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靈實舉行「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

連結各界 共同成長 奔向全民健康願景 香港2023年1月16日 /美通社/ — 基督教靈實協會(下稱靈實)於2023年1月15日在將軍澳嶄新地標——將軍澳跨灣大橋舉行「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跨灣大橋集合了行車道、單車徑和行人路,是全港首條加入健康元素的海上高架橋,象徵「活力無限」。「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更是大橋通車後首個大型慈善跑及步行籌款活動。是次活動分為3公里生命跑、6公里生命跑及3公里慈善行,靈實於2015年開始舉辦慈善跑及步行籌款活動,為非政府資助服務籌款,扶助弱勢社群,是次「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更在社會各界引起關注。 靈實於將軍澳跨灣大橋舉辦「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邀請多位政要及商界名人到場參與活動及開幕禮,攜手帶領社會邁向全民健康的願景,推展「願景之都」。左起:香港房屋協會行政總裁兼執行總幹事陳欽勉先生、土木工程拓展署東拓展處署長梁中立先生、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前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先生、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先生、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女士、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先生、立法會議員林素蔚小姐及西貢區議會主席周賢明先生 靈實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表示:「我和靈實擁抱著一個願景,就是希望讓西貢和將軍澳區,以至香港成為一個健康、市民感到幸福快樂的社區。要令市民健康,不只要做好醫療系統,更是應該讓市民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這個願景不會停下來,將軍澳跨灣大橋正正是一個起點,因此靈實決定推展『願景之都—Vision City』計劃,靈實將會繼續和將軍澳一起成長,就像大橋一樣,連繫社區,透過我們服務單位的活動以及和其他機構合作,一起推動健康工作。」是次「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由靈實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擔任主禮嘉賓,更邀請到多位政要及商界名人到場參與活動及開幕禮,透過踏單車、跑步和步行,跨越將軍澳跨灣大橋,實現攜手帶領社會邁向全民健康的願景。 健康城市的概念分為「Health for All」及「All for Health」,而靈實的願景包括推動這兩方面的工作,就是人人都享受健康的權利,不論貧富,都可以得到醫治;以及不單是在醫療範疇推廣健康,而是從社區建設、交通網絡、居住環境等多方面著手改善居民身心社靈的健康。而將軍澳區的新地標──將軍澳跨灣大橋正正是連接社會各界,推動實現願景之都。這條集行車路、單車徑和行人路於一身的大橋,象徵無限的活力和共融,普羅大眾亦可在橋上一起散步、跑步、踏單車,無論老幼、甚至坐輪椅亦可融入社區。「尊重生命,改變生命」不是一個口號,從基層醫療、晚期照顧、長者服務,到市民的日常運動和文化歷史,靈實希望繼續和社區同行,與大眾一起一步一步建立和實現健康快樂的願景之都。 將軍澳有「健康城市」之稱,是一個急速發展、活力十足的社區,而大橋正好為社區注入新的活力。是次「2023 HOPES RUNNER靈實生命跑及慈善行」是為靈實轄下非政府資助服務及為期10年的「築動生命全方位關顧計劃」籌款。不單讓參加者享受比賽、揮灑汗水,更能扶助弱勢社群,支持靈實提升服務質素,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惠。 靈實在將軍澳扎根70年,一直秉承「尊重生命.改變生命」的精神靈實將繼往開來,因應社會需要,持續推動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服務質素,以及和不同界別合作,服事不同社群的身、心、社、靈的需要,以愛心服務社群,就如一座大橋連結各界,與社會共同成長。 關於基督教靈實協會 五十年代初,靈實創辦人司務道教士看見當時調景嶺難民的需要,透過贈醫施藥,幫助病患者。除了關注他們的身體需要外,司教士更著重他們的心理、社交和靈性方面的需要。時至今日,靈實的服務已發展至長者、健康、復康和福音事工,更致力關心服務使用者身、心、社、靈的發展,繼承司教士全人關懷的服務精神。 關於「築動生命全方位關顧計劃」 近年將軍澳區內人口老化問題加劇,為社區帶來極大挑戰,靈實遂於2016年推出「築動生命全方位關顧計劃」,揉合靈實多年在長者醫療及復康方面的專長和經驗,透過基 建發展,為市民提供嶄新而優質的醫療及社會服務。這個十年發展計劃將以新建設帶動且更新靈實現有服務,回應社會需要及靈實的服務宗旨。計劃包括以下五個項目: (一) 擴建靈實胡平頤養院; (二) 擴建靈實醫院; (三) 擴建靈實司務道寧養院; (四) 新建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及長者護養院;(五) 新建嚴重智障人士日間中心暨宿舍宿位。

