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國泰世華銀行香港分行勇奪《The Asset》「Triple 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wards 2025」雙項殊榮

台北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國際權威財經媒體財資雜誌 《The Asset》 本月於新加坡舉辦「Triple 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wards 2025」頒獎典禮,國泰世華銀行香港分行憑藉為銀龍供水集團有限公司和香港寬頻有限公司安排的兩宗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專案,勇奪「年度最佳水務業聯貸案」(Water Deal of the Year)與「年度最佳電信再融資案」(Telecom Refinancing Deal of the Year)雙項大獎,彰顯國泰世華銀行在全球永續金融與基礎建設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 國泰世華銀行香港分行囊括《The Asset》「Triple 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wards 2025」雙項殊榮,由國泰世華銀行香港分行行長劉昌豪代表領獎,展現國泰世華銀行在全球永續金融與基礎建設發展領域的卓越表現。 國泰世華香港分行行長劉昌豪表示:「在獲獎的兩項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專案,都擔任牽頭安排行、帳簿管理人及主承銷商的重要角色,此次首度勇奪財資雜誌「Triple A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wards」兩大殊榮,代表國泰世華銀行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優異實力深獲國際認可。香港分行積極推動綠色金融發展,今年第一季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金額,已比去年同期增加逾一倍,未來我們將持續創造更多樣化的ESG融資方案,更精準滿足客戶需求。」 以今年奪得「年度最佳水務業聯貸案」的銀龍供水集團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專案為例,國泰世華銀行香港分行不僅統籌主辦,更進一步與香港品質保證局合作,為該貸款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s)和永續績效目標(SPTs),並確立三大可落實的關鍵績效指標。2024年更因此貸款在香港品質保證局「香港綠色及永續金融大獎」頒獎典禮獲頒「傑出綠色和永續貸款結構顧問(水務業)」大奬。 此外,國泰世華香港分行獲頒「年度最佳電信再融資案」的香港寬頻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有關貸款因市場反應熱烈,最終啟動綠鞋額度,由原本計劃籌組的52.5億港元加碼至67.5億港元,充分展現國泰世華銀行在香港金融市場的專業能力。

網龍榮獲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之「優質教育創新科技-新秀獎」

香港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 –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網龍」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777)欣然宣佈,網龍在全球可持續發展規劃師學會主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署資助、香港品質保證局及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支持的「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中,憑藉「綜合數字教育解決方案」榮獲「優質教育創新科技-新秀獎」,彰顯公司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卓越成就獲得業界高度認可。網龍的創新案例亦被納入《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解決方案彙編》,作為數字教育領域的標杆實踐向全球推廣,彙編將通過國際平台,向世界展示香港在創新科技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果。 