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傳遞中國的財經聲音,「2023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系列活動周」在深圳開幕

香港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10月27日,由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羅湖區人民政府指導,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深圳)、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主辦,渣打銀行戰略支持的「2023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系列活動周」在深圳、香港兩地舉行。 本次活動將持續至11月3日,獲得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共同支持。同日下午,作為本次活動周的重磅首發活動「2023大灣區可持續金融論壇」也在深圳同步開幕。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在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升級轉型、綠色和轉型金融發展中,發揮著引領作用。 為此,本次活動活動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的精彩分享,向全世界傳遞中國的財經聲音,展現更廣闊的國際視野,貢獻獨到的洞察遠見。 會上,社會價值投資聯盟副理事長葛興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已被定義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一直探索可持續金融發展之路。為此,今天論壇邀請到數十位國際國內在可持續金融不同領域有深刻造詣和豐富經驗的專家,為觀眾帶來精彩的對話和研究成果。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舒毓民表示,近年來,深圳在可持續金融領域,進行了諸多有示範意義的實踐探索。在制度創新方面,深圳出台了全球首部規範綠色金融的地方綜合性法案,並製定了系列配套制度及標準體系。目前深圳還正在推動製定支持社會金融發展的政策。未來將組織舉辦更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金融峰會,金融科技大賽、金融創新成果展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支持打造香港為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同時也支持前海合作區企業到香港發行綠色債券,還有獲取銀行的綠色融資。為此,香港會繼續用好在一國兩制之下的獨特優勢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引導國字基金進入內地,包括大灣區市場,配對優質的綠色項目,助力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表示,氣候災害沖突、經濟衰退和疫情的持續綜合的影響下,只有15%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仍在正軌上,三分之一處於停滯或倒退狀態。因此,在此環境影響下,世界各國要拯救可持續發展目標,重新評估經濟基本運作的方式,重新設計金融體系。目前深圳在綠色金融立法方面已經處於領先地位,並且要求所有享受綠色金融優惠政策的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這樣的舉措跟其他的金融創新是相吻合的,這個地區能夠將資源用於最緊迫發展需求方面,可發揮關鍵作用。 深圳市羅湖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左金平表示,此次活動在深港兩地共同舉行,再次印證了兩地深厚和緊密的聯系。作為聯通深港的關鍵節點,羅湖將以打造「產業、規則、要素」連接地為重點,加快創建具有全球資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發展先行區,不斷深化深港交流合作,為推動深港深度融合發展提供試驗場,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連接地。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影響力全球指導委員會委員、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主席馬蔚華表示,綠色低碳和ESG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企業的內生動力。而在這個巨大的變革過程當中,粵港澳大灣區身負重任,並且已經走在了前面。深圳香港多地,都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和計劃,豐富大灣區可持續金融的生態,為可持續金融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這使得大灣區可持續金融表現強勁。未來,大灣區將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在推動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獨特的作用。而這也是今年第二屆大灣區可持續金融論壇需要共同探討的議題。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任天陽表示,近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充分發揮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科研能力、產業稟賦和金融資源,深入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打造了一批重大工程和支柱產業。這些產業構築了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更代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未來。 在灣區金融對話環節,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財經金融服務及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表示,香港在過去一年非常努力,希望打造一個新的賽道幫助一些企業在綠色、科技方面做融資,打造一個新的環境幫助他們做融資方面的工作。