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捷邁邦美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榮獲大獎

這款產品在2023年《Healthcare Asia》醫療技術獎評選中,獲得年度最佳骨科產品創新獎 新加坡2023年3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醫療技術領域的領導者Zimmer Biomet Holdings, Inc.(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和瑞士證券交易所 (SIX) 股票代碼:ZBH)今天宣佈,該公司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在今年的《Healthcare Asia》醫療技術獎 (Healthcare Asia Medtech Awards) 評選中,榮獲「年度最佳骨科產品創新獎」 (Orthopaedic 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 作為精確的個性化機器人系統,ROSA HIP®系統能夠讓進行直接前方入路手術的外科醫生,根據各個病人獨有的解剖結構的實時螢光檢查反饋,評估和執行手術方案,同時與他們的手術工作流程無縫整合。作為ZBEdgeTM Dynamic IntelligenceTM的一部分,ROSA HIP®系統由外科醫生專門為外科醫生開發,作為一種準確高效的外科手術助理,該系統還能生成有意義的數據。 ONE Planner™ Hip是一款易於使用的術前規劃軟件,專門針對首次全髖關節置換。利用自動計劃模式,外科醫生能夠在五分鐘內,憑借標準X射線圖像,制定術前方案。如果讓坐姿和站姿側位X射線檢查結合前後位X射線圖像的話,那麼ONE Planner™ Hip可以採用可選擇配置的脊柱骨盆移動性評估工具。這款基於網絡的規劃軟件無需現場安裝,其工作流程也沒有額外的步驟。 捷邁邦美 (Zimmer Biomet) 亞太區總裁Sang Yi表示:「很榮幸我們的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套件能夠獲得《Healthcare Asia》雜誌的表彰,這是捷邁邦美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 Sang Yi補充說:「進行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和療效。捷邁邦美致力於通過支持多種應用的單一平台,提供全面的骨科機器人解決方案。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是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的組成部分,而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能夠整合捷邁邦美的數字、機器人和植入技術,在全程治療期間,連接和收集客觀數據。」 捷邁邦美簡介 作為全球醫療技術領域的領導者,捷邁邦美擁有一整套產品組合,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移動性和改善健康。我們通過創新產品,以及一套集成化數字和機器人技術,利用數據、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以無縫的方式轉變患者體驗。 捷邁邦美擁有90多年值得信賴的領導經驗和公認的專業知識,能夠為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方帶來最高質量的解決方案。如今,我們的傳統通過我們的演化與創新進步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我們的業務遍及全球超過25個國家,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如需詳細瞭解我們的產品組合,或想要瞭解如何加入我們團隊,請訪問www.zimmerbiomet.com或在Twitter上關注捷邁邦美(www.twitter.com/zimmerbiomet)。

綠葉制藥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

創新兌現,營利雙升,開啟全球化高質量增長 煙台2023年3月30日 /美通社/ — 綠葉制藥集團(2186.HK)於今日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及當前業務進展。 報告期內,集團營業收入約為59.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0%;正常化EBITDA約為19.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8%;正常化股東應占淨利潤約為8.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8%。 在”創新+國際化”雙輪戰略驅動下,集團基本面強勢向上,後續增長路徑明確:國內多個新藥獲批上市的同時,海外亦迎來Rykindo®(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在美獲批的振奮消息,推動集團全球化運營開啟新篇章;新產品與成熟產品協同發力,助推集團營收和利潤雙增;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成功登陸港交所,生物藥全球戰略大步向前……集團運營基本面發生顯著變化,全球市場開啟新一輪高質量增長。 一、創新兌現勢如破竹 多年來的創新布局和堅定投入助力集團的全球在研管線步入”豐收季”。