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英睿資本和朱偉先生將共同創立和攜手打造中國領先的管理和IT咨詢服務公司 — 明惟集團

助力中國企業的信創和數字化轉型 北京2023年4月3日  /美通社/ — Inspiration Capital Partners(「 英睿資本」 )與中國管理咨詢業的領軍人物朱偉先生欣然宣佈,將共同創立和攜手打造中國領先的管理和IT咨詢服務公司——明惟集團。 中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下,企業不斷加快數字化轉型的步伐。與之相關的咨詢服務市場及技術實施領域,市場規模巨大且增長迅速。然而在中國,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領域長期主要由國外專業服務公司主導,中國企業和咨詢行業內呼喚服務體系全面、技術水平過硬的本土服務提供商。在產業發展與數據安全並重的背景下,自主可控戰略不斷深化,國產化及信創政策更是全面開花。「 十四五」 期間,國家出台多項專有政策加速央國企落實信創全替代,並鼓勵民營經濟加入信創浪潮,加快國產化數字建設步伐。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信創產業已接近萬億規模,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6%,預計2025年將突破2萬億元。整個信創市場正迎來高速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數字化轉型服務領域亟需優秀的一站式國產咨詢實施服務提供商。英睿資本和朱偉先生都堅定看好數字經濟及國產化轉型帶來的巨大發展空間,信創市場藍海可期,有望打開產業龍頭成長天花板,著眼於市場需求及政策機遇,明惟集團應運而生。 朱偉先生是中國管理和數字化技術咨詢的領軍人物,在90年代初作為行業先驅,開設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中國辦公室,是中國管理咨詢行業的創始者之一,曾先後擔任科爾尼和羅蘭貝格咨詢公司大中華區總裁。在創立明惟集團之前,朱偉先生擔任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及全球執行委員會首位華人成員,領導並推動了埃森哲在中國的數字化轉型業務。朱偉先生在數字化、技術咨詢、信創、企業投資和管理等眾多領域有著深厚的行業實踐與經驗,為上百家中國企業、機構與組織提供了卓越的咨詢服務。 英睿資本是中國一家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致力於企業服務、醫療保健、及消費領域的中型企業成長和併購投資。英睿資本深度追蹤中國數字化經濟轉型所帶來的行業機遇,致力於通過技術的挖掘與服務的整合,提升行業生產效率並創造增值服務。此前,英睿資本已著手佈局於IT服務產業。英睿資本的全資控股公司——安圖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全棧式IT服務提供商,擁有深厚的客戶基礎及優秀的行業口碑。 此次合作,雙方將一起打造根植於本土的頂級管理和IT咨詢集團——明惟集團。明惟取自《尚書》「 明德惟馨」 ;集團秉持著匯聚英才、守正出新的商業理念,專注於支持企業成功進行數字化轉型,幫助企業實現真正能夠落地實施的、真實可見的、可持續的數字化轉型成果。通過對標全球領先的專業化服務公司、總結行業內業務與實操脫節的主要痛點,明惟集團將採取自頂向下、端到端的咨詢服務策略,全面深入地捕捉客戶需求。通過有機整合戰略咨詢、管理咨詢、技術咨詢和運營外包,全面賦能客戶公司的數字化轉型。從戰略制定到技術實施,確保客戶公司的技術需求,流程優化和勞動力需求集成於明惟集團端到端的服務體系中,與客戶團隊共同執行、共擔風險、共承結果。以戰略及管理咨詢為客戶抓手,捕捉技術咨詢與運營賦能的巨大潛在市場。同時,明惟集團將充分整合行業技術生態,構建資源矩陣,打造行業閉環式合作引流,進一步拓寬客戶基礎。 朱偉先生將出任明惟集團的董事長及CEO,並將與英睿資本一同組建具有深厚行業實踐的頂級管理團隊。英睿資本旗下的安圖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將作為明惟集團的下屬公司之一,繼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全棧式IT關鍵基礎設施服務。同時,明惟集團將逐步向其他IT服務條線擴張,成為中國領先的全棧式咨詢服務公司和中國企業最可信賴的卓越數字化轉型合作夥伴。 英睿資本的管理合夥人李天晴先生表示:「 我們非常榮幸能與朱偉先生合作。朱偉先生是中國管理咨詢及技術咨詢界的領軍人物,有著深厚的行業經驗。明惟集團的設立順應了政策發展的趨勢,更填補了行業發展的空白。在數字經濟的大背景下,我們堅定地看好國產化及信創政策所帶來的行業機遇,並期待與朱偉先生一同為中國企業下一階段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持,一起為客戶和社會提供正面積極的影響。英睿資本將與朱偉先生一同整合行業資源,創新服務模式,構建中國自己的頂級咨詢品牌。」  朱偉先生表示:「 中國本土的高端咨詢市場長期由國外的專業服務公司佔領,並不是我們沒有技術過硬的人才,而是缺乏前沿的商業模式與一流的管理體系。我本人在中國管理咨詢及數字化轉型領域深耕三十多年,非常有信心與英睿資本一道,打造足以對標全球領先咨詢公司的中國本土頂級咨詢集團,為廣大中國企業提供國際一流水平的管理和IT咨詢服務,迎接和擁抱信息創新的大潮。」  關於英睿資本: 英睿資本是中國一家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致力於中國企業服務、醫療保健及消費領域的中型企業成長和併購投資。