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機甲大師2022青少年對抗賽(香港站)決賽精彩落幕

德信中學及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勇奪冠軍 提升學生STEM能力 孕育未來創科人才 香港2023年1月4日 /美通社/ — 機甲大師2022 青少年對抗賽(香港站)糅合電競及機械人競技,訓練學生應用機械、AI、編程技術、5G等,致力提升本地STEM教育(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相關學科),是香港最高水平的STEM比賽之一。經過橫跨超過半年的激烈分組賽及本週的決賽,今屆機甲大師2022 青少年對抗賽(香港站)最終冠軍終於誕生,分別由德信中學及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獲得冠軍殊榮。 賽事結合機械、AI、編程技術 訓練學生成為創科人才 是機甲大師青少年對抗賽(香港站)由香港深圳社團總會、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香港中華教育基金、大疆教育聯合主辦、香港電腦教育學會學界主辦、數碼港合辦,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指導,飛越啟德特別贊助,並由數碼港社群成員ASK Idea (Hong Kong) Limited獨家承辦。今屆參賽的學校數目較上屆大幅增加,一共吸引153間中小學,水準亦是歷屆之冠,能夠晉身最後決賽的隊伍更是精英中的精英。中、小學隊伍,經過多輪賽事後,晉身決賽圈的小學組及中學組隊伍分別於12月28日和12月30日在數碼港舉辦的決賽進行最後較量,每間學校的代表隊都施展渾身解數,靈活應用機械、AI人工智能及編程技術,展示出極高水準的STEM能力。  除了比賽競爭以外,主辦機構亦有為同學們提供免費AI、編程培訓等,讓學生們學習自行組裝機械人應戰,增進學生知識。 決賽隊伍各出其謀 展現強大編程組裝機器人技巧 決賽戰況非常激烈,比賽繼續採用對戰形式,結合地面機器人和空中機器人,務求擊潰對方基地,考驗參賽隊伍利用編程組裝機器人的能力及臨場戰略決策。奪得中學組冠軍德信中學的在機械人設計上採用了精密的機械結構,配合提高射擊準繩度的編程,在晉級路上兵不血刃,快速攻破敵陣,成功奪錦而回。團隊表示是次奪冠為他們日後繼續鑽研機械人技術打下強心針,並啟發他們思考如何將技術應用在智能家居及智慧城市等層面,學以致用。 至於奪得小學組冠軍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的亦表現出無限創意,利用自創的機械裝置,提高效率,加上出色的臨場反應和團隊協作能力,成功脫穎而出。帶隊的老師表示,充足的準備是他們的致勝關鍵,除了賽前與同學一起進行特訓外,他們對於賽道、戰術亦有充分研究,很高興看見同學在比賽中展現出對科技的濃厚興趣。 主辦機構之一的大疆教育全球資深銷售經理(教育)洪坤煒先生表示:「為了讓年青力量探索創科發展和參與其中,我們積極在中小學推廣STEM教育。透過舉辦機甲大師比賽等活動,我們不但提供科技培訓,讓學生完整學習到AI開發等對重要主流科技,更為他們提供創新創造的實踐平台,培養引領未來的科研人才。」 合辦單位之一的香港深圳社團總會代表青委會執行副主任麥融斌先生指比賽是香港創科人才的重要搖籃:「科創是未來經濟及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次比賽可以提升學生對創科的興趣,裝備學生於創科路上繼續發展,為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注入重要動力。」