例如,今年香港非常積極發行綠色債券,目前在整個亞洲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內地。 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市場拓展聯席主管鮑海潔在對話中提到,從2011年到2022年,以全球各個交易所IPO集資規模計算,香港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一。這得益於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香港帶來了這樣的一個爆發式增長的機會。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連接器,正在思考怎麽更好地幫中國公司出海,以及怎樣幫助國外公司拓展中國市場。比如,今年香港推出了雙幣櫃台,對24家上市公司試點人民幣同步交易,發揮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這個角色的作用。 在報告發布環節,嘉實基金&國新咨詢發布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ESG 價值發現白皮書》;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發布了《A股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報告—2023發現中國「義利99」》以及《中國社會價值評估標準研究》。 10月27日下午,2023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活動周三大平行論壇舉行,分別是「聚力·可持續」可持續金融的新路徑、「人才·向未來」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的大灣區可持續金融實踐人才,以及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21世紀經濟報道、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承辦的「2023大灣區創新經濟論壇」。 其中,大灣區創新經濟論壇已連續舉辦五年,每年都邀請政府領導、實體企業、金融機構和專家學者與會,共同探討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金融」高水平循環,就大灣區創新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獻計獻策,服務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作為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年的「2023大灣區創新經濟論壇」,本場論壇主題確定為「建設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新高地」,並著重從新能源、灣區出海和新消費等三個角度切入,共舉行三場圓桌對話。 此外,由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負責編寫的《2023年度大灣區創新力研究報告》暨「2023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企業100強」案例,以及「2023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企業100強」名單也在論壇現場首發。 同時,在2023大灣區創新經濟論壇現場,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副總編輯,21世紀報系黨委書記、總編輯鄧紅輝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成長企業俱樂部」新一批成員單位舉行了授牌儀式。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與基層組織合作,促進中低收入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及教育

支持巴西、肯亞和印度的基層組織。 這些倡議眾以解決多個人類最迫切首要任務為目標。 將為數以千計的人類和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是全球性非營利組織,致力為世界上最緊迫的挑戰,匯聚各界人士和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該研究所今天很高興地宣佈,於三大洲推行四項倡議,為當地數以千計的居民,帶來長期兼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在巴西,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已聯同 ARCA 基層社區組織,為聖保羅內歷史最悠久貧民窟的青少年和企業家,增加數碼設施。該倡議將惠及 80 名在校兒童和青少年、150 名曾接受專業培訓的青少年和成人,以及 10 名小企業主。該貧民窟中,約 8,000 名居民參加這項倡議。 在肯亞,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已加入 KenyaConnect 計劃,並於肯亞農村地區推動兩項可持續發展和教育倡議。 – 教育方面,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將協助農村地區三所學校,配備電腦實驗室和設備,從而促進多個編碼和機器人學會發展。這三間學校,共 875 名學生和 40 名教師,將獲得數碼學習機會。另外三間小學,則共 671 名學生,也參與該項計劃。 – 在持續發展方面,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將為肯亞農村地區 26 間學校,提供可靠的潔淨水源,安裝 26 個雨水收集箱。這倡議即將為現時缺乏乾淨食水的 6,500 名學生和教師,直接提供協助。 在印度,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與 Grameena Vikas Kendram Society 合作推行一項為安得拉邦農村社區提供可持續發展食水的項目。該項目透過安裝先進濾水器,為村落提供潔淨的食水。該計劃將直接幫助 225 個家庭,即超過一千人,應付現時食水供應供應上,所面對的挑戰。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行政總統 Richard Attias 表示: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很榮幸可以支持這些有價值的項目,將直接幫助數以千計基層人士。該研究以『為現實世界的挑戰提供有意義和影響力的解決方案』為使命,而這些倡議正是完美體現這個理念。」 未來投資倡議協會簡介 未來投資倡議 (FII) 協會是由數據驅動的環球非營利基金會,基金會設有一個投資部門,並只有一個議程:對人類的影響。我們具全球性和包容性,培養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並為以下四大範疇,轉化想法為現實解決方案:人工智能 (AI) 及機械人、教育、醫療和可持續發展。

