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5 AACR | 信達生物多項創新雙抗、三抗及雙抗ADC臨床前數據亮相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 2025年4月28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及心血管、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在 2025 年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年會上公佈多項最新臨床前數據,包括公司旗下一系列雙抗、三抗及雙抗體偶聯藥物(ADC)腫瘤管線。本屆 AACR 年會於當地時間2025年4月25日-30日在美國芝加哥舉辦。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腫瘤生物學與 ADC藥物研究副總裁何開傑博士表示:「隨著國清院技術平台的拓展升級,信達生物的全球研發能力已達到新高度,進一步增強了我們在國際生物製藥領域的競爭地位,也提升了我們設計和開發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候選藥物的能力。很高興在本次AACR年會上國清院展示多項臨床前研究成果,包括多個全球首創的雙抗、多抗及ADC的首次亮相,這不僅展現了我們的研發實力,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為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療選擇的信心。我們將持續聚焦創新,探索精準靶點的優化與新機制,為難治性疾病提供突破性解決方案,確保全球更多患者能夠獲得前沿治療技術帶來的益處。」 摘要亮點節選如下: 重磅研究( Late-Breaking Research) 標題: IAR037,一種新型CD40/PD-L1雙特異性抗體用於治療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耐藥晚期實體瘤的臨床前數據摘要號:LB139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9:00 AM – 12:00 PM (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52 IAR037是一種新型CD40/PD-L1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激活CD40通路並阻斷PD-1/L1相互作用,在PD-1耐藥的同源小鼠模型中顯示出強效抗腫瘤活性,並與PD-1/IL-2α-bias融合蛋白IBI363產生協同效應。臨床前研究顯示其具有腫瘤特異性免疫激活作用,系統副作用極小,並在食蟹猴中展現出良好的安全性。 IAR037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耐藥的晚期實體瘤提供了創新治療方案,目前IND正在推進中。 標題: IBI3010,一種靶向FRα的雙表位ADC,用於治療FRα表達腫瘤的臨床前特性研究摘要號:LB222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2:00 PM – 5:00 PM (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53 IBI3010是一款靶向FRα的雙表位ADC,payload為新型拓撲異構酶I抑制劑NT1(DAR8)。其雙表位設計顯著增強了腫瘤結合與內吞。 體外實驗顯示,IBI3010較Mirvetuximab Soravtansine(IMGN853)具有更優的細胞殺傷毒性及旁觀者效應。在FRα表達的CDX模型中,IBI3010展現出更優異的抗腫瘤活性,尤其在低FRα表達的模型中優勢更為顯著。食蟹猴GLP毒理研究顯示,其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HNSTD)為60mg/kg。 上述數據支持IBI3010推進臨床研究,評估其作為ADC療法治療FRα陽性實體瘤(特別是低表達亞型)的潛力。 壁報展示 會議類別:實驗與分子治療學 – 癌症生化調節劑/分化治療策略標題:IBI3014,一種在單一分子中整合ADC殺傷作用與檢查點阻斷功能的TROP2×PD-L1雙抗ADC,在臨床前模型中展現出良好的療效與安全性摘要號:344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2:00 PM – 5: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16 IBI3014 是一款靶向TROP2和PD-L1的雙特異性ADC,整合了TROP2介導的腫瘤殺傷與PD-L1免疫檢查點阻斷,增強了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和T細胞浸潤。 在具有不同TROP2/PD-L1表達水平的CDX模型中,IBI3014相較於benchmark ADC展現出更優的細胞殺傷毒性,且可覆蓋更廣泛的腫瘤類型。