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開設香港辦事處及委任北亞區銷售主管

香港2023 年 1 月 16 日 /美通社/ — 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 「思博瑞」)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Allspring) 為一家領先的獨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 (AUM)4,630 億美元*。公司今天欣然宣佈在香港設立新辦事處,並委任陸頴詩(Linda Luk)為公司的北亞區銷售主管。 陸頴詩於擁有近30年的投資行業工作經驗,加盟思博瑞將領導公司在整個地區的分銷及市場營銷業務。她將負責執行思博瑞的銷售策略,並為香港、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客戶提供服務。 在加入思博瑞前, 陸頴詩曾出任弘收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Income Partners Asset Management Ltd.) 的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分銷總監。在此之前,她亦曾在領航投資香港有限公司 (Vanguard Investments Hong Kong Ltd.) 先後擔任多項職務,最後為董事總經理兼香港分銷業務主管。陸頴詩於1993年開展其投資行業生涯。 陸頴詩表示:「我很高興有機會加入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為一家由經驗豐富、優秀能幹、具多元背景的投資專才組成且不斷壯大的機構作出貢獻。我期待成為推動公司業務發展邁向更成功的一分子。」 思博瑞國際客戶部總監 Andy Sowerby 評道:「我們很高興地歡迎 Linda領導我們新成立的香港辦事處。她在分銷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成熟的專業知識,並將利用這些寶貴經驗為我們的北亞地區客戶帶來貢獻。她是我們不斷壯大的團隊的重要新成員。」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思博瑞和我們提升投資行業使命之詳情,請瀏覽 www.allspringglobal.com。 關於 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是一家獨立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 4,630 億美元*,在全球多地設有辦事處,其投資團隊由 450 名投資專業人員組成。思博瑞致力於理性周全的投資、目標明確的計劃,並倡導既追求財務回報又追求積極成果的投資新時代。 *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管理的資產規模包括來自Galliard Capital Management 的 930 億美元。Galliard為一家投資顧問公司,並不屬於思博瑞商業名稱/GIPS旗下公司。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Allspring) 是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Holdings, LLC 旗下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名稱。這些公司包括由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 (FCA) 授權和監管的投資管理公司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UK) Limited (Allspring UK),以及由盧森堡金融業監督委員會 (CSSF) 授權和監管的公司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Luxembourg S.A. (Allspring Luxembourg)。跟據2000 年《金融服務與市場法》(FSMA) 第 21節,獲准在英國發行的資料經由 Allspring UK 批准。 ALL-01052023-azjkolxc © 2023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Holdings, LLC 保留一切權利。  

AIA Singapore任命孫興愍為首位品牌大使,提升新加坡人整體健康

