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抗PD-1單抗H藥出海加速中,復宏漢霖與復星醫藥達成美國市場合作

上海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2022年12月27日,復宏漢霖(2696.HK)宣佈與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達成合作,授予其在美國對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抗PD-1單抗 H藥 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包括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在內的適應症進行獨家商業化的權益。 根據協議條款,復星醫藥將負責H藥在美國市場的商業化活動,復宏漢霖將負責H藥在美國上市的產品開發、生產和供應,並將從此次交易中獲得10億人民幣的首付款、潛在監管和銷售里程碑付款及特許權使用費。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復宏漢霖與復星醫藥在產品商業化等方面已建立深度合作,在企業願景及價值觀、全球化發展戰略、產品運營及管理溝通等方面沉澱多年共識並積累高度默契。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精耕聚力,整合優勢資源,共同推進H藥高效快速實現在美國的上市,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復星醫藥董事長吳以芳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充分利用復星醫藥多年積累的創新能力、國際化優勢及商業化能力,推動H藥漢斯狀在美國市場的商業化,幫助H藥惠及全球更多患者。復星醫藥始終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在創新研發、許可引進、生產運營及商業化等維度踐行國際化戰略,並持續加強全球運營全能力建設。」 復宏漢霖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文傑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復星醫藥針對H藥在美國達成合作。H藥優異的臨床數據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在全球範圍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們將持續推進H藥更多適應症在中國、美國和歐盟等地的上市進程。復星醫藥在美國擁有高速發展的商業化團隊和完善的銷售體系,我們期待雙方攜手並肩,加速推動這款具備差異化優勢的抗PD-1抗體藥物進入美國市場,以優質生物藥惠及更多海外患者。」 優勢協同,共塑出海新動能 復星醫藥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秉承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在持續加強自主創新研發的同時,復星醫藥亦不斷深化外部合作,豐富創新產品管線,強化全球化佈局。依托復星醫藥行業領先的雙向許可能力及國際化優勢,助力實現合作夥伴創新產品的價值最大化。在國際化佈局中,復星醫藥著力於打造美國經營中心,在美國市場進行研產銷全方位的能力建設。談及此次成為H藥漢斯狀在美國的合作夥伴的重要性,以及對肺癌患者的潛在影響,復星醫藥高級副總裁、美國子公司首席執行官楊榮表示:「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這是一個成為社區一份子的機會,可以為那些有關鍵未滿足需求的患者提供服務,每天都在做出改變。」 復宏漢霖在生物藥領域積累了先進技術和豐富資源,已建成一體化生物製藥平台,創新能力貫穿研發、生產及商業運營全產業鏈,目前已在中國上市5款產品,在國際上市1款產品,在研產品管線覆蓋PD-1、HER2、EGFR、BRAF等眾多市場廣闊的靶點。公司在上海及美國加州建立了完善高效的全球創新中心,並擁有一支具備國際一流水準的臨床運營團隊,在全球範圍內同步開展20多項臨床試驗,獲得70多項臨床試驗許可;生產方面,公司嚴格遵照按照國際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標準進行生產和質量管控,管線內產品均由公司自建生產基地進行生產,具備從臨床到商業化各階段產品的豐富生產經驗,並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歐洲藥品管理局、歐盟質量受權人、公司國際商業合作夥伴進行的多項實地核查及審計,獲得中國和歐盟藥品GMP認證。復宏漢霖強勁的生物藥研發實力、對標國際水準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生產能力,為公司產品實現全球商業化提供有力支撐。 引領中國生物藥創新,厚植國際化發展優勢 H藥 漢斯狀®(斯魯利單抗)是復宏漢霖首款自主研發的創新生物藥,目前2項適應症獲批上市,2項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自2022年3月獲批上市以來,H藥已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和鱗狀非小細胞肺癌,惠及逾10,000名中國患者。復宏漢霖積極推進H藥與公司其他產品的協同以及與創新療法的聯合,在全球同步開展12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臨床試驗,廣泛覆蓋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全面覆蓋肺癌一線治療。H藥用於一線治療ES-SCLC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結果於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之一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影響因子:157.3)在線發表,成為全球首個登上JAMA主刊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臨床研究。此外,H藥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盟委員會(EC)的兩項孤兒藥資格認定。 同時,復宏漢霖通過高效運營海外臨床試驗,積累了豐富的國際臨床試驗數據,持續推進產品加速走向全球。此前,公司已與PT Kalbe Genexine Biologics(KG Bio)達成合作協議,授予其H藥首個單藥療法及兩項聯合療法在東南亞地區10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而通過此次與復星醫藥達成合作,H藥對外授權將進一步擴展到美國市場。