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珀萊雅2022年度ESG體系取得階段性成果 助力可持續發展

杭州2023年4月25日 /美通社/ — ESG是衡量企業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非財務績效,要求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注重其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的履責行為。在日前珀萊雅發布的《2022可持續發展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中,就以多項可數據化的亮點和績效,披露其在ESG方面的實踐。此外,珀萊雅與合作伙伴一道,既不斷滿足了消費者的求「美」需求,又共同創造了良性的行業發展生態,為助力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達成,探索出了一條具有珀萊雅特色的ESG實踐及可持續發展之路。 美美相生 可持續發展與ESG深度融合 作為中國化妝品領域的代表企業,珀萊雅一直堅信以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為導向,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人類面臨的環境、社會挑戰,並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把握發展機遇。 此前,珀萊雅已經連續兩年發布《可持續發展報告》或《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報告》,2022年8月,珀萊雅又重磅發布《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2022-2025)》 — 「美美相生,共向未來」,規劃提出了「可持續的業務、可持續的價值鏈、可持續的社會生態」三大支柱,及對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全面的ESG管理是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截至目前,珀萊雅已建立起了從上而下覆蓋全公司的ESG組織架構。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10月,國際權威指數機構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明晟)因珀萊雅在「公司行為」「包裝材料與廢棄物」議題方面得分高於同業平均水平,將珀萊雅的ESG評級由CCC上調至BBB級,實現了一年內連跳三級的成績。 多管齊下 ESG「三駕馬車」齊頭並進 環境責任:以低碳綠色發展為引領 萬元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32% 環境治理被珀萊雅視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核心。公司嚴格遵循「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環境管理方針,2022年,珀萊雅萬元營收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下降32%,萬元營收能耗同比下降18.2%,萬元營收包裝材料使用量同比下降14%,萬元營收一般廢棄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7%,萬元營收廢氣排氣量同比下降40%。 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珀萊雅密切關注上下游產業鏈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2022年,珀萊雅面向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收集碳排放數據,針對核心供應商開展ESG培訓,鼓勵供應商開展節能減排行動;未來,珀萊雅將繼續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的碳數據追蹤機制,對碳管理表現優秀的合作伙伴給予政策支持和激勵,以逐步減少全價值鏈的碳排放。同時,珀萊雅努力將減少碳足跡的行動擴展到產品全生命周期,從原材料的采購、產品生產、包裝、倉儲物流等環節采取有效措施,2022年累計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4255.46噸。 珀萊雅持續關注綠色包裝議題,積極推進綠色包裝項目進程。2022年,公司綠色包裝工作小組進一步擴大綠色包裝在公司內的應用范圍、應用規模,並基於已有實踐探索更多綠色包裝解決方案,構建全面完善的綠色包裝管理體系。為減少塑料使用量,珀萊雅將30ml 和50ml 雙抗煥亮精華液包材升級成替換裝,鼓勵消費者重復利用產品外包裝,產品已於2023年4月上市銷售。 在諸多原材料中,棕櫚油及其衍生品因其保濕、發泡、調節產品質地等特性,在化妝品行業有著普遍的應用。但棕櫚油產業也因其造成的森林砍伐、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而廣受關注。