創始團隊在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方面擁有良好的過往業績。英睿資本致力於為投資者、被投企業及其社區創造積極的經濟影響和長期價值。更多信息請訪問www.inspirationcap.com及微信公眾號Inspirationcap。 關於安圖特: 安圖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IT基礎架構全棧式、全生命週期服務提供商,擁有完善的業務平台、堅實的客戶基礎以及優秀的技術實力,致力於為客戶的IT系統提供全系列綜合性的解決方案。業務涵蓋硬件、軟件、雲計算、虛擬化、數據中心、災備咨詢以及大數據存儲等專業服務。為客戶的信息化建設保駕護航,充分保障客戶的業務連續性,確保卓越的客戶體驗。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ntute.com.cn及微信公眾號Antute-Service。    

申萬宏源集團公佈2022年年度業績

穩中提質 鑄造內生動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 香港2023年4月3日 /美通社/ — 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申萬宏源集團」、 「申萬宏源」或 「公司」)(股份代號:6806.HK;000166.SZ)今日宣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年內」)之業績。 年內,公司持續構建以資本市場為依託的投資與金融服務全產業鏈,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總收入及其他收益315.7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31.61%,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年內利潤27.89億元;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2.93%,較上年同比有所減少。 投行業務收入規模雙提升。2022年,公司股權融資總規模達376.84億元,承銷家數40家,家數排名行業第7,躍居行業前列;穩步推進跨境業務和海外佈局,年內完成上交所首單B轉H股項目,IPO保薦、承銷項目規模均處中資券商前列。債權融資方面,2022年債券全口徑(公司債+金融債+企業債)共發行337只;承銷規模2,045.47億元,規模行業排名第7。此外,公司獲得投行業務質量A類評價,連續三年獲評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能力A類券商,六次獲得企業債信用評價A類主承銷商,市場影響力穩步提升。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助推中小企業發展。年內,公司新三板定向發行及掛牌共完成65次,募集資金12.54億元,家數排名第2,規模排名第3,累計推薦掛牌家數排名第1,持續督導企業家數排名第2。北交所累計承銷9家、累計過會13家,均排名行業第1,在北交所執業質量評價中取得總分第1名。 做強獲客引資,完善客戶服務體系。年內,公司證券客戶託管資產達到3.74萬億元,行業排名靠前,進一步加大金融科技賦能力度,並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年內新獲首批個人養老金代銷展業資格,進一步豐富公司財富管理產品及服務體系、優化客戶結構、提升客戶黏性。隨著資管新規落地,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繼續圍繞專業化改革和主動管理能力提升轉型,各類產品規模均明顯上升,資產管理規模較先前有所增長,實現了首筆央企項目和首筆創業板項目落地。全力推動資產管理子公司申請設立,並於2022年12月取得營業執照,為未來資管進入公募新賽道,推動券商資管公募化做好準備。 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機構業務全鏈條服務。申萬研究所成功當選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副理事長單位,進一步提升在「碳中和」研究領域的影響力;發揮研究優勢,為政府機構提供多類課題服務;研究策劃點發力,專題會議引起廣泛關注,受到市場認可。公司FICC業務在市場波動行情中把握波段行情機會,捍衛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場外衍生品新增、存續規模穩居行業前列,新增多項做市業務資格,全面優化做市系統和策略迭代,實現做市交易高度自動化。 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項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國內經濟已經逐步企穩回升,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穩中提質運行態勢,證券行業整體經營環境同步有所改善,各項業務重回良性發展的正軌。隨著資本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樞紐作用日益凸顯,財富管理、資產管理、投資銀行、衍生品等業務有望進一步擴容。