在小鼠和食蟹猴體內均保持良好的穩定性,食蟹猴安全性研究顯示其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HNSTD)為50 mg/kg,耐受性良好。 IBI3014不僅顯著提高了治療效果,同時維持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徵,為實體瘤治療提供了突破性策略。 會議類別:實驗與分子治療學 – 針對腫瘤微環境的治療策略標題:Trop2×B7H4雙抗ADC在婦科腫瘤治療中展現出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摘要號:345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7日(星期日)2:00 PM – 5: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16 IBI3022 是一款靶向Trop2/B7H4的雙特異性ADC,通過結合單臂Trop2抗體和低毒性NT3 linker payload來降低與Trop2相關的脫靶毒性。 體外研究表明,IBI3022在過表達Trop2和B7H4的HT29細胞中表現出優於Trop2或B7H4  benchmark ADC的細胞殺傷毒性。體內研究中,IBI3022在不同表達水平的Trop2和B7H4腫瘤模型中展示了較單抗benchmark ADC更強的腫瘤抑制效果。 IBI3022作為一種有潛力的用於治療婦科腫瘤的雙特異性ADC,具有更好的療效和安全性。 會議類別:實驗與分子治療學 – 針對腫瘤微環境的治療策略標題:IBI3026,一種全球首創(First-in-Class)的抗PD-1/IL-12融合蛋白,通過解除免疫反應的抑制並強效激活腫瘤微環境中的T細胞和NK細胞,展現出成為新型腫瘤免疫療法的潛力摘要號:3118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2:00 PM – 5: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24 IBI3026 是一款全球首創的靶向PD-1和IL-12受體的雙特異性免疫激動劑,通過降低IL-12活性來提高安全性,同時通過PD-1陽性T細胞富集實現腫瘤靶向激活。 在經預處理的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s)中,IBI3026展現出顯著的免疫激活效應(STAT4/IFN-γ信號通路激活),並在多種腫瘤模型(EMT6、CT26、A375、BxPC-3)中實現完全腫瘤抑制。食蟹猴安全性研究顯示其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HNSTD)為150 mg/kg,治療指數達63。 IBI3026將PD-1阻斷與局部IL-12激活相結合,為當前免疫療法耐藥性腫瘤提供了創新治療策略。 會議類別:免疫學 – T細胞銜接器標題:一種2+1形式的MUC16靶向T細胞銜接器誘導MUC16依賴性T細胞活性並表現出卓越的抗腫瘤活性摘要號:3510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2:00 PM – 5: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38 此次報告分子是一種2+1形式的MUC16 靶向T細胞銜接器(TCE),具有改善的腫瘤細胞結合親和力,增強的腫瘤細胞殺傷活性以及MUC16依賴性T細胞結合和激活。 臨床前研究顯示,相較於benchmark TCE,該分子在沒有 MUC16 的情況下顯示出有限的 T 細胞結合和激活,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脫靶毒性。在xenograft模型中也顯示出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且脫靶毒性顯著降低。 該分子在治療MUC16陽性腫瘤(尤其是化療耐藥性卵巢癌)方面展現出重大潛力,與現有治療方案聯用時可產生協同效果,可能使不同MUC16表達水平的患者群體獲益。 會議類別:實驗與分子治療學 – 新興癌症藥物靶點標題:IBI3019,一種全球首創(First-in-Class)的EGFR/CDH17/CD16A三特異性抗體,在臨床前研究中對結直腸癌(CRC)展現出強效療效和優異的安全性特徵摘要號:4249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9:00 AM – 12: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17 IBI3019 是一款靶向EGFR、CDH17和CD16A的新型三特異性抗體,用於結直腸癌治療。該分子通過靶向腫瘤高表達的CDH17增強腫瘤特異性EGFR抑製作用,同時減少在EGFR療法中常見的皮膚毒性。 此外,IBI3019整合了高親和力的CDH16A納米抗體,比低巖藻糖Fc有 更優越的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ADCC)效應。