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百濟神州宣佈與深信生物開展戰略合作,共同研發創新性mRNA產品

百濟神州與深信生物將共同推進數個mRNA-LNP項目的研發工作,百濟神州將獲得這些項目所產出的候選產品的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百濟神州還將獲得深信生物專有LNP技術的非獨家使用許可,用於支持內部研發工作 中國北京、美國麻省劍橋和瑞士巴塞爾2022年7月6日 /美通社/ — 百濟神州(納斯達克代碼:BGNE;香港聯交所代碼:06160;上交所代碼:688235)是一家立足於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公司今日宣佈與深信生物(InnoRNA)達成全球戰略合作。深信生物是一家以LNP遞送技術和mRNA藥物研發為專長的生物科技公司,此次合作致力於借助深信生物的創新技術平臺開發mRNA產品。  百濟神州全球研發負責人汪來博士表示:「作為一家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百濟神州致力於通過強大的內部研發引擎,並借助經驗豐富、致力創新的合作夥伴的頂尖技術,推動新一代療法的研發。此次與深信生物的合作將能夠推進並支持我們在mRNA療法這一重要領域的研發工作,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專有遞送技術平臺。」 根據協定條款,深信生物將從百濟神州獲得一筆首付款,並將基於mRNA-LNP合作研究項目取得的研發進展、註冊進展和商業化里程碑有權獲得額外付款和分級特許權使用費。百濟神州將擁有雙方共同研發的mRNA-LNP產品的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此外,通過授予百濟神州其專有LNP技術平臺的非獨家使用許可,深信生物將收到一筆額外的首付款,並有權獲得額外的里程碑付款。  深信生物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林鮮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百濟神州合作,共同探索和研發創新型mRNA療法,並以我們公司的LNP技術支持百濟神州的內部研發工作。多款新冠疫苗的成功經驗證明了mRNA和LNP技術將可能在未來的藥物研發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並有潛力應用於疫苗以外更廣闊的治療領域。此次與百濟神州的合作代表我們朝這一目標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關於深信生物 深信生物是一家平臺型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型mRNA和LNP技術,以快速、準確地在細胞中生產治療性蛋白。現有的載體面臨不能準確遞送到目標細胞的挑戰,導致其無法最大限度地發揮mRNA生產治療性蛋白的潛力。深信生物研發出了專有的多樣性導向LNP平臺,能夠在不同的治療場景將mRNA安全、有效地遞送到目標細胞內。這一創新性平臺技術的商業化將會為全世界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mRNA藥物。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www.innorna.com。  關於百濟神州 百濟神州是一家立足於科學的全球性生物科技公司,專注于開發創新、可負擔的藥物,旨在為全球患者改善治療效果、提高藥物可及性。目前公司廣泛的藥物組合包括40多款臨床候選藥物。公司通過加強自主研發能力和合作,加速推進多元、創新的藥物管線開發。我們致力於在2030年前為全球20多億人全面改善藥物可及性。百濟神州在全球五大洲打造了一支超過8,000人的團隊。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beigene.com.cn。 前瞻性聲明 本新聞稿包含根據《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of 1995)以及其他聯邦證券法中定義的前瞻性聲明,包括有關運用引進技術開發mRNA療法的計畫;向深信生物支付的潛在付款;引進技術的潛力;協議雙方所作出的承諾和合作的潛在利益的聲明;以及在「關於百濟神州」副標題下提及的百濟神州計畫、願景、抱負和目標。由於各種重要因素影響,實際結果可能與前瞻性聲明有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百濟神州證明其候選藥物功效和安全性的能力;候選藥物的臨床結果可能不支持進一步開發或上市審批;藥政部門的行動可能會影響到臨床試驗的啟動、時間表和進展以及藥物上市審批;百濟神州的上市藥物及候選藥物(如能獲批)獲得商業成功的能力;百濟神州獲得和維護對其藥物和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百濟神州依賴協力廠商進行藥物開發、生產和其他服務的情況;百濟神州取得監管審批和商業化醫藥產品的有限經驗,及其獲得進一步的營運資金以完成候選藥物開發和商業化及實現並保持盈利的能力;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對百濟神州的臨床開發、監管、商業化運營、生產以及其他業務帶來的影響;以及百濟神州在最近季度報告的10-Q表格中「風險因素」章節裡更全面討論的各類風險;以及百濟神州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期後呈報中關於潛在風險、不確定性以及其他重要因素的討論。本新聞稿中的所有信息僅及於新聞稿發佈之日,除非法律要求,百濟神州並無責任更新該等信息。