2023年4月,珀萊雅正式加入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RSPO),承諾優先購買RSPO(The 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Palm Oil 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認證棕櫚油,以減少森林砍伐及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珀萊雅本身不直接使用和采購棕櫚油,因此致力於以可持續的方式采購棕櫚(仁)衍生品;目前公司棕櫚油衍生品的采購中,使用RSPO認證棕櫚油的種類占比為55%;2022年8月,珀萊雅發布了首個《珀萊雅可持續發展戰略規劃(2022-2025)》,明確提出「到2025年,實現公司所有采購的棕櫚油衍生品中,使用RSPO認證棕櫚油的種類提升占比達到70%以上,同時在規劃期內進一步推動建立可持續棕櫚油的追溯體系」。 社會責任:以回報社會為理念 讓1.19億人次間接受益 珀萊雅認為,社會責任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能,也是持續創造社會貢獻的基礎。2022年,珀萊雅圍繞產品與客戶責任,供應鏈責任、員工責任、社區責任等多個維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 產品的研發創新是產品與客戶責任中最重要的一環,2022 年,珀萊雅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投入占母公司營收達4.31%,推出了75款新品上市;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准14項、行業標准3項、團體標准14項,累計獲得有效專利 225項,其中發明專利107項。 在供應鏈責任上,珀萊雅從供應商的准入、評估考核、審查等各環節進行全流程規范化管理。2022年,珀萊雅對17家供應商完成了年度審計,有222家供應商參與了ESG符合性評估,通過率為95.05%。 在員工責任上,珀萊雅為員工提供了完善的培訓提升體系,2022年累計開展培訓時長55286小時,人均培訓時長為17.40小時,員工培訓覆蓋率46.27%。 在社區責任上,珀萊雅重點關注社會生活中的重點議題。2022年,珀萊雅聚焦於「性別平等」「愛與親密關系」「家庭責任」「青春與成長」「心理健康」五大主題,相繼發布主題短片《醒獅少女》、母親節特別策劃視頻《僅媽媽可見》、反校園霸凌公益短片《螢火計劃》、心理健康公益片《出口》,以及「回聲計劃」等項目。2022年,珀萊雅公益慈善和社會倡導活動,有43萬人次直接受益,1.19億人次間接受益。 公司治理:以有效治理為驅動力 未發生任何不合規事件 以遵循法律法規及監管制度的最新變化和要求為合法合規要務,珀萊雅不斷優化完善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公司治理架構與制度體系,保證公司內控合法合規,不斷提升公司規范運作水平。 2022年珀萊雅新增董事會成員及高級管理層的激勵性薪酬與公司可持續發展及ESG 管理績效相掛鉤的條例,並制定短期、中期、長期激勵發放規劃,其中,在董事會成員及高管績效考核體系中,新增的可持續績效指標考核權重占比8-10%。 在信息與投資者溝通中,榮獲「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信披A級評價」;在內控方面,入選第六屆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浙江上市公司最佳內控獎 TOP30」;在反腐敗與商業道德方面,公司累計開展2次培訓,培訓覆蓋率100%, 且珀萊雅董事與高管均簽署《廉潔自律公約》。 珀萊雅2022年在ESG領域的不懈探索和社會責任擔當,是對「美美相生,共向未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淋漓詮釋,未來,珀萊雅將繼續以完備的ESG管理體系為可持續發展護航,立足長遠,與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並肩攜手,共同為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力量,推動行業和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加大研發和資源投入,長電科技佈局未來市場發展

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要點: 一季度實現收入為人民幣58.6億元。 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現金人民幣12.3億元,一季度扣除資產投資淨支出人民幣8.1億元,自由現金流達人民幣4.2億元。 一季度淨利潤為人民幣1.1億元,實現每股收益人民幣0.06元。 上海2023年4月25日 /美通社/ — 今日,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長電科技(600584.SH)公佈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58.6億元,淨利潤1.1億元。 