更重要的是,IBI3019不但在體內外實驗都顯示出比Cetuximab (EGFR單抗) 和Amivantamab(EGFR/c-Met雙抗)更強的抗腫瘤效果, 而且在食蟹猴裡非常耐受,其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HNSTD)為150 mg/kg。這些令人鼓舞的臨床前發現值得進一步展開臨床研究。 會議類別:免疫學 – 腫瘤微環境調控:淋巴細胞浸潤的調節標題:一種PD1-IFNα融合蛋白,由減毒IFNα與臨床驗證的PD1單抗融合而成,可誘導PD1依賴性IFNα信號通路激活並展現出卓越的抗腫瘤活性摘要號:4881展示形式:壁報時間:2025年4月29日(星期二)9:00 AM – 12:00 PM(當地時間)地點:Poster Section 40 此次報告分子是一種新型PD1/IFNα融合蛋白,該分子將減活性干擾素α(IFNα)與信迪利單抗(Sintilimab)結合,既能有效阻斷PD1/PDL1信號通路,又能引發高度PD1依賴性的IFNα信號傳導,從而選擇性地激活PD1高表達細胞。 臨床前研究表明,在多種小鼠同源腫瘤模型中,該分子的抗腫瘤活性顯著優於單獨使用PD1單抗,且未檢測到明顯毒性,並展現出良好的藥代動力學特徵。 這種雙功能分子通過整合兩種已驗證的抗癌機制,克服了當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B)療法的局限性,有望為胰腺癌、卵巢癌及微衛星穩定(MSS)結直腸癌等ICB難治性腫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關於信達生物 「始於信,達於行」,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是信達生物的使命和目標。信達生物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眼科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創新藥物,讓我們的工作惠及更多的生命。公司已有15個產品獲得批准上市,它們分別是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貝伐珠單抗注射液(達攸同®),阿達木單抗注射液(蘇立信®),利妥昔單抗注射液(達伯華®),佩米替尼片(達伯坦®),奧雷巴替尼片(耐立克®), 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伊基奧侖賽注射液(福可蘇®),托萊西單抗注射液(信必樂®),氟澤雷塞片(達伯特®),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己二酸他雷替尼膠囊(達伯樂®),利厄替尼片(奧壹新®)和替妥尤單抗N01注射液(信必敏®)。目前,同時還有3個品種在NMPA審評中,4個新藥分子進入III期或關鍵性臨床研究,另外還有15個新藥品種已進入臨床研究。 公司已與禮來、羅氏、賽諾菲、Adimab、Incyte和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等國際合作方達成30多項戰略合作。信達生物在不斷自研創新藥物、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秉承經濟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年來,始終心懷科學善念,堅守「以患者為中心」,心繫患者並關注患者家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公司陸續發起、參與了多項藥品公益援助項目,讓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得益於生命科學的進步,買得到、用得起高質量的生物藥。截至目前,信達生物患者援助項目已惠及20餘萬普通患者,藥物捐贈總價值36億元人民幣。信達生物希望和大家一起努力,提高中國生物製藥產業的發展水平,以滿足百姓用藥可及性和人民對生命健康美好願望的追求。 詳情請訪問公司網站:www.innoventbio.com或公司領英賬號www.linkedin.com/ 聲明: 1.信達生物不推薦未獲批的藥品/適應症的使用。 2.雷莫西尤單抗注射液(希冉擇®),塞普替尼膠囊(睿妥®)和匹妥布替尼片(捷帕力®)由禮來公司研發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這些表述本質上具有相當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使用「預期」、「相信」、「預測」、「期望」、「打算」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時,凡與本公司有關的,目的均是要指明其屬前瞻性表述。本公司並無義務不斷地更新這些預測性陳述。 這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未來事務的現有看法、假設、期望、估計、預測和理解。這些表述並非對未來發展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

