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中通快遞發佈2022年第四季度及2022年財年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包裹量達244億件,市場份額擴大1.5個點到22.1%人民幣68億元調整後淨利潤,增長37.6%每股0.37美元2022年特別派息 上海2023年3月16日 /美通社/ — 中國行業領先且快速成長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開曼)有限公司(紐交所代碼:ZTO及香港聯交所代號:2057)(「中通」或「本公司」)今天公佈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第四季度及財年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1]。2022年,儘管新冠疫情持續且經濟疲軟,但本公司仍實現了業務量增量21億件,同比增長9.4%,市場份額擴大1.5個百分點至22.1%,同時也保持了優質的服務及客戶滿意度。2022年,調整後淨利潤[2]增長37.6%至人民幣6,806.0百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人民幣11,479.3 百萬元。 2022年第四季度財務摘要 收入為人民幣 9,871.3百萬元(1,431.2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9,217.5百萬元增長7.1%。 毛利為人民幣 2,772.6百萬元(402.0百萬美元),較 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2,250.9百萬元增長23.2%。 淨利潤為人民幣 2,129.3百萬元(308.7百萬美元),較 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1,747.7百萬元增長21.8%。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3]為人民幣3,397.5百萬元(492.6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 2,739.2百萬元增長24.0%。 調整後淨利潤[2]為人民幣2,120.2百萬元(307.4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1,745.3百萬元增長21.5%。 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美國存託股」[4])淨收益為人民幣2.67元(0.39美元)及人民幣2.61元(0.38美元),較 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2.18元及人民幣2.18元分別增長22.5%及19.7%。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5]為人民幣2.66元(0.39美元)及人民幣2.60元(0.37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2.18元及人民幣2.18 元分別增長22.0%及19.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人民幣3,769.8百萬元(546.6百萬美元),而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3,023.8百萬元。 2022年財年財務摘要 收入為人民幣35,377.0百萬元(5,129.2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30,405.8百萬元增長16.3%。 毛利為人民幣9,039.3百萬元(1,310.6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6,589.4百萬元增長37.2%。 淨利潤為人民幣6,659.0百萬元(965.5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4,701.3百萬元增長41.6%。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3]為人民幣11,289.1百萬元(1,636.8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8,300.7百萬元增長36.0%。  調整後淨利潤[2]為人民幣6,806.0百萬元(986.8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4,947.0百萬元增長 37.6%。  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美國存託股」[4])淨收益為人民幣8.41元(1.22美元)及人民幣8.36元(1.21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5.80元及人民幣5.80元分別增長45.0%及44.1%。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淨收益[5]為人民幣8.59元(1.25美元)及人民幣8.54元(1.23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6.10元及人民幣6.10元分別增長40.8%及40.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人民幣11,479.3百萬元(1,664.3 百萬美元),而2021年同期為人民幣7,220.2百萬元。 2022年第四季度經營摘要  包裹量為65.93億件,較2021年同期的63.43億件增長3.9%。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攬件/派件網點數量為31,000餘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直接網絡合作夥伴數量為約5,900個。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自有幹線車輛數量為11,000餘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超過11,000 輛自有車輛中有約9,700輛為車長15 至17 米的高運力車型,而截至 2022年9月30日為9,300餘輛。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揀中心間幹線運輸路線為3,750餘條,而截至2022年9月 30 日為約3,750 條。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揀中心的數量為98個,其中87個由本公司運營,11 個由本公司網絡合作夥伴運營。 (1)  隨附本盈利發佈之投資者關係簡報,請見 http://zto.investorroom.com。(2)  調整後淨利潤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股權激勵費用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和相關稅務影響的淨利潤。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3)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折舊、攤銷、利息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的淨利潤,並經進一步調整以剔除股權激勵費用以及非經常性項目(如處置股權投資及子公司的收益)。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4)  每一股美國存託股代表一股 A 類普通股。(5)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調整後淨利潤分別除以基本及攤薄美國存託股的加權平均數。 中通快遞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先生表示,「2022年,受疫情反復及外部環境影響,行業整體增速放緩,面對多變的挑戰,中通專注於保障網絡穩定及營運質效的提高。我們保持了優異的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實現了業務量、市場份額及利潤的目標。我們的市場份額增加1.5個百分點至22.1%,調整後淨利潤同比增長37.6%至68億元。隨著競爭格局和行業分化愈發明朗,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也逐步演變為有效的價格策略的制定和執行以及盈利能力的穩健提升。發展良性和實力強勁的龍頭企業將在服務質量、業務量及盈利上取得進一步的領先優勢。我們持續且有效地踐行了中通的長期發展策略,對於中通發展的下一個二十年,我們充滿信心。」 賴先生補充道,「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我們的同建共享文化及日常運營管理為我們實現該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通積極擁護和支持政府相關穩增長政策(例如「兩進一出」、碳減排),並作出了龍頭企業應有的擔當。我們專注自身,積累了領先行業的精細化運營及資源協同最大化能力,平衡把握’量’、’質’、’利’三個方面的發展,在業務發展的同時也為投資人創造更大的價值。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會持續打造分層產品和其他生態業務,承擔更多社會的責任,惠及和造福更廣泛的大眾、社會及環境。這是中通『用我們的產品造就更多人的幸福』企業使命的題中之義。」 中通首席財務官顏惠萍女士表示,「我們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同比上漲一毛,增長8.1%,有效地抵銷了燃油成本上漲及業務量增長放緩所致的單位成本2分錢的上漲。我們現有的轉運平臺有能力支撐更大規模的業務體量。近期我們的單日業務量衝擊到8500萬至9000萬,規模效益得以有效發揮,我們的單票經濟效益將持續改善。公司成本結構穩定,2022年管理費用占營收比重5.4%,與去年持平。」 顏女士補充道,「我們的調整後淨利潤增長37.6%,遠高於業務量9.4%的增長。轉運環節的數字化工具的廣泛應用,使得我們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攬件端,我們優化了業務量目標的設定和宣貫,同時提供給網絡合作夥伴更多的資料能見度和工具抓手,鞏固了網絡的信心。我們已在目標設定、資源部署、實現共同利益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基於目前我們對市場和行業的預判,2023年我們在保持服務質量和客戶體驗的同時,繼續領跑行業,目標市場份額提升至少1.5個百分點。」 2022年第四季度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截至12月31日止三個月 2021年                           2022年 人民幣 %           人民幣 美元 %    (以千元計,百分比除外) 快遞服務 8,428,942 91.4 9,168,541 1,329,313 92.9 貨運代理服務 378,248 4.1 254,130 36,845 2.6 物料銷售 352,414 3.8 404,683 58,674 4.1 其他 57,915 0.7 43,973 6,376 0.4 收入總額 9,217,519 100.0 9,871,327 1,431,208 100.0   收入總額為人民幣9,871.3百萬元(1,431.2百萬美元),較2021年同期的人民幣9,217.5百萬元增長7.1%。核心快遞服務收入較2021年同期增長8.8%,該增長是由於包裹量增長3.9%及單票價格上升4.7%的綜合影響所致。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2021年同期減少32.8%,該減少主要是由於COVID-19疫情之後跨境電商需求和定價逐漸趨於常態化所致。物料銷售收入主要包括列印電子面單打印所需的熱敏紙銷售收入,增長14.8%。其他收入主要由金融貸款業務組成。   截至 12 月 31 日止三個月  2021年 2022年 人民幣 收入百分比 人民幣 美元 收入百分比 (以千元計,百分比除外)  幹線運輸成本 3,350,847 36.4 3,394,342 492,133 34.4 分揀中心運營成本 2,014,763 21.9 2,139,620 310,216 21.7 貨運代理成本 322,785 3.5 238,464 34,574 2.4 物料銷售成本 85,104 0.9 147,838 21,434 1.5 其他成本 1,193,096 12.9 1,178,501 170,867 11.9 營業成本總額 6,966,595 75.6 7,098,765 1,029,224 71.9   營業成本總額為人民幣7,098.8百萬元(1,029.2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966.6百萬元增長1.9%。 幹線運輸成本為人民幣3,394.3百萬元(492.1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350.8百萬元增長1.3%。單位運輸成本減少2.5%,主要受益於我們車隊的高運力牽引車的使用增加及路線規劃改善所帶來的運輸效率持續提升抵銷了柴油價格上漲。我們自有運營的高運力車輛較去年同期增加約700輛。 分揀中心運營成本為人民幣2,139.6百萬元(310.2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014.8百萬元增長6.2%。