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長電科技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36.4%並創同期新高,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50.4%

2025年第一季度財務要點: 一季度實現收入為人民幣93.4億元,同比增長36.4%,創歷史同期新高。 一季度歸母淨利潤為人民幣2.0億元,同比增長50.4%。 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人民幣11.4億元。 一季度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11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為0.08元。 上海 2025年4月28日 /美通社/ — 今日,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成品製造和技術服務提供商長電科技(600584.SH)公佈了2025年一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2025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3.4億元,同比增長36.4%,創歷史同期新高;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億元,同比增長50.4%。 2025年以來,長電科技經營發展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持續聚焦先端技術和重點應用市場,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海內外產能配置和供應鏈佈局進一步完善。報告期內,各項業務同比均實現大幅增長;在運算電子領域,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了高性能芯片成品製造解決方案,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收入同比大增92.9%;汽車電子業務進一步強化一站式服務能力,相關收入同比增長66.0%;工業和醫療電子業務板塊,收入同比增幅達45.8%。公司將堅持多元化、堅韌可持續的供應鏈建設,密切關注國際貿易局勢發展,持續評估和應對可能的影響,並與客戶及供應商保持密切溝通。 憑借領先的綜合實力,長電科技進一步鞏固了全球半導體封測領導者地位,躋身品牌評估咨詢機構Brand Finance(品牌金融)今年一季度發佈的《2025年全球半導體品牌價值30強》榜單。 長電科技將在公司戰略引領下,持續推進精益化生產、優化產品結構與產能佈局,通過技術升級與規模效應提升中長期盈利能力。 點擊查看:《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 關於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製造與技術服務提供商,向全球半導體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芯片成品製造解決方案,涵蓋微系統集成、設計仿真、晶圓中測、芯片及器件封裝、成品測試、產品認證以及全球直運等服務。公司在中國、韓國和新加坡擁有八大生產基地和兩大研發中心,並在全球設有20多個業務機構,為客戶提供緊密的技術合作與高效的產業鏈支持。 長電科技擁有先進和全面的芯片成品製造技術,包括晶圓級封裝(WLP)、2.5D/3D封裝、系統級封裝(SiP)、倒裝芯片封裝、引線鍵合封裝及傳統封裝先進化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汽車電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高密度存儲、網絡通信、智能終端、工業與醫療、功率與能源等領域。

馬來西亞航空集團 營業利潤連續三年為正,2024 年淨利潤 5,400 萬馬幣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7.88 億馬幣,營業利潤 1.13 億馬幣。 載客率升至 80%,同比增長 3 個百分點。 馬來西亞吉隆坡 2025年4月24日 /美通社/ — 2025 年 4 月 17 日,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發佈其 2024 財年業績報告,淨利潤(NIAT)5,400 萬馬幣,營業利潤 1.13 億馬幣,實現營業利潤連續三年為正。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2024 年公司一度將航班運力削減了 18%,根據報告,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仍達到了 7.88 億馬幣。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持有可觀的現金餘額 30 億馬幣。事實上,自 2021 年 10 月以來,其主要股東國庫控股公司(Khazanah Nasional Berhad)就未再提供任何資本注入。 去年,受供應鏈中斷影響,飛機維護週期延長及新飛機交付延遲,導致第四季度(民航市場傳統旺季)的航班運力被動削減,從而對其全年營收造成一定影響。在可用座公里(ASK)同比增長 6%的背景下,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收入達 136.79 億馬幣,同比微降 1%。 盡管如此,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在高端細分市場的表現依然強勁,載客率和載貨率均有所提升。此外,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還通過開闢新航線和深化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擴大了其國際航線網絡。 集團本年度的淨利潤表現亦受到約 4.26 億馬幣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積極影響。相關減值主要涉及使用權資產、飛機、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最初於 2020 年 COVID-19 疫情期間計提。隨著 2023 和 2024 財年運力、營收、客座率及收益率的持續改善,集團據此對相關資產進行了轉回處理(該項會計處理依據馬來西亞財務報告準則)。 