TCL電子(01070.HK)2025年首季度全球TV出貨量與銷售額雙雙保持高增

產品結構持續改善, Mini LED TV 全球出貨量激增超 2.3 倍 香港 2025年4月27日 /美通社/ —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TCL電子」或「公司」,01070.HK)今天公佈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V出貨量數據。憑藉「TCL+雷鳥」雙品牌的精準定位與「中高端+大屏化」戰略持續深化,結合以Mini LED、量子點、AI智能等前沿技術進一步提升產品競爭力,TCL電子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TV出貨量達651萬台,同比增長11.4%;受益於公司TV業務中高端產品佔比提升,帶動公司TV銷售額同比增長22.3%,實現2025年「開門紅」。 以科技化提升產品競爭力,大呎吋及中高端產品獲全球用戶青睞 TCL電子持續把握全球市場的大屏化及高端化趨勢,帶動大屏高端產品系列出貨量實現高增。2025年第一季度,65吋及以上TCL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33.0%,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4.5個百分點至27.7%;75吋及以上TCL TV全球出貨量同比增幅更高達41.6%,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至13.7%。TCL TV全球出貨平均呎吋同比提升1.9吋至53.4吋。 與此同時,TCL電子深化高端顯示技術佈局,在旗艦系列Mini LED TV配置蝶翼華曜屏、萬象分區等技術矩陣,實現高對比、低反射、廣視角、無黑邊,將TV產品畫面細節與色彩精準度推向新高度,極大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產品深受全球用戶喜愛。2025年第一季度,中高端產品TCL量子點TV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74.9%至133萬台,TCL Mini LED TV全球出貨量約55萬台,同比增幅更高達232.9%。 海內外市場出貨均實現同比雙位數增長,全球多區域市場佔有率領跑行業 中國市場方面,憑藉自身持續的品牌建設以及技術引領的產品迭代,2025年第一季度TCL TV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0.8%。同時,大屏化及中高端化戰略成效顯著,產品結構持續改善。其中,6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增長18.3%,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3.5個百分點至54.7%;7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增長21.0%,出貨量佔比同比提升3.0個百分點至34.9%。TCL Mini LED TV出貨量更同比提升341.1%,其出貨量佔比顯著提升13.2個百分點至17.6%。2025年第一季度TCL TV在中國市場零售額和零售量市佔率分別升至23.1%和22.1%,排名位列中國市場前二[1]。持續的產品結構改善推動銷售額進一步提升,一季度公司TV業務中國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35.4%,出貨均價同比升幅達22.2%。 國際市場方面,TCL於2025年2月正式宣佈成為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將在TV、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智能終端領域,為奧林匹克運動會提供全面的技術、產品與專業服務支持,全球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同時,精準佈局的體育營銷、戰略性活動贊助以及全球客戶管理體系的系統化構建,也顯著提升全球市場營銷效能,促進國際市場出貨表現。2025年第一季度,TCL TV國際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1.6%,其中,大呎吋TV出貨量同比快速增長,6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增長48.5%,7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增幅更達86.8%。海外大呎吋TV出貨同比顯著增長帶動公司TV業務海外市場銷售額同比升幅達17.2%。 