「2025香港可持續發展創新科技大獎」旨在透過嘉獎各行業的機構以及創科人才,以表彰機構因應自身行業和業務範圍,將創新科技融入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指導解決方案的開發、規劃、應用、發展全流程。本屆大獎回應國家「十四五規劃」及《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聚焦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層面,涵蓋綠色金融、優質教育等九大領域,以及邁向淨零碳排放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吸引超過90間機構提交近200個創科項目申請,最終評選出十二個類別的卓越專案。網龍憑藉在數字教育領域的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貢獻脫穎而出,獲得優質教育創新科技領域「機構獎 – 新秀獎」殊榮。 作為一家專注於教育科技的創新企業,網龍始終秉持「科技賦能教育」的理念,融合AI、VR、AR、元宇宙等前沿技術打造全球共創共享的數字教育生態,目標讓每一個學習者都能享有優質的數字學習資源,促進教育公平與包容性發展。網龍透過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UNESCO IITE)合作的「E-Library For Teachers」,為全球教師提供高質素的教學資源與AI支持方案,顯著提升教育的可及性與公平性。在國際化佈局上,網龍與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MHESI)合作,在泰國推出AI教育平台「MHESI Skill」,展現其國際影響力。通過構建涵蓋硬件、軟件、平台和資源的完整教育科技生態鏈,網龍致力於降低教育資源獲取門檻、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參與度,推動全球教育的普惠發展。目前網龍推出的數字化產品已廣泛應用於全球192個國家、超過200萬間教室。 此次榮獲「優質教育創新科技-新秀獎」,不僅印證網龍的教育科技創新能力獲得專業肯定,也彰顯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擔當與實踐。展望未來,網龍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不斷拓展教育科技解決方案的邊界,持續融合ESG理念於產品與運營之中,推動教育公平與科技普惠的全球化進程,為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創造更具長遠價值的未來。 關於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股份代號:0777)是全球領先的互聯網社區創建者,在開發和擴展多個互聯網及移動平台方面擁有優良往績,覆蓋用戶數以億計,包括建立中國首個網絡遊戲門戶-17173.com 及打造中國極具影響力的智能手機服務平台-91 無線。  網龍成立於 1999 年,成功自主研發多個著名的旗艦遊戲,包括《魔域》、《征服》、《英魂之刃》和《終焉誓約》,是中國最具聲譽及知名度的網絡遊戲開發商之一。在過去的十年中,網龍成功地在國內外市場拓展在線教育業務,其在美國上市的海外教育業務子公司Mynd.ai是全球互動技術領域的領導者。Mynd.ai 的互動平板和軟件產品屢獲殊榮,已在全球126個國家為超過 100 萬間教室提供產品和服務。  如有投資者垂詢,敬請聯絡: 網龍網絡控股有限公司周鷹女士投資者關係高級總監電郵:maggiezhou@nd.com.hk  / ir@netdragon.com網站:ir.nd.com.cn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2025》新研究發現四分之一受訪者對數字銀行印象差

香港 2025年7月7日 /美通社/ — ECHO ASIA 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環球商業學學生團隊 公佈最新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2025》,透過問卷形式收集508名香港市民的意見*。調查發現24.1%受訪者表示對數字銀行印象差,僅31.7%用戶將數字銀行作為主要帳戶。是次調查旨在研究分析香港市民對數字銀行的觀感及意見,解釋香港數字銀行普及率低的現象,並探討改善現象的建議方案。 *研究團隊根據361組完整數據進行結果分析 本研究項目由ECHO ASIA 主辦,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環球商業學學生團隊作為我們研究項目的「知識及研究伙伴」。