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2024 財年同比業績表現 2024 年業績 2023 年業績 客運量 (m) 16.6 14.5 客座率 (%) 80 77 客公里收益 (MYR Sen) 30.1 33.3 航班准點率 (%) 73 72 運營亮點:航空業務板塊與非航空業務板塊 航空業務板塊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營業利潤 1.39 億馬幣,較 2023 年的 10.9 億馬幣同比下降 87%,主要受收益率下降和 2024 年第四季度航班運力削減的不利影響。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 2024 年度運力同比上升 7%,載客量同比上升 17%,客座率達 81%(2023年為77%)。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新增三條航線,即馬累(馬爾代夫)、峴港(越南)和清邁(泰國),並恢復了飛往印度加爾各答的航班。 受機隊運力限制,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準點率(OTP)同比微漲 1%。 飛螢航空因在梳邦機場開始噴氣客機的航班運營,虧損同比擴大,收益率同比下滑 19%。但客座率同比增長了 10 個百分點。 為朝聖旅客提供定期包機服務的馬來西亞國際航空 AMAL年度業績實現同比增長 36%。 非航空業務板塊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貨運公司 MAS Kargo ,由於運力增加及載貨率提升,營業利潤實現增長。其中,腹艙貨運和全貨機貨運的載貨率分別同比增加了8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地勤服務公司 AeroDarat Services 財務表現顯著改善,營業利潤增長了三倍。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 MAB Academy 業績較上年提升,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工程服務公司 MAB Engineering Services 因技術人才短缺而面臨挑戰。 2024  年,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及其子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獲得了廣泛和高度的認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被航空乘客體驗協會(APEX)評為 「四星主要航空公司」,上榜 Skytrax 「全球最佳機組員」榜單,在 Skytrax 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100 強榜單中從第 47 位躍升至第 39名。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的機上餐飲也備受好評,這是其打造「亞洲風味甄選」菜單等一系列致力於提升機上服務的努力的結果。此外,Enrich  忠誠計劃也繼續因其在會員參與度和客戶忠誠度方面的出色表現而備受讚譽。 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 )董事總經理拿督依占依斯邁(Izham Ismail )講話稿 2024 年印證了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的韌性,以及追求增長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儘管面臨諸多運營挑戰,但我們不僅保持了盈利能力,更成功構建了面向未來的戰略佈局。在努力實現「2030  願景」——穩定與增長並存的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商業永續性與國家建設」兩大核心原則。我們的願景很明確,在確保集團長期實力與競爭優勢的同時,持續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賦能。 升級機隊,推進機隊現代化建設是戰略佈局的核心要素。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致力於到 2030 年組建一支由 55 架波音 737-8 和 737-10 組成的現代化窄體機隊,以此大幅提高運營效率與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國內外市場。同時,我們正逐步將 A330neo 機型引入長途航線網絡,以進一步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目前已有兩架 A330neo 投入運營,執飛墨爾本、巴厘島和奧克蘭航線,另有八架預計將於今年交付使用。 隨著機隊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我們也在不斷強化航線網絡佈局,以加強樞紐連通性,並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在預訂量同比增幅約9%的增長態勢下,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的幹線網絡將持續拓展在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及南亞等重點市場的覆蓋,以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 「通往亞洲及其他地區門戶」的戰略定位。2025 年 3 月 22 日,我們重新開通了巴黎航線,使其成為我們航線網絡中第二個歐洲目的地,進一步提升了戰略增長。 同時,我們的非航空業務也將持續助力集團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MAB Academy)全新模擬機訓練中心預計將於 2025 年第二季度竣工,屆時將顯著提升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MAB Academy)作為卓越的航空培訓機構的培訓實力。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工程服務公司(MAB Engineering Services)將持續加強人才儲備,以配合集團機隊擴張及日益增長的飛機保養、維修和大修(MRO)服務需求。而梳邦機場(SZB)4 號機庫仍將按計劃於 2026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這也將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維修能力。