集團聚焦”新型制劑”、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三大研發平台,關鍵技術屢獲突破,2021年至今實現多款新藥在國內及海外獲批: 基於新型制劑平台:Rykindo®在美國獲批,成為中國首個在美獲批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新藥;該產品在中國也已獲批,商品名為瑞欣妥®;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在歐洲多國獲批; 基於新分子實體平台:若欣林®(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在中國獲批,為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治療抑郁症的化藥1類創新藥; 基於生物抗體平台:博優倍®(地舒單抗注射液,普羅力®生物類似藥)在中國獲批,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博優諾®(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安維汀®生物類似藥)在中國獲批。 二、成熟品種企穩回升 集團多款獨家產品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在臨床應用上獲得醫生和患者廣泛認可,且集采、醫保等政策端因素對成熟產品的影響逐漸消弭。在更多循證醫學的積累和支持下,這些長青品種持續為集團貢獻穩健的現金流,構築堅實的商業化底盤。 腫瘤領域的獨家產品力撲素®(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重歸雙位數增長並以原醫保支付標准續約2022版國家醫保目錄;CNS領域的原研產品思瑞康®(富馬酸奎硫平片、緩釋片)在海內外市場地位穩固,銷售穩中向好。 獨家產品天然調脂藥物血脂康維持高速增長,集團攜手業務伙伴打造三高共管的一級預防體系,助力業務再創新高;用於軟組織腫脹、靜脈性水腫的歐開®(七葉皂甘鈉片)銷量持續走高,後續增長空間廣闊。 三、新品上量蓄勢待發 多個新產品的上市助力集團營收從過往的單品支撐邁向矩陣賦能。聚焦腫瘤、CNS等核心治療領域,新老產品高效協同為一支戰略性梯隊,保障集團業務從短期到中長期的高質量增長。 在研發難度大、入局者較少的CNS領域,集團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較有優勢的國際化研發、注冊臨床、供應鏈與商業化能力,並擁有豐富的產品組合,構築起中長期增長的”護城河”:Rykindo®/瑞欣妥®、若欣林®、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等創新成果觸達中、美、歐等全球醫藥市場,與思瑞康®有效協同,助力集團”成為全球CNS治療領域領導者”戰略目標的加速實現。 在臨床需求亟待滿足的腫瘤領域,博優諾®上市後迅速放量並於2022年新增兩項新適應症,另有多款新藥有望於今年獲批上市,推動集團在該治療領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四、未來3年,多個新藥開啟全球化高質量增長 集團在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創新”與”國際化”戰略,這是實現上述斐然成績的”制勝法寶”,也是後續增長的動力引擎。Rykindo®在美國成功獲批,標志著集團”自主出海”之路揚帆起航,進一步打開全球業務增量市場。憑借集團”全球研發-全球制造-全球市場”完整運營體系和領先的國際商業化能力,未來3年內多個新藥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卓越上市。 僅在今年:LY01005(注射用醋酸戈捨瑞林緩釋微球)有望作為全球唯一的戈捨瑞林微球制劑在中國獲批;LY01017(注射用蘆比替定)作為近26年來唯一獲得美國FDA批准的用於治療復發性小細胞肺癌的新分子實體,預期將在中國香港獲批,其在中國內地亦處於上市申請准備階段。 除了上述2個項目,集團另有6個項目處於上市審評階段、8個項目處於3期/關鍵性試驗/上市申請准備階段,涵蓋中、美、日、歐等市場。其中: LY03010(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在美國的關鍵臨床試驗達到預設終點、在歐洲獲准開展臨床試驗;LY03003(注射用羅替戈汀緩釋微球)在中國處於上市申請准備階段,並在美國、日本開展臨床試驗;LY021702(羥考酮納洛酮緩釋片)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BA1102(地舒單抗注射液,安加維®生物類似藥)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並在歐洲和美國進行研發;BA5101(度拉糖肽注射液,度易達®生物類似藥)在中國處於3期臨床階段,為全球首個進入3期臨床的度拉糖肽生物類似藥。此外,生物藥在研管線另有多個具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抗體已進入臨床階段。 展望2023年,集團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以”國際化”為路徑,保障重點在研項目高效、高質量地在全球市場卓越上市的同時,持續深耕全球商業化體系與營運能力,推動集團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水平遷躍,實現公司業績的強勁增長,為患者、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關於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並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超過30條生產線,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Sucden Financial 為客戶提供以單一賬戶進入中國三大商品市場的途徑