團隊成員包括陳家嘉小姐、鄭穎遙小姐、朱沛汶小姐、余貝嘉小姐及陳芷瀅小姐。本研究幸獲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及環球商業學課程聯席主任古紀達博士擔任榮譽顧問,為研究方法及問題設計提供建議。研究透過網上問卷形式進行,逾八成受訪者介乎18-49歲,主要涵蓋Z世代(Gen Z)及千禧世代(Millennials)市民。 目前香港數字銀行市場快速發展,用戶數量持續攀升,存戶已超過220萬[1]。香港金融科技環境持續優化,數字銀行監管框架與創新策略推動行業轉型。團隊期望通過本次調查,從用戶角度提供具體數據,為監管機構及金融機構提供決策參考,進一步促進數字銀行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ECHO ASIA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 2025 》調查摘要: 數字銀行普及率雖穩步提升 用戶仍偏好傳統銀行 超過六成(62.9%)受訪者擁有數字銀行帳戶。可見,數字銀行的使用覆蓋程度良好。超過六成半18-49歲(66.3%)的受訪者擁有數字銀行帳戶,而50歲或以上的受訪者亦有半數擁有數字銀行帳戶。可見,數字銀行的服務對象以Z世代(Gen Z)及千禧世代(Millennials)為多,同時其服務範圍正逐步擴展至更廣泛的年齡層。 研究數據揭示了香港數字銀行使用的一些關鍵趨勢與挑戰,表明傳統銀行仍佔據主導地位。超過半數(54.2%)的受訪者擁有數字銀行帳戶超過兩年,可是僅三成(31.7%)的受訪者將數字銀行作為主要帳戶,顯示數字銀行在市場中的滲透率已有一段時間,但其使用頻率偏低。 用戶需求未全滿足與安全疑慮成數字銀行主要挑戰七成(68.3%)非首選數字銀行帳戶作為主要渠道的受訪者表示,數字銀行未能滿足其所有需求,對安全性存在疑慮,或者坦言不熟悉數字銀行所提供的服務,亦有部分受訪者偏好實體或傳統銀行。這些數據顯示,數字銀行需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多樣性,加強安全保障措施,以增強用戶對數字銀行的信任和認知,從而提高使用頻率和市場佔有率。 數字銀行的開戶優惠成為香港市民心中鮮明的定位標誌 最多受訪者(33.5%)認為數字銀行的開戶優惠是其最有價值的服務,且超過半數(52.6%)表示數字銀行的開戶優惠表現較傳統銀行吸引,顯示數字銀行的促銷策略有效吸引新用戶。另一方面,約兩成(23.0%)受訪者認為數字銀行的儲蓄服務最具價值,但超過半數(53.2%)受訪者認為傳統銀行在儲蓄服務方面更能滿足其需求,反映數字銀行在建立長期信任及滿足核心金融需求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市民期盼數字銀行提供更高存款利率與回贈針對數字銀行的營銷策略,超過半數受訪者(52.4%)建議推出具競爭力的存款利率並降低最低存款門檻,以增強用戶信心;其次,有四成(43.5%)受訪者認為提供更高回贈的信用卡或扣賬卡(如本地消費1-2%、海外消費3-5%)是有效方案。這顯示數字銀行需在短期優惠與長期產品競爭力之間取得平衡,尤其是在儲蓄和利率設計方面,才能在香港金融市場與傳統銀行抗衡並提升用戶黏性。 實體分行是數字銀行可信度的關鍵之一七成受訪者(70.1%)表示不清楚或不了解香港金融管理局對數字銀行現有及即將實施的政策,例如數字銀行易名、取消零售銀行服務及允許設立實體分行等,顯示公眾對相關政策、數字銀行的運作模式及發展關注度有限。調查亦發現,近四分一受訪者(24.1%)對數字銀行持負面印象。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數字銀行缺乏實體分行(56.2%)及僅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提供服務(54.9%)是其主要特徵。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六成受訪者(57.6%)認為允許數字銀行設立實體分行能有效提升其信心。雖然設立實體分行與數字銀行原有的運營架構[2]有所不同,但此政策或可成為緩解香港市民對數字銀行安全顧慮的有效策略。 總結ECHO ASIA 創辦人唐志浩表示:「ECHO ASIA 非常榮幸能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環球商業學學生團隊公佈最新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2025》,進一步深入了解香港數字銀行最新發展概況及港人用戶的體驗與需求,給予業界提供多角度的市場分析。自2020年八間數字銀行正式開業以來,市場接受程度日益提升,截至2023年底,數字銀行合共有220萬名存款客戶。但數字銀行在香港所有零售銀行的整體市場佔有率於2023年底約為0.3%,仍處於較低水平。