此外,馬來西亞航空集團餐飲業務(MCAT)在遷入全新MCAT West 設施後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已為支持集團未來機上餐飲服務的發展和拓展做好準備。 這些戰略舉措不僅為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的發展奠定了成功基石,更通過促進就業、提升區域連通性和推動經濟活動持續為國家發展注入了動力。展望未來,我們將始終致力於打造一個實力雄厚、具有商業永續性的企業,為馬來西亞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的同時,也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卓越價值。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簡介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作為載國旗飛行的馬來西亞國家航空公司,是往返馬來西亞及周邊地區的最佳選擇。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每日旅客運輸量達40,000人次,專注於為旅客打造融合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難忘旅程。馬來西亞國際航空以聞名於世的馬來西亞好客之道,為新旅客開啟舒心旅程,為馬來西亞同胞打造不管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美好體驗。 自2015年9月起,公司隸屬於全球航空組織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由Malaysia Airlines Berhad(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擁有並運營。作為寰宇一家航空聯盟成員,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全球航線網絡覆蓋170多個地區的1,000多個目的地,旅客可享用全球超過650間機場貴賓休息室。欲瞭解更多詳情請登錄馬航官網 https://www.malaysiaairlines.com。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期待與您在下次旅途相遇!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2024 年淨利潤 5,400 萬馬幣,逆風而行,連續三年實現正數營業利潤

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達7.88 億馬幣,營業利潤達 1.13 億馬幣。 載客率升至 80%,同比增長 3 個百分點。 馬來西亞吉隆坡 2025年4月24日 /美通社/ — 2025 年 4 月 17 日,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發佈其 2024 年度業績報告,淨利潤(NIAT)5,400 萬馬幣,營業利潤 1.13 億馬幣,連續三年實現正數營業利潤。值得注意的是,儘管 2024 年公司一度將航班運力削減了 18%,根據報告,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仍達到了 7.88 億馬幣。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持有可觀的現金餘額 30 億馬幣。事實上,自 2021 年 10 月以來,其主要股東國庫控股公司(Khazanah Nasional Berhad)就未再提供任何資本注入。 去年,受供應鏈中斷影響,飛機維護週期延長及新飛機交付延遲,導致第四季度(民航市場傳統旺季)的航班運力被動壓縮,從而對其全年營收造成一定影響。儘管全年可用座公里(ASK)同比增長 6%,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全年營收仍達 136.79 億馬幣,較去年微幅下滑 1%。 不過,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在高端細分市場的表現依然強勁,載客率和載貨率均有所提升。此外,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還通過開闢新航線和深化合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擴大了其國際航線網絡。 集團本年度的淨利潤表現亦受到約 4.26 億馬幣資產減值準備轉回的積極影響。相關減值主要涉及使用權資產、飛機、固定資產及無形資產,最初於 2020 年 COVID-19 疫情期間計提。隨著 2023 和 2024 財政年度運力、營收、客座率及收益率的持續改善,集團據此對相關資產進行了轉回處理(該項會計處理依據馬來西亞財務報告準則)。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2024 財政年度同比業績表現 2024 年業績 2023 年業績 客運量 (m) 16.6 14.5 客座率 (%) 80 77 客公里收益 (MYR Sen) 30.1 33.3 航班准點率 (%) 73 72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營業利潤 1.39 億馬幣,相較 2023 年的 10.9 億馬幣,同比下降 87%,主要因為收益率的下降和 2024 年第四季度航班運力削減帶來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馬來西亞國際 航空 2024 年度運力同比上升 7%、載客量同比上升 17%,載客率則達 81%,相較 2023 年的 77%,同比增長明顯。另外,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推出三個新目的地——馬累(馬爾地夫)、峴港(越南)  和清邁(泰國),並恢復了飛往印度加爾各答的航班。受機隊運力限制,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的準點率(OTP)同比微漲 1%。 由於在梳邦機場開始噴氣式客機航班的運營,飛螢航空的虧損同比擴大,收益率同比下滑 19%,不過,載客率同比增長了 10 個百分點。另外,為朝聖旅客提供定期包機服務的馬來西亞國際航空 AMAL,年度業績實現同比增長 36%。 得益於運力的增加和載客率的提高,貨運部門(MAS Kargo)的營業利潤有所增加,其中,腹艙的裝載量、貨機的裝載量分別同比增加了 8%和3%。