展望未來,申萬宏源將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把主責主業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基礎和首要任務,不斷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堅持穩中求進的長期主義,深化「集團+證券」、「研究+投資+投行」的協同聯動,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關於申萬宏源集團 申萬宏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6806.HK)為中國領先的以證券業務為核心的投資控股集團,業務及經營歷史可追溯至1980年代。申萬宏源集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及服務。於2015年,申萬宏源集團完成了中國證券史上當時最大規模的合併,整合了申銀萬國證券及宏源證券,形成「投資控股集團+證券子公司」的企業架構,並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於2019年4月,申萬宏源集團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Aspen Digital 委任Elliot Andrews為首席執行官

香港2023年4月1日 /美通社/ — 由 Everest Ventures Group 孵化的金融科技平台 Aspen Digital 宣布委任 Elliot Andrews 為首席執行官 (CEO),2023 年 4 月 1 日起生效。 Elliot 常駐香港,在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行業擁有超過 15 年的經驗。於 2021 年加入 Aspen Digital擔任業務發展主管,他負責監管公司在銷售和市場營銷、產品和運營方面的整體策略。曾擔任為投資銀行和機構投資者服務的金融數據及資訊平台Dealogic 亞太區負責人。 在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新職位上,Elliot將加快其亞太區業務的發展策略,並擴展至歐洲和中東等新市場。除此之外,Elliot亦會重點推動平台的技術發展,使聯合家族辦公室、財富管理機構和其他合作夥伴能夠通過 Aspen Digital的科技技術向其客戶提供投資管理數字資產的服務。 Aspen Digital 聯合創始人及董事吳德灝指:「Elliot在金融科技領域的豐富經驗,對數字資產的敏銳理解及熱情,能透徹掌握傳統金融和 Web3 技術。他成熟的領導能力亦贏得董事會和管理團隊的信任。我們堅信他是帶領Aspen Digital技術發展和服務向前邁進的理想人選。」 Aspen Digital 首席執行官Elliot Andrews說:「儘管過去一年的大環境充滿不確定性,我們Aspen Digital的平台自2022 年 1 月推出以來,迅速發展,為亞太區內數百家家族辦公室、財富管理機構和高淨值人士提供尊貴的服務。我們的客戶對此資產類別的興趣並沒有放緩的跡象。隨著投資者增加數字資產配置,Aspen Digital將幫助客戶更易理解及投資該領域。憑藉強大的投資者基礎、客戶和合作夥伴網絡以及優秀的團隊,我很高興能夠帶領公司邁向下一個里程。」 Elliot 持有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法律和金融學位,並獲取特許金融分析師資格。 -完- 關於Aspen Digital Aspen Digital是一個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金融科技平台,由Everest Ventures Group、TTB Partners和RIT Capital Partners(前身為Rothschild Investment Trust)支持。覆蓋數字資產與私人財富市場,並提供廣泛的數字資產相關服務。在私募股權投資方面,Aspen Digital提供客戶一些參與重要的標誌性交易的機會,例如亞洲最引人注目的數字資產獨角獸Animoca Brands和Dunamu(韓國最大數字資產交易所Upbit的母公司)。 詳情請瀏覽: https://www.aspendigital.co/   

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冠科美博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上海2023年3月31日 /美通社/ — 3月30日,啟明創投投資企業、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冠科美博(Apollomics Inc.)以SPAC形式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冠科美博(NASDAQ: APLM)發行價為10.00美元/股,開盤價為18.60美元/股,截至收盤大漲172%,市值26億美元。 啟明創投是冠科美博最早的投資方之一,從其Pre-A輪開始就伴隨公司成長和發展。冠科美博的成功上市,是啟明創投2023年以來迎來的第五個IPO。 冠科美博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研發腫瘤靶向和免疫單藥及其組合療法。目前公司擁有九個新型抗腫瘤候選藥物研發管線,其中六個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其創新候選藥物有潛力治療多種癌症,包括肺癌、腦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其他實體瘤。 近兩年,冠科美博的候選藥物不斷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2022年,冠科美博候選藥物 — Vebreltinib(APL-101)獲得了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孤兒藥認定。