我們的調查總結發現,數字銀行有機會進一步提升客戶的參與度,鼓勵客戶更積極使用它們提供的各類銀行產品與服務。」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及環球商業學課程聯席主任古紀達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揭示了香港數字銀行發展的關鍵轉捩點。過往研究著重於『廣度』層面——統計開戶數量的增長,而我們首次深入探討『深度』議題,發現僅31.7%用戶將數字銀行作為主要帳戶。這個顯著落差反映了數字銀行從『嘗鮮』到『信賴』轉化過程中面臨的根本挑戰。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我們的研究聚焦於18-49歲的年輕世代——他們不僅是銀行業的未來主力,更是定義數字金融服務標準的關鍵群體。研究發現,近半數用戶認為數字銀行未能滿足其全面金融需求,同時七成受訪者對相關監管政策缺乏認知,這為業界和監管機構提供了明確的改進方向。我們期望這項研究能為香港數字銀行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真正的金融科技普及提供實證基礎。」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 2025 》調查報告發佈會 ECHO ASIA 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環球商業學學生團隊 公佈最新 《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2025》 關於《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 2025 》ECHO ASIA《香港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2025》旨在彌補香港市場在數字銀行使用趨勢的知識空缺,協助相關行業深入了解香港市民的行為模式與需求,從而制定提升數字銀行產品與服務競爭力的具體策略。研究通過網上問卷形式收集數字銀行的使用數據,評估香港市民對數字銀行的認知、使用頻率、目的和使用體驗,為香港數字銀行的阻礙、難題及發展機遇提供多角度的分析。 關於 ECHO ASIA 尚亞傳訊ECHO ASIA 是面向亞太地區的新型社會企業,作為融合AI營銷策略的數字媒體傳訊機構,透過不同創新的方案,從多元化媒體、品牌效應、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協助企業著手推動和發展可持續發展及B Corp共益企業的文化理念。尚亞傳訊有限公司的使命是為求通過對策略性及專業的宣傳及活動,最終幫助企業和非牟利團體實現可持續增長。上年,ECHO ASIA團隊發佈 「香港可持續消費調查2024」並獲得大眾、企業及媒體高度關注。 尚亞傳訊有限公司(ECHO ASIA)網址: https://www.echoasiacomm.com/尚亞傳訊有限公司(ECHO ASIA)IG:https://www.instagram.com/echoasia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環球商業學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環球商業學課程自2005年創辦以來,廣獲國際教育界認可,被譽為香港最具競爭力的課程之一,吸引眾多本地及海外精英學子爭相報讀。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商業智慧、國際視野與領導才能為核心,致力孕育具備全球影響力的未來領袖。 學生不僅會前往歐洲及北美頂尖學府參與交換計劃,更能透過多元化的國際交流、個案研討及職涯發展活動,靈活拓展專業技能,全面強化在全球商業舞台上的競爭優勢。 環球商業學的畢業生足跡遍及金融、諮詢、跨國企業及非牟利組織等領域,亦不乏投身創業與社會企業範疇,以創新思維積極推動社會進步。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網址:https://admission.cuhk.edu.hk/tc/programme/ibbac-gbs/ 特別嗚謝特別嗚謝是次數字銀行用戶體驗調查及研究的禮品贊助商 GreenPrice、蜜語 Beetales 及 In Lieu。 [1]https://www.hkma.gov.hk/chi/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4/08/20240806-3/ [2]https://www.hkma.gov.hk/chi/key-functions/banking/banking-regulatory-and-supervisory-regime/digital-banks/    