2022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正式啟動

北京2022年7月6日 /美通社/ — 2022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主題為陽光·山水驛,賽題選址為四川省平武縣關壩溝流域自然保護小區,位於野生大熊貓棲息地自然保護區中,以科學考察站為題,為來訪客人、科考人員、研學學生提供工作和生活的場所,結合可再生能源應用探索生態保護新途徑與新思路。競賽一等獎作品將進行實地建設,獲獎團隊將與專家團隊一同參與項目深化。 2022台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海報 本屆競賽總獎金為人民幣32萬元,設置一等獎1組,獎金人民幣十萬元,二等獎3組,三等獎6組 ,20組優秀獎與30組入圍獎。競賽不收取注冊費,注冊截止日期為8月15日,作品提交截止日期為9月30日。 競賽由國際太陽能學會,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台達集團冠名。 競賽以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的熱點為題,推動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建築、生活中的應用,自2005年起已舉辦十一屆,競賽已收到9345個參賽團隊提交的1873項有效作品,累計共有232所國內高校、25所國外高校、120余家建築相關企業參與。競賽注重競賽成果的落地,截止到目前共有5個競賽項目實地建成投入使用。競賽期待與參賽者共同傳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了解更多請點擊官網:www.isbdc.cn

中國太保:攜手共創業務三足鼎立 紮根香江奮蹄馳騁向前

香港2022年7月6日 /美通社/ — 2022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25週年,25年來,香港深度融入祖國發展大局,締造繁榮盛世,奏出時代最強音。當前,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被確立為重大國家發展戰略為標誌,香港正譜寫「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新篇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浪潮中,依託前瞻性洞察力,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或「公司」;股份代號:2601.HK,601601.SH,CPIC.LSE )較早佈局香港,以驍勇之姿開疆拓土,弄潮於行業之巔。 作為上海標誌性的一張「金融名片」,自1991年成立以來,中國太保便立足上海、輻射長三角、覆蓋全國、走向世界,涵蓋了人壽保險、財產保險、養老保險、健康保險、農業保險和資產管理等在內的保險全牌照,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財富規劃和資產管理服務。2020年6月,中國太保滬倫通機制下全球存托憑證(GDR)于倫敦證券交易所滬倫通板塊挂牌交易,成爲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中國保險集團。 香港資管規模穩步發展 海外市場品牌效應顯著增強 中國太保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簡稱「香港資管」)於2020年中正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設有固定收益投資部、權益投資部、業務發展部、法律合規部等多個核心部門,建有固定收益投資、權益投資和另類投資等多條業務線,旨在打造中國太保海外專業資產管理平台。 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香港資管的在管資產規模已增長近30億元。第三方客戶類型和數量亦顯著增加,第三方資產管理規模佔整體在管資產規模的25%。此外,香港資管同樣緊跟中國太保大灣區戰略,並注重海外市場投研體系建設,發揮香港市場的橋頭堡作用,以擴大中國太保在海外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都賦予了香港重要角色,這也為香港資管的發展帶來強勁動力。未來,香港資管將依託太保品牌,順勢而為,充分發揮香港本地國際化優勢,有效利用地區人力資源優勢,逐步融入本地和國際市場競爭環境,爭做中國太保國際化發展的排頭兵。 落子香港加碼大灣區 太保壽險打造極佳服務體驗 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太保壽險香港」)於2021年12月成立,成立以來,公司始終以「成爲客戶體驗最佳的香港人壽保險公司」爲願景,以「大灣區發展的生力軍、産品與服務的創新者、國際化人才的培養者」為定位,拓展業務,拓寬賽道,建設國際化人才培養基地,堅定可持續發展之路。 目前,太保壽險香港的金三角産品概念包含健康保障、財富管理和退休養老,於今年上半年推出了歲稅Fun享延期年金計劃和頤養天年延期年金計劃,並采用大型維港廣告牌,推廣「啓動您的「40•130」愛相傳終身人壽保險計劃 長壽時代中的傳承方案」,提升品牌知名度。下半年,太保壽險香港將會繼續推出此類産品,以期爲客戶帶來「有責任、有智慧、有溫度」的産品與服務。 作爲中國太保壽險首家境外子公司,太保壽險香港是中國太保完善灣區布局的重大戰略安排,是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戰略舉措。日後,太保壽險香港將持續借鑒先進經驗,圍繞「服務協同、渠道協同、客戶協同」,積極投身灣區建設,加快自身健康、高質量發展。 發展模式多元化 太保香港尋求新增長極 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太保香港」)的前身是成立於1976年的萬利保險公司,擁有除信用保險外的所有一般保險經營牌照,是香港市場上爲數不多的可以承保航空險的保險公司,在香港公務飛機保險領域居於領導地位。 近年來,太保香港始終探索直保業務與再保業務、本地業務與海外業務、傳統業務與創新業務共存的多元化發展模式。本地業務方面,太保香港著重引進業界優秀團隊;海外業務方面,太保香港組建專業承保團隊,並成功在哥倫比亞申請再保牌照,有力承擔了香港公司作爲海外業務平台的作用。2017-2021五個年度,太保香港實現年平均覆核增速21.36%,高于市場增速15個百分點。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推進,粵港澳之間的人員往來、企業合作會更加密切。在中國太保大灣區專項工作三年行動方案的指導下,太保香港將建立香港與內地長期的兩地人才交流機制,提高科技技術水平,實現突破式、跨越式發展。 20年前,中國叩開了WTO的大門,競爭與合作並存的經濟全球化之路由此開啟。作為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的「先行軍」,保險業行業市場活力被不斷激發。未來,在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指引下,中國太保將繼續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姿態,鏈接內地、香港及海外,締造「全球共享」的太保服務。 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或「集團」;股份代號:2601.HK, 601601.SH,CPIC.LSE)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並是首家A+H+G(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集團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通過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為全國超過一億名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財富規劃和資產管理服務。  本新聞稿由皓天財經集團有限公司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   

