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三一重工港股上市,「A+H」雙平臺錨定全球化新征程

香港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好「市」成雙,再啟新程!10月28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31.HK)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掛牌上市。這是三一重工繼2003年7月3日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600031.SH)後,在資本佈局和全球化戰略上邁出的關鍵一步,標誌著公司成功構建A+H雙平台上市格局。 當天上午,政府領導、合作夥伴、中介機構及公司管理層齊聚香港交易所出席三一重工上市儀式,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9點30分,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三一重工董事長向文波與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俞宏福一起,在交易大廳準時敲響開市鑼。清脆的鑼聲,象徵著三一重工站在新的起點,藉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渠道,全面對接國際資本市場,開啟全球化發展的全新篇章。 向文波在上市儀式上表示:「三一重工在港股上市,既是機遇帶來的『如願以償』,也是努力奮鬥後的『得償所願』。這不僅是資本市場對三一高品質發展的認可,也是三一開闢更廣闊的國際融資渠道、擁抱更龐大的國際市場的歷史性機遇。三一將依託香港這一跨國資本流動的『超級樞紐』,持續推進全球化、數智化、低碳化『三化』戰略,以持續創新的技術和卓越穩健的業績,回報投資者的信任與支持,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三一力量,為全球永續發展注入三一動能!」 三一重工本次港股上市,全球發售約6.32億股H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發行價為21.30港元/股。此次IPO招股引入21名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7.59億美元的發售股份,基石投資者包括淡馬錫、貝萊德、盈峰資本、高瓴、瑞銀資管、LMR、RBC GAM、WT、橡樹資本、睿遠基金、高毅、景林、保銀、Ghisallo、Jane Street、Fenghe、Qube、濰柴動力、大家保險、法士特、惠理基金,充分彰顯了國際資本市場對三一重工的強烈信心和高度認可。 自成立以來,三一重工透過內生成長、戰略收購以及合資合作的方式,從單一品類、單一國家營運,轉型升級為多元化產品、全球化營運的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領軍企業。 目前,三一重工正全面推進「全球化、數智化、低碳化」三大戰略。 全球化方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機械產品的累計收入計算,三一重工是全球第三、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企業。公司產品遠銷全球150餘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至2024年,挖掘機累計銷量全球第一,混凝土機械累計收入全球第一。2022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5.2%,全球化營運能力領跑行業。 數智化方面,三一重工透過數智化賦能製造、營運、服務全流程,實現品質精進及效率突破。其中,公司聚焦先進製造技術,對工廠進行數智化升級,構建全球領先的製造競爭力。截至2025年4月30日,三一重工是全球工程機械行業唯一一家擁有2座世界經濟論壇認證燈塔工廠的企業,即北京樁機工廠和長沙18號工廠,為全球製造業企業提供可借鑒的數智化發展方向。 低碳化方面,三一重工已躋身全球低碳化程度最為領先的工程機械企業之一。2024年,公司40餘款新能源產品成功上市,包括挖掘機、裝載機、泵車、攪拌車、起重機等,來自於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的收入約為人民幣40.25億元,收入貢獻比例大幅超過全球行業平均水準。公司電動挖掘機、電動攪拌車、電動自卸車等新能源產品銷量均位居中國第一。 以港股上市為契機,三一重工將進一步深化三大核心戰略,堅持全球化戰略,更好地滿足全球客戶需求;繼續推進數智化轉型,全方位賦能公司競爭力提升;持續踐行低碳化戰略,構建可持續未來。 風勁潮湧,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策馬揚鞭。讓我們共同見證,三一重工在全球經濟的廣闊海域中劈波斬浪,駛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雲頂新耀與Visara簽訂協議 將在大中華區及其他亞洲市場開發及商業化VIS-101

