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2025亞洲IPO高峰論壇公佈演講嘉賓陣容及會議議程

香港和紐約2025年7月31日 /美通社/ — 由納斯達克 (Nasdaq) 與 MarcumAsia 聯合主辦、AUM Advisors 承辦的 亞洲赴美上市峰會 (Asia Go IPO Summit) 將於9月12日在香港君悅酒店隆重舉行。峰會旨在匯聚亞太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市場參與者,共同解析亞洲企業赴美上市之路。 從應對監管挑戰到建立上市後的投資者關係,本次峰會將為雄心勃勃的成長型企業領袖們帶來不容錯過的策略與洞見。 為期一天的亞洲赴美上市峰會將彙集來自北美及亞洲各地的高管、投資銀行家和專業顧問,共同探討包括上市準備、跨境合規以及美國公開市場融資機會在內的關鍵議題。專題討論環節將邀請曾成功引導亞洲企業完成傳統IPO、SPAC併購上市及上市後戰略活動的專業人士參與,分享他們應對監管複雜性、建立投資者關係以及最大化流動性的第一手經驗。 「亞洲企業發行人興趣激增,反映出新一代領袖渴望充分運用美國資本市場無與倫比的深度與靈活性,」MarcumAsia 聯席主席 Drew Bernstein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將跨境IPO領域的資深領導者和頂尖從業者匯聚一堂,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和實時市場信息。本次峰會旨在為與會者提供源自成功交易及其幕後推手專業知識的實用智慧。」 「長期以來,亞洲企業的跨境上市之路猶如過山車般波動,而2025年充滿活力的監管和地緣政治環境更是引人注目,時而驚心動魄,」AUM Advisors 首席執行官 Crocker Coulson 說道,「然而,根據 Renaissance Capital 的數據,儘管面臨這些逆風,2025年迄今亞洲企業已貢獻了67宗美國IPO,占運營公司上市總數的百分之56。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們將在此學習如何駕馭上市之路,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上市地位加速發展並為股東創造回報。」 重點演講嘉賓與專題討論 亞洲赴美上市峰會陣容強大,演講嘉賓包括: 歡迎辭與開幕致辭 Drew Bernstein, 聯席主席, Marcum Asia CPAs LLP 美國IPO市場現狀,納斯達克 Chris Hao, Nasdaq IPO成功要素:投資者期望什麼 David Boral, 首席執行官, D. Boral Capital Johnson Ngie, 亞洲企業融資主管, UBS Frank Giglio, 香港首席執行官, BNY Edric Yi Guo, 首席執行官兼投行主管, Univest Securities, LLC Kamal Masud, 董事總經理, Roth Capital 對話美國證監會:跨境上市與合規 Perrie Weiner, 北美證券訴訟業務主席, Baker McKenzie Katy Wanner, 高級庭審律師,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SPAC:優勢與經驗教訓 Kester Ng, 聯席首席執行官, Black Spade Acquisition I and II Mitch Nussbaum, 聯席主席, Loeb & Loeb Brandon Sun, Cohen &Co Arila Zhou, 合夥人, Robinson & Cole IPO準備:法律、會計與審計 Rich Anslow, 合夥人, Ellenoff Grossman & Schole David Danovich, 合夥人, Sullivan & Worcester Joshua Kaufman, 資本市場聯席主席, DLA Ying Li, 合夥人, Hunter Taubman Eric Luo, 創始合夥人, JS Capital Joy Pan, 合夥人, MarcumAsia 中國企業面臨的特殊挑戰:駕馭中美分歧 Albert Li, 首席財務官, Tim Hortons Coffee China (NASDAQ: THCH) Matt Roberts, 亞洲企業業務主管, Maples and Calder LLP James Tunkey, 首席運營官, I-On Asia Mengyi “Jason” Ye, 合夥人, Ortoli Rosenstadt LLP 建立華爾街影響力:投資者關係、研究覆蓋與交易 Inez Chew, 總監, DFIN Crocker Coulson, 首席執行官, AUM Advisors Esther Luo, 總監, Nasdaq 利用資本市場:儲架發行、ATM增發與PIPE融資 Stephanie Hu, 投行聯席主管, D. Boral Capital Alex Jin, 董事總經理, Maxim Group Wei Wang, 合夥人, Ellenoff Grossman & Schole Mark Zagotti, 總裁, Cathay Securities, Inc. 作為上市公司的併購策略 Karen Cheung, 合夥人, BDA Partners Raymond Choy, 合夥人, Beyond Century Lawrence Venick, Loeb & Loeb Li Xin, 董事總經理, CICC 本次峰會為僅限受邀參加的活動,註冊現已開放。參會免費,但名額有限。請點擊此處申請註冊:https://www.asiagoipo.com/register 媒體聯繫:Crocker Coulson首席執行官, AUM Advisorscrocker.coulson@aummedia.org 辦公室電話: (646) 652-7185