BiyaPay六週年慶典:創新驅動,穩步邁向全球多資產交易未來

全球領先的多資產交易錢包BiyaPay自2019年成立以來,迎來了第六個年頭。六年來,BiyaPay秉承「以用戶爲中心」的理念,不斷創新技術與產品,持續優化用戶體驗,推動全球業務版圖穩步擴展,爲用戶提供安全、便捷、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 新加坡 2025年7月4日 /美通社/ — BiyaPay欣然宣佈,過去一年公司聚焦核心產品升級和服務創新,重點推出了數字貨幣合約交易功能,成功實現現貨合約交易Maker零手續費政策,並隆重上線了支持全球線上線下支付的速捷卡。這些重大突破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生態,顯著提升了用戶的交易與支付體驗。 過去一年的核心成就 數字貨幣合約交易功能全面上線 針對合約交易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BiyaPay在2025年3月份成功推出數字貨幣合約交易服務,支持多種主流數字貨幣合約,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投資策略。此舉極大豐富了用戶的交易選擇,助力投資者更靈活地把握數字資產波動帶來的機會。 現貨合約交易 Maker 零手續費,激勵市場流動性 爲提升交易活躍度和市場流動性,BiyaPay於過去一年實現了現貨合約交易Maker零手續費政策。該政策有效降低了用戶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流動性提供者入駐平臺,打造更優質的交易環境,提升整體用戶體驗。 速捷卡上線,打通數字資產支付新場景 2024年,BiyaPay推出速捷卡,支持全球範圍內的線上線下支付。速捷卡的發佈,極大拓展了數字資產的應用邊界,使用戶能夠方便地將數字貨幣轉化爲日常支付手段,增強資產的流動性和使用便捷性。 持續夯實合規與安全基礎 BiyaPay始終高度重視合規運營和用戶資金安全,保持現有新西蘭FSP、美國RIA、加拿大MSB等多項國際合規牌照的有效。公司嚴格執行反洗錢(AML)及客戶身份識別(KYC)政策,配備先進的風險管理系統,確保爲用戶打造一個透明、安全、可信賴的交易平臺。 業務發展數據亮眼 截至2025年6月份,BiyaPay支持超過30種法定貨幣和200多種數字貨幣的實時兌換,日均美股港股交易量突破1500萬美元,跨境匯款累計交易額已超過20億美元。用戶覆蓋全球多個重要市場,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超過60%,體現了BiyaPay在全球多資產交易領域的持續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 未來展望:多元化、智能化、全球化 展望2025年及未來,BiyaPay將聚焦以下發展方向: 證券代幣化 BiyaPay將依託區塊鏈技術推動傳統金融資產的鏈上革新,通過將股票、債券等高價值資產轉化爲合規數字通證,實現碎片化交易與全天候結算,並基於現有全球合規牌照(美國RIA、加拿大MSB等)構建安全高效的證券代幣化生態,顯著降低投資門檻並提升資產流動性。 產品多元化 平臺計劃進一步拓展外匯交易、商品期貨等多元化投資品類,打造覆蓋數字貨幣、證券、衍生品的綜合性資產配置平臺,滿足用戶對全球化投資的一站式需求。 智能化服務升級 通過深化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BiyaPay將持續優化智能資產配置引擎和實時風控系統,爲用戶提供更精準的投資決策支持與自動化財富管理體驗。 全球市場深耕 公司戰略聚焦東南亞、南亞及美洲等重點市場的本地化拓展,在動態適應區域監管框架的基礎上,建立開放包容的國際化交易生態體系。 支付與資金流動創新 BiyaPay將持續升級速捷卡全球支付網絡,推動數字貨幣與傳統金融場景的深度融合,實現用戶資產的跨場景無縫流轉與應用擴展。 Barton Wang 談六週年:技術與服務雙輪驅動 BiyaPay首席執行官Barton Wang表示:「六年來,BiyaPay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爲驅動,以用戶需求爲導向,推動數字資產與傳統金融的深度融合。我們感謝全球用戶的支持與信任,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合規能力,爲用戶提供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全球財富管理服務。六週年只是新的開始,BiyaPay將攜手用戶共同開創數字金融新時代。」 關於 BiyaPay BiyaPay是一款領先的全球多資產交易錢包,支持多達30餘種法定貨幣與200餘種數字貨幣的即時兌換。平臺融合數字貨幣交易、美股港股投資、跨境匯款等多項金融服務,致力於爲全球用戶打造安全、高效、便捷的資產管理平臺。BiyaPay已獲得新西蘭FSP、美國RIA、加拿大MSB等國際合規認證,持續爲用戶提供合規可信賴的交易環境。 官網地址:https://www.biyapay.com/客服Telegram:https://t.me/biyapay001Telegram社羣:https://t.me/biyapay_ch客服郵箱:service@biyapay.com