Trip.com與香港救助兒童會邀請深水埗基層家庭聖誕暢遊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2023年1月4日 /美通社/ — 為慶祝聖誕節的到來,Trip.com與香港救助兒童會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2022年12月23日誠邀66位居住在香港深水埗基層家庭的大小朋友暢玩香港海洋公園,以提供更多的親子互動機會,幫助該等家庭兒童快樂成長! 是次活動透過香港救助兒童會活動中心的「友樂同行計劃(Spark of Life Programme)」,招募了66位來自深水埗社區基層家庭的人士。 連同Trip.com及香港救助兒童會的員工在內共有17名義工出席,活動總共有83人參與。 Trip.com與香港救助兒童會誠邀深水埗基層家庭暢玩香港海洋公園 Trip.com員工與受邀請家庭共進午餐,共享聖誕氣氛外,更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午餐後,大家一同參觀了公園內的Explorer R體驗中心,希望透過該體驗中心的虛擬遊戲及多媒體互動景點,讓小朋友了解更多自然及環境保育知識,度過輕鬆有趣、更別具有教育意義的親子時光。 Trip.com員工與受邀請家庭共進午餐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司徒恩女士表示:「香港救助兒童會感謝Trip.com的慷慨支持,為幫助香港最弱勢兒童出一分力,使他們繼續茁壯成長。這次活動可以為小朋友和家庭帶來節日的歡樂氣氛。」司徒恩女士指出:「作為世界上首間及領先的獨立兒童組織,我們致力幫助香港及世界各地有需要的兒童。透過我們在香港的項目,我們希望能為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創造一個更美好的將來。」 Trip.com港澳台區域運營總監兼香港採購團隊負責人梁嘉欣女士表示:「Trip.com雖然是一間國際化的旅行公司,但我們在每個市場都希望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及支持當地社區,幫助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這次能夠與香港救助兒童會合作,讓我們的員工與深水埗的基層家庭有進一步交流,我們感到十分高興!我們希望藉此活動,讓受邀請的家庭感受到聖誕的歡樂氣氛,讓小朋友有一個美好的節日回憶!」   小朋友與家長在Explorer R體驗中心共享親子時光 除香港以外,Trip.com在韓國及日本亦發起了聖誕主題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Trip.com(韓國)為韓國移民或跨文化單親家庭等有需要人士派送毛氈,送去冬日溫暖;而Trip.com(日本)則為孤兒院小朋友派送節日禮物,並計劃於2023年帶領該等小朋友一同春遊。    

雲頂新耀宣布新的戰略規劃,進一步推動向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轉型

雲頂新耀將重點開發腎病治療領域和mRNA平臺產品組合 公司將致力於打造其商業化能力,為有望於2023年在中國獲批上市的產品Nefecon (布地奈德遲釋膠囊) 及依拉環素做準備  憑借其內部研發能力和戰略性業務拓展,雲頂新耀旨在建立行業領導地位,並將商業足跡擴展至全球 上海2023年1月4日 /美通社/ — 雲頂新耀(HKEX 1952.HK),一家專註於創新藥及疫苗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今日發布其未來兩年及以後的戰略規劃,公司將進一步轉型成為一家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包括強大的自主研發和授權引進能力、臨床開發能力及頗具規模的生產和商業化能力。公司的腎病和mRNA平臺產品組合將成為雲頂新耀的重點發展領域,公司在這兩個領域均擁有多種極具前景的早期和後期候選產品。  雲頂新耀首席執行官羅永慶表示:「在過去的五年多裏,雲頂新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建立了頂級的產品管線,如今我們將從成功的授權引進模式逐步發展到兼具強大的自主研發和業務拓展能力的雙輪驅動模式,從臨床開發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跨入集研發、生產和商業化為一體的綜合性生物製藥公司,並在亞洲實現行業領導地位。在公司的下一發展階段,我們將致力於打造商業化能力,以Nefecon作為先行者,在未來五年內成功上市多款具有巨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創新藥和疫苗。」 Nefecon是雲頂新耀腎科產品組合中的主打產品,有望於2023年下半年在中國獲批上市。中國是世界上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而IgA腎病是最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在中國有約500萬患者。雲頂新耀也正在開發其他具有前景的針對腎小球疾病的治療藥物管線,以滿足患者需求。 與此同時,雲頂新耀計劃於2023年就針對奧密克戎的二價mRNA新冠候選疫苗EVER-COVID19-M1在中國啟動臨床試驗並擬於年底前提交緊急使用授權申請。在與Providence Therapeutics 公司合作後不到16個月的時間裏,雲頂新耀已完成產業化的技術轉移,推進了其經臨床驗證的mRNA平臺,並在浙江嘉善建立起一個具有商業化生產規模的mRNA疫苗產業化基地,成功進行了試生產。除了新冠疫苗,雲頂新耀還將繼續充分利用其mRNA技術平臺的潛力,開發多款針對傳染病和癌癥的預防及治療性疫苗。 除了專註於腎病及mRNA平臺外,雲頂新耀的產品管線中還擁有多款具有同類最佳潛力的候選產品,包括也有望於2023年獲得新藥上市批準的新型抗菌藥物依拉環素, 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etrasimod。 關於雲頂新耀 雲頂新耀是一家專註於創新藥及疫苗開發、製造及商業化的生物製藥公司,致力於滿足亞洲市場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雲頂新耀的管理團隊在中國及全球領先製藥企業從事過高質量臨床開發、藥政事務、化學製造與控製(CMC)、業務發展和運營,擁有深厚的專長和豐富的經驗。雲頂新耀已打造多款有潛力成為全球同類首創或者同類最佳的藥物組合,其中大部分已經處於臨床試驗後期階段。公司的治療領域包括心腎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感染性和傳染性疾病。有關更多信息,請訪問公司網站: www.everestmedicines.com。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所發布的信息中可能會包含某些前瞻性表述,乃基於本公司或管理層在做出表述時對公司業務運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現有看法、相信、和現有預期,可能會使用「將」、「預期」、「預測」、「期望」、「打算」、「計劃」、「相信」、「預估」、「確信」及其他類似詞語進行表述。這些前瞻性表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會受到風險、不確性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有些乃超出本公司的控製範圍,難以預計。因此,受我們的業務、競爭環境、政治、經濟、法律和社會情況的未來變化及發展等各種因素及假設的影響,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前瞻性表述所含資料有較大差別。本公司及各附屬公司、各位董事、管理人員、顧問及代理未曾且概不承擔更新該稿件所載前瞻性表述以反映在本新聞稿發布日後最新信息、未來項目或情形的任何義務,除非法律要求。