雲頂新耀獲得獨家許可,在大中華區、新加坡、韓國及若干東南亞國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VIS-101。 根據指定獨家許可,雲頂新耀將支付700萬美元(相當於約人民幣4,970萬元)的預付款,及不超過人民幣2,400萬元的自付費用報銷;最高不超過8,900萬美元(相當於約人民幣6.32億元)的潛在開發及銷售里程碑款項;以及按淨銷售額的潛在特許權使用費。 VIS-101是一款新型雙功能生物制劑,針對VEGF-A與ANG-2,其療效較第一代治療更為顯著,可有望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wet AMD)、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及視網膜靜脈阻塞(RVO)患者提供更持久的治療效益。VIS-101預計將於2026年具備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條件。 雙方將充分協同,依托雲頂新耀卓越的臨床開發與商業化平台,高效推進VIS-101在中國及亞洲地區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加速為患者帶來這一潛在同類最佳的眼科創新療法。 目前,抗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療法是眼底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通過抑制眼內異常新生血管的生成與滲漏,從而改善視功能。2024年全球抗 VEGF 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已達約23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00億美元。眼科藥物市場空間廣闊,僅在中國,wet AMD和DME 的現有及新增患者人數已超過1,500萬,每年新增約60萬例,而目前接受抗VEGF治療的患者人數僅約50萬,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上海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以下簡稱「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研發、臨床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宣佈已與Visara, Inc.(以下簡稱「Visara」)簽訂協議,獲得獨家許可,在大中華區、新加坡、韓國及若干東南亞國家進行臨床開發、生產和商業化VIS-101。Visara為新橋生物(前稱為I-Mab,及為一家於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碼:NBP)的附屬公司。 根據指定獨家許可,雲頂新耀將支付700萬美元(相當於約人民幣4,970萬元)的預付款,及不超過人民幣2,400萬元的自付費用報銷;最高不超過8,900萬美元(相當於約人民幣6.32億元)的潛在開發及銷售里程碑款項;以及按淨銷售額的潛在特許權使用費。 VIS-101是一款新型雙功能生物制劑,針對VEGF-A與ANG-2,其療效較第一代治療更為顯著,可有望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wet AMD)、糖尿病性黃斑部水腫(DME)及視網膜靜脈阻塞(RVO)患者提供更持久的治療效益。VIS-101已於美國及中國完成初步安全性與劑量遞增研究,目前正於中國進行隨機分組的劑量範圍II期臨床試驗,預計將於2026年具備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條件。 目前,抗 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療法是眼底疾病的主要治療手段,通過抑制眼內異常新生血管的生成與滲漏,從而改善視功能。2024年全球抗 VEGF 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已達約23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超過400億美元。眼科藥物市場空間廣闊,僅在中國,wet AMD和DME 的現有及新增患者人數已超過1,500萬,每年新增約60萬例,而目前接受抗VEGF治療的患者人數僅約50萬,存在巨大的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與Visara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此次戰略合作引入的創新藥物VIS-101兼具高度差異化與商業潛力,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的後期產品管線,並將業務拓展至眼科這一臨床需求尚未充分滿足且具有創新機會的藍海治療領域,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增長動能。未來,我們將依托公司卓越的臨床開發能力和商業化平台,高效推進VIS-101這一潛在同類最佳的雙功能生物制劑在中國及亞洲地區的臨床開發與商業化進程,盡快為患者提供這一創新治療選擇。」 新橋生物首席執行官傅希湧博士表示:「此次將VIS-101大中華區、韓國及東南亞地區的權益授權給雲頂新耀,是我們在優化全球商業佈局、推動全球臨床開發協同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期待與雲頂新耀共同推進該產品在亞洲地區的戰略協作,為更多患者帶來創新治療選擇。」 Visara聯合創始人兼執行董事長Emmett J. Cunningham, Jr.博士表示:「 VIS-101有望成為該類別第二款上市的藥物,並具備同類最佳的潛力,這源於其在生物工程上的優異設計,使其具備更強的靶點中和能力。