發力先進封裝核心應用 長電科技三季度業績環比增長提速

2023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財務要點: 三季度實現收入為人民幣82.6億元,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收入為人民幣204.3億元;三季度收入環比二季度增長30.8%。 三季度淨利潤為人民幣4.8億元,前三季度累計淨利潤為人民幣9.7億元;三季度淨利潤環比二季度增長24%。 三季度每股收益為0.26元,前三季度累計每股收益為0.54元。 上海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今日,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芯片成品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長電科技(600584.SH)公佈了2023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長電科技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82.6億元,環比增長30.8%;實現淨利潤人民幣4.8億元,環比增長24%。 今年以來,長電科技發力先進封裝核心應用,持續提升面向應用場景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優化產能佈局,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全球集成電路封測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長電科技在汽車電子、5G通信、高性能計算(HPC)、新一代功率器件等熱點市場不斷實現創新突破。公司抓住汽車智能化、電動化帶來的市場機遇,汽車電子業務持續保持高速發展,今年前三季度累計汽車電子收入同比增長88%。在5G通信相關市場,長電科技從技術研發和量產兩方面服務好國內外客戶,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高性能毫米波通信封裝天線(AiP)模塊、射頻類功放(PA)及射頻前端(RFFE)模塊等先進封裝領域的市場領先地位。依托高密度異構集成系統級封裝(SiP)等技術和海內外工廠的優勢佈局,長電科技加大與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HPC)領域客戶進行先進封裝解決方案的開發和產品導入,加速在高算力系統、電源管理、高性能存儲、智能終端模塊等領域的市場開拓。在功率半導體市場,長電科技與全球客戶共同開發的面向第三代半導體的高密度集成解決方案,已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儲能等領域,並持續擴充產能。 長電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10.8億元,同比增長10.4%。公司持續推進高性能封裝產能建設和現有工廠面向先進封裝技術的升級,並著力提升精益生產能力,加強存貨管控與供應鏈管理,確保公司各項營運保持在高效率區間。 長電科技董事、首席執行長鄭力先生表示:「近年來,長電科技聚焦高性能先進封裝技術,在大客戶高端芯片業務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特別是今年三季度業績環比增長顯著。公司將抓住全球產業鏈重組形勢下的新機遇,繼續推動集成電路成品製造業務的健康發展。」 點擊查看:《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 關於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提供全方位的芯片成品製造一站式服務,包括集成電路的系統集成、設計仿真、技術開發、產品認證、晶圓中測、晶圓級中道封裝測試、系統級封裝測試、芯片成品測試並可向世界各地的半導體客戶提供直運服務。 通過高集成度的晶圓級封裝(WLP)、2.5D/3D封裝、系統級封裝(SiP)、高性能倒裝芯片封裝和先進的引線鍵合技術,長電科技的產品、服務和技術涵蓋了主流集成電路系統應用,包括網絡通訊、移動終端、高性能計算、車載電子、大數據存儲、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工業智造等領域。長電科技在中國、韓國和新加坡設有六大生產基地和兩大研發中心,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業務機構,可與全球客戶進行緊密的技術合作並提供高效的產業鏈支持。

復宏漢霖與Intas深化合作,攜手護航H藥揚帆歐洲、印度市場

H藥 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對外授權覆蓋美國、歐洲、東南亞、中東和北非、印度; Intas獲得H藥在歐洲和印度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復宏漢霖將獲得4200萬歐元首付款、可達1.43億歐元的監管和商業化裡程碑付款及兩位數比例的合作區域淨利潤特許權使用費。 上海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2023年10月27日,復宏漢霖(2696.HK)宣布與Intas Pharmaceuticals Limited (以下簡稱「Intas」)達成合作,授予其在歐洲和印度對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抗PD-1單抗 H藥 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包括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在內的多項適應症及特定劑型進行獨家開發和商業化的權利。復宏漢霖已於2018年6月與Intas子公司Accord展開合作,授予其漢曲優®在歐洲、部分中東及北非地區、部分獨聯體國家的獨家商業化權利,並於2021年進一步授予Intas漢曲優®在美國及加拿大地區的獨家開發與商業化權利。 此次合作不僅標志著兩家公司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更為H藥全球布局打開嶄新的發展機遇。根據協議,復宏漢霖將負責H藥在歐洲和印度的臨床開發及上市後的產品生產和供應,並將從此次交易中獲得4200萬歐元的首付款、可達4300萬歐元的監管裡程碑付款、可達1億歐元的商業化裡程碑付款及兩位數比例的合作區域淨利潤特許權使用費。 