英國倫敦2023年3月29日 /美通社/ — 多資產執行、清算和流動性供應商 Sucden Financial 欣然宣佈,其客戶現在可以利用單一賬戶,直接透過電子方式交易中國向國際參與者提供的所有 25 種期貨和期權合約,同時亦可投資其他環球市場。 Sucden Financial 現在是三大市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Shanghai International Energy Exchange,英文簡稱「INE」)、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簡稱「DCE」)、鄭州商品交易所(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簡稱「ZCE」)——的境外中介機構(Overseas Intermediary,英文簡稱「OI」)。作為境外中介機構(OI),Sucden Financial 可以為國際客戶提供快速擴展的合同清單,包括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上的銅、原油、低硫燃料油、橡膠;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的鐵礦石、棕櫚油、大豆、豆油、豆粕;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ZCE)上架的精對苯二甲酸、菜籽油、菜籽粕、花生仁。 加入這三個中國交易所後,Sucden Financial 的客戶可透過單一賬戶在眾多世界主要商品市場進行交易,從而獲得增強的套利和風險管理能力。Sucden Financial 亦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的主要第 1 類成員(Category 1 Member),可直接獲得 CME 的 基礎金屬 期貨和期權合約。 Sucden Financial Limited 行政總裁 Marc Bailey 在評論該公告時表示: 「我們欣然為客戶提供進入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商品消費國的三大期貨市場的途徑。由於我們在中國的長期合作關係和我們訂製的資訊科技平台,Sucden Financial 現在可以為客戶提供跨主要商品市場無縫交易的能力,並在日益複雜的環球環境中透過單一賬戶把握機會。」 Sucden Financial 簡介 憑藉在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方面的歷史和傳統,Sucden Financial 不斷發展並持續多元化,成為全球領先的外匯、固定收益和商品多資產執行、清算和流動性供應商。 Sucden Financial 在金融市場擁有 50 年的輝煌業績紀錄。自 1973 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它一直得到母公司 Sucden 集團(世界首屈一指的軟商品貿易集團之一)的支持,同時在日常交易業務中保持完全獨立。 Sucden Financial Limited 由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授權和監管。 twitter.com/SucdenFinancial linkedin.com/company/sucden-financial/sucdenfinancial.com  

東軟教育公布2022年年度業績

數字化利好加持,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  香港2023年3月29日 /美通社/ — 東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軟教育」或「公司」;股份代號:9616.HK)董事會欣然宣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審核綜合業績。 2022年,東軟教育持續踐行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路線,加快建設「4S」特色產品服務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經營業績穩健提升,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548.4百萬元,同比增長13.6%;毛利約人民幣666.7百萬元,同比增長12.7%,毛利率為43.1%;公司全年淨利潤385.4百萬元,同比增長28.0%;經調整歸母淨利潤380.6百萬元,同比增長23.0%;每股基本盈利0.59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7.2%;每股股息為16.5港仙,同比增加17.0%。 品牌聲譽蒸蒸日上 學歷教育綜合實力備受認可 東軟教育運營的大連、成都及廣東三所大學,其優質的辦學質量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2022-2023學年,三所大學新生報到人數超1.7萬人,較2021-2022學年增長17%;三所大學的在校生人數突破五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東軟教育畢業生平均薪酬穩步上升,各高校就業率均高於全國非雙一流高校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三所大學新增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至此,合計獲批25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包含8個國家級建設點),其中大連學院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達7個,獲批數量領跑全國民辦高校,為東軟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輸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 