Fusang與牛津大學商法中心聯合舉辦2022年第四屆數碼資產大會

香港和馬來西亞吉隆玻2022年7月6日 /美通社/ — 亞洲首個面向公共和私人市場的獲得全面許可且受到監管的數碼交易所Fusang Corp,最近與牛津大學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商法中心合作,共同舉辦了2022年數碼資產大會。 Henry Chong, CEO of Fusang 2022年數碼資產大會是數碼資產項目舉辦的第四次年度會議。該大會於2022年6月29日在牛津大學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的Maevadi廳舉行,網上會議同步舉行。1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包括知名律師、學者、法律從業者,以及全球監管機構、國家法定機關及多邊組織的代表。 隨著智能合約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新的創新資產類別已出現,如證券型令牌、加密證券和其他可交易的數碼資產。這類資產的發展又帶來了具有挑戰性的法律場景和相關考慮事項,尤其是關於持有人權利和資產類別識別,此次大會對所有這些問題都進行了討論。 大會期間,新加坡最高法院法官Philip Jeyaratnam發表了 「舊瓶裝新酒:為新的數碼經濟調整法律 」主題演講;來自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數碼化律師事務所Stirling & Rose的Jason Allen博士、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Hannah Yee-Fen Lim、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Michel Rauchs和倫敦大學學院教授Iris Chiu也在大會上發表了演講。  數碼資產項目是Fusang與牛津大學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商法中心的合作項目。它負責舉辦年度學術會議和年度網絡更新會議,並開發了集中式網上平臺,提供關於數碼資產的研究論文和已發表文章。該平臺(www.oxforddigitalassets.org)由Fusang管理,將繼續為數碼資產項目(由牛津大學哈里斯·曼徹斯特學院商法中心管轄)提供支持,該項目由Louise Gullifer教授(劍橋大學)和Jennifer Payne教授(牛津大學)運營。 引語  Louise Gullifer教授(劍橋大學)和Jennifer Payne教授(牛津大學)表示: 「此次大會讓數碼資產法律和金融領域的學者能夠面向全球廣泛的感興趣人士,展示他們的研究,在市場參與者、從業者、監管者和政策制定者中以及學術界引發熱議。這種在如此廣泛的全球參與者之間引發討論的能力,正是數碼資產項目對該領域法律的未來發展做出的獨特貢獻。」 Fusang Corp行政總裁Henry Chong稱:「這種合作關係已經並將繼續在思想領袖和行業領袖之間建立互惠互利的網絡。數碼資產社區由創新驅動,帶來了真正的商業理念和機遇。此次大會為討論雙方共同感興趣的領域和擴大視野,提供了絕佳的平臺。我們致力於發展數碼資產項目的承諾,也證明了Fusang的數碼未來就在當下的信念。」 Fusang簡介 Fusang是亞洲首個獲得全面許可且受到監管的公共和私人區塊鏈金融生態系統,主營證券型令牌和數碼資產。我們擁有獨特的監管牌照、技術和服務組合,因此能夠提供端到端平臺,用於各種證券、資產和加密貨幣的發行、令牌化、上市和交易。 Fusang在兩個司法管轄區(香港和馬來西亞納閩)獲得許可證,運營獲得全面許可且受到監管的公共和私人數碼生態系統,其中包括亞洲首個受監管的證券型令牌交易所Fusang交易所。 Fusang交易所獲准成為首次公開募股的公共上市機構,並擔任其所在市場的一線監管機構。機構和零售投資者可以直接投資該交易所的產品,而無需經紀商或其他中介公司。 Fusang團隊遍佈亞洲五個城市,他們有著共同的願景:讓客戶可以像網購其產品一樣輕鬆投資公司。請瀏覽www.fusang.co,加入我們的旅程 商法中心簡介 該中心的宗旨是為與商業和金融有關的各種國家法、國際法、跨國法和比較法提供高質量的研究環境,尤其關注新興市場。該中心支持這些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力求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從業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該中心旨在培養和鼓勵這一重要法學領域的未來研究人員。 Kristin van Zwieten博士是該中心的主任。 商法中心歡迎訪問研究人員,並制定了訪問學者和初級學者計劃。有關訪問研究人員計劃的更多信息,請瀏覽:https://www.law.ox.ac.uk/research-subject-groups/commercial-law-centre 