2022年下半年以來,消費電子需求疲軟,芯片行業庫存高,企業面臨的市場壓力加劇。為積極有效應對市場變化,長電科技面向高性能、先進封裝技術和需求持續增長的汽車電子、工業電子及高性能計算等領域不斷投入,為新一輪應用需求增長做好準備。 長電科技近年來重點發展並已實現大規模生產的系統級(SiP)、晶圓級和2.5D/3D等先進封裝技術,今年一季度相關收入在公司營收中占比持續超過六成,成為公司經營發展的「壓艙石」。長電科技2022年度研發投入人民幣13.13億元,同比增長10.7%;今年一季度研發投入人民幣3.1億元,占收入5.3%。公司在Chiplet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超大尺寸高密度扇出型倒裝技術實現業界領先的多元異構芯片倒裝的102mm x 102mm超高密度封裝集成,並可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的全套交鑰匙服務,為高性能計算應用提供卓越的微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加速高可靠性標準的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相關的先進封裝技術研發,以及新一代功率器件模組等產品的開發,提升先進技術與服務的差異化核心競爭力並在工廠端落實。2023年一季度,汽車電子營收持續增長,同比上升144%。2023年,長電科技將保持資本支出總額的合理增長,在產能擴充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積極擴大公司用於研發、基建、技改及工廠自動化的投資。 長電科技董事、首席執行長鄭力先生表示:「多重因素的疊加造成了半導體市場景氣度持續低迷。雖然短期業績承壓,長電科技將堅持推動國際國內雙循環的發展戰略,加大前沿技術和資源投入,重點聚焦汽車電子芯片、Chiplet多樣化解決方案等更高水平的封裝技術,進行前瞻性基建、研發及戰略產能佈局,加速推進以智能化解決方案為核心的產品開發機制和市場推廣機制,挖掘更具有未來發展潛力的市場需求,為全球客戶提供更高品質的生產技術服務。」 點擊查看:《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 關於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芯片成品製造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設計仿真、技術開發、產品認證、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芯片成品測試並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導體客戶提供直運服務。 通過高集成度的晶圓級封裝(WLP)、2.5D/3D封裝、系統級封裝(SiP)、高性能倒裝芯片封裝和先進的引線鍵合技術,長電科技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涵蓋了主流集成電路系統應用,包括網絡通訊、移動終端、高性能計算、車載電子、大數據存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工業智造等領域。長電科技在中國、韓國和新加坡設有六大生產基地和兩大研發中心,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業務機構,可與全球客戶進行緊密的技術合作並提供高效的產業鏈支持。

德勤與SAP發布商業展望報告 以數字技術賦能港企應對重重挑戰

香港 2023年4月25日 /美通社/ — 德勤中國與SAP於今日聯合發布基於多個行業和領域高管訪談的《香港繁榮新光景——韌性強大 機遇無限》商業展望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研究了香港當前營商環境的三個主要方面: 香港經濟的宏觀情況和樂觀前景 企業的商機和有利外生因素 率先把握數字技術帶來的機遇成為企業賴以增長的基礎 德勤中國SAP聯盟領導合夥人及德勤管理諮詢中國企業技術與績效事業群總裁周令坤表示:「隨著內地持續放開,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刺激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香港經濟預計將在2023年出現反彈,目前從私營領域看來已可見一斑。不斷變化的經濟格局意味著企業應藉勢利好政策,推動增長和數字化轉型,同時通過投資於提高效率、促進可持續性及人才發展,在後疫情時代保持領先優勢。」 報告闡釋了香港特區政府為打造活躍營商環境而採取的發展新興產業等有力措施,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創新科技成為企業的重要增長機遇。報告還探尋了高端製造業蘊藏的機遇,發現許多公司已將生產線遷回香港,而中醫藥和食品生產等傳統行業也在進行數字化轉型。此外,跨國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香港股票和債券市場,搶抓「跨境理財通」和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機遇。 隨著疫後香港經濟全面復甦,企業及時調整、把握機遇至關重要。報告囊括眾多知名機構洞察,總結出港企奠定增長基礎的五大優先事項: 加快疫後業務增長。