Metalpha 2025財年收入飆升近三倍 & 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香港2025年7月31日 /美通社/ — 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ATH)(以下簡稱「公司「或「Metalpha」)通過其子公司,致力於利用全方位、機構級的平台,提供專注於數字資產的財富管理服務。公司今日公佈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財年經審計的財務業績。 2025財年業績亮點  截至2025年3月31日財年,Metalpha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達4460萬美元,是上一年收入的266%。淨利潤達到1590萬美元,相較於上一年淨虧損370萬美元實現了重大逆轉。 2025財年 (美元) 2024財年 (美元) 2023財年 (美元)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Income from Wealth Management Business) $44,567,257 $16,763,545 $5,692,056 毛利潤 (Gross Profit) $21,302,293 $5,627,748 $2,020,658 年度利潤(虧損) (Profit(loss) for the Year)  $15,894,755 ($3,679,409) ($20,167,351) Metalpha 首席執行官 Adrian Wang 表示:「上一個財年是 Metalpha 實現變革式增長的一年。數字資產的廣泛普及以及全球監管框架逐步清晰,為我們重塑數字資產財富管理行業的未來締造了關鍵契機。通過融合我們在數字資產與傳統金融市場的跨領域專長,我們矢志打造卓越的機構品質解決方案 —— 賦能客戶自信駕馭數字資產機遇。持續超越客戶期望,始終是我們的核心使命。」 公司已於2025年7月30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財年的20-F表格年度報告(簡稱「《2025年年報》」)。《2025年年報》包含了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財年的經審計財務報表,可在SEC網站http://www.sec.gov上查閱。 關於 Metalpha Metalpha Technology Holding Limited(納斯達克:MATH)及其子公司,通過一個全方位服務、機構級的平台提供專注於數字資產的財富管理服務。憑借專業的區塊鏈知識,公司旨在成為數字資產財富管理服務領域的領導者,為其服務的客戶和企業帶來強大的創新和透明度。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美國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安全港」條款可能構成「前瞻性」聲明的陳述。這些前瞻性聲明可以通過「將」、「期望」、「預期」、「旨在」、「未來」、「打算」、「計劃」、「相信」、「估計」、「可能」等術語和類似陳述來識別。管理層基於其當前的期望、假設、估計和預測做出這些前瞻性聲明。雖然他們認為這些期望、假設、估計和預測是合理的,但此類前瞻性聲明僅為預測,並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其中許多超出了管理層的控制範圍。這些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可能導致 Metalpha 的實際結果、業績或成就與這些前瞻性聲明所表達或暗示的任何未來結果、業績或成就存在重大差異。 媒體聯繫人:Betty Zhangbetty.zhang@metalpha.finance 

INERI重組整合RWA Group,強強聯合打造科研與商業化並行的RWA生態

香港2025年7月31日 /美通社/ — 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有限公司(Hong Kong International New Economic Research Institute Ltd,簡稱INERI)今日宣布,正式完成對知名實體資產通證化領軍企業 RWA Group Limited 的重組整合,使其成為INERI旗下全資子公司。此次重組代表兩家在各自領域極具影響力的機構實現強強聯合,通過科研與商業化的深度結合,為亞太地區的RWA生態注入新的動能。 INERI長期專注於區塊鏈、Web3和金融科技研究及政策探索,具備深厚的技術與智庫背景,而RWA Group則在供應鏈金融、房地產代幣化、跨境結算及穩定幣應用等方面擁有成熟的商業化實踐經驗與市場資源。此次重組不僅讓INERI增添一個面向市場的商業化平台,也使RWA Group獲得科研、專利與方法論的賦能,實現技術研發與市場落地的閉環,進一步放大雙方優勢,達到真正的「1+1>2」效果。 INERI董事會表示:「INERI與RWA Group的結合是科研驅動與市場化能力的深度融合。我們相信,這一重組將成為推動RWA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並為農產品、礦產、文化IP等多元應用場景提供技術與市場的雙重支撐,助力亞洲RWA市場邁向新階段。」 關於RWA Group RWA Group(前身為NFT China,現為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全資子公司)是香港web3.0行業領先的集數字金融咨詢和基礎設施服務為一體的一站式RWA服務商,由深耕區塊鏈技術,傳統金融領域及數字資產基礎設施的專業團隊創立。RWA Group 業務網絡已深度覆蓋中國香港,大陸以及東南亞等地區。自2023年,RWA group已實現連續盈利,公司已成功助力多個非金融資產完成代幣化發行,客戶包括比亞迪、Farady Future等。RWA Group獲得2024年中國web3.0 創新創業大賽二等獎,並積極主導製定行業技術規範與評估標準,推動生態規範化進程。 www.rwa.ltd  全球首非金融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平臺www.rwa.ltd,已成功整合RWA發行,交易及配套咨詢服務,並以獨創的 「技術落地-合規護航-生態拓展」閉環服務體系為核心競爭力。 未來,平台將持續發揮 「非金融資產全球化」 橋梁作用,持續推動現實世界資產數字化的全球協同與標準化進程,引領實體資產數字化革命新浪潮。