基於FDA針對H藥治療ES-SCLC遞交上市申請的正向反饋及FDA C類咨詢會議的討論結果,公司亦在美國啟動了一項H藥對比一線標準治療阿替利珠單抗用於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頭對頭橋接試驗並於近期完成首例患者入組,該試驗擬招募200名美國受試者參與此項橋接臨床試驗,以評估H藥在美國ES-SCLC患者中的療效,有望進一步支持H藥在美國的申報上市。隨著H藥海外開發進程的推進,復宏漢霖全面的國際化步伐再提速,將為全球患者帶去更多高品質、可負擔的治療方案。 關於H藥 漢斯狀® H藥 漢斯狀®為重組人源化抗PD-1單抗注射液(通用名: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是復宏漢霖首個自主研發的創新型單抗,目前有2項適應症獲批上市,2項適應症上市申請獲受理,10餘項臨床試驗同步在全球開展。 2022年3月,H藥正式獲批上市,目前可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圍繞H藥,復宏漢霖積極推進其與公司其他產品的協同以及與創新療法的聯合,相繼獲得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地區的臨床試驗許可,在全球同步開展12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臨床試驗,廣泛覆蓋肺癌、食管癌、頭頸鱗癌和胃癌等適應症,全面覆蓋肺癌一線治療。截至目前,H藥已於中國、土耳其、波蘭、格魯吉亞等國家和地區累計入組超3100人,其中2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入組白人的比例超過30%,是擁有國際臨床數據較多的抗PD-1單抗之一。H藥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和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的NDA已獲得NMPA受理,H藥有望成為全球首個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SCLC)的抗PD-1單抗。此外,該藥入選《2022 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作為ES-SCLC治療推薦,針對ES-SCLC的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ASTRUM-005成為全球首個登上JAMA的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臨床研究。H藥治療SCLC也已獲得美國FDA和歐盟EC的孤兒藥資格認定,並在美國啟動了一項H藥對比一線標準治療阿替利珠單抗的頭對頭橋接試驗。 關於復星醫藥 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復星醫藥」,股票代碼:600196.SH,02196.HK)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植根中國、創新驅動的全球化醫藥健康產業集團,直接運營的業務包括製藥、醫療器械、醫學診斷、醫療健康服務,並通過參股國藥控股覆蓋到醫藥商業領域。 復星醫藥以患者為中心、臨床需求為導向,通過自主研發、合作開發、許可引進、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層次的合作模式,豐富創新產品管線。圍繞腫瘤及免疫調節、代謝及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重點疾病領域,復星醫藥已搭建和形成了小分子創新藥、抗體藥物、細胞治療技術平台,並積極探索RNA、基因治療、ADC、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術領域,提升創新能力。 在「4IN」(創新Innovation、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整合Integration)戰略的指導下,復星醫藥將秉承「創新轉型、整合運營、穩健增長”的發展模式以及為股東創造價值的信念,不斷加強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豐富產品管線,強化全球化佈局,提升運營效率。同時,積極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線上線下佈局,致力於成為全球醫療健康市場的一流企業。 關於復宏漢霖 復宏漢霖(2696.HK)是一家國際化的創新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可負擔的高品質生物藥,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領域,已在中國上市5款產品,在國際上市1款產品,15項適應症獲批,4個上市註冊申請獲得中國藥監局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來,復宏漢霖已建成一體化生物製藥平台,高效及創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貫穿研發、生產及商業運營全產業鏈。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創新中心,按照國際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標準進行生產和質量管控,不斷夯實一體化綜合生產平台,其中,上海徐匯基地已獲得中國和歐盟藥品GMP認證,松江基地(一)也已獲得中國GMP認證。 復宏漢霖前瞻性佈局了一個多元化、高質量的產品管線,涵蓋20多種創新單克隆抗體,並全面推進基於自有抗PD-1單抗H藥漢斯狀®的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繼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利妥昔單抗)、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中歐雙批單抗藥物漢曲優®(曲妥珠單抗,歐洲商品名:Zercepac®,澳大利亞商品名:Tuzucip®和Trastucip®)、漢達遠®(阿達木單抗)和漢貝泰®(貝伐珠單抗)相繼獲批上市,創新產品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已獲批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其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和食管鱗狀細胞癌2項適應症的上市註冊申請也正在審評中。公司亦同步就15個產品、12個免疫聯合治療方案在全球範圍內開展20多項臨床試驗,對外授權全面覆蓋歐美主流生物藥市場和眾多新興市場。