新加坡2023年1月16日 /美通社/ — AIA Singapore(友邦保險新加坡)今天宣佈,托特納姆熱刺球員孫興愍成為其首位新加坡品牌大使。孫興愍七次當選亞洲足球先生,上賽季成為首位拿下英超金靴的亞洲球員。此次任命是「10億個旅程,攜手前行每一步」(AIA One Billion)倡議的一部分,該倡議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讓該地區10億人過上「健康長久好生活」。 AIA Singapore appoints Tottenham Hotspur player, Heung-min Son, as its first Singapore brand ambassador 作為AIA Singapore的品牌大使,孫興愍將通過在身體健康、動機與心理健康和財務健康這三個關鍵方面推行整體健康,激勵新加坡人改善日常生活,助力AIA兌現品牌承諾 — 讓新加坡人過上「健康長久好生活」。 AIA Singapore首席客戶與數字官Melita Teo表示:「孫興愍被公認為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足球運動員之一,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勵志偶像。孫興愍的踢球生涯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的天賦,以及自我提升、堅韌不拔的個人價值觀。作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他的價值觀和不斷進取的決心與AIA Singapore不斷追求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支持,讓他們通過實現整體健康改善生活質量相一致。我們將攜手孫興愍,在2023年及以後為新加坡人的生活帶來更大的積極影響。」 孫興愍表示:「我的許多價值觀和人生觀都來源於父母。在我小時候,他們總是激勵我無論做什麼都要精益求精,如果我想成為出色的足球運動員,就必須超越自己,在保持身心健康的同時,還要學會尊重他人。時至今日,我仍然堅守這些價值觀,良好的心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團隊合作非常重要。我很榮幸能成為AIA Singapore的首位大使,我們將採取措施激勵更多人一起實現整體健康。」 通過對孫興愍的任命,AIA Singapore重申其致力於讓新加坡人過上「健康長久好生活」的承諾,通過推行積極的生活方式讓新加坡社區參與進來,傳達了團隊合作、紀律性和體育精神的價值觀,以及人們如何從整體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財務健康,從而對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孫興愍將在AIA Singapore今年即將推出的各項舉措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以證明整體健康對實現「健康長久好生活」的重要性。其中將包括面向客戶、AIA保險代表、企業合作夥伴以及AIA Singapore員工的活動。 AIA Singapore長期以來一直是托特納姆熱刺俱樂部的全球主要合作夥伴。去年,AIA Singapore和托特納姆熱刺與AIA Better Lives Fund聯合發起了Grant-a-Wish,這是一項為有需要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籌集資金的籌款活動。收益用於通過Community Chest為AIA Better Lives Fund的受益人提供支持,其中包括AIA Singapore的慈善合作夥伴Children’s Wishing Well,致力於為幼兒提供營養餐,為兒童教育提供支持,並通過非學術領域的專業認證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對於VIVA Foundation,捐款資助了癌症研究項目,用於開發先進的治療方法來挽救患癌兒童的生命,制定為倖存者提供治療後整體護理的方案,並提供更好的醫療設施。所籌資金還撥了一部分給托特納姆熱刺基金會。 受歡迎的AIA Kids’ Football Clinics在暫停兩年之後,於2022年11月作為Grant-A-Wish活動的延伸再度回歸。在托特納姆熱刺發展教練Shannon Moloney和Jerome Barker以及新加坡足球協會(FAS)教練的支持下,500名兒童在球場上進行了實時體驗,並參加了令人興奮的訓練和小型錦標賽。這家足球診所鼓勵孩子們採取積極的生活方式,灌輸體育精神和堅毅的品質,同時為AIA Better Lives Fund籌集資金。通過註冊籌集的總收益悉數用於Children’s Wishing Well。  

和譽醫藥:做更創新更有全球價值的項目