教育資源輸出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東軟教育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為主線,憑藉安全可靠的大數據平台支持,將三所大學經過實踐驗證的先進教育理念、模式、體系、標準等數字化、產品化、平台化,持續打造覆蓋多維度的體系化教育產品與教學資源,構建完善了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CaaS(內容即服務)、DaaS(數據即服務)「4S」產品服務體系,為合作院校教育改革和創新賦能,為教育資源輸出業務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2年,公司智慧教育平台、教學內容與實驗實訓室等多種產品實現收入約人民幣8,200萬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提高19%,產品銷售再上新台階。 2022年公司還與69所院校展開了產業學院和專業共建合作,覆蓋學生近2.5萬人,實現收入約人民幣8,000萬元,同比增長54%。此外,公司與8所新院校簽訂了專業共建或產業學院共建合作協議,計劃於新學年開展合作,實現了全面突破。 打造東軟特色繼續教育體系 樹立良好IT培訓業界口碑 2022年,東軟教育持續完善「質量立足、開放共享、線上線下融合」的東軟特色繼續教育體系,為個體學習者和組織的持續發展賦能。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取得了19項國家級、18項省級及26項市級培訓資質。公司繼續優化升級「東軟教育在線」平台,圍繞個體用戶的職業技能等級認證以及機構用戶的互聯網+在線學習平台項目等內容開設了400餘門課程。公司還於2022年推出了為個體學習者提供IT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服務的專業頻道「東軟IT雲學堂」,搭建了130個課程產品及10項轉化的一級產業項目。 在2022年疫情散點式爆發的形勢下,公司不斷擴大繼續教育業務市場份額並增强品牌影響力,線上線下融合交付的方式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在2B培訓方面,為43家機構實施了112個 培訓項目,服務學員近8,000名,實現收入約人民幣2,600萬元。在2C培訓方面,為1.4萬余名學員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實現收入約人民幣4,900萬元。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以及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等重大戰略舉措,面對廣闊的市場需求,東軟教育將以提質培優為主線,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做强學歷教育,做大教育資源輸出和繼續教育服務兩翼業務,繼續鞏固公司在數字化人才教育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公司持續性發展和教育賦能積蓄力量,為數字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高質量數字化人才。 聯繫人:Lin Wei, weilin@neuedu.com, +85237953232

復星國際:聚焦發展、行穩致遠,2022年總收入達人民幣1,753.9億元同比增長8.7%

2022年全年業績亮點: 總收入人民幣1,753.9億元,同比增長8.7% 海外收入人民幣774億元,同比增長14%,佔總收入的44%;其中,全年收入超過人民幣1億元的國家和地區逾35個 科創投入[1] 人民幣104億元,同比增長17%;截至2022年底,共計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771項 FC2M生態價值創造[2] 總額逾人民幣69億元,收入過億元好產品133個;全年新增註冊會員5,080萬 圍繞聚焦主業,加大非戰略性非核心資產退出力度,全年資產退出集團層面簽約口徑超人民幣400億元,回籠現金近人民幣300億元;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寬,2023年1月獲得國內銀團人民幣120億元貸款 香港2023年3月29日 /美通社/ —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簡稱「復星國際」)及其附屬公司(統稱「復星」或「集團」)今日公佈2022年(簡稱「報告期」)全年業績。 2022年,宏觀環境愈加多變,美元加息周期、地緣局勢緊張等持續擾動經濟,復星堅定進行戰略聚焦,持續夯實發展底盤,核心業務取得穩健發展。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總收入人民幣1,753.9億元,同比增長8.7%。但疫情反覆多發及國際資本市場震蕩下行,導致企業成本端高企及二級資本市場投資浮虧增加,集團整體產業運營及產業投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報告期內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凈利潤為人民幣5.4億元,2021年同期該指標為人民幣100.8億元。 與此同時,復星持續優化資金和資產結構,以積極的債務管理,有效應對資本市場劇烈波動,流動性保持良好韌性。截至報告期末,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充裕,達人民幣1,005.6億元;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3.2%,較2022年中期下降3.6個百分點;平均債務成本為4.7%,處於低位;調整後NAV為每股港幣21.6元。