鵬瑞利集團、陸家嘴管理局和陸家嘴集團簽訂三方合作戰略協議 擬設立上海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

新加坡2025年7月31日 /美通社/ —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陸家嘴管理局、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和新加坡鵬瑞利集團(以下簡稱「陸管局」、「陸家嘴集團」、「鵬瑞利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鵬瑞利集團宣布在陸家嘴地區設立外資醫療投資公司,打造上海首家外商獨資三級綜合醫院——上海鵬瑞利醫院。 上海鵬瑞利醫院規劃500張床位,投資5億元,將按照國際標準建設,融合先進醫療技術與國際化服務理念,引入國內外卓越的醫療專家團隊。除設置常規內科、外科、體檢科等科室外,重點打造骨科、腫瘤防治、心血管疾病及耳鼻喉等特色診療中心。醫院將配置一系列國際領先的醫療設備設施,營造花園式就診環境,精心打磨每一個服務細節,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舒適的就醫體驗。醫院也將為醫護團隊打造一個集臨床診療與國際交流為一體的優質平台。 陸家嘴管理局領導表示:「歡迎鵬瑞利集團為浦東陸家嘴引入國際化醫療資源,助力陸家嘴建設國際一流金融城。陸家嘴集聚了近5萬家中外企業,50萬從業人員,外向型經濟特徵明顯,是一座產城高度融合,生態完善豐富的宜居宜業的城區。當前,陸家嘴正全力打造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浦東引領區建設的主要承載區,一方面著力推動區域經濟高品質發展,一方面不斷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和生活生態環境,本項目選址陸家嘴,將成為陸家嘴『大健康』產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進一步擦亮陸家嘴國際化的『金字招牌』。」 陸家嘴集團領導表示:「陸家嘴集團高度認可鵬瑞利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國際化經驗,上海鵬瑞利醫院項目將充分發揮浦東引領區政策優勢,引入國際先進診療技術和管理體系,滿足長三角居民多元化醫療需求,並為外籍人士提供『國際化』醫療服務。該項目是陸家嘴金融城『功能再升級』的重要一環,推動『醫療+金融+科技』融合創新,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與大健康產業聯動發展。」 鵬瑞利集團執行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潘錫源表示:「我們很高興與陸管局和陸家嘴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這不僅是多方資源的深度融合,更印證了我們對中國醫療健康市場的長期看好。上海作為國際金融貿易中心與開放型旅遊城市,匯聚全球外籍商務菁英、跨國人才與高端遊客。本地居民對個性化、高品質醫療服務需求也日益攀升。」 潘錫源先生強調:「陸家嘴作為國際化水平最高、生態功能最完整、營商服務最優的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更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距可通達全球主要城市的浦東國際機場僅約30公里,搭乘磁懸浮列車8分鐘即可抵達,為國際患者開闢高效跨境通道。上海鵬瑞利醫院將充分整合這些優勢,聚焦兩大核心目標:一是服務本地居民與在滬外籍人士;二是開發創新醫療旅遊產品,吸引國際高淨值人群;致力打造立足上海、輻射全球的高端醫療平台。這一戰略布局,也將為上海加速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提供強勁助力。」 鵬瑞利集團是一家集醫療健康和房地產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擁有天津、成都、昆明、西安、重慶5個聚焦醫療健康業務的高鐵TOD項目。目前,鵬瑞利集團醫療健康業務布局於中國15個城市和新加坡,持有、營運和管理超過25,000張醫療及養老床位,其中包括約16,000張已投入營運的床位和超過9,000張籌備中的床位。 媒体联系人: Ms Tong Ka-Pin 董家蘋 Chief Corporate Officer 首席企业官 直线: (65) 6602 6828 手机: (65) 9862 2435 电邮: tong.ka-pin@perenialholdings.com  Ms Crystal Tan 陈思璇 Assistant Manager, Investor Relations, CorporateCommunications & Marketing 投资者关系,企业传讯和企业推广助理经理 直线: (65) 6602 0994 手机: (65) 8128 8268 电邮: crystal.tan@perenialholdings.com    關於鵬瑞利集團有限公司(www.perennialholdings.com) 鵬瑞利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鵬瑞利集團」)總部位於新加坡,是一家集醫療健康與房地產於一體的綜合性集團公司。作為醫療健康服務的持有者、營運者及管理者,鵬瑞利集團擁有超過25,000張醫療及養老床位,其中包括約16,000張已投入營運的床位及超過9,000張籌備中的床位,業務布局遍及中國15個城市及新加坡。在中國,鵬瑞利集團擁有並營運全國首個民營綜合醫療生態體系,該生態系統結合了以與醫生合作為核心的獨特醫療平台,以及中國最大的私營養老平台之一。其全面的醫療設施涵蓋綜合醫院、康復醫院、專科醫院及護理醫院;養老設施則包括獨立生活、輔助生活、養老院及認知障礙照護等。在新加坡,鵬瑞利集團將營運全國首個輔助生活私宅項目,並計劃推出全國首個集康復與中醫理療於一體的綜合療養中心。 鵬瑞利集團優質的房地產投資組合總建築面積超過780萬平方米,涵蓋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公司戰略性聚焦於城市交通樞紐的大型綜合項目(TOD),以此促進醫療健康業務發展,並打造地標性綜合項目。 在中國,鵬瑞利集團擁有六大TOD項目,均鄰近高鐵站。其中,位於天津、成都、昆明、西安及重慶的五個項目以醫療健康為核心,杭州項目則以商業為主。