隨著各行各業加速採用數字技術,企業可藉助雲ERP和客戶體驗解決方案來實現全渠道參與,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降本增效應對通脹。企業可利用供應鍊和採購管理解決方案生成實時數據,通過嵌入式自動化程序實現總體支出可視化、降低運營成本、改進生產流程並縮短產品上市週期。 防範供應鏈中斷。全球供應鏈反復中斷讓人始料未及。為增強供應鏈規劃和風險管理能力,企業可藉助集成業務規劃解決方案優化需求規劃、實現中斷可視化、提升供應鏈應對能力、動態平衡供需。 減少、記錄和報告(3R)推動可持續發展。為全面達成可持續發展目標,企業愈發重視並如實披露運營和價值鏈的碳排放環境足跡。通過ERP雲解決方案,企業可收集和分析綜合數據,並將財務報告和ESG報告整合至單個系統。 加大人才投資。香港勞動力短缺是企業可持續營運的最大挑戰之一。企業需要不斷擴充團隊並提升員工技能以適應市場需求,推動經濟增長。人力體驗管理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優化從人才招聘、入職、學習和發展到獎勵和人才保留的整個人力資源運營流程。 SAP香港和澳門地區總經理唐聆風表示:「隨著香港經濟逐步復甦,各行各業加快採用數字技術,謀求開發高潛力市場。對企業而言,人才緊缺、通貨膨脹、供應鏈中斷迫在眉睫,SAP和德勤已做好充分準備,以一流的數字產品和服務賦能企業建立面向未來的營運模式,以強大的韌性和應對能力把握市場機遇。」 點擊此處下載報告全文(英文版)。 關於德勤中國 德勤中國是一家立足本土、連接全球的綜合性專業服務機構,由德勤中國的合夥人共同擁有,始終服務於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前沿。我們的辦公室遍布中國30個城市,現有超過2萬名專業人才,向客戶提供審計及鑑證、管理諮詢、財務諮詢、風險諮詢、稅務與商務諮詢等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專業服務。 我們誠信為本,堅守質量,勇於創新,以卓越的專業能力、豐富的行業洞察和智慧的技術解決方案,助力各行各業的客戶與合作夥伴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實現世界一流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德勤品牌始於1845年,其中文名稱「德勤」於1978年起用,寓意「敬德修業,業精於勤」。德勤專業網絡的成員機構遍布150多個國家或地區,以「因我不同,成就不凡」為宗旨,為資本市場增強公眾信任,為客戶轉型升級賦能,為更繁榮的經濟、更公平的社會和可持續的世界而開拓前行。 關於德勤 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司,以及其全球成員所網絡和它們的關聯機構(統稱為「德勤組織」)。德勤有限公司(又稱「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相互之間不因第三方而承擔任何責任或約束對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員所和它們的關聯機構僅對自身行為承擔責任,而對相互的行為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德勤有限公司並不向客戶提供服務。 德勤亞太有限公司(即一家擔保有限公司)是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員所。德勤亞太有限公司的每一家成員及其關聯機構均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實體,在亞太地區超過100座城市提供專業服務。 請參閱 http://www.deloitte.com/cn/about 了解更多信息。 關於SAP SAP的策略是協助各行各業、不同規模的公司營運精益求精,成為可持續的智慧企業。作為企業應用軟件的市場領導者,全球87%的交易收入都與SAP®系統相關。透過我們的機器學習、物聯網(IoT)和先進的分析技術,SAP幫助客戶業務轉型為智慧企業。我們為用戶和企業提供深入的商業洞察,促進協作能力,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SAP將科技簡化,使企業能以最適宜的方式運用SAP軟件。藉由端到端應用程序和服務,SAP 協助全球 25 個行業的客戶,持續獲利並不斷創新及對社會作出改善。透過全球客戶、合作夥伴、員工及意見領袖的網絡,SAP致力讓世界運轉更卓越,讓人們生活更美好。如需了解更多SAP資訊,請瀏覽https://www.sap.com/hk。 本文件包含前瞻性陳述,即對未來事件的預計、預估或其他陳述。 這些陳述基於當前的預期、預測和假設,而這些預期、預測和假設均受到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影響,可能導致實際結果和效果存在重大差異。 有關這些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更多資訊,請參見我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包括但不限於20-F 表格中 SAP 2022 年年度報告內的風險因素部分。 © 2023 SAP SE。版權所有。 SAP與文中所述的其他SAP產品和服務,以及其各自的標誌,均為SAP SE在德國及其他國家/地區的商標或註冊商標。請參閱https://www.sap.com/copyright以了解其他商標資訊及通知。 請到此瀏覽我們的隱私政策。