我們非常高興攜手雲頂新耀推進VIS-101,加速將這款針對AMD、DME和RVO的創新療法帶給更多中國及亞洲地區的患者。」 雲頂新耀將在「雙輪驅動」戰略指導下,構建多個大單品商業化平台為基石、以自體生成CAR-T平台與mRNA腫瘤治療性疫苗平台的自主研發與臨床轉化為引擎的價值體系,推動公司在商業化領域的突破性發展。未來,公司將持續聚焦優勢治療領域,引進高潛產品,進一步強化核心產品組合的協同效應。 關於VIS-101 VIS-101是一種新型雙功能生物制劑,針對VEGF-A與ANG-2,其效力更強,對於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黃斑部水腫及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可能提供比第一代治療更持久的療效。VIS-101已於美國及中國完成初步安全性與劑量遞增研究,目前正於中國進行隨機分組的劑量範圍II期臨床試驗。預期VIS-101將於2026年具備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條件。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注於創新藥和疫苗研發、臨床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製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研發、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製造與控制(CMC)、業務發展和商業化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疾病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腎科疾病、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www.everestmedicines.com。 關於VISARA Visara為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嚴重眼疾治療藥物。其為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公司新橋生物(股票代碼:NBP)的附屬公司。新橋生物作為全球性生物技術平台公司,致力於加速創新藥物的上市進程。該公司結合深厚的業務開發專業知識與敏捷的轉譯臨床開發能力,致力於識別、加速及推進突破性資產。其差異化產品線由潛在同類最佳雙特異性抗體givastomig(靶向Claudin 18.2 x 4-1BB)及同類第二、潛在同類最佳雙功能生物制劑VIS-101(靶向VEGF-A與 ANG-2)領銜。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佈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定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制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佈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科技應服務於市民」—-世界城市日在重慶聚焦全球城市未來

中國重慶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以下為來自iChongqing的新聞報導: 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執行主任Anacláudia Rossbach(職級為聯合國副秘書長)在10月28日於重慶舉行的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開幕式上,稱讚了重慶在構建可持續城市未來方面取得的進展,並稱重慶利用數碼技術改善住房、治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做法令人深受啟發。 At an exhibition of the 2025 World Cities Day China Observance, a foreign visitor explored the robots and learned about their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Photo/Luo Huxin) Rossbach表示,重慶的經驗為全球特大城市推進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新城市議程》提供了寶貴借鑒,這些目標和議程主張通過智慧規劃、完善基礎設施和以人為本的服務,推動實現包容、有韌性、可持續的城市發展。 此次為期兩天的活動以「人民城市—智繪未來」為主題,是該主場活動首次在中國中西部地區舉辦。 聯合國人居署亞太區域辦事處(UN-Habitat ROAP)區域主任石垣和子(Kazuko Ishigaki)在接受《Bridging News陸海財經》採訪時強調,科技只是一種工具,智慧城市「若沒有人的參與,『智慧』便無從談起」。 她說:「科技應服務於市民」,並且補充表示,重慶的發展以及本次大會的主題,與聯合國人居署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願景高度契合。 南非豪登省立法機關副議長Vuyo Mhlakaza-Manamela表示,南非對可持續城市化的關注,與中國在綠色發展和智慧城市創新方面的承諾不謀而合。 