上海2023年1月16日 /美通社/ –2022年四季度,用於治療晚期腱鞘鉅細胞瘤(TGCT)的CSF-1R抑制劑Pimicotinib(ABSK021)的Ib期初步結果於世界結締組織腫瘤學會年會上公佈,Pimicotinib的初步ORR達到68% (17/25),證明其具有顯著的抗腫瘤療效,而全球同類競品的ORR數據不過30%-40%。Pimicotinib於2022年7月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認定為突破性治療藥物,並於10月獲批進入臨床III期試驗。這是和譽醫藥展現研發實力的重要時刻。 縱觀2022年,和譽醫藥有三個具有全球價值的創新藥項目(Pimicotinib (ABSK021)、Irpagratinib(ABSK011)、Fexagratinib(ABSK091))進入臨床概念驗證階段並均在年內取得了初步積極結果。成立六年以來 「一分一秒都沒有浪費」的和譽醫藥,在這一年經歷突破性飛躍,從早期研發公司成長為擁有多個中晚期臨床項目的創新藥企。這些項目都在全球範圍內具備強大競爭力,擁在未來幾年內轉化為巨大商業價值的潛力。 那麼,和譽醫藥創新藥項目開發中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項目價值如何,未來又將有哪些重要發展? 堅持創新和差異化填補尚未滿足的臨床需求 和譽醫藥自2016年設立之初,就將同類首創First-In-Class、同類最優Best-In-Class作為開發目標,當時業界流行的仍然是自2007年開始的基本與國內生物醫藥改革開放十年紅利期平行發展的Me-too風潮。一些Me-too小分子抗癌藥物在2016年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億人民幣,這在中國是個大數字,但在美國市場上可能排在暢銷藥品榜單的數百位。 「16年與投資人談時還沒有內卷這個詞,也沒有醫保集采,投資人覺得中國市場很大,你們就做PD-1、CDK4/6抑制劑這些已經成藥的靶點就好,畢竟成功率高」, 陳博士說,「但我們判斷,當時中國市場相對於創新藥物研發投入還是不夠大,要從全球的角度去考慮資源和商業價值,堅持創新和差異化,去解決現有藥物解決不了的臨床需求。行業到幾年後才普遍接受這個觀點。」 和譽醫藥研發佈局有三個邏輯維度。第一是創新和差異化,尤其是開發針對新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因為創始團隊長期從事小分子研發的經驗能帶來巨大優勢。第二是在早研階段深耕腫瘤領域,這是未滿足臨床需求最大的適應症領域,創新機遇最多,和譽醫藥在精準靶向和腫瘤免疫兩個方向都有深度佈局,比如Pimicotinib、ABSK043等是腫瘤免疫治療方向,Irpagratinib和Fexagratinib等多個項目是腫瘤精準治療方向。第三是基於很多腫瘤靶點與非腫瘤疾病相關性,隨著項目進入臨床階段,將它們拓展到腫瘤以外的相關適應症,進一步放大商業價值,給更多病患帶來新的治療方案,像Pimicotinib已經在向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等非腫瘤方向拓展。 要執行差異化的理念,必須有與創新性相匹配的研發能力,而研發能力的核心就是人才。「我們團隊,尤其創始團隊的研發經驗非常豐富,創始人團隊曾經實質性參與過七、八個全球獲批新藥的研發;研發團隊多數人在跨國藥企工作過很多年,研發實力在國內的小分子研發團隊裡是一等一的」,陳博士非常自信地說,「我們有能力去做高質量且研發速度有保障的全球新藥」。 在實際判斷和選擇待研發項目時,和譽醫藥的考量是多方面的,這與創始團隊多年積累的研發經驗密切相關。首先是避開過熱的細分領域和靶點,避免過度競爭帶來的價值回報降低,不在混亂狀態下搶奪資源。其次是根據和譽團隊的專業度選擇成藥特性好、相對有把握的項目,從而在新藥研發失敗概率很高的大環境裡找到立足點。再次,在透徹瞭解當時目標靶點相關藥物競爭環境的情況下,找到競品的弱點並能在和譽項目中予以解決,以此保證數年後成藥時能夠獲得療效和進度上的優勢,爭取在質量和速度上均領先國內外競品。最後是客觀看待取捨,全球創新競爭優勢是第一位的,近期內市場規模給予足夠商業回報即可接受。 「我們非常重視在創新和差異化的基礎上的質量和效率。過去6年的早期研發成功率和效率都很高,立項項目基本都產出了臨床候選化合物PCC,平均每年達2~3個,這在行業內包括外企都是很罕見的。這樣的高效率和成功率,已經成為和譽醫藥研發平台打造的優勢和特點,」陳博士說,「這種預判與執行的有機結合只能建立在團隊多年研發經驗的基礎之上,僅靠參考文獻或咨詢報告分析是不可能做到的。」 做具有全球價值的新藥項目2022年臨床突破性進展 持續高水準研發 和譽醫藥目前已開發了包括15個項目研發管線,進入臨床階段的已達7個,其中Pimicotinib、Irpagratinib、Fexagratinib三條管線進入臨床概念驗證階段並均在2022年底取得了初步積極結果。 「Pimicotinib是和譽申請IND的第一個腫瘤免疫小分子,腫瘤免疫比精準靶向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它的廣譜適用性。Pimicotinib調節巨噬細胞,而巨噬細胞是免疫系統一類主要細胞,在人體多個器官均有分佈,跟多種疾病相關。所以Pimicotinib的潛在適應症也非常多」,陳博士自豪地說,「2022年,Pimicotinib在第一個適應症腱鞘鉅細胞瘤的臨床Ib期實驗中展現出優異的療效(68% ORR)和安全性,驗證了成為全球Best-In-Class的潛力,並獲得中國突破性療法認證和三期試驗批准,將在23年上半年啟動該適應症的臨床III期,成為我們公司第一個進入註冊性臨床試驗的藥物。我們也在與FDA和EMA進行交流,希望同步將註冊性臨床推進到美國和歐洲,真正帶來全球價值」。Pimicotinib是和譽醫藥獨立自主研發的一款全新的口服、高選擇性、高活性CSF-1R小分子抑制劑,也是中國公司開發的首款已進入臨床試驗的高選擇性CSF-1R抑制劑。腱鞘鉅細胞瘤每年全世界有數十萬新發病人,其中在中國約有6-7萬,且無任何獲批治療藥物。除腱鞘鉅細胞瘤外,和譽還在同步大力推進Pimicotinib在多種腫瘤和非腫瘤適應症中的臨床,力爭盡快最大程度發揮該項目的治療和商業化潛力。 