晶門科技打造優質驅動IC 助力電子紙搖身全球綠色轉型要角

台北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電子紙受惠數位轉型和節能減碳兩大引擎帶動,加上走向彩色化等相關技術的演進,近年加速擴大應用場域,電子紙供應鏈相關業者的業績更是成長顯著。據研調單位TrendForce預估,今年全球電子紙市場規模約46.5億美元(約新台幣1,441億元),年增48.1%,預估到2026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3.4億美元;隨着電子紙的應用趨向更多元化,將有助晶門等驅動IC廠未來五年的表現。 節能減碳的綠色轉型趨勢下,電子紙顯示器的重要性正逐年攀升。面對電子紙未來的潛在大商機,電子紙驅動IC主要供應商之一的晶門科技(Solomon Systech Limited)大力推動技術升級,期盼和電子紙產業鏈共同擘劃綠色大未來。 晶門創立於1999年,為專注顯示器驅動IC及系統解決方案研發的無晶圓廠(Fabless)IC設計公司,在20多年前就跨足電子紙業務。晶門行政總裁王華志娓娓道來進入電子紙市場的契機,「我們是行業的先行者,最初摩托羅拉(Motorola)提供驅動IC給麻省理工研發,而後摩托羅拉及麻省理工分別分拆出晶門和E Ink。我們一直與電子紙的領導開發商與供應商合作無間,不斷研發改進我們的驅動IC。」 磨刀多年,晶門不僅順利搭上這波電子紙熱潮,業績蒸蒸日上,今年並於《EE Times》與《EDN》出版集團ASPENCORE台灣與亞洲團隊主辦的第二屆「EE Awards Asia-亞洲金選獎」,以支持有源矩陣電子紙顯示器(Electronic Paper Displays,EPD)彩色電泳顯示器的顯示驅動IC,獲得「最具話題產品和技術獎(Most Topical Product and Technology)」肯定。 電子紙邁入彩色世代 晶門驅動IC扮演重要推手 邁入彩色世代,是電子紙近幾年之所以受矚目的原因之一,晶門這項產品就扮演著重要推手。王華志點出該產品的幾項特點,比如,對比舊式的段碼式,該產品採用矩陣式,使電子標籤顯示資訊可以隨意改動,用途更靈活;產品以高壓驅動,靜止狀態時既能顯示圖像資料又完全不耗電,為低耗電的環保產品。 王華志也說,市場對電子紙和電子標籤的要求主要為色彩方面朝向多色發展,亦要求快速刷屏更新,IC要配合的話驅動電壓要提高,電壓電流要分得夠準,同時亦要快速反應,「這些挑戰我們都和客戶合作成功解決,該產品成功讓電子標籤由純黑白進階至黑白紅、黑白黃,色彩有更多變化!」 本次產品能於EE Awards摘得獎項,王華志深感榮幸,「EE Awards Asia在電子界中具有高認受性,我們很榮幸能在這個比賽中獲獎,這是業界對我們設計技術及產品的一個肯定。我們將繼續專注研發,以推出更優秀的產品。」 晶門三大方向持續強化技術 助力全球綠色轉型 展望電子紙產業的未來,他認為,歐洲現已廣泛應用電子標籤(ESL),亞太區才剛開始應用,美國的應用正穩步上升。現時ESL於全球滲透率僅5%,仍有約95%的發展空間,市場潛力非常大。接下來預期多色彩及更高的刷新率(Frame Rate)會是兩大發展方向,晶門也將持續將電子紙列為重點投放項目,朝反應快速、悅目清晰及低耗電等三大方向精進技術,藉打造優質驅動IC,盼推動電子紙產品在市場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王華志進一步指出,電子紙除了低耗電亦可大量減少紙張的使用,從而減低碳排放。比如,6億個3吋ESL七年間約可節約4億棵樹,提供1.3億噸的碳吸收,有效達到碳中和。減碳在現今國際間已是大勢所趨,綠色科技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此外,智能化亦是電子紙的另一大潛力和賣點,如超市裏的ESL可以同時連接網上商店及實體貨架,日間是ESL、晚間是庫存系統,從而可以協助減省人力並減低人手出錯機會,提升效率。 響應綠色產業鏈轉型趨勢,晶門在供應商選擇上進一步「綠化」。王華志解釋,他們會優先選擇在環境方面可持續表現良好的夥伴,並要求所有供應商對其供應的原材料進行實驗室分析及簽署環境要求保證書,以確保其原材料及製造流程符合國際環境標準,同時亦會對供應商進行審計,定期評估其可持續性表現,藉多方布局,最大限度減少公司業務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節能減碳如今成為全球產業的共同任務,運用技術力打造綠色產品,可說是科技業最擅長也最有效益的永續策略之一。王華志直言,綠色科技除了對環境有正面影響,在商業角度亦是一個潛力無限的藍海,「我們希望可以把握這個機遇,重點投放電子紙驅動IC項目,為公司帶來增長之餘亦為打造低碳社會出一分力!」