戰略耐力的勝利!首程控股(697.HK)追投宇樹科技實現「三步走」戰略齒輪的生態躍遷

香港 2025年7月3日 /美通社/ — 2025年7月3日,首程控股(697.HK)公告宣布通過旗下產業發展基金對國內具身智能與工業機器人領域新銳企業——宇樹科技完成追加投資,進一步鞏固其在機器人領域的核心資產地位。這是繼2024年首次投資後的又一重大動作,標誌著首程控股在機器人賽道的「投資入局」階段正式由點到面、由淺入深地實現升級。同時也為其「三步走」機器人產業戰略——「投資入局,運營共建,借江成海」按下加速鍵,開啟「左手投資、右手運營」的雙輪驅動布局,向打造全鏈條機器人生態系統邁出堅實一步。 追投宇樹:戰略加碼,開啟機器人版圖新征程 宇樹科技是近年來國內具身智能與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佼佼者,其產品線覆蓋工業、消費等多元場景,具備極強的技術壁壘和市場潛力,在全球機器人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擁有一席「國產高端」標桿企業,對於國內資本而言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作為首程控股機器人投資組合的重要一環,宇樹科技的成長軌跡與首程控股的產業願景高度一致。 首程控股此次追投宇樹科技,既是對其過去投資業績的肯定,也標誌著公司在機器人產業戰略布局上的再度提速,彰顯出公司對宇樹科技核心技術實力和市場前景的高度認可以及未來成長性的堅定信心,也凸顯其「鎖定機器人領域最大收益」的戰略決心。此次對宇樹科技的持續增持,無疑將進一步鞏固這一頂級投資組合的龍頭地位,為其在具身智能與工業機器人兩大細分賽道搶占戰略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 從戰略層面看,一方面,追加投資有助於首程控股在這一核心賽道獲得更高的股權占比及影響力,從而在後續戰略決策中擁有更多話語權,形成對產業走向的主動把握;另一方面,將助力公司強化核心技術與場景協同、夯實生態平臺地位;追加對宇樹科技的投入,不僅能保證持股比例優勢,還能通過董事會席位或重要投後決策影響,為生態平臺引入更多上下遊資源、技術夥伴和應用場景,提升平臺議價能力與生態吸引力,助力首程控股成為真正的「機器人鏈主企業」。 從財務層面看,該舉措則有望進一步提升投資組合收益、優化現金流與風險管理,並為公司估值帶來正向溢價。宇樹科技目前正處於全球化擴張和產品線升級的關鍵期,其營業收入與毛利率均呈高速增長態勢。首程控股增持動作,將使其在整個機器人基金組合中的權重提高,從而在估值上獲得更大紅利,加速提升加權平均內部收益率(IRR)和凈資產收益率(ROE)。 相比一次性退出的傳統基金模式,首程控股聚焦於長期運營,通過對宇樹科技的持續加碼打造「持股+運營+場景」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未來,伴隨產品叠代與市場拓展,首程控股將獲得穩健的分紅收益與股權增值回報,同時在運營端獲得持續的服務費與管理費收入,進而實現投資與運營收益的雙重驅動,構建起可持續的增長引擎。 此外,在資本市場上,擁有優質、高成長性的核心資產能夠顯著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預期估值。追加投資宇樹科技並推動其快速落地應用,將為首程控股帶來更多業績亮點與成長故事,有助於資本市場更好地識別公司在新興產業領域的領先優勢,從而提升股價估值與融資便利性。 「三步走」戰略全景:從資本布局到生態樞紐的系統化進階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深入推進,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首程控股作為國內領先的城市綜合運營與產業投資平臺,緊扣時代脈搏,並持續升級到機器人「三步走」戰略——「投資入局、運營共建、借江成海」。這一戰略框架通過將首程控股的資本優勢、運營能力與生態構建能力有機串聯,形成了與傳統投資機構截然不同的差異化競爭路徑,不僅為首程控股在機器人產業中的深耕布局提供清晰路線圖,也展示出其在技術、資本與場景三維協同下構建機器人生態閉環的堅定決心。 在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中,資本的前瞻性布局決定著未來的競爭格局。