復宏漢霖執行董事、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朱俊先生表示:「憑借優異的療效和數據質量,H藥成為了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目前在中國已獲批4項適應症,惠及逾4萬名中國患者,其歐盟的上市許可申請也於今年3月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受理。通過與Intas進一步深化合作,我們希望加速推動H藥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更廣泛的可及性,為改善當地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質量貢獻力量。」 復宏漢霖高級副總裁兼首席商務發展官曹平女士表示:「復宏漢霖和Intas子公司Accord於2018年達成合作。五年來,我們緊密協作,持續推動漢曲優®全球布局,使其成功在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惠及歐洲、中東和北非等地區患者。在漢曲優®成功合作的基礎上,我們期待與Intas一起加速H藥在歐洲和印度市場上市進程,延續並深化我們共同的願景和承諾,向全球患者提供高品質、可負擔的創新生物藥。」 Intas副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Binish Chudgar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與復宏漢霖加強長期合作伙伴關系。此次合作將進一步豐富Intas的全球腫瘤產品管線,踐行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創新驅動解決方案的承諾。推動斯魯利單抗在歐洲和印度上市是我們提升先進生物藥可及性的重要舉措,幫助全球更多患者得到及時、高質量的治療。」 Accord歐洲中東和北非地區執行副總裁Paul Tredwell先生表示:「非常高興深化與復宏漢霖的合作伙伴關系。即將在雙方合作區域獲批的斯魯利單抗,有望進一步鞏固Accord在特藥領域的領導者地位,並意味著,短短兩年我們即有望推出第二款候選創新藥,且能夠與我們在該地區供應占比高達25%的化療藥物形成’組合拳’。這些體現了我們對創新和增長的承諾,也彰顯了我們致力提高藥物可及性、觸達更廣泛患者,令其收獲基於價值的治療的使命擔當。」 H藥 漢斯狀®為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重組人源化抗PD-1單抗注射液,自2022年3月獲批上市以來,H藥已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和食管鱗狀細胞癌。憑借突破性療效和差異化優勢,H藥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獲得了業內廣泛認可,其多項關鍵性臨床研究結果發表於JAMA、Nature Medicine等國際知名期刊。復宏漢霖積極推進H藥與公司其他產品的協同以及與創新療法的聯合,在全球同步開展十余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臨床試驗,廣泛覆蓋肺癌、食管癌和胃癌等適應症,累計入組患者超3600人,其中2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入組白人的比例超過30%,充分的國際臨床試驗數據有望支持海外市場的申報,也為全球性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2022年,H藥治療SCLC相繼獲得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歐盟委員會(EC)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有助於H藥在美國和歐洲的研發、注冊及商業化等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H藥一線治療ES-SCLC的歐盟上市許可申請(MAA)已於2023年3月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 (EMA) 受理,有望於2024年上半年獲得批准。此外,公司穩步推進H藥對比一線標准治療阿替利珠單抗用於治療ES-SCLC的頭對頭美國橋接試驗,以進一步支持H藥在美國的上市申報。 與此同時,復宏漢霖全速推進H藥在海外市場的商業化進程。此前,公司已與PT Kalbe Genexine Biologics(KGbio)達成合作協議,授予其H藥在東盟十國和中東和北非地區12個國家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除此之外,復宏漢霖與復星醫藥就H藥達成美國市場商業化合作。截止目前,H藥對外授權已覆蓋美國、歐洲、東南亞、中東和北非、印度等國家和地區。未來,公司將攜手各位合作伙伴全力推動H藥的全球開發進程,令H藥能夠覆蓋更廣泛的國家和地區,為更多患者提供更廣泛的治療選擇。 關於H藥 漢斯狀® H藥 漢斯狀®為重組人源化抗PD-1單抗注射液(通用名:斯魯利單抗注射液),是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目前已有4項適應症獲批上市,1項適應症上市申請在歐盟獲受理,10余項臨床試驗同步在全球開展。 2022年3月,H藥正式獲批上市,目前可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sqNSCLC)、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及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H藥聯合化療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的上市申請也獲得歐盟EMA受理。聚焦肺癌和消化道腫瘤,復宏漢霖積極推進H藥與公司其他產品的協同以及與創新療法的聯合,相繼獲得中國、美國、歐盟等國家及地區的臨床試驗許可,在全球同步開展10余項腫瘤免疫聯合療法臨床試驗。截至目前,H藥已於中國、美國、土耳其、波蘭、格魯吉亞等國家和地區累計入組超3600人,其中2項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入組白人的比例超過30%,是擁有國際臨床數據較多的抗PD-1單抗之一。H藥的3項關鍵性臨床研究結果分別發表於知名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此外,H藥還榮獲《CSCO 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CSCO 非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CSCO 食管癌診療指南》、《CSCO 結直腸癌診療指南》、《CSCO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臨床應用指南》和《中國食管癌放射治療指南》等多部權威指南推薦,為腫瘤臨床診療提供重要參考。