Mhlakaza-Manamela指出,目前全球超過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且這一比例還在持續上升。她補充說,中國城市的發展經驗,尤其是重慶在基礎設施投資和智慧技術融合方面的實踐,具有寶貴價值。 在開幕式上,重慶發佈了《重慶市城市自主貢獻報告》及《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重慶倡議》。同時,本次活動還對2025版《上海手冊—21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指南》進行了推廣介紹,這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在推動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 在整個主場活動期間,一系列活動得以舉辦,包括主論壇、平行論壇與專題論壇、成果展覽以及實地考察。 世界城市日是聯合國首個面向城市的國際日,也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國際日,其淵源可追溯至2010年上海世博會,每年10月31日舉辦慶祝活動,旨在推動全球城市間的對話交流。

歌禮選定同類最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胰澱素受體激動劑ASC36進入臨床開發階段

-在頭對頭非人靈長類動物研究中,ASC36的平均表觀半衰期(observed half-life)約為15天,比petrelintide長3倍,支持在人體中每月一次皮下給藥。 -在頭對頭飲食誘導肥胖(DIO)大鼠研究中,ASC36的減重效果較petrelintide相對提升約91%。 -ASC36具有優越的理化穩定性,在中性pH值附近不形成纖維化 (no fibrillation around neutral pH),可與包括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ASC35在內的其他多肽藥物開發復方制劑。 -預計將於2026年第二季度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ASC36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 -本公司將於中國標准時間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00舉行電話交流會(普通話)。 香港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歌禮制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簡稱「歌禮」)宣布,已選定一款有望成為同類最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胰澱素(amylin)受體激動劑ASC36作為臨床開發候選藥物。歌禮預計將於2026年第二季度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遞交ASC36治療肥胖症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 ASC36是利用歌禮基於結構的AI輔助藥物發現(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AISBDD)和超長效藥物開發平台(Ultra-Long-Acting Platform,ULAP)技術自主研發的胰澱素受體激動劑多肽。經設計優化的ASC36實現了更長的表觀半衰期(以血藥濃度降至Cmax的50%所需時間計)及更高的每毫克多肽生物利用度,從而支持每月一次皮下給藥,且注射體積不超過1毫升。這些經設計優化的特性使其在規模化生產中成本更低(scalability advantages in manufacturing)。 在頭對頭非人靈長類動物研究中,ASC36緩釋皮下儲庫型(depot)制劑的平均表觀半衰期(observed half-life)約為15天,比petrelintide長3倍,支持ASC36有望在人體中實現每月一次給藥治療肥胖症。 在頭對頭飲食誘導肥胖(DIO)大鼠研究中(DIO模型已被證實對人體中的療效具有高度預測性),給藥相同摩爾濃度的ASC36和petrelintide,ASC36減重達10.01%,petrelintide達5.25%,ASC36的減重效果相對提升達91%(表1)。每毫克多肽的減重效果更優,也可能使ASC36在規模化生產中成本更低。 表1. 在經過7天治療的DIO大鼠中,ASC36的減重效果顯著優於petrelintide,且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組別 給藥方案 相對基線的總體重變化 較petrelintide的減重效果相對提升 服用安慰劑的 肥胖大鼠 安慰劑, SQ,Q2D 1.05 % – 經ASC36治療的 肥胖大鼠 10 nmol/kg, SQ, Q2D -10.01% (p <0.0001對比安慰劑) 91% (p <0.0001對比petrelintide) 經petrelintide治療的肥胖大鼠 10 nmol/kg, SQ, Q2D -5.25% (p <0.0001對比安慰劑) – 注釋:DIO大鼠/肥胖大鼠:飲食誘導肥胖大鼠;SQ:皮下注射;Q2D:每兩日一次。 ASC36具有優越的理化穩定性,在中性pH值附近不形成纖維化(no fibrillation around neutral pH),可與包括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ASC35在內的其他多肽藥物開發復方制劑。 