一站式地勤解決方案提供商 AeroDarat Services 的財務業績改善顯著,由於集團和外國航空公司業務部門的航班量增加,其營業利潤增長了三倍。同樣,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 MAB Academy 也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不過,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工程服務公司(MAB Engineering Services)則因熟練勞動力短缺而面臨挑戰。 2024  年,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及其子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在全球獲得了廣泛和高度的認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被航空乘客體驗協會(APEX)評為 「四星主要航空公司」,上榜 Skytrax 「全球最佳機組員」榜單,在 Skytrax 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 100 強榜單中從第 47 位躍升至第 39名。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的機上餐飲也備受好評,這是其打造「亞洲風味甄選」菜單等一系列致力於提升機上服務的努力的結果。此外,Enrich 會員計劃也繼續因其在會員參與度和客戶忠誠度方面的出色表現而備受讚譽。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 MAG )董事總經理拿督依占依斯邁( Izham Ismail )講稿 2024 年印證了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的韌性,以及追求增長與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盡管面臨諸多運營挑戰,但我們不僅保持了盈利能力,更成功構建了面向未來的戰略佈局。在努力實現「2030  願景」——穩定與增長並存的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商業永續性與國家建設」兩大核心原則。我們的願景很明確,在確保集團長期實力與競爭優勢的同時,持續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賦能。 升級機隊,推進機隊現代化建設是戰略佈局的核心要素。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致力於到 2030 年組建一支由 55 架波音 737-8 和 737-10 組成的現代化窄體機隊,以此大幅提高運營效率與靈活性,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國內外市場。同時,我們正逐步將 A330neo 機型引入長途航線網絡,以進一步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目前已有兩架 A330neo 投入運營,執飛墨爾本、峇里島和奧克蘭航線,另有八架預計將於今年交付使用。 隨著機隊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我們也在不斷強化航線網絡佈局,以加強樞紐連通性,並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在預訂量同比增幅約9%的增長態勢下,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的航線網絡將持續拓展在東盟、澳大利亞、紐西蘭及南亞等重點市場的覆蓋,以進一步鞏固我們作為 「通往亞洲及其他地區門戶」的樞紐。2025 年 3 月 22 日,我們重新開通了巴黎航線,使其成為我們航線網絡中第二個歐洲目的地,進一步提升了戰略增長。 同時,我們的非航空業務也將持續助力集團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MAB Academy)全新模擬機訓練中心預計將於 2025 年第二季度竣工,屆時將顯著提升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學院(MAB Academy)作為卓越的航空培訓機構的培訓實力。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工程服務公司(MAB Engineering Services)將持續加強人才儲備,以配合集團機隊擴張及日益增長的飛機保養、維修和大修(MRO)服務需求。而梳邦機場(SZB)4 號機庫仍將按計劃於 2026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這也將進一步擴大我們的維修能力。此外,馬來西亞航空集團餐飲業務(MCAT)在遷入全新MCAT West 設施後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已為支持集團未來機上餐飲服務的發展和拓展做好準備。 這些戰略舉措不僅為馬來西亞國際航空集團(MAG)的發展奠定了成功基石,更通過促進就業、提升區域連通性和推動經濟活動持續為國家發展注入了動力。展望未來,我們將始終致力於打造一個實力雄厚、具有商業永續性的企業,為馬來西亞發展做出實質性貢獻的同時,也為所有利益相關方創造卓越價值。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簡介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作為載國旗飛行的馬來西亞國家航空公司,是往返馬來西亞及周邊地區的最佳選擇。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每日旅客運輸量達40,000人次,專注於為旅客打造融合馬來西亞多元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難忘旅程。馬來西亞國際航空以聞名於世的馬來西亞好客之道,為新旅客開啟舒心旅程,為馬來西亞同胞打造不管身在何方,都能感受到賓至如歸的美好體驗。 自2015年9月起,公司隸屬於全球航空組織馬來西亞航空集團(MAG),由Malaysia Airlines Berhad(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擁有並運營。作為寰宇一家航空聯盟成員,馬來西亞國際航空全球航線網絡覆蓋170多個地區的1,000多個目的地,旅客可享用全球超過650間機場貴賓休息室。欲瞭解更多詳情請登錄馬航官網 https://www.malaysiaairlines.com。 馬來西亞國際航空期待與您在下次旅途相遇!