此外,「2022年,我們的FGFR4抑制劑Irpagratinib在針對晚期肝癌的臨床1b期試驗中展現出22%-33%(BID劑量組)的ORR, 不但是同類最優,甚至能成為同類首創。因為此前全球範圍內的三四款FGFR4抑制劑的臨床早期ORR僅有百分之十幾,都還未能推進到註冊性臨床試驗,」陳博士表示,「我們會在23年完成拓展研究,確定最好的給藥劑量和方式,爭取盡快進入註冊性臨床。」同時,和譽醫藥還在對中國內地FGF19過表達的晚期HCC患者進行Irpagratinib聯合抗PD-L1抗體阿替利珠單抗的臨床II期試驗,該試驗目標是衝擊一線療法,以期獲得更大的市場機會。 2022年12月8日, 和譽泛FGFR抑制劑Fexagratinib對尿路上皮癌患者的初步II期安全性及療效結果公佈。「Fexagratinib在該試驗初期展現出30.8%的ORR,與全球在尿路上皮癌唯一已經獲批的FGFR藥物erdafitinib相當。」陳博士介紹,「尿路上皮癌我們將繼續力推Fexagratinib的開發。FGFR作為泛腫瘤靶點, 還與多個適應症密切相關,包括肺癌、膽管癌、胃癌、乳腺癌等。和譽在這個領域打造了Fexagratinib, 061, 121三個疊代FGFR項目,均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給我們提供了後續針對這些瘤種充裕的佈局選擇。」目前和譽醫藥已與百濟神州就Fexagratinib與替雷麗珠單抗針對FGFR2/3變異的尿路上皮癌的聯合療法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除尿路上皮癌外,其他FGFR突變的臨床試驗也在計劃中。Fexagratinib已於2022年3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授予治療胃癌的孤兒藥認定。 「Pimicotinib、Irpagratinib、Fexagratinib這三個的概念驗證試驗剛好都是在中國完成的,但它們的早期臨床試驗都曾在境外多個其它國家地區開展。這種全球協同臨床的方式,在疫情期間,讓我們的研發效率仍然保持了很高的效率和水準。」 科學家團隊是發展支柱對外合作成出海階梯 對於創新藥企而言,科學家為主的研發團隊是發展的支柱,對外合作是快速突進海外市場的重要階梯。包括和譽醫藥在內的許多企業,都曾受益於MNC中國研發中心在上海張江的大發展,這些研發中心的建立,帶來了知識與研發理念,招募了大量海歸回國做藥,並對國內高校畢業的博士碩士做了十年高質量的系統培訓,這些人才後來多數加入了創新藥企。 「因為臨床項目不斷增加,我們成為為數不多的逆勢招人的企業,去年人才增長率達到45%。實事求是,新進人才的水平相比前些年MNC海歸及系統培訓的這一批有差距,需要以老帶新,增加更多的內部培訓和內部鍛煉」,陳博士說,「和譽醫藥非常重視企業文化,我們創始團隊一心想做高質量的創新好藥,我們追求效率和團隊間的高度默契和密切合作,追求公司的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緊密掛鉤。這樣建立的企業文化逐漸產生品牌效應,大家知道公司是穩定和諧的,有實實在在的能學到知識的項目在做,招人就沒有大的困難。」目前,和譽醫藥的研發團隊已超過百人,隨著III期臨床試驗的開展,還將繼續穩步成長。 所有的國內藥企都有進入歐美市場的強烈願望,與外企合作已經成為中國新藥項目出海的主要模式。 陳博士介紹,在早期研發階段與國外藥企合作,能更高效地加速和譽研發創新、拓展疾病領域、及進入全球市場。2022年初,和譽與禮來達成了總里程碑高達2.58億美元的全球範圍內早研項目合作,就是我們在這方面尋求突破的實例。 這也是國內biotech與全球大藥企在早研階段最先展開的合作之一。圍繞這個項目,通過過去一年中與禮來團隊的密切合作,我們在創新以及團隊非腫瘤領域的研發能力都有了質的突破。以類似這樣的合作為基礎,和譽在新一代EGFR, KRas,合成致死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推出多個優質PCC,在AACR及EORTC等多個全球研發會議中展示。 陳博士繼續介紹道,「到了臨床階段我們的境外合作主要有兩類形式。首先做到的是,利用自身精幹的國際臨床團隊,與大陸以外的國際臨床CRO合作,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台灣等地開展臨床試驗。在過去兩三年內,我們已經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成功完成四五個早期臨床試驗。但當項目進入全球大規模臨床研究時,存在顯著運營風險,而我們短期內也無法建立和負擔大體量的國際臨床團隊,此時就需要與MNC或在某些領域有專長的國外公司達成合作,方式可以是license out或其它類型合作,把項目國外權益不同形式轉讓,我們收取里程碑及商業分成,或是共同開發,共同對歐美臨床進行投入。」 事實上,和譽醫藥的BD商務合作非常多樣化和活躍,有license out,有戰略合作,有聯合用藥合作,有早期共同研發,跟羅氏、阿斯利康、X4、禮來這些公司都有合作。在每年2-3個PCC的內部高效研發下,對外合作的機會不斷增加,授權收益也自然獲得提升。 「我們已經進入了發展的第二階段。以前可能選擇中風險中回報的項目,隨著體量更大和項目專業能力的提高,公司承受風險能力也在提高,未來有能力選擇一些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去做從小分子平台向抗體或其它modality那種平台式的拓展,那樣既無法發揮我們的經驗優勢還會帶來許多問題。我們更傾向做治療領域和治療方式的拓展,向腫瘤以外的領域走,走向聯合療法,圍繞小分子新藥研發的技術以及轉化醫學進行突破」,陳博士堅定地說,「這樣的方式,和譽一定能做更創新更有全球價值的新藥研發。」