ASC36具有更長的表觀半衰期、更高的皮下生物利用度及更優越的減重效果,這些優勢表明其有望成為同類最佳、每月一次的肥胖症療法。 「我們始終致力於研發創新療法,以豐富肥胖症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的治療選擇,」歌禮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博士表示,「ASC36的臨床前特性表明,其有望實現同類最佳療效及每月一次的給藥頻率,這些特點可能帶來優越的減重效果和更簡便、對患者更友好的劑量滴定(titration)方案。」 ASC36單藥及聯合療法研究 ASC36單藥正在開發中,作為治療包括肥胖症在內的心髒代謝疾病的基石療法(cornerstone therapy),同時,基於ASC36的聯合療法也正在開發中。歌禮計劃將ASC36(胰澱素受體激動劑)和每月皮下給藥一次的ASC35(GLP-1R/GIPR雙靶點激動劑)聯用,治療肥胖症。 歌禮的AISBDD與ULAP技術可設計、優化並開發多款每月一次皮下注射超長效多肽,包括ASC35和ASC36。基於多肽的特性,本公司可利用其專有的ULAP技術,為皮下儲庫中的多肽設計多種緩釋速率常數(k),從而在預設的給藥間隔內精確釋放注射的多肽,降低血藥濃度峰谷比並改善臨床療效。 電話交流會 歌禮將於中國標准時間2025年10月30日上午10:00舉行電話交流會(普通話)。可通過Zoom會議號:978 3932 9387,或如下的鏈接參與直播: https://zoom.us/j/97839329387。 關於歌禮制藥有限公司 歌禮制藥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價值鏈整合型生物技術公司,聚焦有望成為治療代謝疾病同類最佳(best-in-class)和同類首創(first-in-class)藥物的開發和商業化。利用公司專有的基於結構的AI輔助藥物發現(Artificial Intelligence-Assisted 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AISBDD)和超長效藥物開發平台(Ultra-Long-Acting Platform,ULAP)技術,歌禮已自主研發多款候選藥物,包括其核心項目:ASC30,一款在研小分子GLP-1受體(GLP-1R)激動劑,既可每日一次口服也可每月一次至每季度一次皮下注射作為減重治療療法和減重維持療法,用於長期體重管理。歌禮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1672.HK)。 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請登錄網站:www.ascletis.com。 詳情垂詢: Peter VozzoICR Healthcare443-231-0505(美國)Peter.vozzo@icrhealthcare.com 歌禮制藥有限公司PR和IR團隊+86-181-0650-9129(中國)pr@ascletis.comir@ascletis.com 

Hamilton Lane 拓展其台灣業務版圖,推出常青私募市場基金

台北2025年10月30日 /美通社/ — 市場領先私募投資公司 Hamilton Lane(漢領資本)(納斯達克:HLNE)今日宣佈進軍台灣市場,計劃推出常青投資工具。這項進軍私人財富領域的戰略布局,奠基於 漢領資本 在臺服務機構投資者逾十五年的深厚經驗。 常青基金旨在透過單一配置提供私募市場投資渠道,具備每月或每季的有限流動性、低投資門檻及即時配置優勢。本基金面向全球合格投資者,包括台灣地區的高資產客戶。 台資銀行歷來透過其遍佈亞洲的海外分行,持續支持 漢領資本 的常青產品。爲了進一步深化合作夥伴關係,公司將携手台灣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提供廣泛的私募市場投資策略,包括債權、基礎建設、次級市場、共同投資、創投及聚焦亞洲的私募股權投資項目。 作為戰略發展中的一環,漢領資本擬響應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及財富管理2.0政策,推出多元且具特色的金融產品,以提供投資者部署私募市場的優異渠道,與台灣金融生態系一同茁壯。 漢領資本大中華區負責人 周敏(Shannon) 表示:「我們很高興能深化在台灣市場的布局,並向市場推出我們的核心旗艦解決方案。此次基金的推出,印證了我們對拓展台灣投資者渠道的承諾,旨在為高資產客戶提供我們認為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截至 2025 年 8 月 31 日,Hamilton Lane 全球常青平台管理資產規模達 138 億美元。 Hamilton Lane 簡介 漢密爾頓巷(納斯達克: HLNE)是全球最大的私人市場投資公司之一,為全球機構和個人財富投資者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公司專注私募市場投資超過三十載,目前擁有約 750 名專業人士,於北美、歐洲、亞太及中東地區均設有辦事處。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Hamilton Lane 管理的資產規模約達 9,860 億美元,當中包括近 1,410 億美元的信託資產及逾 8,450 億美元的非信託資產。Hamilton Lane 專注於構建靈活的投資計劃,讓客戶可以接達全方位的私人市場策略,部門和地理地區。有關詳細資訊,請瀏覽我們的網站或在 LinkedIn 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