首鋼在港企業歷十年改革,年度業績可創三十年新高

香港2023年1月3日 /美通社/ — 在1992年底,響應國家改革開放最強音的號召,首鋼集團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首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香港首控」),開啟海外經營之路,首鋼成為了國家第一批「走出去」的大型國有企業。 三十年來,面對紛繁覆雜的內外部環境變化以及經濟與產業的景氣周期循環,香港首控及其旗下上市公司歷經幾多繁榮與挑戰。在2013年前後,首鋼集團下定決心全面推動在港上市公司的重組和轉型,歷經這十年,香港首控已成功演繹創造了一個在香港的中國國有企業轉型優秀案例——以這十年時間維度考量轉型成果,香港首控的合並口徑總資產由2013年111億港元增至 2022年305億港元,凈資產由2013年26億港元增至2022年189億港元,期間年覆合增長速度約為22%,國有資產實現了持續而穩定的保值增值,彼等成果也在海外國有資本平台中排名靠前。盈利能力方面,由2013年虧損6億港元至2022年底預計盈利近50億港元,創下首鋼在港建企三十年以來的最佳業績。十年前連續虧損局面得到徹底扭轉,迎來重大轉折點意味濃厚,首鋼集團在港資產的基本面趨勢持續得到鞏固。 大浪淘沙始見金!香港首控將首鋼集團在港上市公司經過一系列精簡高效的整合運作之後,如今旗下四家港股上市公司重煥生機,首鋼資源(HK.0639)、首程控股(HK.0697)、首佳科技(HK.0103)、環球數碼(HK.8271)總市值也由原來的196億港元增至2022年底的270億港元,強勢增長38%,遠優於同期恒生指數下跌15%的市值表現。 其中,香港首控旗下兩大旗艦上市公司雙輝映照,首鋼資源和首程控股均成為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及深港通標的,雙雙獲得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雙重認可。 當然,香港首控的嬗變並非一朝一夕之力,而是順應國家戰略、時代發展需要,持續深度進行自我革新,尋求公司整體的高質量發展帶來的自然結果。換言之,一個「變」字貫穿了旗下四家上市公司的發展歷程,轉型升級帶來的持續新動能是其穿越周期的底層支撐。 作為首鋼集團打造的集「融資、投資、運營」為一體的境外投融資平台,香港首控充分利用內部資源並進行專業化整合,逐步形成了以礦產資源和基礎設施資產管理為主的產業布局。 具體來看,作為精品煤炭資源運營及境外礦產資源投資整合平台,首鋼資源為首鋼集團鋼鐵主業戰略發展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同時,承載了基礎設施資產管理的首程控股,更是以中國REITs領域先行者和智慧出行道路領導者的姿態,通過場景創新、科技賦能與產融結合,實現資產效能的可持續提升,為社會提供領先的基礎設施資產管理服務,得益於此,首程控股近三年營收的覆合增速接近100%,足以展現其業務重構的正確性。 此外,為充分調動組織行動力,香港首控積極探索國有企業試點激勵制度,例如在首程控股股權激勵計劃中,公司設置了諸如主營業務收入需保持平均年增長率48%等多項嚴格的行權指標,通過打造員工與企業發展的命運共同體,激發出更強的團隊能動性和凝聚力。  香港首控吸取部分上市公司偏重資本運作、不注重具體運營而帶來的諸多教訓,高度重視產業一線管理,在「上市公司核心是產業經營」的理念下,香港首控和上市公司在厘清權責邊界的基礎上,分別從各自層面強化產業運營管理。從結果看,十年來,香港首控圍繞首鋼集團主業聚焦上市公司產業布局優化,去蕪存菁,旗下上市公司已連續多年全面實現經營盈利。香港首控注重產業經營的長線思維,有效助推上市公司實現提質增效和風險防範。 十年蝶變,既是香港首控不斷識勢破局的歷程,也是堅定推進在港產業布局的沈澱,「敢擔當,敢創新,敢為天下先」的首鋼精神將繼續引領香港首控,打造創業者文化,實現企業的長足成長與發展。