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2022年,面對外部環境諸多挑戰,復星堅定推進聚焦主業戰略,『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定位更加清晰,『服務全球十億家庭客戶』的使命更加明確。圍繞家庭消費需求,我們的業務取得穩健發展。三年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但我們始終相信,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人們對幸福與美好的追求不會改變。走過而立之年的復星,將繼續加強創新、深化全球運營,打磨更多的好產品、好服務,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讓更多家庭生活更幸福。」 深度產業運營推動收入穩健增長,聚焦主業2023業績展現強勁向上態勢 2022年,面對疫情考驗,復星持續深化產業運營,各板塊業務展現出十足韌勁,推動集團總收入同比增長8.7%。圍繞全球家庭客戶健康、快樂、富足需求,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復星旅文四大核心子公司持續提升產品和服務能級,收入貢獻佔比為72%。其中,復星旅文收入大幅增長49%,達到人民幣137.8億元,主要得益於海外旅遊業務率先復甦。 在深度產業運營的同時,復星前瞻性佈局未來,加速聚焦主業的戰略步伐。一方面,果斷減持非戰略性、非核心資產,集團層面簽約口徑超人民幣400億元,回籠現金近人民幣300億元,同步拓展融資渠道,進一步夯實資金安全墊,為戰略聚焦提供堅實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月,復星成功獲得國內銀團人民幣120億元貸款。這是2022年12月中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以來,由五大國有銀行牽頭,聯合政策性銀行、股份制銀行完成的最大一筆民營企業貸款。 另一方面,堅持「有退有進」,在減持非核心資產的同時,各板塊子公司圍繞主業在前瞻性、引領性領域的投資佈局也在提速。2022年9月,豫園股份聯合體成為上海市黃浦區核心地段福佑路地塊實施主體,揭開大豫園片區序幕,未來將打造成極具東方生活美學魅力的全球時尚文化秀場;2022年,Club Med地中海俱樂部在全球範圍內新開7家度假村,進一步拓展文旅消費增長空間。 通過持續聚焦,復星家庭消費主業的增長後勁得到進一步加強。2023年開年以來,消費、文旅等業務展現出強勁向上態勢。2023年豫園燈會在國內和海外「破圈」成為網紅,現場參觀人次逾400萬,有效帶動商圈消費。旅遊業務反彈更為迅速,2023年前兩個月,復星旅文旗下三亞亞特蘭蒂斯全面復甦且超越疫情前水準,錄得營業額人民幣3.99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0%,平均客房入住率達96%;Club Med營業額較2022年同期增加55%;麗江復遊城營業額較2022年同期增加149%。 創新和全球運營能力持續提升,生態價值乘數效應凸顯 創新始終是推動復星發展的「核心引擎」。2022年,集團科創投入人民幣104億元,同比增加17%;截至2022年底,共計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771項。長期堅持的科創投入也持續收獲成果。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漢斯狀2022年3月上市,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3項適應症,並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上市9個月實現銷售收入超人民幣3億元。復星凱特的中國首款CAR-T細胞治療產品奕凱達,上市以來至2023年1月末已惠及近300位復發或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用於二線治療的上市註冊申請於2022年10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納入優先審評。豫園股份旗下化妝品業務的復星津美全球科創中心啟動至今,已完成26個新品研發並上市,儲備研發產品達到170個。舍得酒業建成微生物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露酒試驗平台、酒類風味研究實驗室三大專業研究平台。 以2007年復星國際在香港上市為起點,復星的全球化已走過近16年路程,業務覆蓋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按年收入超過人民幣1億元統計)。2022年,復星全球運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實現海外收入人民幣774億元,同比增長14%,佔總收入的44%。截至報告期末,復星海外品牌企業達到43家,海外員工超過4.5萬名。「全球組織+本地經營」的領先模式日益成熟,2022年11月,復星醫藥科特迪瓦園區項目啟動,其中一期預計於2024年建成,將實現10億片規模的口服固體製劑的本地化生產及分裝。2022年12月15日,Lanvin Group(復朗集團)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復朗集團2022年全年實現未經審計收入4.25億歐元,同比增長38%,其中旗艦品牌Lanvin收入同比增長67%,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 全球化不僅是復星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能力,也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復星醫藥與德國BioNTech合作開發的復必泰BNT162b2(mRNA疫苗BNT162b2)於2021年3月納入中國港澳地區政府接種計劃,2021年9月在中國台灣地區開始接種,截至2023年2月末已於港澳台地區累計接種超3,100萬劑。