太倉市在法蘭克福舉辦推介活動 拓展城市共贏發展空間

德國法蘭克福 2025年4月28日 /美通社/ — 4月24日,由太倉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當婁江河遇見美茵河」——太倉•法蘭克福城市推介會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活動旨在進一步深化中國江蘇省太倉市與德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拓展中德地方間互利共贏的發展空間。 推介會現場圖 太倉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的發展理念,積極對接德國優質產業資源,已累計集聚超過550家德國企業,其中包括60多家「隱形冠軍」企業,基本形成涵蓋研發、製造、服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在當前全球經貿形勢複雜多變背景下,中國始終以開放姿態和穩定政策為全球投資者提供良好環境,太倉的實踐正是中德合作韌性與活力的縮影。 太倉與德國的合作日益緊密,已成為中德地方合作的典範。太倉不僅擁有完備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還注重綠色生態建設,與法蘭克福一樣,是一座宜居宜業的綠色城市,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德國企業和民眾的理想目的地。

宏利推出「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及 「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兩款全新危疾保險計劃 以行業領先的年度危疾賠償 幫助客戶應對因長期治療可能面臨的收入損失

「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及 「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提供市場首創 [1]之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讓受保人獲得嚴重危疾賠償後,仍可享有每次高達100%的賠償[2]此外,這兩款計劃亦分別提供可高達名義金額1,000%及500%的總賠償 「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採用簡易核保程序,投保人只需回答三條健康問題,即可輕鬆投保 香港 2025年4月28日 /美通社/ — 宏利香港今天宣佈推出兩款全新危疾保險計劃,以行業領先的年度危疾賠償,幫助客戶應對因長期治療可能面臨的收入損失。「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涵蓋多達121種危疾及疾病,並提供市場首創1之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在嚴重危疾賠償後,若受保人確診心臟病或中風後需進行後續指定的複雜或大型手術,此計劃將支付每次可高達名義金額的100% 的賠償。「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則聚焦於癌症、心臟疾病及中風的保障,採用簡易核保程序,只需回答三條健康問題即可輕鬆投保。這兩款計劃為面對重大健康挑戰的客戶提供財務方面的貼心支援,滿足其多元化需求。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湯達恒(Darren Thompson) 根據宏利調查[3]顯示,消費者在選擇危疾保障時最重視三大關鍵因素:廣泛的危疾保障範圍(53%),多元化增值服務以滿足病患期間的需求(39%),以及可以承保復發的危疾(37%)。此外,當被問及在診斷出危疾後的三大擔憂時,39%的受訪者將無法工作和失去賺錢能力列為首要關切。其次,34%的受訪者將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及需要他們照顧視為其次最緊迫的問題。然而,即使在考慮購買危疾保險時,25%的受訪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仍是隨著年齡增長保費會更高。由此可見,財務穩定性對於讓消費者專注於康復並感到安心至關重要。 「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涵蓋多達 121種危疾及疾病,包括60 種嚴重危疾、44 種早期危疾以及17種兒童疾病。計劃特點包括: 額外保障:若受保人在首10個保單年度[4]患上嚴重危疾、早期危疾及/或兒童疾病,或不幸身故,宏利將額外提供高達100%的危疾保障。此計劃為患者每年提供穩定收入支援,從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的診斷到治療,總賠償可高達名義金額的 1,000%[5]。 [ 市場首創 1 ] 突發性 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於嚴重危疾賠償後,若受保人確診心臟病或中風,而後續因同一危疾接受指定的複雜手術或大型手術,此計劃將額外支付每次可高達名義金額的100%的賠償。 保費豁免 :當宏利已作早期危疾賠償或兒童疾病危疾賠償後,將由該疾病診斷日期後的保費到期日起,豁免基本計劃的12個月的保費。