公司預計今年將得到Vebreltinib(APL-101)的全球2期多隊列臨床試驗的結果,從而支持公司首次向美國國家藥監局(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 同時,冠科美博也正在中國開發Eselectin抑制劑Uproleselan(APL-106)作為化療的聯用藥物,以增強化療對復發或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成年患者的治療效果。Uproleselan(APL-106)已得到美國FDA和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公司預計將於今年完成APL-106在中國臨床3期的患者招募。 冠科美博董事長兼CEO余國良博士表示:「成為上市公司是我們造福全球難治癌症患者的重要里程碑。我們現在擁有的資金有助於推進腫瘤研發管線,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療法和希望。」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表示:「冠科美博團隊一直致力於開發創新的癌症療法,建立了豐富的產品管線。我們相信此次成功上市將幫助公司進一步擴大臨床試驗,加大研發投資力度,不斷在癌症治療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創新藥的核心價值是要去解決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啟明創投將繼續關注和佈局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新藥研發領域,讓更多的突破性療法為全球病患造福。」 關於啟明創投 啟明創投成立於2006年,先後在上海、北京、蘇州、香港,西雅圖、波士頓和舊金山灣區設立辦公室。 目前,啟明創投旗下管理11只美元基金,7只人民幣基金,已募管理資產總額達到94億美元。自成立至今,專注於投資科技及消費(Technology and Consumer, T&C)、醫療健康(Healthcare)等行業早期和成長期的優秀企業。 截至目前,啟明創投已投資超過480家高速成長的創新企業,其中有超過180家分別在美國紐交所、納斯達克,香港交易所,上交所及深交所等交易所上市,及合併等退出,有70多家企業成為行業公認的獨角獸和超級獨角獸企業。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中,很多已經成長為各自領域中頗具影響力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團、美團、嗶哩嗶哩、知乎、石頭科技、甘李藥業 、泰格醫藥 、再鼎醫藥 、康希諾生物、Schrödinger、惠泰醫療、諾輝健康、啟明醫療、三友醫療、艾德生物、貝瑞基因、神州細胞、圓心科技、康締亞、信念醫藥、文遠知行、壁仞科技、優必選等。

中國食品行業首個「水足跡」雙認證在伊利誕生

呼和浩特2023年3月23日 /美通社/ — 繼2022年成為中國食品行業首家開展水足跡認證的企業之後,2023年3月6日,伊利集團在推動全產業鏈水資源保護方面又有新進展。 伊利旗下的液奶工廠之一龍游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主打產品安慕希希臘風味酸奶,分別獲得由必維集團認證頒發的《水足跡核查聲明》,成為國內乳業基於ISO14046國際標准獲得相關認證的首家液奶工廠和首款酸奶產品。 伊利集團副總裁周文霞(右)、必維集團中國區總裁韓晶等出席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舉行的頒證儀式 為什麼要評估水足跡? 當前,人們對「碳足跡」一詞已不再陌生,但「水足跡」這個同樣重要的環境影響指標,卻還很少被提及。 水足跡概念的前身來自英國學者Tony Allan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虛擬水」概念。2002年,荷蘭學者Arjen Hoesktra以「虛擬水」為基礎,開發了「水足跡」框架,它可以用來衡量作物種植、工業生產等過程所消耗的全部水資源,還能讓人們了解國家、機構、個人層面消耗的水資源總量、類型和用途。 今天,水足跡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利益相關方的重視,這是因為:盡管「保護水資源」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早已成為全球共識。 全球淡水資源的稀缺無需贅言。不過,難道為了節約用水,就不能正常消費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水足跡評估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生產行為的哪些環節存在不必要的水資源消耗,從而提高生產用水效率、調整消費模式,以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解決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污染等問題。 為什麼伊利要做水足跡評估? 水資源的保護與高效利用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水足跡是繼碳足跡之後,又一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的重要標尺。 