華為數通躋身2022 Gartner®魔力象限”領導者”

深圳2022年12月27日 /美通社/ — 國際分析師機構Gartner發佈2022年 《Gartner Magic Quadrant™ for Enterprise Wired and Wireless LAN Infrastructure》,華為躋身領導者象限,也是該像限唯一的非北美廠商。華為數據通信相關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CloudEngine系列交換機、AirEngine系列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和iMaster NCE自動化&智能化網絡管理平台等。 華為數通躋身2022 GartnerR企業有線無線局域網基礎設施領導者象限 華為是企業有線無線局域網基礎設施領域的優秀供應商,擁有豐富的產品組合、支持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網絡管理平台及”無線優先”的戰略,具備領先的執行力和遠見力。 華為擁有從局域網(LAN)、無線局域網(WLAN)到廣域網(WAN)的整套有線無線一體CloudCampus解決方案,包含CloudEngine系列交換機、AirEngine系列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和iMaster NCE自動化&智能化網絡管理平台。目前,華為園區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已在全球範圍內服務數百萬客戶,並得到了眾多客戶的好評。 華為堅持深耕企業市場,通過研發極簡網絡架構、極致硬件設計、敏捷軟件交付、靈活商業模式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引領企業網絡發展。架構上,華為創新推出了中心交換機+遠端模塊的極簡架構,網絡三層變兩層;硬件上,華為推出了創新的第三代Wi-Fi智能天線;產品上,華為推出了全系列的CloudEngine系列交換機與AirEngine系列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產品;軟件上,華為iMaster NCE自動化&智能化網絡管理平台,業界首發L3園區網絡自動駕駛;商業模式上,華為推出了”可租可售”靈活的雲管理平台部署模式,同時支持本地部署、公有雲部署和MSP自建雲部署。 華為園區網絡產品與方案已服務於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廣泛應用於政府、教育、醫療、製造、金融、能源等行業,為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實的數字底座。 瞭解更多華為園區網絡信息,點擊https://e.huawei.com/cn/solutions/business-needs/enterprise-network/campus-network Gartner免責聲明 Gartner並未在其研究報告中支持任何供應商、產品或服務,也並未建議科技用戶只選擇該等獲最高評分或其它稱號的供應商。Gartner的研究報告含有 Gartner研究與顧問組織的意見,且該意見不應被視作事實陳述。就該研究報告而言,Gartner放棄做出所有明示或默示的保證,包括任何有關適銷性或某一特定用途適用性的保證。Gartner和Magic Quadrant是Gartner有限公司和/或其附屬公司在美國及全球的註冊商標和服務商標,經許可在此使用。保留所有權利。