繼2022年自費接種復必泰原始株疫苗在中國澳門開放後,2023年一季度,復必泰二價疫苗自費接種服務已於港澳地區展開,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多疫苗選擇,持續助力建立新冠免疫屏障。 2022年,復星FC2M全球生態協同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態價值乘數效應凸顯。報告期內,集團生態價值創造總額逾人民幣69億元,收入過億元好產品133個,新增22個。全年新增註冊會員5,080萬,同比增長27%。其中,C端兩大置頂平台持續助力會員高速、高品質增長,復星健康於報告期內新增註冊用戶924萬,累計註冊會員達2,258萬;截至報告期末,復星星選累計註冊會員達640萬,精準推薦成交轉化率[3] 同比提升26%。 ESG表現卓越,創業三十年初心不改 2022年,在做好企業經營的同時,復星秉持「助天下」初心,持續在抗擊新冠疫情、援非抗瘧、鄉村醫生、創業扶持、國際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開展行動。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復星前瞻性佈局的「一苗一藥」,持續在抗擊疫情中貢獻力量。復必泰疫苗在港澳台地區築起免疫屏障,而復星醫藥與河南真實生物聯合開發的中國首款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藥阿茲夫定片,2022年已納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並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新年伊始,復星基金會聯合復星醫藥、真實生物開展「鄉村暖冬」公益行動,向全國250個縣市捐贈阿茲夫定片,助力基層更好地渡疫過年。 復星基金會鄉村醫生項目自2017年底開展以來,已覆蓋16個省、市、自治區的73個縣,守護近2.4萬名鄉村醫生,惠及300萬基層家庭。2023年2月17日,該項目獲頒上海慈善領域的政府最高獎項——「上海慈善獎」。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宣導的「消除瘧疾」全球合作機制正式成員之一,復星已有30個抗瘧系列產品通過WHO-PQ認證(含26個製劑和4個原料藥產品),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生產的注射用青蒿琥酯Artesun®已救治了全球超過5,600萬重症瘧疾患者。 憑藉在環境、社會和管治方面的卓越表現,復星國際MSCI ESG評級為AA,是大中華地區唯一一家MSCI ESG評級為AA的綜合型企業;恒生可持續發展評級為A。2022年,復星國際還首次入選富時羅素社會責任指數(FTSE4 Good Index Series)成份股,標普CSA ESG評分也大幅上升,排名超過91%的全球同業。 2022年度業績發佈會 復星國際2022年度業績公告完整版在公司官網www.fosun.com以及香港聯交所公佈。 2023年3月30日10:00-16:00 ,復星國際將舉行發佈會,管理層將介紹集團關鍵財務業績和戰略前景。通過以下鏈接即可觀看發佈會視頻直播。也可從復星官網下載最新集團PPT文件。 中文直播鏈接:https://fosun.dajun.tv:8443/live/q.do?roomCode=23122048 英語直播鏈接:https://fosun.dajun.tv:8443/live/q.do?roomCode=85752581 關於復星 復星創立於1992年,經過逾30年發展,已成為一家創新驅動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秉持讓全球家庭生活更幸福的使命,復星致力於服務全球十億家庭客戶,戰略聚焦健康、快樂、富足的幸福生態系統。2007年復星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00656.HK),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達人民幣8,231億元,在2022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中位列第589位,MSCI ESG評級為AA。 有關前瞻性陳述的提示聲明 本推介材料包括前瞻性陳述。除歷史事實陳述外,凡涉本公司預期或預計會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活動、事件或發展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包括但不限於預測、目標、估計和業務計劃)。由於各種因素和不確定性以及我們無法控制的其他風險和因素,本公司的實際業績或發展可能與該等前瞻性陳述所表述者出現重大差異。此外,本公司於本日作出本文件提及的前瞻性陳述,概不承擔更新該等陳述的義務。除非另有闡明,此材料的2022年全年數據均採用2022年1月至12月平均匯率進行折算(USD/CNY= 6.72101,HKD/CNY= 0.85829,EUR/CNY=7.07142);期末數據均採用2022年12月31日的匯率進行折算(USD/CNY=6.96460,HKD/CNY=0.8933,EUR/CNY=7.42290)。  [1] 科創投入包含科研投入(費用化和資本化),但不包含數字化投入。  [2] 生態價值創造指復星生態內企業為生態內其他企業直接或間接創造的收入貢獻(未去重),包含但不僅限於生態交叉銷售、生態產品共創、生態會員貢獻、會員銷售轉化、生態銷售協同、聯合產業投資、融資合作賦能、產業資源協同等。  [3] 即下單轉化率,通過把營銷活動發送給用戶促成用戶下單,公式為「下單用戶數/觸達用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