分區域來看,歐洲市場通過「一國一策」精準佈局區域渠道網絡,實現快速突破,TCL品牌TV出貨量同比升幅達15.8%,其中,7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飆升74.4%,在法國、波蘭及瑞典零售量穩居排名前二[2],在西班牙、羅馬尼亞、希臘及捷克零售量排名前三[2];新興市場方面,包含亞太、拉美、中東非在內的市場進一步完善體育營銷矩陣,加快終端及零售渠道的提升,TCL TV出貨量同比增長18.8%,其中,7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翻倍增長100.5%,在澳洲、菲律賓零售量排名首位,在巴西、巴基斯坦、沙特、泰國、緬甸排名前二,在阿根廷、越南及韓國等地排名第三[2];北美市場則聚焦中高端渠道突破,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量雖同比微降3.8%,但得益於中高端戰略落地推進,大屏化趨勢顯著,75吋及以上TCL TV出貨量同比增幅達79.3%,出貨量佔比也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至12.5%,TCL TV在美國市場零售量市佔率依然穩居市場前二[3]。 借長風勁展垂天翼,憑豪氣飛越萬仞山。未來TCL電子將繼續圍繞「品牌引領價值、全球效率經營、科技驅動、活力至上」的公司戰略,以為消費者創造價值為中心,堅持中高端發展,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加大技術投入和儲備,執行區域定位策略,推進全球本土化發展,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加速邁向真正的全球領先。 二零二 五 年第一季度出貨量數據(未經審計)  單位:台 二零二五年第一季度 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 大呎吋顯示 ——TCL TV 全球出貨量 6,507,078 5,840,635 – 65 吋及以上 TCL TV 全球出貨量 佔 比 27.7 % 23.2 % – 65吋及以上TCL TV中國市場出貨量佔比 54.7 % 51.2 % – 65吋及以上TCL TV國際市場出貨量佔比 19.6 % 14.7 % – 75 吋及以上 TCL TV 全球出貨量 佔 比 13.7 % 10.8 % -75吋及以上TCL TV中國市場出貨量佔比 34.9 % 31.9 % – 75吋及以上TCL TV國際市場出貨量佔比 7.3 % 4.4 % – TCL Mini LED TV 出貨量佔比  8.8 % 3.0 % – TCL Mini LED TV中國市場出貨量佔比 17.6 % 4.4 % – TCL Mini LED TV國際市場出貨量佔比 6.0 % 2.5 % 有關 TCL 電子 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01070.HK,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自1999年11月起於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業務範圍涵蓋顯示業務、創新業務以及互聯網業務。TCL電子以「品牌引領價值,全球效率經營,科技驅動,活力至上」為戰略,積極變革創新,聚焦突破全球中高端市場,努力夯實「智能物聯生態」全品類佈局,致力為用戶提供全場景智慧健康生活,打造全球領先的智能科技公司。TCL電子已獲納入深港通之合資格港股通股份名單,是恒生港股通指數、恒生綜合中小型股指數及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成份股,並從2018年起連續多年獲得恒生指數公司授予ESG評級A。 如欲查詢更多資料,請瀏覽TCL電子投資者關係網站http://electronics.tcl.com,或訪問TCL電子投資者關係官方微信公眾號。 [1] 數據源:中怡康全渠道,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額及零售量數據。 [2] 數據源:GfK,2025年1月至2月零售量數據。 [3] 數據源:Circana,2025年1月至2月零售量數據。  

Theo 完成 2000 萬美元融資,冀普及機構級交易基礎設施

平台由前 Optiver 及 IMC 量化交易員創立,獲 Citadel、Jane Street 和 JPMorgan 等天使投資人支持 紐約2025年4月26日 /美通社/ — 連接鏈上資本與全球市場的創新網絡 Theo 今日宣佈,已透過機構級交易基礎設施完成 2000 萬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由 Hack VC 及 Anthos Capital 共同領投,參與的風險投資公司包括 Manifold Trading、Mirana Ventures、Metalayer Ventures、Flowdesk、SCB、MEXC、Amber Group 及 Selini Capital 等。此外,多間頂尖傳統金融 (TradFi) 交易公司的天使投資人亦參與投資,包括 Citadel、Jane Street、HRT、Optiver、IMC、5 Rings 及 JPMorgan。  Theo 由前量化交易員 Abhi Pingle、Arijit Pingle 及 TK Kwon 共同創立,三人均曾在頂級交易公司 Optiver 及 IMC Trading 任職。