當宏利已作嚴重危疾賠償後,將由危疾的診斷日期後起,豁免基本計劃的所有未來保費。 中醫癌症治療保障:每次就診可實報實銷中醫癌症治療費用,助受保人安心專注於康復路上。 復原保障:若受保人在85歲前確診患上嚴重危疾或不幸身故,此計劃會提供復原保障,其總賠償額為最少一年前就早期危疾及兒童疾病支付的賠償金額,以確保受保人獲得需要的財務支援。 保費保證不變 :此計劃設有10年、20年及25年保費繳付期[6],保費保證不變及於整個保費繳付期內不會增加。 「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專為尋求癌症、心臟疾病和中風保障的客戶而設,主要特色包括: 簡易核保:只需回答三條健康問題,如受保人未曾確診指定疾病,將會集中了解過去兩年的健康狀況。 穩定財務支援 :為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的確診到治療每年提供穩定收入支援,最高可達名義金額的 500%[7]。 [ 市場首創 1 ]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於嚴重危疾賠償後,若受保人確診心臟病或中風,而後續因同一危疾接受指定的複雜手術或大型手術,此計劃將額外支付每次可高達名義金額的100%的賠償。 末期癌症預支保障 :若受保人患上末期癌症,宏利將提前支付一次相等於名義金額的100%的賠償[8]。 保費豁免 :當宏利已作嚴重危疾賠償後,由危疾的診斷日期後起,豁免基本計劃的所有未來保費。 復原保障 :若受保人在85歲前確診患上嚴重危疾或不幸身故,此計劃會提供復原保障。此保障的總賠償額為最少一年前就早期危疾支付的賠償金額,以確保受保人獲得需要的財務支援。 保費保證不變 :此計劃設有10年、20年及25年保費繳付期6,保費保證不變及於整個保費繳付期內不會增加。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湯達恒(Darren Thompson)表示:「隨著醫療成本持續攀升,以及危疾相關開支帶來的沉重財務負擔,宏利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周全且便捷的保險方案,幫助他們在疾病來襲時守護自己及家人。儘管不少消費者將危疾保障視為支付治療費用的方式,但這類計劃同時承擔著替代收入的重要功能。在確診危疾後,患者往往需要停工接受治療與休養,導致收入大幅縮減。因此,危疾保障計劃在提供財務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讓患者專心治療與康復。」 為了讓確診癌症的客戶得到更周全的支援,宏利現已增設增值服務—「癌症支援服務[9]」,由宏利的康健護理專線團隊及專屬醫療專案經理[10]提供服務,他們均具專業醫護背景或為合資格護士,為客戶在癌症治療及康復過程中提供支援。此增值服務涵蓋行業領先[11]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12]」,其中包括由柏盛健康及深圳新風和睦家醫院安排的豪華轎車接送服務。受保人亦可在港怡醫院、養和醫療集團、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及任何一家和睦家醫院,獲取由專科醫生提供的癌症第二醫療意見。此外,受保人於宏利指定的合作夥伴進行癌症篩查套餐或營養師諮詢,更可享折扣優惠[13],[14]。 受條款及細則約束。有關「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及「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的詳情及風險,請按連結查閱相關產品單張。 本新聞稿的內容並不包含全部保單條款,完整的條款載於相關保單文件。投保計劃前,客戶應細閱保單條文,以了解適用於上述產品的條款及細則。 [1] 根據截至2025年4月27日與香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所提供個人危疾保險產品的比對結果。 [2]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總賠償上限為名義金額的400%。 [3] 宏利於2024年12月進行了一項網上問卷調查,旨在深入了解香港消費者對危疾保險產品的需求與喜好。該調查訪問了501名年齡介乎25至54歲、家庭月入達3萬港元或以上的香港成年人士。 [4] 若受保人患上嚴重危疾,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將額外給予相等於已支付的嚴重危疾賠償(不包括終期紅利)及復原保障(如有)金額的100%。若受保人患上早期危疾及/或兒童疾病,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將額外給予相等於已支付予該危疾及/或疾病賠償金額的100%。 [5] 最高1,000%名義金額的賠償額包括:(1) 嚴重危疾保障、 (2) 癌症確診保障、 (3) 癌症的持續治療保障、(4)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守護保障及 (5)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 [6] 於保單簽發時所定之基本計劃名義金額所釐定的基本計劃保費在保費繳付期內將保證不變; 惟因基本計劃名義金額增加(包括因行使通脹加保權益而增加基本計劃名義金額)而產生的保費及保證現金價值均並非保證不變。 [7] 最高500%名義金額的賠償額包括:(1) 嚴重危疾保障、(2) 末期癌症預支保障、 (3) 癌症確診保障、 (4) 癌症持續治療保障、(5)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守護保障及 (6) 突發性心臟病/中風的持續治療保障。 [8] 若已作出末期癌症預支保障賠償,則可支付的癌症的持續治療保障總額將減少名義金額的100%。 [9] 癌症支援服務涵蓋之各個服務是一項行政安排 ,並非計劃的產品特點 。為免產生疑問,使用這些服務並不代表任何與這些服務相關的費用或診斷是受到保單保障。宏利有權不時修改各個服務的指定醫療服務機構 ,並隨時更改或終止該等服務而不作另行通知 。宏利及其保險顧問並無提供醫療服務的相關牌照或資格。醫療服務機構為獨立承辦商,而並非宏利的僱員、代理或受僱人。宏利不就此等醫療服務機構提供的任何服務、診斷、意見、治療、行為或其他疏忽承擔任何責任,亦不會就其他服務機構的任何行為或疏忽負責。所有相關費用均需要由客戶自行負責及支付(如藥物、診症、檢查、檢驗等所產生的費用),除個人癌症醫療諮詢服務的費用將由宏利承擔。請注意,其中一些服務僅適用於位於指定地區的受保人(例如香港),詳情請參閱相關條款及細則。癌症支援服務須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有關單張。 [10] 此服務屬支援性質,並不提供診斷、治療或醫療意見。所提供的資訊不構成醫療建議或推薦,使用者不應依據有關資訊作出與其醫療狀況相關的決定。如您需要任何醫療護理或緊急醫療服務,請立即就醫諮詢醫生。康健護理專線服務須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參閱全方位「醫護專員支援服務」單張 。  [11] 「行業領先」 基於截至2025年3月19日與香港主要人壽保險公司所提供的個人危疾保險產品在行政服務方面的比對結果。 [12] 此資格適用於下列產品的受保人:心愛一家保、守護無間危疾保/守護無間危疾保(保寶未來)、活耀人生危疾保2(加強版)、活耀人生危疾保2、活耀人生危疾保PRO、悠然危疾保、宏利晉悅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宏利晉逸自願醫保附加保障、宏利晉悅醫療保障計劃、宏利晉逸醫療附加保障、晉領醫療保障系列、活亮人生醫療保障系列、宏利全護航自願醫保靈活計劃、宏利愛守護自願醫保標準計劃、守護一生醫療保障計劃/附加保障、癌症治療附加保障、倍康醫療加保計劃、宏健守護危疾入息保障及宏伴護航危疾入息保障,合資格保單中沒有相關的不保事項。為符合使用癌症藥物支援服務的資格,受保人必須已確診癌症,並由註冊醫生確定其診斷。每位合資格的受保人一生最多可獲得一次免費的癌症藥物支援服務,不論其投保的合資格保單數量。受條款及細則約束。 [13] 有關服務由宏利的合作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這些提供者並非宏利的代理及並非代表宏利。宏利對於任何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診斷、建議、治療或其他行為或疏忽不承擔任何責任。宏利亦不對任何其他服務提供者的行為或疏忽承擔責任。 [14] 宏利的合作醫療服務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務及折扣的安排可能會不時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服務和折扣受宏利的合作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條款及細則約束。 宏利香港概覽 宏利於香港開展業務超過125年,多年來一直深受信賴。自1897年在亞洲開業至今,宏利已發展成為香港主要金融服務機構之一,為香港及澳門超過 260 萬位客戶提供多元化的保障及財富管理產品和服務。我們致力於協助客戶輕鬆做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 宏利香港透過宏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宏利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宏利公積金信託有限公司。上述均為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宏利概覽 宏利金融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供應商,致力於幫助大眾輕鬆作出明智抉擇,實現精彩人生。本公司為個人、團體及企業提供理財建議及保險方案,全球總部位於加拿大多倫多,在加拿大、亞洲及歐洲以「宏利」的名稱營運,而在美國主要以「恒康」的名稱經營業務。通過「宏利財富與資產管理」,本公司為全球個人客戶、機構客戶以及退休計劃成員,提供全球性投資、理財建議及退休計劃服務。截至2024年底,本公司有超過37,000名員工、超過109,000名代理人,以及數以萬計的經銷合作夥伴,為超過3,600萬名客戶提供服務。本公司在多倫多、紐約及菲律賓證券交易所以股份代號MFC上市,在香港交易所則以股份代號945上市。 並非所有產品或服務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可提供。詳情請瀏覽 manu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