海外方面,H藥治療SCLC也已獲得美國FDA和歐盟EC的孤兒藥資格認定,並在美國啟動了一項H藥對比一線標准治療阿替利珠單抗用於ES-SCLC的頭對頭橋接試驗。 關於Intas Intas是一家領先的的全球藥物制劑開發、制造和營銷公司。該公司建立了一個名為Accord的子公司網絡,用於在歐盟、美國、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亞太地區以及獨聯體和中東和北非地區的高度監管的市場中進行營銷和銷售。時至今日,Intas已在全球超過8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其69%以上的收入來自海外市場,主要集中於高度監管的歐盟和美國市場。 Intas目前在印度制藥行業企業中排名第六(根據IQVIA數據),也是印度最大的私營仿制藥公司。在細分領域上,Intas在CNS、心血管、糖尿病、胃腸病和泌尿科等關鍵治療領域均已確立領先地位,但真正讓其全球聞名的是在歐盟和美國的腫瘤學和其他醫院治療領域的醫藥產品。 Intas業務的蓬勃增長與其在研發和制造方面的實力密不可分。Intas 現擁有16個制造工廠,其中10個位於印度,其余位於英國、希臘和墨西哥,均獲得美國FDA、EMA、MHRA、TGA等全球頂級監管機構的認可。公司每年研發投入占比營業收入約6-7%。截至目前,Intas在全球擁有10,000余項產品注冊,並推出了300多種高價值FTF/FTM、生物仿制藥和NDDS產品。 關於復宏漢霖 復宏漢霖(2696.HK)是一家國際化的創新生物制藥公司,致力於為全球患者提供可負擔的高品質生物藥,產品覆蓋腫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領域,已在中國上市5款產品,在國際上市1款產品,19項適應症獲批,2個上市申請分別獲美國FDA和歐盟EMA受理。自2010年成立以來,復宏漢霖已建成一體化生物制藥平台,高效及創新的自主核心能力貫穿研發、生產及商業運營全產業鏈。公司已建立完善高效的全球創新中心,按照國際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標准進行生產和質量管控,不斷夯實一體化綜合生產平台,其中,上海徐匯基地已獲得中國和歐盟GMP認證,松江基地(一)也已獲得中國GMP認證。 復宏漢霖前瞻性布局了一個多元化、高質量的產品管線,涵蓋20多種創新單克隆抗體,並全面推進基於自有抗PD-1單抗H藥 漢斯狀®的腫瘤免疫聯合療法。繼國內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利妥昔單抗)、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中歐雙批單抗藥物漢曲優®(曲妥珠單抗,歐洲商品名:Zercepac®,澳大利亞商品名:Tuzucip®和Trastucip®)、漢達遠®(阿達木單抗)和漢貝泰®(貝伐珠單抗)相繼獲批上市,創新產品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已獲批用於治療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實體瘤、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廣泛期小細胞肺癌和食管鱗狀細胞癌,並成為全球首個獲批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抗PD-1單抗。公司亦同步就16個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開展30多項臨床試驗,對外授權全面覆蓋歐美主流生物藥市場和眾多新興市場。

未來資產慶祝ETF互聯互通計劃首只合資格ETF – Global X恒生科技ETF (2837) ,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香港2023年10月27日 /美通社/ —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公司 」或 「未來資產」)欣然宣佈,公司旗下首只合資格ETF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2837)將於2023年11月6日參與ETF互聯互通計劃(「計劃」)。這標誌著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公司將成為首家通過該計劃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韓國資產管理公司,從而加強其全球業務及對中國內地市場的承諾。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於2022年5月27日宣佈推出該計劃,旨在進一步深化中國內地與香港兩個資本市場的互動與融合,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促進兩個ETF市場的流動性和可持續發展。 Global X恒生科技ETF(2837)是未來資產首只參與該計劃的ETF,顯示公司致力創新及拓展環球ETF的能力。未來資產作為首家韓國基金管理人參與該計劃,顯示出其勇於開創的精神及把握新機遇的決心。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趙玩衍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成為首家參與該計劃的韓國資產管理公司,為我們打開通往龐大中國市場的大門。這項成就彰顯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堅定承諾。」 關於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本集團」)是一間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資產管理規模逾2140億美元。本集團提供多種投資產品,包括互惠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另類投資產品。本集團在全球設有20個辦事處,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其中包括300名投資專業人士。(資料來源:未來資產,2023年3月) 本集團的全球ETF平臺在擁有超過530只ETF,產品陣容龐大,可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成本效益的投資產品,捕捉全球市場的新興投資主題及顛覆性科技。本集團管理的ETF資產總額達1000億美元,並在澳洲、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香港、印度、日本、韓國、越南、英國和美國上市。(資料來源:未來資產,2023年7月) 關於Global X ETFs Global X ETFs 於2008年成立。十多年以來,我們的使命是為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及明智的投資方案。 