該增長主要来自(i)自動化分揀設備及場地的折舊及攤銷成本增加人民幣67.7百萬元(9.8百萬美元);及(ii)工資上漲被自動化效益提升部分抵銷共同影響下的人工成本增加人民幣28.5百萬元(4.1百萬美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有458套自動化分揀設備投入使用,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385套。 物料銷售成本為人民幣147.8百萬元(21.4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85.1百萬元增長73.7%。 其他成本為人民幣1,178.5百萬元(170.9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193.1百萬元下降1.2%。該減少主要來自服務企業客戶帶來的派送成本人民幣116.1百萬元(16.8百萬美元),並被(i)擴張末端建設所投入的成本增加人民幣82.0百萬元(11.9百萬美元)及(ii)信息技術相關成本增加人民幣44.0百萬元(6.4百萬美元)所抵銷。 毛利為人民幣2,772.6百萬元(402.0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250.9百萬元增長23.2%,系業務量和單票價格增長以及成本效益提升綜合影響。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4.4%改善至28.1%。 總經營費用為人民幣312.7百萬元(45.3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96.9百萬元。 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人民幣560.9 百萬元(81.3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72.3百萬元增長18.8%,主要是由於員工薪酬及福利增加。 其他經營收入淨額為人民幣248.1百萬元(36.0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75.4百萬元。其他經營收入主要包括(i)增值稅加計扣除人民幣100.3百萬元(14.5百萬美元),(ii)美國存託股費用返還人民幣59.9百萬元(8.7百萬美元),及(iii)政府補貼及稅費返還人民幣38.9百萬元(5.6百萬美元)。 經營利潤為人民幣2,459.8百萬元(356.6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054.0百萬元增長19.8%。經營利潤率從去年同期的22.3%升至24.9%。 利息收入為人民幣 111.8百萬元(16.2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94.2百萬元。 利息費用為人民幣 76.1百萬元(11.0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4.9百萬元。 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為人民幣83.5百萬元(12.1百萬美元),而去年同期為人民幣0.3百萬元損失。該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的收益或損失乃出售銀行基於市場情況估計的未來贖回價釐定。 出售股權投資對象和子公司和其他的收益為人民幣9.1百萬元(1.3百萬美元),而2021年為人民幣2.4百萬元。  所得稅費用為人民幣500.5百萬元(72.6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371.4百萬元。整體所得稅率較去年同期增長1.6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適用稅率為25%的地方經營主體的稅收承諾佔比提升,而總部經營主體享有適用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15%優惠稅率所致。 淨利潤為人民幣2,129.3 百萬元(308.7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1,747.7百萬元增長21.8%。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人民幣2.67元(0.39美元)及人民幣2.61元(0.38美元),去年同期的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人民幣2.18元及人民幣2.18元。 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基本及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調整後收益為人民幣 2.66元(0.39美元)及人民幣2.60元(0.37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18元及人民幣2.18元。 調整後淨利潤為人民幣2,120.2 百萬元(307.4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1,745.3百萬元。 息稅折攤前收益[1]為人民幣3,406.5百萬元(493.9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741.6百萬元。 調整後息稅折攤前收益為人民幣3,397.5百萬元(492.6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2,739.2百萬元。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3,769.8百萬元(546.6百萬美元),去年同期為人民幣3,023.8百萬元。  (1) 息稅折攤前收益為非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指標,其定義為不包括折舊、攤銷、利息費用及所得稅費用的淨利潤。管理層旨在通過該指標更好地反映實際業務運營。   2022財年財務業績   截至 12 月 31 日止年度  2021年 2022年 人民幣 % 人民幣 美元 % (以千元計,百分比除外)  快遞服務 27,450,922 90.3 32,575,698 4,723,032 92.1 貨運代理服務 1,529,601 5.0 1,212,677 175,822 3.4 物料銷售 1,231,283 4.0 1,384,674 200,759 3.9 其他 194,033 0.7 203,947 29,569 0.6 收入總額 30,405,839 100.0 35,376,996 5,129,182 100   收入總額為人民幣35,377.0百萬元(5,129.2百萬美元),較去年的人民幣30,405.8百萬元增長16.3%。核心快遞服務收入增長18.3%,該增長是由於包裹量增長9.4%以及由市場前端定價趨穩及產品結構優化帶來的單票價格上升8.1%的綜合影響所致。貨運代理服務收入較去年減少20.7%,該減少主要是由於COVID-19疫情之後跨境電商需求和定價逐漸恢復常態所致。物料銷售收入主要包括列印電子面單所需的熱敏紙銷售收入,增長12.5%。其他收入主要由金融貸款業務和廣告服務收入組成。  截至 12 月 31 日止年度  2021年 2022年 人民幣 收入百分比 人民幣 美元 …