技嘉實體尾牙盛大回歸 慰勞員工祭出滿滿大獎

台北2022年12月26日 /美通社/ — 全球電腦領導品牌技嘉科技持續穩健經營,今年在疫情與市場的嚴峻狀況下,憑藉靈活的策略調整,仍有亮眼的業績成長。為體恤員工,技嘉於23日舉辦實體尾牙,「技嘉奔未來,精彩無止境」盛大登場,並霸氣送出六台汽車大獎,最大獎為價值近兩百萬的歐洲名車,此外還有機車、家電、3C產品等豐富獎品,總價值逾兩千萬元,且人人有獎,讓員工幸福迎接新年。 技嘉實體尾牙盛大回歸 慰勞員工祭出滿滿大獎 技嘉今年尾牙邀請到許多唱將盛情演出,包含實力女聲周蕙、亞洲小天王周興哲、歌壇天后蘇慧倫、樂團新秀告五人,皆帶來諸多經典又令人琅琅上口的歌曲,讓員工除享受佳餚外也沉浸在天籟美聲中。此外,也邀請到直播巧遇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的新星李以樂、李欣庭炒熱氣氛,現場更宣布再加發福利金給每位員工,總金額近千萬元,讓全場氣氛嗨到最高點。 技嘉致力於照顧員工福祉,也實踐永續經營打造幸福企業。除了榮獲2022年第18屆《遠見雜誌》CSR暨ESG企業社會責任獎「電子科技業」楷模獎,今年也再度榮獲全球品牌調查機構Interbrand「台灣最佳國際品牌」的肯定,品牌價值較去年成長19%,高於獲獎企業平均成長幅度的12%。技嘉秉持「創新科技,美化人生」的企業宗旨,將持續投入改善世界的關鍵技術並朝永續經營目標邁進。

KIIT 和 KISS 創辦人 Achyuta Samanta 博士喜獲烏特卡爾大学榮譽博士學位

印度布巴內斯瓦爾2022年12月26日 /美通社/ — 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KIIT & KISS(布巴內斯瓦爾)創辦人兼坎大瑪爾聯邦下院議員 Achyuta Samanta 喜獲烏特卡爾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以表彰他對教育和社會服務領域的巨大貢獻。這是他獲得的第 50 個榮譽學位。 Noted Educationist, social reformer and Founder of KIIT & KISS Dr. Achyuta Samanta being conferred the Honorary D. Litt. by Hon’ble Governor of Odisha and Chancellor of Utkal University Prof. Ganeshi Lal at the University’s Convocation function on Friday. University VC Prof. Sabita Acharya is seen in the picture 烏特卡爾大學也是 Samanta 博士的母校。該校於 2022 年 12 月 23 日在其第 52 屆畢業典禮上向他授予此項榮譽。 大學校長和奧里薩邦州長 Ganishi Lal 博士向他頒發了學位,前最高法院首席法官 V. Gopala Gowda 兼大學副校長 Sabita Acharya 與高等教育首席秘書、奧迪薩省省長 Bishnupada Sethi 等人亦蒞臨盛典。 在莊嚴的盛會上,州長在開始致辭時特別提及 Samanta,并描述他是一位「学界傳奇人物」。他表示, Samanta 博士體現了人類的關鍵特質,例如簡約、謙遜、感恩、勇氣、毅力、慷慨、平等、和平和善良。 Dr. Samanta 博士向校長表示最深厚的謝意,並向風險投資委員會和大學財團致敬。「所有人都知道我一生致力於為他人服務。為了表示認可我的人生、工作和成就,我獲得了許多榮譽和獎項。然而,有些獎項很特別,像這一個。我很高興,我的母校烏特卡爾大學授予我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此學位是我的 第 50 個榮譽博士學位,是全體印度人中的最高學位。我將這個獎項獻給我心中的英雄 – 我的母親,感恩她所有的付出和犧牲。仰賴上天的祝福和人民的恩賜,我方才到達今天的位置。他們的願望繼續給我力量,讓我有更多的夢想,以改善社會。」 Samanta 博士評論道。 他最近獲得了比拉國際大學 (Birla Global University) 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並獲得柏藍浦大學 (Berhamur University) 授予的榮譽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