三十而立向未來:無限極連續第16年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广州2023年1月14日 /美通社/ — 2023年1月12日,《2022年無限極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佈。這是無限極連續第16年發佈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健康」「品質」「員工」「夥伴」「環境」和「社區」六個方面介紹了無限極過去一年的責任實踐,向社會公開披露企業履責信息。 《2022年無限極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佈 「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面向未來,我們將堅守弘揚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初心,用信心和雄心去擁抱大趨勢,承擔更大的責任,為人類的健康,為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主席、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惠森在報告致辭中表示。 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的時代價值 強化中草藥健康領域科研創新 過去一年,無限極秉持獨特的健康理念「養生固本 健康人生」,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的時代價值,為「健康中國」建言獻策。2022年8月,承辦「中醫藥文化傳播·我們在行動」廣東站活動,攜手院士和國醫大師推廣中醫藥文化。2022年11月,與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辦公室、中華中醫藥學會合作舉辦「2022健康責任論壇」,發佈第6本《全民中醫健康指數研究報告》,展示中醫藥視角下的國民健康狀態。 產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也是對消費者最重要的承諾。過去一年,無限極在數個重點科研項目取得重要進展:2022年9月,無限極參與的「延緩衰老及增強免疫功能性食品的國際產業化應用示範」項目獲得廣東省科技計劃正式立項,該項目由華南理工大學牽頭,劍橋大學等多家知名學府共同參與。2022年11月,無限極全球科學顧問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委員會由來自全球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多學科、多領域的中西專家組成,與諾貝爾獎獲得者霍夫曼團隊、英國劍橋大學等全球科研機構展開合作,將傳統中醫藥的智慧與現代科技方法相結合,轉化成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服務」健康養生方案。 提升社會各界的責任意識 探索公益新模式 2022年,無限極第4次舉辦「520社會責任日v活動,以「小愛匯大愛」之力,提升社會各界的責任意識。同時依托全國30家分公司,帶動合作夥伴和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參與公益事業,在抗擊疫情、捐資助學、志願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 2022年11月,無限極向廣州市慈善協會捐贈483.98萬元愛心物資,全力支援廣州抗疫,並組織各地分公司發揮在地優勢,向一線捐贈健康產品。自疫情發生以來累計向武漢、吉林、上海、內蒙古等地捐贈抗疫資金和物資1627.62萬元。 無限極設立的「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持續資助困境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打造「助學+育人」公益模式。截至2022年12月,「思利及人助學圓夢」公益項目在全國設立44個班,覆蓋全國30個省(含直轄市/自治區),投入資金 2684.5萬元,1661名學生獲得資助,1256名學生完成學業。 無限極相信,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企業的應盡之責,也是基業長青的必經之路。下一個三十年,無限極將繼續秉承百年李錦記的企業精神和「思利及人」的核心價值觀,用心用情回饋社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再上新台階,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美好未來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