OSOME與Aspire以科技驅動創新,助力創業者重掌時間主動權

每周最多可節省6小時業務管理時間 香港和新加坡2025年7月31日 /美通社/ — 數字商業解決方案提供商Osome與現代企業一站式財務平台Aspire已深化合作,旨在幫助新加坡和香港企業家節省時間、減少重復性財務管理工作。通過Aspire的銀行系統集成功能(現已在Osome的人工智能一體化平台上線),創業者可實現核心財務流程自動化,從而優化時間與資源配置,將精力聚焦於更高價值的工作。 企業通常每周需耗費六小時處理賬務與對賬工作[1]。傳統對賬流程不僅耗時耗力,還需人工下載銀行對賬單、從中提取數據,並在多個系統間進行交易匹配。如今通過Aspire的銀行系統集成功能,企業可自動將銀行賬戶數據導入Osome平台,從而大幅簡化並加速對賬流程,在顯著降低人為差錯的同時,輕松完成賬務結算。 Osome合作事務負責人Catherine Doherty表示:「Osome的宗旨是幫創業者贏回最寶貴的資產——時間。與Aspire的合作體現了我們簡化企業運營、助力創業者成就非凡事業的承諾。」關鍵財務流程的自動化與改進可幫助企業降低35%至46%的成本[2]。 過去兩個月裡,Osome客戶對Aspire銀行數據對接功能的使用率激增43%,這一數據顯著反映出市場對該無縫對接方案在提升運營效能與節約時間潛力方面的快速認可。 Aspire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Andrea Baronchelli稱:「短短兩個月內使用量激增43%,這足以說明一切。創業者迫切需要能節省時間、減少運營阻力的解決方案。我們與Osome的集成方案為他們提供了實時財務可視性、更高效的對賬流程,以及更少的人工操作困擾。」 Aspire與Osome將聯合在香港和新加坡兩地開展面向創業者、初創企業及中小型企業的社區賦能與教育推廣計劃。創業者可訪問 https://osome.com/sg/aspire/ 體驗集成化服務。 關於Osome Osome創立初心在於通過減輕企業行政負擔,賦能創業者加速實現積極變革。自2017年以來,公司始終通過人工智能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本土專家指導,為公司注冊、秘書支持、會計記賬、薪酬管理和稅務合規等業務提供支持,助力創始人推進事業發展。Osome目前活躍於香港、倫敦和新加坡等頂級金融市場,通過與領先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持續滿足現代創業者的需求。截至目前,Osome已為超過30,000家企業處理逾100萬筆簿記交易,累計金額突破56億美元。如需了解詳情,請訪問www.osome.com/。 關於Aspire Aspire 是一個為全球現代企業而設的一站式財務平台,協助超過 50,000 間公司透過單一、操作簡便的帳戶,在國際支付、資金調度、費用管理、應付與應收款項方面節省時間與成本。 公司總部設於新加坡,現於全球九個國家設有逾 600 名員工,客戶遍佈超過 30 個市場,並獲 Sequoia、Lightspeed、Y-Combinator、騰訊及 Paypal 等全球頂尖創投支持。Aspire 於 2023 年成功完成超額認購的 1 億美元 C 輪融資,並正式宣佈已實現盈利。 [1] Adyen指出,現金流遲滯與支付對賬效率低下正阻礙中小企業發展,持續消耗企業時間與資源,2025年5月11日。https://www.adyen.com/en_AU/press-and-media/adyen-highlights-slow-cash-flow-and-payment-reconciliation-stalling-sme-growth [2] 普華永道《2017財務效能基准報告》(Finance Effectiveness Benchmark Report 2017)。https://www.pwc.com.au/consulting/assets/finance-effectiveness-benchmark-201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