我們的產品陣容包括230隻ETF投資策略,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90億美元 。我們以主題式增長、收益及投資於國際市場的ETF見稱。同時,我們更提供核心、商品及Alpha等的基金,以滿足更廣泛的投資目標。Global X 為未來資產金融集團的成員之一,未來資產作為環球金融服務的領先企業,資產管理規模超過5650億美元。(資料來源:未來資產,2023年6月)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 (「該ETF」) 該 ETF 跟蹤恒生科技指數,該指數投資於 30 家在香港上市的最大科技公司,這些公司的業務高度涉足科技主題,並通過了該指數的篩選標準。該指數涉及關鍵主題如雲端運算、數字技術、電子商務、金融科技、互聯網和自動駕駛。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網站(英文版): https://www.am.miraeasset.com.hk/ Global X ETFs 香港網站: https://www.globalxetfs.com.hk/zh-hant/  重要資料 投資者請勿單憑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應閱讀本產品的基金說明書所載的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概不能保證本金會獲得償還。投資者應注意: Global X恒生科技ETF(「本基金」)試圖提供在扣除費用及開支前與恒生科技指數(「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科技主題公司。許多對科技主題具有較高業務投資的公司具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往往是價格表現波動相對較大。科技行業的公司亦面臨激烈的競爭,政府亦可能會大幅度幹預,這可能會對利潤率產生不利影響。急速發展可以導致該等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過時。該等公司亦可能面臨知識產權或牌照損失或損害的風險、網絡安全風險以導致於法律、財務、運營和聲譽層面上有不利影響。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且活躍於科技行業的公司的證券,相對於更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可能導致本基金的價值出現較大波動。本基金的價值可能更容易受到對科技行業構成不利影響的經濟、政治、政策、外匯、流動性、稅務、法律或監管事件所影響。 由於相關指數追蹤註冊成立地或大部分收入來源或主要營業地點為大中華區的證券表現,因而承受集中性風險。因此,本基金的資產淨值可能會較基本面廣的基金更加波動。 作為證券借貸交易的一部分,由於借出證券定價不準確或借出證券價值變動,故存在抵押品價值不足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本基金蒙受重大損失。借用人可能無法按時或甚至根本不能歸還證券。本基金可能因此蒙受損失,而追回借出的證券亦可能有延誤。這可能限制本基金根據變現要求履行交付或付款責任的能力。 本基金的單位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成交價乃受單位供求狀況等市場因素帶動。因此,單位可能以對比其資產淨值的較大溢價或折讓買賣。 從資本中及/或實際上從資本中撥付分派,意即退還或提取投資者原先投資或當中應佔任何資本收益的部分款項。任何分派如涉及從本基金的資本中或實際上從本基金的資本中撥付股息,可能會導致本基金每單位資產淨值即時減少,並將減少可供本基金未來投資的資本。 免責聲明 本文件僅供香港投資者使用。本文件僅為提供信息和說明目的,僅供閣下使用。本文件並非招攬、要約或建議買賣任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本文件所載信息僅作為㇐般市場評論提供,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受監管金融建議、法律、稅務或其他受監管服務。 本文件中包含的某些陳述是對未來預期的陳述和其他前瞻性陳述。觀點、意見和估計可能會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發生變化,並基於㇐些假設,這些假設可能會或不可能最終實現或被證明是準確的。實際結果、業績或事件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差異。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我們不能保證基金的表現會產生回報,亦可能出現沒有回報或損失投資金額的情況。它可能不適合不熟悉相關證券或不願意或無法承擔該投資的損失和所有權風險的人士。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閱讀基金說明書以瞭解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確保其完全瞭解與本基金有關的風險,並應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前,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 本文件所提供的資料及意見乃從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MAGIHK」)認為可靠的來源取得或得出,但我們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聲明。MAGIHK對因使用本文件而引致的損失概不負責。 根據當地法律及法規,產品、服務及資訊可能不會在閣下的司法管轄區提供,並可能由MAGIHK的聯營公司、附屬公司及/或分銷商提供。在禁止提供本文件的任何司法管轄區內,本文件並非以任何人士為對象。禁止提供本文件的人員或上述人員以外的人員不得使用本文件。閣下有責任瞭解並遵守任何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法律和法規。請向閣下的專業顧問諮詢有關閣下所在司法管轄區的產品和服務可用性的進㇐步信息。 發行者: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得第1、4和9類受規管活動的許可),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或轄區內的適用監管機構審閱。未經MAGIHK明確的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中引用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版權2023。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