首程控股以產業發展基金為載體,瞄準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與頭部企業,率先完成「投資入局」的第一步戰略部署,從而搶占機器人賽道的核心資產,構建起涵蓋多種技術路線和應用場景的投資矩陣,為後續產業協同奠定基礎。 早在2024年,首程控股即對知名機器人企業宇樹科技進行了初輪投資,此次通過持續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投入,進一步加碼其在具身智能與工業機器人賽道的深度布局,從而得以在產業鏈上遊牢牢把握關鍵技術和話語權,為後續「運營共建」及「借江成海」階段的生態聯動提供更堅實的支撐。 除宇樹科技外,首程控股還投資了銀河通用、星海圖、雲深處、沃蘭特航空等一批代表國內機器人技術高地的創新企業,涵蓋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多個細分領域。當前,該投資組合的賬面回報已超3倍,既驗證了首程控股的戰略眼光,也為後續的運營共建提供堅實基礎。 這一階段的核心在於構建優質機器人投資組合,鎖定高成長性企業的股權份額,從資本端掌握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主動權。更重要的是,通過基金平臺的靈活配置,首程控股將持續挖掘具有潛力的新興機器人項目,動態優化產業組合,實現技術與市場雙輪驅動。 「投資只是開始,運營才是價值放大的關鍵。」首程控股並未止步於資本投入,而是充分發揮自身在城市資產管理、智慧停車、產業空間管理等多領域的綜合運營能力,開啟戰略第二步——運營共建。 區別於傳統基金「輕資產、重退出」的路徑,首程控股提出「左手投資,右手運營」的一體化打法。通過投資與運營的雙重賦能,首程控股正構建起機器人生態的「閉環」:一方面,通過基金持有優質企業股權,捕捉行業成長紅利;另一方面,以產業空間、智慧城市、智慧停車等豐富場景資源,為機器人技術提供廣闊的試驗田與落地路徑。 更關鍵的是,在當前戰略架構中,股權投資、資產運營與科技轉化正實現「三位一體」的共振。首程控股基於多年在REITs資產循環與運營賦能的積澱,已形成「投資—運營—賦能—退出—再投資—資產擴大」的完整業務閉環。在機器人領域,這一模式被成功復製,並進一步深化為「資本輸血、場景造血、生態補血」的新型運營體系。通過充分發揮其在停車資產管理、產業空間管理、REITs投資和股權投資等四大業務板塊的優勢,推動所投機器人企業的實際應用落地。 運營共建不僅體現了首程控股「鏈主企業」的角色定位,也為被投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的成長環境。通過提供實際應用場景和流通渠道,首程讓機器人技術更快走向落地和規模化,真正將資本變為生產力。 在完成投資和運營的前兩步之後,首程控股提出第三步「借江成海」,旨在通過自身資本、平臺、資源的匯聚能力,將機器人板塊本身打造成新一代核心資產,同時將自身平台升級為機器人產業的核心資產和價值樞紐,形成「持股+運營+平臺」的深層聯動。正如美國ARK基金雖非科技企業卻能成為科技板塊重要的資產代表,首程控股也將通過對機器人優質企業的持股與產業平臺的打造,成為機器人領域「產業服務+資產持有」的關鍵樞紐。 首程控股的機器人「三步走」戰略,並非簡單的線性遞進,而是在「資本+運營+產業」協同邏輯下的系統性產業戰略。通過股權投資、資產管理、產業服務三大體系的融合,首程控股正在構建機器人生態閉環。 在這一閉環中,機器人企業的科技成果反哺城市空間與運營效率,而首程控股的資源場景則為機器人產品提供試驗場和市場入口。投融資、場景落地、流通轉化、用戶培育等環節被有機打通,形成機器人從技術孵化到產業落地的全鏈條閉環。 這一戰略背後是首程控股對於自身角色的深度重塑:從「資產運營商」向「產業鏈主」進化,從「投資方」向「價值共建者」轉變。 當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站在智能化、場景化、規模化融合的關鍵轉折點上。作為最早進入該賽道的城市運營平臺之一,首程控股以「三步走」戰略為綱,精準切入、深度運營、全面生態化建設,不僅為自身帶來可持續的增長新引擎,也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系統性發展提供了範式樣本。展望未來,伴隨「三步走」戰略的不斷推進,首程控股與宇樹科技的深度綁定或將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生態構建的重要樣本。 從追投宇樹,到打造體驗樞紐;從資本投資到產業共建,首程控股正用實際行動推動中國機器人行業的系統性變革。可以預見,未來的機器人生態圖譜中,首程控股不僅是資本的流動者,更將是產業價值的創造者、生態共建的引領者。未來,隨著更多優質項目的加入與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首程控股將在這條「借江成海」的道路上,推動機器人產業真正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