東英資管榮獲2022最佳對沖基金平台獎

香港2023年1月3日 /美通社/ — 亞洲領先的對沖基金平台——東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英資管」)於2022年11月30日榮獲2022年HFM最佳對沖基金平台亞洲服務獎。 HFM亞洲服務獎每年都會表彰和獎勵過去12個月中在客戶服務、創新產品開發以及強勁和可持續的業務增長方面表現卓越的對沖基金服務提供商。 這是東英資管第六次獲獎,並連續七次獲得獎項提名。2022年,東英資管共發行了9隻基金,其中包括股票多空/多頭、特殊主題、私募債券等策略,以及兩個非常獨特的策略:分别為第一隻數字資產基金提供諮詢服務,以及發行了亞洲首隻基於收益分成的融資基金——滴灌通Micro Connect China Fund。這些基金都是在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中成功發行。東英資管現為33隻基金提供諮詢或管理服務,平台資產管理規模達15億美元。 東英資管致力於支持亞洲新興和成長期的對沖基金經理,提供涵蓋結算、風險管理、報告、合規、市場營銷和監管的全套服務,使基金經理能夠專注於構建自己的業績記錄。 首席執行官范文啟先生評論說:「考慮到今年競爭異常激烈,我們虛心的接受這個獎項。團隊在2022年付出很大努力,以支持更多的泛亞策略和數字資產策略發展。」  展望未來,東英資管計劃通過服務更多新型亞洲基金以擴大產品範圍。同時我們已取得合格境外投資者(QFI)資質,為中國經濟和商品市場的開放做好了準備。 「儘管市場對中國的看法仍未轉向樂觀,我們正在增加資源配置,準備迎接大灣區計劃的加速以及商品和期貨市場的開放。東英資管擁有QFI資質和跨境資產管理專業知識,隨時準備好支持計劃參與本地市場的全球機構。」 關於東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東英資管) 東英資管為業內領先的資產管理公司,於2004在香港註冊成立。東英資管持有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的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以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牌照,從事《證券及期貨條例》規定(Cap.571)( 「香港SFO」)下的受規管業務活動。東英資管以合作夥伴的身份協助基金經理,建立為機構和專業投資者開發的創新性的投資策略。東英資管的對沖基金平台,正吸引著來自全球的基金經理和投資者,攜手業內頂級合作夥伴們共創閃耀未來。 如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聯絡東英資管: 電 話: (852) 2916 9233 傳 真: (852) 2916 9223 電 郵: info@opim.com.hk 網 站: www.opim.com.hk 免責聲明 本文件由東英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英投資管理」)編制。本文件及東英投資管理網站(www.opim.com.hk)並未經香港證劵及期貨交易監察委員會審閱。本文件僅提供信息以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要約、要約的徵求或投資建議的推薦。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及對經濟、證券市場或市場經濟走勢的預測、推斷或預測,並不代表東英投資管理、東英投資管理其下管理的基金,或任何其他未來在希瑞SPC基金平台下推出的基金將來或有可能達致的表現。雖然我們相信本文件的資料在刊發時是可靠的,但東英投資管理亦不能就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保証,並且不會為任何事實或意見的誤差負責,或為任何人因依賴此等資料而招致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文件所載的任何意見或估算資料可能會作出變更,並不會事前通告。未經東英投資管理事先的書面同意,不得刊發,傳閱,複製或分派本文件的全部或任何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