創辦 Theo 的理念源於創辦人觀察到:雖然鏈上資本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但一般用戶仍難以接觸傳統及機構級別的交易策略。Theo 的目標是填補此市場空白,將以往由專業機構主導的精密交易策略引入散戶投資者市場。 Theo 平台提供接入機構級交易基礎設施的渠道,支援一系列過往主要由對沖基金及自營交易公司採用的交易策略。平台核心為一套由 Theo 營運的定制低延遲驗證節點,既為用戶提供資產託管保證,同時向莊家及交易公司等機構交易對手實施基於規則的準入管理。 該等驗證節點促進在中心化交易所 (CEX) 及去中心化協議 (DeFi) 上的實時交易執行,同時執行保證金要求,並維持全系統的超額抵押水平。散戶用戶只需將資金存入特定策略的資金庫,即可輕鬆參與相關策略,過程中無需管理多個交易所帳戶,亦無需具備算法交易的專業知識。 「現今的加密貨幣市場分散且效率不足,導致機構及一般用戶均未能全面發掘全球性、無需許可的金融潛力,」Theo 聯合創辦人 Abhi Pingle 表示,「Theo 透過提供穩健且可擴展的基礎設施應對此挑戰,在鏈上無縫連接大型傳統金融機構與散戶投資者,從而釋放更高層次的資本效率。」 透過 Theo 的策略,任何用戶只需存入資產,即可被動參與專業交易策略。平台將負責處理交易執行、風險管理及跨策略的動態資本配置,涵蓋高頻套利、跨鏈資金費率優化及高級對沖等多種方式。 當市場狀況轉變,Theo 的基礎設施將動態調整資本配置以維持策略表現;相比之下,單一策略平台的回報在此情況下通常會減少。這種靈活性有助確保散戶參與者獲得更穩定的回報及更佳的策略表現。 對於交易公司而言,Theo 則有助實現更高的資本運用效率。交易公司可利用來自用戶資金庫的資本,將策略倉位與其自營交易作交叉保證金處理,藉此釋放 alpha 收益,同時用戶亦可分享部分回報。此模式創造了一個互惠互利的生態系統:提供機構級交易策略、普及散戶參與渠道,並共同創造價值。 Theo 的獨特架構使其能有效連接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原生金融生態。隨著行業不斷演變,Theo 作為基礎設施層,將在連接傳統市場與鏈上經濟方面擔當重要角色,促進全球先進金融工具的普及應用。 關於 Theo Theo 為一機構級交易基礎設施平台,由來自 IMC Trading 及 Optiver 的前量化交易員共同創立。平台讓散戶用戶得以參與精密的高頻交易及莊家策略(該等策略以往主要限於華爾街金融機構),同時亦為交易公司提供新機會,透過其市場專長及更高的資本效率捕捉 alpha 收益。更多詳情,請瀏覽 theo.xyz  

2025愛奇藝世界大會:以「長+短」敘事與IP變現引領線上娛樂未來

400余部作品及五項微劇計劃,深化「長+短」策略 依托內容驅動型電商平台強化IP變現 AI工具提升觀影體驗與製作效率 北京2025年4月25日 /美通社/ — 4月23日,中國領先線上娛樂平台愛奇藝於北京舉辦2025愛奇藝世界大會,揭曉超過400部新作及一系列策略舉措。此舉彰顯出公司持續深耕「長+短」結合內容策略、多元化IP變現及技術創新,定義線上娛樂行業新階段。 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表示:「2025年對影視行業而言是關鍵的一年。用戶注意力迅速縮短、影視創作提速減量,我們將繼續透過優先高質量敘事、拓展微劇賽道作為傳統長視頻之外新的增量业务,適應市場變化。我們始終以觀眾為中心,注重商業價值也兼顧藝術與情懷的優質內容。」 規模化推進「長+短」內容布局 愛奇藝正步入為期兩年的轉型期,以規模化布局長、短內容。2025-2026年新片單包含400余部作品,涵蓋長劇、微短劇、綜藝、電影、紀錄片、動漫及體育賽事。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強調,2025年標誌着「長+短」內容變革週期的正式開啓,旨在實現規模與敘事質量的平衡,同時滿足觀眾不斷變化的需求與消費習慣。 平台的長劇策略將圍繞五大劇場廠牌展開:小逗劇場、迷霧劇場、戀戀劇場、大家劇場、微塵劇場,分別聚焦喜劇、懸疑、愛情、文學改編及迷你劇集的影視化實驗。會上,愛奇藝還發佈了著名作家紫金陳最新三部曲的「紫金陳新作系列片單」,該系列將與《借命而生》、《低智商犯罪》、《樹影迷宮》等正在熱播及待播作品納入迷霧劇場未來片單。 電影方面,愛奇藝公佈了增強自製片單的計劃,構建起從新人孵化到商業大片的完整路徑,進一步鞏固愛奇藝在電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微劇領域,愛奇藝堅持微劇(1-5分鐘/集)精品化策略,推出「精品微劇千部計劃」及「百部港片微劇計劃」等五大內容計劃,旨在提升微劇類型豐富度與藝術水準。短劇(5-20分鐘/集)方面,公司推出「短劇大劇計劃」,以實現量質雙升。 微綜藝方面,愛奇藝開發輕量化、垂直化主題內容,覆蓋IP衍生、創新形式、垂直人群及社會熱點,以應對用戶消費模式的碎片化趨勢。 為放大內容商業影響力,愛奇藝升級營銷模式,旨在為各類內容提供營銷方案,同時開拓品牌合作新機遇。 依托電商與主題公園雙輪驅動IP變現 在內容拓展的同時,愛奇藝推進IP變現策略,覆蓋數字與實體渠道雙重布局。其內容驅動型電商平台已開啟試運营,整合豐富IP資源、直播及短視頻功能,與節目內容深度綁定並引入明星參與,用戶可在觀影的同時實時購物。平台以愛奇藝付費用戶為核心群體,目標在2025年奠定商業基礎,2026年實現加速增長。 