了解詳情

印尼人民銀行分配43.49萬億印尼盧比股息,為印尼做出重要貢獻

印尼雅加達2023年3月16日 /美通社/ —  印尼人民銀行(PT Bank Rakyat Indonesia (Persero) Tbk.,簡稱”BRI”)(IDX: BBRI)2023年3月13日在印尼雅加達召開了2023年度股東大會(AGM),決議將其2022年綜合淨利潤中的85%,即43.94萬億印尼盧比作為股息分配。而剩下的15%(即7.67萬億印尼盧比)將用作留存收益。 BRI總裁主任Sunarso和BRI總裁專員Kartika Wirjoatmodjo 分配的現金股息包括支付給股東的8.60萬億印尼盧比,而其餘至少34.89萬億印尼盧比支付給BRI股東。 BRI總裁主任Sunarso表示:「股息中至少53.19%(即23.15萬億印尼盧比)將存入國家總國庫賬戶,體現了我們對國家的貢獻,因為BRI是一家服務於民、與人民做生意、造福於民的銀行。利潤通過股息和稅收的形式返還給印尼人民。」 儘管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BRI在2022年表現強勁,淨利潤為51.4萬億印尼盧比,年同比增長67.15%。2022年,總資產也同比增長了11.18%,達到1865.64萬億印尼盧比。 此外,BRI已獲准回購最高價值為1.5萬億印尼盧比的印尼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Sunarso解釋道:「此次回購旨在提高員工對BRI股票的持股比例,有望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並鼓勵他們為公司的目標和成就做出貢獻。」 BRI 2023年度股東大會包括八個議程,其中三個議程是分配股息、授權回購高達1.5萬億印尼盧比的股票,以及任命一名新董事會成員。其他五個議程包括批准年度報告、為董事和委員設定薪酬、任命審計師、批准決議和恢復計劃,以及審查該公司2021年債券發行資金的使用情況。 Sunarso總結表示:「公司致力於將2022年至2024年作為業務復甦的過渡期,同時加強內部能力,加速業務增長。我們將專注於強化核心發展,包括我們的業務和推動因素,以保持可持續增長。」 如需瞭解BRI 更多信息,請登錄:www.bri.co.id。  

雲頂新耀將於2023年3月31日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

上海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及疫苗開發、制造和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今日宣布,公司將於北京時間2023年3月31日公布2022年全年業績及業務進展,並於當日舉行英文及中文電話會議。 英文場次將於北京時間2023年3月31日上午9時(美國東部時間3月30號 晚間9時)舉行; 中文場次將於北京時間同日上午11時(美國東部時間3月30日晚間11時)舉行。 參會者可通過以下鏈接參與英文和中文會議: 英文會議: 會議時間: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上午9時(北京時間) 提前注冊鏈接:https://www.acecamptech.com/eventDetail/60503323 會議直播鏈接: https://www.acecamptech.com/meeting_live/70504909/4090?event_id=60503323event_id=60503222 同時,參會者也可以使用以下撥入信息撥入電話會議: 美國:                    +1-646-2543594 (EN) 中國大陸: +86-10-58084166 (EN) +86-10-58084199 (CN) 中國香港: +852-30051313 (EN) +852-30051355 (CN) 英國: 國際: +44-20-76600166 (EN) +1-866-6363243 (EN) 會議代碼: 519059 中文會議: 會議時間: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上午11時(北京時間) 會議直播鏈接:https://s.comein.cn/ANQw8 同時,參會者也可以使用以下撥入信息撥入電話會議: 美國:                    +1-646-5189851 中國大陸: +86-4001668383 +86-01053827136 中國香港: +852-30183077 中國台灣: +886-277414090 新加坡: +65-31589102 英國: +44-2034816289 韓國: +82-0079885238059 會議代碼: 312416 英文會議結束後,您可以通過訪問雲頂新耀官網(http://www.everestmedicines.com)收聽英文會議回放。 有關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開發、制造及商業化的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制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制造與控制(CMC )、業務發展和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有潛力成為全球同類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其中大部分已經處於臨床試驗後期階段。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 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范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救援進行時:三一集團協助土耳其開展震後救災重建工作

北京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2月6日,土耳其和敘利亞發生地震後,全球領先的重型機械製造商三一集團一直在提供急需的援助,協助開展救災工作。三一救援隊已幫助營救出28名倖存者,並繼續全方位馳援受災地區。 根據該集團的聲明,三一於2月7日派出12名搜救專家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以協助抗震救災工作。救援隊使用了包括挖掘機和起重機在內的約30台三一機械設備,在災後150小時內成功救出了4名倖存者,其中包括一名兒童。 三一集團在第一時間作出響應後一直配合中國國家救援隊,提供了100多台最好的機械設備,包括40台挖掘機、10台起重機和10多台服務車。在德國子公司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的幫助下,三一集團還迅速調度了一台60噸越野起重機、兩台23.5噸挖掘機和一台6.5噸挖掘機。 除救援機械外,該集團還提供了搜尋設備、保暖衣物和藥品等救援物資。2月7日,共有200套物資被送往地震受災地區。該集團還聯合三一基金會,從中國向土耳其抽派了兩名結構坍塌救援專家。宋喜媚和賈英男這兩位專家隨身攜帶了超過50公斤的生命支持、電信援助和照明設備。 三一機械設備還被用於基礎設施的重建工作。救援隊幫助搶修了燃氣管道和高壓電線,並清理了倒塌的路燈和房屋。除了救人,三一救援隊還不停奔波在當地社區。三一集團承諾,其救援隊將幫助土耳其當地受災社區重建新的家園。 銷售熱線:+86-731-85835199