大北農集團與一流科學家和獲獎者聯合攻克緊迫的農業問題

舉辦中關村全球農業科技創新論壇,來加強科技驅動力量 北京2022年6月29日 /美通社/ — 農業高科技企業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最近通過全球農業科技創新平台(GAIN),主辦中關村全球農業科技創新論壇(簡稱「論壇」),來探索一流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論壇上,大北農集團還評選出第12屆大北農科技獎的得主,31個獎項被頒發給農業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通過取得開創性發現和開發創新型技術,從而應對橫跨種子科學、家畜疫苗、棉花栽培和管理等眾多領域的問題,這些獲獎者為中國農業科學的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超過100萬人觀看了論壇的直播,論壇直播可以在這裡觀看。   大北農集團董事長邵根伙博士表示:「過去23年來,大北農集團一直對中國關鍵農業領域中的眾多里程碑式科學和技術發現,予以表彰與認可。我們探索以新方法來進一步鼓舞和激勵處於創新最前沿的科學人員,讓他們能夠利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來進一步突破現代科學的界限。他們的無私奉獻和貢獻,有助於加強中國的糧食安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保護生態安全,為中國及周邊國家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力量。」 他補充說:「我們希望能夠在我們以往的里程碑上更進一步,繼續加強與全球夥伴的合作,從而更好地服務農業界和整個產業界,一起攻克緊迫的農業問題,改善民生。」 隆平高科水稻首席專家兼隆平高科種業科學研究院院長楊遠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所長鄭海學教授、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教授,受邀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向聽眾介紹他們的原創科學研究。以下三項傑出的科學發現,被授予特等獎,包括: 優質高配合力中秈不育系隆科638S和晶4155S的創製及應用 豬用重組口蹄疫O型、A型二價滅活疫苗的創製與應用 中國棉花系統調控輕簡栽培技術體系的創建與應用 (PRNewsfoto/)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 — 包括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和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教授烏訥-烏訥瑪(Oene Oenem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和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哈特穆特-米歇爾(Hartmut Michel)、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和孟加拉國經濟學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也在頒獎儀式上面,重點分享了他們的開創性研究和分析 — 這涉及生物經濟所能釋放的潛力及其對可持續農業的好處,他們還重點闡明了中國鄉村地區加速發展的機遇。