水足跡與碳排放息息相關,每使用、排放 1 噸水,會產生至少 5公斤的碳。 食品工業因其行業生產特點,通常對水資源有較大的消耗量,換個角度看,在資源利用優化上也有很大潛力。乳業是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民生健康的重要基礎產業,作為亞洲最大乳企,伊利自2007年提出「綠色領導力」理念以來,一直積極踐行「全面價值領先」目標,不斷引領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伊利集團於2022年成立了由潘剛董事長擔任主任的碳中和委員會,該委員會同時負責集團水資源管理工作,對集團取水用水進行統一規劃管理,並聯動產業鏈制定水資源管理規劃,助力集團實現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中長期目標。在集團碳中和委員會的指導下,集團改變了原有傳統的節水實踐方式,在別人還在探索碳足跡的時候,伊利就以國際標准核查水足跡為切入點,開始了產業鏈可持續水管理的創新模式。 2022年,伊利將浙江工廠作為試點,開展企業級LCA(全生命周期)水足跡研究與管理工作,並獲得了英國標准協會(BSI)頒發的《水足跡核查意見聲明》,成為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開展透明可信的水足跡認證的企業。 今年,伊利的水資源管理規劃繼續鋪開,首先是伊利旗下規模、功能最完善的液奶工廠之一龍游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2022年作為參考年開展了組織水足跡評估;其次是伊利主打的常溫酸奶制品安慕希也進行了全面產品水足跡研究。無論是對工廠還是對產品,伊利都嚴格參照由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ISO14046:2014《環境管理-水足跡-原理、要求和指南》、ISO/TS14072:2014《組織生命周期評估的要求和准則》,並得到了獨立第三方的專業認證。 通過核算,每生產1L包裝規格為205g的安慕希常溫酸奶的水稀缺足跡生命周期評估結果為2.55m3 H2O-eq/L,其中每L產品生產過程的占比僅為0.16%,可知,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水消耗重點集中在產業鏈上游,印證了伊利轉型到水資源全產業鏈管理的科學性,為持續開展供應商管理,協同供應商共同節約水資源提供了指引。伊利集團根據工廠及核心供應商所在地水資源稟賦繪制水壓力風險管理地圖,系統性加強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及節水目標和指標管控,開展節水項目和創建節水示范單位等活動,持續降低公司和產業鏈水資源壓力,推動產品水足跡持續減少。2022年,伊利集團針對水風險壓力較大地區,針對性梳理節水潛力,開展了322項節水項目,涉及到礦泉水、奶粉、液態奶、酸奶、冷飲等各類產品,覆蓋全部工廠,年節水量高達170萬噸。同時,針對節水項目在不同水風險區域的分布進行科學評估,做到節水項目的合理規劃布局,並在水風險等級高的區域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果,和公司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目標保持了高度一致。 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共有23家企業獲得節水企業稱號,其中2022年,伊利集團下屬6家工廠獲得節水企業稱號,其中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川廠)獲得省市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合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巴彥淖爾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伊利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浙江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稱號,內蒙金山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市縣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 早在2019年,伊利集團就搭建了數字化的水資源管理平台,把原有傳統的用水台賬集成到平台上統一管理,通過平台收集所有取水用水和循環使用的數據,為產品生命周期內的水資源管理和水壓力風險管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此次國際標准的認證,促進了數字化平台的能力提升。 伊利集團已率行業之先,摸索出適用於乳制品行業乃至食品工業的「LWF」 (Low Water Footprint)模式。未來,通過持續的周期性評估,對水資源管理措施進行長期跟蹤,通過產品和組織的節水型優化,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獲得水足跡認證的產品。 水足跡是繼碳足跡後,又一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的重要標尺。推進水足跡認證只是伊利在水資源保護領域的邁出的一步,未來,伊利將繼續前行,在這條充滿希望和挑戰的道路上,留下不斷探索與突破的「伊利足跡」,為中國乳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