中國銀河證券中國-東盟商業領袖峰會於2023年3月10日落幕

中國銀河證券舉辦的CGS中國-東盟商業領袖峰會強調了合作和適應能力作為中國-東盟關係的關鍵增長驅動力 該峰會為來自公共和私營部門的近1000名與會者創造了一個平台,以交流和討論塑造亞太金融格局的發展趨勢 新加坡2023年3月15日 /美通社/ — 由中國銀河證券(CGS)與通商中國、中資企業(新加坡)協會和聯昌集團合作主辦的中國銀河證券中國-東盟商業領袖峰會於2023年3月10日落幕。 為期兩天的會議吸引了近1000名與會者和演講者,包括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50位政府和企業代表。來自亞太地區的政府官員、商業領袖、專家學者等發言嘉賓分享了關於中國-東盟投資前景、先進製造業、減碳和綠色金融等熱門議題的見解,幫助與會者更好地把握該地區的商業機遇。 Collaboration and Adaptability Highlighted as Key Growth Drivers of China-ASEAN Relations at CGS China-ASEAN Business Leaders Summit 合作和適應能力被認為是亞太金融行業成功和增長的關鍵因素。發言嘉賓們強調,中國和東盟成員國可以通過加深合作,在先進製造業和減碳等領域發揮廣泛的互補優勢。中國的開放和東盟地區的持續增長具有巨大潛力,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和區域市場條件的能力對於長期成功至關重要。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博士和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長東菇扎夫魯出席了本次峰會。演講嘉賓還包括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齊斌博士、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邱愛軍女士和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亮先生等知名人士。 陳亮先生,董事,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 陳亮先生討論了「一帶一路」倡議深化、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強、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加快以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等因素,都有望為中國-東盟經濟增長和貿易帶來更多的機遇和商業潛力。他表示,當前的技術和產業轉型為兩地在先進製造業、新能源、數字經濟、電子商務和智慧城市等新興領域合作提供了新機遇。這很可能會導致產業、供應和價值鏈更加緊密地融合,增加企業對跨境投資和融資的需求。 高金洪博士,東盟秘書長 高金宏博士強調了東盟和中國之間的強大貿易聯繫,並表示東盟-中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等協議仍然是兩地相互貿易和投資的主要推動力。東盟和中國還在加強合作,提升東盟在智能製造、人工智能、電子商務和可持續性等領域的能力,這些共同奠定了數字增長機遇的基礎。 高金洪博士,東盟秘書長 Tengku Zafrul Aziz談到東盟和中國經濟聯繫是亞洲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並表示疫情措施的放鬆將進一步加強這種關係以及未來的合作。作為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馬來西亞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他表示馬來西亞已準備好通過具備技能和多語言能力的人才儲備來支持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更大的區域增長。 齊斌博士,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齊斌博士分享了中國經濟如何從疫情的影響中快速恢復。中國強大的產業基礎和龐大的消費基礎已使其成為製造業的理想選擇,同時也是全球企業極具吸引力的市場。齊博士強調了中國和東盟之間悠久的合作歷史,兩者現在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地理接近和文化相似性使得東盟成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的首選之地,利用東盟龐大的人口優勢。 邱愛軍女士談到中國正尋求通過增加技術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對東盟的支持。保持開放未來的可能性和創新是促進中國和東盟貿易的關鍵,這將最終實現人才、產品和技術知識的無縫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邱女士預計中小企業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成為中國內外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 關於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中國證券業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商之一。我們的業務網絡覆蓋5個大洲的15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超過1400萬客戶。公司的實控公司是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全資擁有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知名主權財富基金。 憑藉著獨特的歷史、品牌和股東優勢,行業內最廣泛的業務網絡和客戶群體,以及全方位的業務服務和能力,公司向政府、企業、機構和個人提供智庫咨詢、財富管理、投資融資和國際業務等全面的金融服務。 公司在資本規模、盈利能力、業務實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方面位居業內前列,致力於成為受人尊敬的現代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