此前,愛奇藝宣布将在江蘇揚州與河南開封落地兩大愛奇藝樂園,透過敏捷且技術驅動的模式,將優質IP延伸至沉浸式線下體驗。 AI賦能多元觀影與規模化創作 愛奇藝同步加速AI技術整合,以應對觀眾習慣演變並提升內容製作效率。 公司推出「跳看」功能,響應用戶觀劇偏好的變化,支持場景之間自由跳轉。愛奇藝基礎架構與智能分發事業群總裁劉文峰表示:「透過『 跳看』我們把選擇權交給用戶。」透過深度分析用戶習慣與注意力模式,我們的AI模型能夠找出那些最有吸引力的精彩點。同一內容對不同用戶可能是完整版,也可能是35分鐘精編版或20分鐘快剪版等多樣化形態。這種從『創作者主導輸出』到『用戶主導選擇』的轉變,正在重塑我們的內容與產品設計邏輯。 愛奇藝還展示了智能助手「桃豆」,透過語音與文字指令提供個性化推薦及直觀內容訪問。同時,由AI大模型驅動的「桃豆世界」支持用戶與近千個愛奇藝IP虛擬角色實時對話,從而延伸IP影響力並深化觀眾沉浸體驗。 內容製作端,愛奇藝的劇本工坊利用AI為創作者提供劇情評估、角色開發及敘事打磨工具。升級後的QClip製作套件透過雲端資產管理及無線現場監控進一步提升效率。 這些技術共同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創意產出、實現沉浸式觀影體驗,並鞏固愛奇藝在智能內容製作領域的領先地位。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   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   愛奇藝基礎架構與智能分發事業群總裁劉文峰  

2025上海車展創新啟幕 長安汽車與全球媒體和夥伴共擎未來新篇

上海2025年4月25日 /美通社/ — 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長安汽車(以下簡稱「長安」)在2025上海國際車展上以「智慧全球 共贏未來」為主題,集中展示了其在創新技術、品牌升級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最新成果,並邀約國內外近600家媒體、全球超500家合作夥伴齊聚上海,共擎未來新篇。 2025上海車展首日,長安汽車召開多場重磅發佈會和溝通會。旗下三大品牌——長安、深藍、阿維塔——攜全新車型重磅來襲,各展鋒芒。長安品牌Q07在本次車展正式公佈售價及配置,致力打造舒適無憂的駕乘體驗;深藍品牌鎖定年輕消費群體,首度亮相全尺寸SUV S09;阿維塔06則成為了本次車展展臺焦點,以前沿設計和智能駕駛重塑豪華電動車標準,為用戶創造懂你的智能化身。 展會期間,媒體代表深度參與了多項沉浸式科技體驗,在搭載天衡底盤的長安E07內,親身感受了一鍵跳舞、手車共舞的「科技魔術」。與會者還通過與機器狗、人形機器人的互動,零距離領略了長安汽車在智能科技與多場景應用融合方面的創新成果。此外,現場還展示了「天樞智駕」「天域座艙」、智能新藍鯨3.0 等展品,讓滿配黑科技的長安展臺將智能化水準推向新高。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上海車展的講話中表示,2024年,長安汽車全球銷量達268.4萬輛,增幅達34.2%,其中新能源銷量突破73.5萬輛,海外市場年銷量達53.6萬輛。執行副總裁李名才重點介紹了公司全球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2024年,長安汽車以超50萬輛的出口規模躋身中國汽車出口前三強,海外營收突破110億美元。品牌新進入20個國家市場,全球業務版圖擴展至100余國,銷售管道增至1150家。旗下長安、深藍、阿維塔三大品牌獲得國際市場認可,其中在「海納百川」計畫啟動僅14個月後,長安就成功入選「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今年將完成中東、澳大利亞、英國子公司設立,加速歐洲、巴西、印尼等市場運營,2025年區域實體達10家。 同時,長安汽車也將持續加碼科技創新,加速向世界級品牌邁進。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王孝飛對媒體表示,過去十年間,長安在三大新能源核心技術領域累計投入超400億元。未來十年,長安汽車將投入超2000億元佈局未來汽車科技,研發團隊規模再擴軍1萬人,重點開發智能汽車機器人和飛行汽車——首飛測試預計將於年內啟動。 在追求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同時,長安汽車也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企業戰略與運營全過程。2025年4月,長安汽車發佈了2024年度ESG報告,包含綠色與生態、產品與服務、夥伴與社區等內容。2024年長安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73.5萬輛,全生命週期減少550萬噸CO2排放,相當於植樹造林1萬公頃,以綠色轉型,構建低碳發展新生態。 李名才表示:「面向未來,長安汽車將堅定不移推進全球化『海納百川』計畫,讓越來越多全球用戶享受到高智能、高品質、高效率的綠色長安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