年2月27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就大灣區居民健康保障需求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區内消費者憂慮不斷上升的危疾醫療開支與負擔能力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這方面的顧慮令不少人重新審視他們對健康管理的計劃和準備,大約三分之二的大灣區受訪者表示希望可多為危疾保障下點功夫,但卻不知道應從何著手。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分享首個「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 」調查結果指,僅八分之一的香港受訪者表示有信心可負擔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相關醫療開支,受訪者預計用於治療嚴重疾病的開支龐大,突顯了大灣區11個城市消費者所面對的保障缺口。 宏利作為香港持續經營歷史最悠久的人壽保險公司,期望透過調查了解大灣區居民在健康及財富保障方面的需求,以令其所服務的社群更健康長壽。 據宏利首個「大灣區健康保障度」調查顯示,癌症是大灣區居民最關注的危疾。然而,大灣區不同地方對於治療危疾所需的預計開支分野甚大。以癌症治療為例,内地大灣區城市的平均預計相關開支[1]約為人民幣69.8萬元,相當於受訪者51個月的人均月入。香港方面,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的開支可高達受訪者35個月的人均月入 (約107萬港元)。另一方面,澳門受訪者預期癌症治療的開支只需約46.8萬澳門元,相當於他們15個月的人均月入。 儘管當中存在差別,用於治療嚴重疾病的龐大預計開支均突顯了大灣區11個城市消費者所面對的保障缺口。香港受訪者對負擔嚴重疾病所需醫療費用最為擔憂,只有八分之一(12%)的受訪者表示有信心支付相關費用,而澳門(47%)及內地大灣區城市(45%)則有近半表示有信心。香港受訪者當中對個人財務狀況有信心的主要原因包括:擁有足夠積蓄及穩定工作(兩者均為50%),擁有個人保險(43%)以及有合適的財務預算(42%)。 保險有助彌補保障缺口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表示:「大灣區内的消費者當中,很多都擔心無力支付危疾開支,情況令人關注。治療危疾涉及的開支,不僅包括醫療費用,亦會牽涉復康和生活費用,當工作能力受到疾病影響時,負擔更是百上加斤。此預期開支可高達消費者數以年計的收入,而宏利作為康健保障方案專家,致力為客戶提供貼心支援以減輕其財務壓力並重拾信心,讓他們可專心接受復康療程。 」 香港受訪者認為癌症(65%)、中風(41%)和心臟病(35%)是最關注的三大健康問題。癌症也是内地大灣區城市(42%)和澳門(27%)所關注的主要危疾。除危疾外,澳門市民亦擔心患上高血壓(29%)和肝病(23%)。在内地大灣區城市中,心臟病(27%)和高血壓(25%)分別是第二和第三大健康關注問題。 倘遇上醫療需要,大灣區内約有一半居民會動用應急儲蓄以支付所需(香港:47%;澳門:52%;内地大灣區城市:52%)。有趣的是,內地大灣區城市和澳門受訪者均傾向求助家人,當中44%的內地大灣區受訪者及70%的澳門受訪者期望可從配偶或家庭成員獲得財務支援,而香港這方面的比率僅為28%。 對健康保障的需求日趨殷切 大灣區居民對危疾保障均有需求,受訪者都希望進一步加強保障,但卻不知道從何著手。在受訪者當中,澳門受訪者對此最為認同(71%),其次是內地大灣區城市(69%)和香港(62%)。不少受訪者亦表示,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他們有興趣購買新的或額外的醫療保險,當中以內地大灣區城市的受訪者(85%)最感興趣,其次為澳門(80%)和香港(65%)。 大灣區受訪者平均擁有三至四項保險方案。約半數香港受訪者表示已購買危疾保險(53%)及住院保險(46%),而門診醫療保險(35%)是他們持有最少的康健保險產品。在負擔得起的情況下,三分之二(66%)的香港受訪者表示仍有興趣購買新的或額外的醫療保險。 大灣區内大部分消費者正積極透過運動以保持身心健康,期望藉此收窄保障缺口。超過一半(53%)的香港受訪者表示其健康管理措施包括改善飲食,例如少吃鹽和糖。此外,內地大灣區城市的消費者也表示,保持良好的心理或精神健康(40%)是其主要的健康目標,這方面的比率較香港(33%)和澳門(31%)為高。 李先生續說:「我們樂見大灣區居民普遍意識到投入健康生活和加強疾病保障的重要性。宏利作為香港持續經營歷史最悠久的人壽保險公司,鼓勵客戶多做運動以及做好準備應對任何變故,並深信妥善規劃不僅有助大衆加強疾病保障,亦有助他們應對財務方面的挑戰。」 宏利大灣區健康保障度調查 宏利委託NielsenIQ於2022年12月16日至30日期間,在大灣區所有城市(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進行實地調查。是次調查的香港受訪人數為1,000人,澳門為300人(僅限當地居民),中國內地9個城市各分別為225至300人。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126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開業至今,宏利香港已發展成為本地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逾240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協助客戶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透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以及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環球總部設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和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本公司透過全球財富與資產管理部「宏利投資管理」,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服務。截至2022年底,本公司旗下有超過40,000位員工、逾116,000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400萬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均在所有司法管轄區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 [1] 相關開支包括治療、復康及不能工作時的所需日常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