領先的私募股權公司SKS Capital投資韓國Grace

這筆交易將助力韓國最大的美容品牌分銷商在亞洲市場的擴張 台北2023年4月25日 /美通社/ — 領先的風投和私募股權公司SKS Capital宣佈對韓國最大的國際健康與美容品牌聚合公司Grace進行戰略投資。SKS Capital憑借500萬美元投資成為Series B輪融資的領投方。 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大Grace的業務運營,並在該地區尋求增長機會,重點是擴大運營規模、招聘人員和開發新服務產品。 Grace創始人Abraham Cho表示:「品牌聚合戰略使我們的產品多元化,並依托於抗經濟衰退的健康和美容業。通過SKS在營銷、分銷和物流方面的專長,Grace將能夠轉型為東南亞重要的參與者。」 Grace是韓國最大的健康與美妝零售商Olive Young的最大供應商,為韓國線上渠道和超過50,000個線下銷售點提供產品。Grace通過B2B和D2C渠道合作並向60多個國家出口韓國品牌,從而不斷發展業務。得益於創新和卓越品質,韓國美容品牌在亞洲消費者中越來越受歡迎。 SKS Capital將通過在東南亞建立橋樑和聯繫助力Grace業務擴張。SKS在東南亞美容生態系統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包括供應鏈、物流、分銷商、執照持有者、電商、零售商以及與知名人士的聯繫。 SKS Capital創始人Jack Chen表示:「Grace因使用數據和乘著韓國美容業的發展趨勢,一直以來都很成功。如今加上我們在東南亞的資本和資源,我們將幫助Grace取得進一步的發展和成功。」 Grand View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到2027年,亞太美容市場預計將以8.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增長。 這筆交易是總部設在上海和台北的SKS Capital在美容和個人護理領域持續戰略投資的一部分。Chen補充說:「我們的重點是在亞太地區獲得潛在的投資,推動公司進入新市場,推進業務發展。」 關於SKS Capital SKS Capital成立於2017年,是亞洲首批專注於消費賽道的現代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之一,業務涵蓋:美容與健康D2C品牌、餐飲、分銷渠道、電子商務、美容供應鏈和消費者支持技術。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skscapital.co/

新華絲路: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在蘇州開幕,促進國際文化交流

北京2023年4月25日  /美通社/ — 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4月15日在中國東部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開幕。 圖為2023年4月15日中國東部江蘇省蘇州舉行的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開幕式。 本屆雙年展以「生動江南 立體蘇州」為主題,共設有三大主題展、一場學術論壇和二十場平行展,整體展出2000餘件作品,開展300餘場文化藝術活動。展期將延續至6月25日。 本屆雙年展邀請了國際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擔任學術總主持,並邀請國內外其他著名藝術家在開幕式上介紹三個主題展覽。 本次「我們,漸入佳境」國際前沿藝術展的參展作品中,90%都是首次在國內展出亮相。第六屆中國青年雕塑藝術展匯聚了來自全國青年雕塑家的百餘件創新作品。「虹 — 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以蘇州的「橋」為媒,通過藝術作品解讀江南文化。 以「當代潮流」、「現代新銳」、「回溯經典」三條脈絡為主線,本屆雙年展推出了20場平行展,完整地呈現蘇州現當代藝術的文化生態。 依托美術館聯盟、閱讀聯盟、文藝聯盟、企業、商圈等載體,300餘場文化藝術活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打造全天候、多樣化的百姓藝術盛會,助力推動文化消費、打造商圈經濟。 蘇州·金雞湖雙年展自2012年創辦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總計展出5000餘件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作品,1500餘位中外藝術家參展,吸引觀眾2000萬人次前來參觀。 雙年展彙集了雕塑、國際設計、裝置、多媒體等多種藝術形式,成為世界知名品牌,以及展現蘇州文化藝術魅力的一張閃亮名片。 原文鏈接:https://en.imsilkroad.com/p/333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